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宗友、孔田增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兰州 730060)
汽车制造业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高度竞争和快速发展的行业。同时,随着汽车“新五化”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汽车产业全球化背景下,汽车产业不仅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而且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随着2021年教育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发布,职业本科正式进入职业教学体系中,这样就造成了职业院校中职、高职和本科三层次学生共存现象。而中职、高职和本科纵向贯通,职业教育也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以下简称“中高本一体化”)。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等进行重新定位、优化设计,以满足各层次职业教育教学目标、任务和职能等,从而促进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但是,如何在中高本一体化和校企协同育人的共同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形成教学链、行业链和利益链的全面融合,从而促进职业院校的整体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成为职业教育紧迫的研究课题。
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是指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指导下,整体统筹设计中职、高职和本科三个阶段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职业资格证书等。中高本一体化突出专业知识、职业技术技能与职业素质、专业内涵和课程标准等的有效对接,实现中高本有机融合的“标准共定、一体培养、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所谓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生活等特定职业领域中要具备的核心的、关键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处理生产实践中复杂问题和挑战等的能力。在中高本一体化汽车制造类人才培养中,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指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以培养满足汽车制造行业需求的关键能力。
在中高本一体化汽车制造类人才的培养中,汽车制造行业所需的职业核心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决定人才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发展,其核心能力的培养对于适应汽车制造行业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汽车制造类专业职业核心能力能够帮助人才具备所需的技术和知识,能够胜任汽车制造行业的工作。如汽车制造行业对于工程技术和机械知识的需求较高,培养人才在这些方面的核心能力可以提高其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竞争力。
其次,汽车制造类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还能够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汽车制造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复杂多样,需要人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培养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可以提高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汽车制造行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要。
因此,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中高本一体化汽车制造类人才的培养中,不仅能够帮助人才具备所需的技术技能和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汽车制造行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要。
职业本科教育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稳步有序发展,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向多样化发展,使其从单纯的就业为主转变为就业和升学并重[1],重点是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技术技能的生源。职业本科教育应积极推进优化类型教育,将职业教育中高本纵向贯通,探索“中职3年+本科4年”、“3+2或2+3高职”以及“高职3年+本科2年”等多种模式,打通学生升学通道,确定中高本一体化教育中各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合格技术技能劳动人才。对于汽车制造类专业来说,应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养、再学习能力和一定创新创业精神,掌握基础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及较熟练的职业技术技能,既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又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能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现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应该更加侧重于升学继续教育,而不是就业。
高等专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汽车制造类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既要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及创新创业意识,又要掌握汽车制造行业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等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面向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一线的实践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汽车制造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既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创业意识、工匠精神和国际视野,又要有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既要具备一定的汽车制造技术开发、工艺优化和技术实践创新能力,能为汽车产业提供中高端服务、解决较复杂问题并进行较复杂操作,具有较强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又有能够从事相关交叉领域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测试、技术管理、品质监控及技术支持等工作,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践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根据汽车制造行业的需求和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结合中职、高职和本科三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中高本一体化贯通融合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包括公共基础平台课(思政教育、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类课程)、专业平台类课(培养核心能力的课程,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实践技能类课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三层次课程既是纵向知识能力的深化,又有横向知识能力的拓展[3];既有基础知识能力的交叉重叠,又有知识能力的创新实践延伸,从而促进中高本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职课程应以培养职业基本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主。其中,主要公共基础平台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与政治基础和思想道德与法治等;主要专业平台类课包括画法几何、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保养和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汽车制造专业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课程。
高职课程应以培养汽车生产制造、检测维修核心能力为主。其主要公共基础平台课包括数学应用与实践、高职实用英语、计算机操作技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主要专业平台类课包括汽车机械制图与Auto CAD、公差与配合、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材料及成型工艺和汽车三维建模等专业基础课,以及汽车性能检测、汽车装配与调试、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与检修、汽车车身电控技术与检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与检修、汽车线路分析与车载网络技术、汽车生产现场管理、汽车试验技术、汽车质量检验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汽车生产制造、检测维修核心知识和技术技能课程。
职业本科课程应以培养汽车设计、生产制造和测试试验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其主要公共基础平台课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主要专业类平台课包括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汽车单片机应用技术、机械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汽车机械制造技术和汽车机械设计基础等专业基础课,以及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设计、工程信号分析处理、汽车试验学、汽车CAD/CAM、汽车系统工程、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汽车维修工程、车辆技术评估与检测、汽车电子商务、汽车智能制造和汽车综合性能试验等汽车设计、生产制造、测试试验核心知识和技术技能课程。
中职、高职和本科三层次的主要专业类课程,特别是核心专业课、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应采用模块化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采用基于任务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在中高本一体化汽车制造类人才培养中,其中关键一环是如何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建立校企行业深度合作机制。通过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项目,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企业参与到教育教学中,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指导。为了实现中高本一体化教育模式高质量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搭建学校、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实践,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汽车制造环境和工作流程及实际技能、创新研究等,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建立贴合实际的实习基地。与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建立贴合真实生产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贴合实际生产的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在实习基地中进行实际操作锻炼,熟悉汽车制造的各个生产环节和生产工艺,提升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
(3)实习双导师制度。引入企业职业导师,建立由学校导师和企业职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的双导师制,其中企业职业导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企业职业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指导他们选择适合的职业路径,并为学生提供实用的职业技巧和经验。
(4)探索推行学分制度。探索“3+2+2”或“2+3+2”等中高本贯通式培养模式,建立课程学分制度,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和评估。课程学分制度可以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学分也可以作为学生就业和升学的参考依据,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
(5)建立第三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引入校外企业或第三方,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反馈。评估内容应包括多种形式,如考试、实践项目、实践成果和技能证书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技术能力。
中高本一体化教育是将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模式[4],旨在培养适应汽车全球化、“新五化”和新技术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教育模式有以下几个优势。
(1)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中高本一体化教育模式将中职、高职和本科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2)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高本一体化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训、实习,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3)加强产学研结合。中高本一体化教育模式鼓励学校与企业、行业和研究机构等进行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实习基地和实验实训室,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5]。这种深度合作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和行业企业需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中高本一体化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具备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
中高本一体化教育模式具有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加强产学研结合和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等方面优势。故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汽车制造类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