刘小方
钉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到的小器物,我们居住的房屋、行经的桥梁、使用的家具上都少不了钉子的身影。钉子的材质一般为坚硬的铁或铜,其体形细长且造型简约:一头尖锐,一头扁平,使用时配合铁锤或重物敲击,使锋利的尖端穿过一个或多个物体,可用作固定东西、悬挂物件或连接部件。钉子出现的具体时间不详,不过考古发现显示,公元前3400年,古埃及就已经出现了由青铜制成的钉子;公元前2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使用过黏土钉子。5000多年来,尽管钉子的制造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钉子的价格也下降了数千倍,但钉子的形态基本没变。
在西方历史上,铁钉是由专业的钉工手工打造的。制作时,工人先将烧红的铁块加工成细长的铁杆,然后由钉工用锤子将其加工为钉子。这种人工制钉的方式一直延续到16世纪末纵切机在英国出现。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古代的钉子生产成本较高。到了近代,英国一度是世界钉子旅行的起点。在独立战争及之后的一段时间,美国曾面临严重的钉子短缺问题,为此,美国的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为回收钉子而焚烧房屋的记录。英国的钉子封锁,激发了美国人的独立精神和爱国情感,从而引发了世界钉子主产地的变化。20世纪初,美国和欧洲生产的“洋钉”进入我国和日本等地,开启了钉子世界旅行的最后篇章。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钉子虽小,但作用巨大。没有钉子,人类就无法完成轮子的发明,也因无法钉马掌而错失快速、长距离移动的能力,更无法让建筑更高、更大、更美。对于钉子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美国韦尔斯利学院的社会经济学教授丹尼尔·E.西塞在《自1695年以来的钉子价格:洞察经济变化的窗口》一文中指出:1810年,美国的钉子消费占当年全美GDP的0.4%,这个数值与2019年全年美国居民在电子产品及航空旅行上的花费相等,这说明200年前,钉子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在中国,钉子出现的历史十分久远。“钉”先以“丁”字出现,甲骨文、金文中就已有“小方块”和“小圆点”形的“丁”字,看上去像今天钉子上的钉帽。在小篆中,“丁”的字形看上去与今天的钉子侧影非常相似,上部是弧形的钉帽,下部是细尖的钉尖。专家们推测认为,最早的“丁”字可能来源于竹质的楔子,后来代指人或象征天干。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金字旁的“钉”字才出现。成语“丁一卯二”中的“丁”就指钉子,“卯”则指榫头,意思为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和牢靠。除此之外,“抽丁拔楔”“斩钉截铁”“板上钉钉”等成语也来自中国古人使用钉子的实际感受。
钉子是由中国先民率先发明还是从外部旅行而来,目前学界并没有一致的观点,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不使用钉子,尤其是“中国古建筑不用一根钉子”的说法四处流布。持这一观点的人言之凿凿,称中国古建筑因有独创的榫卯结构而无需钉子。事实上,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钉子从未在中国建筑中缺席,而且榫卯结构也并非中国独有。英国牛津大学查尔斯·辛革主编的科普巨著《技术史》中记述,从埃及金字塔到巴比伦空中花园,从罗马斗兽场到希腊古神庙,东西方的先民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榫卯和钉子两种方式来固定部件。对此,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的张剑葳教授也指出,中国古建筑不使用钉子是一种误解,而且“古建筑的各个连接处离不开铁钉的使用”。
当然,中国古建筑使用钉子的相关记载也屡见于史册。东魏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永宁寺”篇中就提到了寺庙大门上的钉子:“浮图有四面,面有三户六窗,户皆朱漆。扉上有五行金钉,合有五千四百枚。”唐代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阿房宫屋顶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所谓“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到了宋代,李诫在建筑学巨著《营造法式》一书中详细介绍了椽钉、角梁钉、飞子钉、大小连檐钉、白版钉等不同的钉子,以及它们在建筑中的使用方法和规制要求。
