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竹香

2024-03-29 07:52:52邱桂丽
南方文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藤编竹制品马兰

邱桂丽

笔名秋语、冰晨,中国散文学会會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文学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发表于《散文海外版》《时代报告》《广西文学》《西部散文选刊》等。有部分作品获奖,出版散文集《落雪无声》。

百里同风,千里同俗。九月九的马兰,竹香飘远,令你流连忘返。如果不是遇见,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登高望远,遥寄相思。但在这一天,当你踏入广西滨海城市钦州这座古城,在一个县的一个镇——龙门镇,会给你意想不到惊奇,这个镇的街道小巷,琳琅满目的青竹编织品,目不暇接。该镇的马兰村,更是非同凡响,它的特别之处是方圆百里的编织品无一类同。

圩日,是乡下方圆几百里乡里乡亲最期盼的日子。

而九月九这一天,是马兰一年中最为热闹的圩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为走亲访友,有的为购物,有的纯粹就是为了来看热闹。而这就是积淀了几百年的民俗文化,经过传承发扬,自然地形成了魅力四射的“马兰九月九”。

酒香不怕巷子深。民谣“马兰九月九,来到街上不想走”“九月九逛马兰,养猪快出栏”,描绘出马兰九月九的盛况和诱惑力,在这里让你感受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当天,在街道两旁和附近空地都设有摊点,石器、铁器、竹器、木器,各种工艺品、日用品等应有尽有。在满街的商品中,最为繁多显眼又最有马兰商品交易节特色的当数竹制品。菜篮、提篮、摇篮、筛子、罩子、盖子、箩筐、簸箕……叫得出名的叫不出名的,平日见过的没见过的都有。大的小的长的圆的让人目不暇接,目到之处就是一个竹器的世界。

平安吉祥,是每个人最期盼的愿望。在当地有九月九在马兰买的各类竹制品不易生虫,可以用到来年甚至多年的说法。这也许是因为九九重阳,秋高气爽,竹子的水分已经没有那么多,各类竹器自然不易收缩变形、长霉上虫,极为耐用。九月九在马兰买的竹制品,不仅耐用而且还有平安吉祥之意,民间有买回去使用后,家中老少平安的说法。所以,很多竹制品平时各家各户既没有卖,也没有多少人想去买。能工巧匠只有在九月九前才批量做出各种产品,百姓也大都选择在九月九那天去购买。在龙门镇,不仅马兰、姜花、滑竹、林垌、江埠等村,龙门、小江、张黄、北通等镇其他村的百姓也来选购,甚至还有不少人从博白、合浦、灵山专程来马兰赶集选购。即使是来探亲访友的也不忘买些带回去备用。每年九月九会聚马兰的人数都超过五六万。当天竹制品的成交数额,少则二三十万元,多则五六十万元。这就是民间约定成俗的马兰“花开”。

乡愁大于月亮,竹香永远藏在远行的心里。

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五花八门、数不胜数的商品世界里,马兰竹制品为什么能在当地盛行?这正充分体现了浦北客家人念念不忘的生活习俗和浓厚的文化情结。

龙门编织(藤编)技艺,是以藤类植物茎秆的表皮或芯为原料编织工艺品和实用品的传统制作技艺。早在唐代,岭南一带的人就会用藤编织器具存放物品。到了清代,藤编技艺传入广西钦州市浦北县龙门镇,编织品越来越精巧,盛行不衰。

爱于斯,情于斯,竹子文化是客家人的风骨。龙门镇位于“世界长寿之乡”的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南部,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富硒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适宜藤编的原材料鸡藤、土茯藤、金刚藤、金丝藤、青藤等植物的生长,特别是五皇山脉一带山藤资源丰富,常见的有 20 多种。同样地,当地竹子易种易活,生长速度快,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竹的影子:竹椅、竹床、竹席、竹帘、竹筷、竹箩、竹篮、竹笠、扁担、禾杠、竹耙……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竹子与客家人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此外,因为竹子虚心、清高、顽强、坚韧,适应能力强,象征着客家人的顽强勤劳和高风亮节,体现了客家人的竹子文化。

“一根藤”串起万家情。人们对马兰竹制品情有独钟,厚爱有加,更反映了当地竹制品技术的成熟与精巧。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访了龙门藤编传承人李强老师,随着他的娓娓道来,我走进竹编的繁花时空。

