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禄林,王金
(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高校担任着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重任和使命。安全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以及变化性的特征,但是,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要适应科技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持续提升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1]。将研究性教学应用到安全专业的实验课程中,可以达到教学相长,教学与科研相融合、与人才培养链衔接的目的,对培养高层次、创造性、高水平的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2]。创新实践教学是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体系的重点,也是创新型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推进力[3]。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安全工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水平人才。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对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应具备自我完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4]。因此,创新实践能力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又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要素。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基于安全工程本科“导师制”和专业研究生“双导师制”,通过总结高校安全工程创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科“导师制”与专业研究生“双导师制”联合培养,充分发挥导师带头作用,重点探讨校外导师实践培养环节、校内导师理论创新培养,并且研究生还可为本科生实践培养环节贡献力量,既满足了新时代背景下安全工程人才创新实践的需要,还优化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实践环节的培养,从而促进安全工程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近几年,各高校相继开展了教育改革,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5]。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包括课程实验和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内容。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高校的实习质量与期望仍有一定差距。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新尝试。本科导师制是14 世纪英国牛津大学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20世纪初期,美国哈佛等高等院校积极倡导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并将其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6]。在国内,2002 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首先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5年1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2010 年,先后有10 多所“985”高校“试水”,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2012 年3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2019 年10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又一次提出了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套完整的本科生学术指导体系[7]。
实践应用研究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对于安全领域的研究生来说,科学构建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步骤,也是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8]。近几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从2016 年的80 万人增加到2021 年的110 万人,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大约占总招生人数的60%[9]。从中可以看出,为了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因此,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关重要。
目前,“双导师制”已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教育形式,从1999 年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首次引入“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企业导师)以来,“双导师制”在不同学科中不断改进与发展,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满足社会对高精尖人才的需要[10]。“双导师制”是一种旨在使研究生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选题、实验研究及论文编写等一系列学习任务的教育模式。一般情况下,校内导师主要指研究生在读高校的教师,负责研究生理论基础知识及学术指导;企业导师既可以是研究所的研究员,也可以是相关企业的负责人或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实验研究以及实践环节[11]。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承担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责任,保证研究生能够顺利毕业,具备社会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从而实现研究生培养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2.1.1 课程实验设计不健全
由于部分高校仍采用传统专业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老旧,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导致学生接触该专业前沿知识和技术的机会较少。课程实验的考核标准有待提高,部分高校对于实验内容采用答卷形式进行考试,未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1.2 课程设计内容不生动
课程设计是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际联系的纽带,可以从总体上体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但部分高校对课程设计内容不重视,按以往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未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难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2.1.3 专业实习不全面
高校专业实习一般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这些实习环节能够保证学生在不同阶段了解和掌握不同的知识与技能。这些实习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并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当前本科生培养模式下,专业实习仍存在亟须改进的地方。
(1)机械式参观学习。由于安全工程专业主要涉及煤矿、工厂等场所,危险系数较高,因此,出于安全考虑,一些高校并未安排学生实践操作,导致学生实习收获不足、效果不佳。
(2)缺少实习过程管理。由于现场参观人数过多、声音混杂,且没有专门的实习指导书,导致学生对具体实习内容不了解,而且人员分散、不易管理,易导致听课效率受影响。
(3)实习考核标准单一。类似认识实习、金工实习这类专业实习,最终的考核标准往往是心得体会或者实习报告,评价指标具有主观性,难以充分反映学生的实习过程,并且实习报告缺乏学生对实习地实际问题的分析理解。此外,在毕业设计考核中,主观因素偏多,容易忽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毕业设计选题单一,缺乏创新,难以充分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只有24.59%的本科生参与过科研,有54.10%的本科生很少参与科研,有24.59%的本科生从来没有参与过科研[12]。
安全行业发展需要改变传统思维,根据交叉学科的特点,培养知工艺、懂安全、精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13]。然而,在当前需求下,仍存在以下问题。
2.2.1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不明确
目前,在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中,部分高校将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环节“复刻”于专业型研究生,忽视了应用导向[14]。专业型研究生以应用实践为导向,应区别于传统学术型研究生的理论教育,若片面地将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套用在专业研究生培养上,会导致专业型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具备毕业时应有的应用实践能力以及独立解决安全技术或相关管理问题的能力,这与专业型研究生旨在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初衷相违背。实践能力是专业型研究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要求,因此,校外实践教学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环节。
2.2.2 高校专业实验机器老化,无人使用