在钉子的世界旅行史上,马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作为可以负重和运输的大型畜力,人类对马的驯化历史十分久远。为了让马在负重的前提下更长久地奔跑或行走,有必要对马蹄进行专门护理。目前已有的资料显示,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居住在西欧不列颠和高卢地区的凯尔特人率先发明了铁制的“马鞋”—马蹄铁。不过,最初的马蹄铁并不是钉到马掌上的,而是用绳子捆系在马腿上。1世纪中叶,征服不列颠之后的罗马人完善了钉马掌的技术,并将其向高卢和日耳曼等地区扩散。1897年,考古学家在意大利中部的科内托发掘出4片公元前4世纪的铜马掌,在这些马掌上就残留有钉子。
我国目前最早的马蹄铁出土于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王陵,相关考古发现显示:“伴随着蹄铁,还常有掌钉出土,形态为扁平片状,一般钉头较大,钉身呈锥形,长2~3厘米,有些钉尖向一侧弯曲,显示出曾被使用过的痕迹,这和现代蹄铁所用掌钉也极为相似。”根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陈巍博士的研究,中国东北地区在高句丽王朝时期(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就已经广泛使用蹄铁,6—13世纪时蹄铁已在中原地区周边的山地、戈壁、高原等区域广泛使用。关于这一技术以及马掌钉的来源,不排除从漫长的欧亚大草原向东旅行的可能。
根据美洲本土历史著作《印卡王室评述》的研究:“(印第安人)不会用钉子,建筑物上所有的木头都是用一种叫细茎针茅草的植物做成的绳子捆绑,而不是用钉子钉上去的。”气候和物产的差异,使得北美殖民者的房子多用桦树作为建筑材料,所以钉子需求量较大。为此,早期殖民者不得不从欧洲携带大量钉子到北美。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的约翰·特雷西·基恩教授在《弗吉尼亚早期制钉产业》一文中指出,北美殖民地的钉子从一开始都是由英国提供的。为了吸引更多的欧洲人移民北美,早一批到达的种植园主还主动为佃户们提供钉子以修建房屋。随着钉子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加上进口钉子成本的上升,1635年,弗吉尼亚殖民地出现北美首个钉子制作工厂。
资料显示,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北美的钉子价格都居高不下。基恩教授举例说明:1709年,一个名叫约翰的人在阿克麦克县买了一块约2平方千米的土地,这块土地的地价和他当年买10万颗钉子的价格相等。此外,当有人用一些钉子换了1000个玉米穗时,另一人则在稍晚时间用同样数量的钉子换了1000个玉米穗外加5千克烟草。当时弗吉尼亚殖民地的一项法令显示,任何人废弃已经开发好的种植园和已建成的房屋都是违法行为;然而,以回收钉子为理由烧毁老房子则经过审批即被允许。
由于控制着钉子制造的技术和原料,英国人不仅抬高钉子价格,还严禁相关技术和原料出口到北美。这种不公正的贸易引发了北美殖民地人们的不满,并激起他們的独立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1779年,《弗吉尼亚公报》的编辑亚历山大·铂迪就公开写道:“在当前,我们被禁止制造钉子和帽子,也不能独立地建造房屋和制作袜子。我们的贸易受到残酷和肆意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是英国人的奴隶。”
为了确保钉子的正常使用,美国国会和政府都鼓励个人和企业生产钉子,并加大力度从法国、瑞典等国进口钉子。受到鼓励的美国人迸发出制造钉子的热情,1790年, 当24岁的美国机械师雅各布·帕金斯发明了切钉机之后,美国的钉子制造技术和效率都大为提高。同时期美国的副总统托马斯·杰弗逊也参与到钉子制造的大军中来,他曾经在自己的庄园里打造钉子,并写道:“我也是一名钉工……对我来说,在我们国家获得‘钉工称号,就如同在欧洲获得额外的贵族头衔或新任命的徽章一样。”对于当时的美国人来说,钉子不是小工具,而是爱国的象征,是美国走向独立自主的标志。
尽管此后美国钉子的价格持续下降,但人们仍然对钉子充满敬意。1935年,美国著名儿童作家劳拉·英格尔斯·怀德在《大草原上的小木屋》一书中就有“丢失和浪费一颗钉子都不可以”的描述。《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也曾写道:地产大亨弗雷德·特朗普(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父亲)经常巡视工地,并将遗落在地上没有用过的钉子捡起来再交给工人。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