他深有感触地告诉我,编织是最复杂、最具手工技艺和美术创作特色的环节,也是竹编技艺的心轴。纵向的篾条称为“经”,横向的篾条称为“纬”,由此延伸出变化多端的编织花样。在这过程中,工匠尤需谨慎,哪怕错一步,都无法编织出整齐的纹路。同时,在传统编织法的基础上创新了风车编织、六角螺丝、精工编织等 50 多种方法,他设计的藤编工艺品种达 1 万多种,主要有藤笪、藤席、藤织件、藤家具等 4 类,具有轻巧美观、款式独特、工艺精致,造型丰富的特点,满足日用的情况下还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在欧美国家畅销。“一根藤”形成扶贫支柱产业,以“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实现“精准扶贫、非遗传承”的双促进,带动龙门镇经济发展。

马兰九月九为何能如此红火,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交易节呢?这与当地本土民俗文化岭头节有密切关系,至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我很喜欢竹香弥漫的编织品,每次闭目深呼吸,竹青的气息沿着鼻腔缓缓渗入体内,仿佛正漫步竹海,悠然惬意。所以,每年九月九,我都会情不自禁到马兰看一看,遇到村里老一辈人就聊天,特别是那些八九十岁的老人家,他们描绘起当年的盛况还是难掩兴奋之情。

马兰村与周边的村子都是在九月九这一天过岭头节。这样一来,集中的节日消费、生活消费,自然而然就构成了庞大的消费市场,直接促进了商品交易节的形成,在新中国成立前,马兰九月九就已经具有广泛影响力。当时的商品交易节以九月九为中心,前后各三天共七天。远近官宦、客商、百姓云集马兰。当时供销商场一带还是低缓的土坡,每年九月初二、初三开始有商贩到此占摊位“造圩”。初六、初七买卖逐渐多,至九月九为盛,场面非常壮观。更加暖心的是,地方乡绅还会筹集钱银请傩舞队跳傩舞为全村人祈福消灾,请采茶队唱采茶歌供过往客商、亲友欣赏。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了,马兰商品交易节以九月九为中心仅前后各一天,共三天。虽然时间上没有以前的七天长,但是马兰九月九的节日文化、贸易文化一直得到很好的传承,每年依然是那么热闹兴盛,已经成了浦北极富特色的民俗节日。

地缘,亲缘,血缘,竹编是连接山里和山外的脐带,竹编技艺在马兰复盘、疯长了。在这繁花似锦的世界里,龙门藤编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也是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沟通海内外华人的桥梁,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为了留住、保护和传承这门非遗技艺,当地大力发展编织产业。浦北县引进了广西浦北智能休闲家居产业园(外资)项目,该产业园以浦北编织产业为基础,带动一批关联企业落户浦北。产业园还将配套发展约30个就业扶贫车间,解决2000人就业。截至2021年底,浦北县有编织企业、编织扶贫车间200多家,越来越多的人依靠编织技艺找到了谋生的渠道,小小编织品织出百姓幸福“新生活”。

流水溅湿落日,青山不碍鸟飞。在浓浓的乡音里,马兰人用乡土独特技艺编织生活,编织梦想,编织着远行游子生命中的温情和梦想。马兰的竹编技艺,如村头那棵四五个人都环抱不过来的相思榕,棕色长长的须蔓挂满枝杈,天天守在村头,那股竹子清香一直珍藏在每个游子的心中。每个篮盖都编上字,比如姓氏,比如福字,比如囍字,还有的在盖子上把电话号码编上去,即使谁家忘记放哪儿,根本不用着急,不管谁拾到,都会第一时间拨打你的电话……

这就是马兰,一个令你难忘的竹香九月九、乡土风情独特的古村落。

(编辑 何谓清)

猜你喜欢
藤编竹制品马兰
芊芊藤条串起幸福生活
科学之友(2023年2期)2023-02-19 12:30:28
堡中堡
现代室内空间对藤编陈设艺术的应用
艺术家(2021年2期)2021-11-26 22:18:54
平度马兰油桃美名扬
农业知识(2021年19期)2021-10-16 10:14:18
3D打印技术在竹制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林产工业(2020年3期)2020-04-13 07:39:12
竹制品商机到来
江西建材(2020年1期)2020-02-15 13:09:54
我帮爷爷放绵羊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反转王M. Night Shyamalan(M·奈特·沙马兰)
RATTAN WEAVING IN NANHAI
汉语世界(2016年2期)2016-09-22 11:48:37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竹制品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