一些高校的部分实验仪器是几十年前的产品,已不能正常使用和维修,只有部分仪器可以勉强满足本科生的实验课需求,大多数学生选择在外做实验或者将试件寄出去做,导致校内仪器无人使用。因此,研究生对于实验仪器的使用率不高,而新建实验室或者购买先进仪器的周期长、成本高,不利于对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2.3 校外实践教学
目前,国内安全工程专业主要涉及煤矿、化工、石油天然气及建筑工厂等相关生产场所,因此,校外实践基地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校外实践期间,可能由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导致研究生开展校外实践受限,难以达到培养目的。同时,由于部分高校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为两年校内知识培养以及一年校外实践,因此,学生既要兼顾学校毕业要求的论文发表和毕业论文,又要确保校外实践培养环节的正常实施,压力较大。
2.2.4 “双导师制”执行力度不够
国内外学者对不同专业的“双导师制”做出了较多的研究。在当前背景下,大多数高校都将“双导师制”应用到研究生培养中,并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校外导师指导力度不够。在“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由于校内外导师管理制度不同,校外导师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此外,因为每位校外导师往往会同时带10 名左右研究生,研究生与校外导师见面少,平时只能线上交流,使校外导师对研究生的了解不足,学生的校外实践教育效果不佳。
(2)校外实践培养薄弱。校外实践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环节,打造校外实践基地是十分必要的。部分高校与企业缺少良好的沟通,难以为研究生提供足够的校外实践机会,同时所建立的培训基地也未能与培养方案相匹配,进而导致研究生培养效果不佳。
(3)校内外导师指导协调不一。在安全工程领域,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是同一个领域内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在于对专业知识认识透彻,但校内导师更偏向理论,忽略了对实际应用的研究,而校外导师侧重实践应用,忽略了对理论知识的深入探究,两者未能很好地协调,难以满足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
当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培养还存在不足,需要探讨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基于此,本文以本科生“导师制”为纽带,将研究生与本科生联系起来,基于导师的科研项目,构建一套“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实践培养方案。
(1)建立以导师为主、以研究生为辅的本科生指导方案,为本科生科研实践提供更好的基础和保障。在此模式下,本科生进入导师科研项目课题中,可以进一步了解专业特性和深层次的理论知识,还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本科生对于科研项目往往有深厚的兴趣,但由于理论知识的欠缺和对装置仪器操作的不了解,不能独立完成科研项目,导致兴趣降低。因此,作为具有良好理论知识基础和熟悉实验操作的研究生,能够很好地帮助本科生解决理论知识欠缺等问题,提高其实践能力。本科生在研究生指导下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对于想进一步学习的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升学经验也是其需要的。
(2)建立以导师为主、以本科生为辅的研究生创新实践方案,为研究生的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等提供帮助和保障。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科研项目、实验研究和创新实践等占据了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尤其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实践能力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基本要求。在研究生进行实验研究、实践环节时,本科生的协助可加快实验研究,提高实验研究完成效率和精确度。此外,研究生对本科生的指导也会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组织和领导能力,为今后就业或升学奠定基础。
(3)在“导师—研究生—本科生”阶梯式科研项目组中,在导师的指导下,借助科研项目,研究生和本科生协同培养可以产生更多的成果,例如发明专利、论文、科技竞赛项目等,为科研项目组做出贡献。通过实施“双导师制”,校外导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实践基地,不仅能够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还能为学生的研究提供实践平台。
综上所述,在本科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下,本科生能够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以后毕业工作和升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该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创新实践能力,满足当前社会需求,还能够锻炼沟通以及组织能力,激发研究的主观能动性。
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以共建企业单位为主体,从高校和企业双方的需求出发,构建校企合作培养的创新实践培训基地,以确保校企合作平稳进行,保障本科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有效培养。
(1)积极建设创新实践培养基地,实践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培养平台,也是校企联合的重要枢纽,通过基地建设可全面深化校企合作[15]。基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研究生与企业导师经过双向选择后,研究生可以在创新实践培养基地深入学习和研究,参与校内导师的相关研究课题或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拟定研究课题,并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相关实践项目。研究生在创新实践培养基地一般要开展不少于1 年的实践工作,且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相关技术岗或管理岗的工作,能够快速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适应能力。校企联合培养提升了高校科研水平,并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基于本硕联合培养机制,在研究生入驻创新实践培养基地学习时,校内导师可以根据本科生的空闲时间,安排本科生在培养基地进行规律性学习,在研究生的带领下每个月学习1~2 天。这不仅能够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专业知识水平,还可以提升本科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使本科生明确毕业后的就业方向。
(2)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专项管理制度,以确保实践基地的日常运作和科学管理。为保障实践基地的正常运行,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有效提高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校企合作共赢。此外,还应制定企业导师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相应培养制度,确保校企合作深入进行。一方面,明确企业导师的选聘条件及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制定研究生在创新实践培养基地的义务及考核标准,明确学术成果及相关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归属。
(3)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基于校企联合的创新实践培养基地,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邀请更多专家或其他高校教师和学生参加,能够提高培养基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人参与,不仅保证了校企双方的利益共赢,还能使研究生和本科生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学生一起学习,提高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针对本科生“导师制”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联合培养进行了探讨。基于校企联合建设创新实践培养基地,在“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实践培养方案中,明确校内外导师的职责,强化实践培养及基地建设,建立以导师为主、以研究生为辅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和以导师为主、以本科生为辅的研究生创新实践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内外导师协作,有利于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通过“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实践培养方案,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可全面培养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加快团队课题研究进展。此外,通过校企合作的创新实践培养基地建设,为本科生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建立了实践平台,使本科和研究生可在实践环节不断加深专业认识以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校企合作建设培养基地的基础上,需要加速构建“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实践培养方案,使之成为联合研究生与本科生培养的重要联系。总而言之,“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实践培养方案作为一种多层次培养方案,对校企联合建设培养基地下的本科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教学中,高校需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与摸索,有效促进本科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协同培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