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薇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财会人员作为新时代高校办学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其专业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将影响高校财务管理和高校高质量发展。研究分析高校财会人员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围绕财会人员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提升,提出加强新时代高校财会人员培养的相关举措,进一步提高高校财务治理能力和财务服务水平,为新时代高水平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词:高校 财会人员 财务管理 培养举措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2-079-02
“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人才放在了第一资源的重要位置上。新时代高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建设目标,关键在人,关键在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高等教育管理干部人才队伍。
一、新时代高校财会人员培养的重要意义
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高校事业发展保持内生动力最宝贵的财富。新时代高校发展建设对内部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的需求尤为突出。财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提升内部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是高校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
《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并且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财政部2019年修订的《会计基礎工作规范》对会计人员的基本条件、职业道德等也做了具体要求。《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能力。新时代高校财会人员需要把师生的呼声作为财会工作的第一信号,需要领会“三全育人”人才培养的精神内涵,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领会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将学校财会工作融入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初心使命认识,以师生利益为中心,切实为师生做好财会服务。
为实现保障新时代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需要构建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时代高校财会人员队伍,注重财会人员自我修炼,提升格局和境界,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不断加强财会人员培养与选拔,优化财会队伍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不断提高财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提升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同时,高校领导层和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引领财会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坚持立足岗位服务师生,以增强新时代高校事业发展的动力。
二、当前高校财会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长期以来,高校对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不高,财会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一些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财会人员不断充实高校财会队伍,高校财会队伍建设有所改善,但还存在着一些共性的不足。
(一)管理层对财会队伍建设重视度不够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一些高校领导层和老师们认为高校财会工作就是“记记账”“算算数字”,没什么技术含量,专业水准要求也不高,导致了思维惯性,对高校财会人员的培养重视程度也显然不够。一些高校对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系统性、战略性、前瞻性思考不足,对财会人员综合性培养手段和措施不够。许多高校的财务部门负责人由非财会业务背景人员担任。非财会专业背景人员作为财务部门负责人,对高校财会人员的系统性培养普遍重视程度不够。
(二)高校财会人员自身政治站位不够高
财务部门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部门,为学校发展统筹管理和使用资金,虽然不直接参与具体的教学科研业务,但仍需强化服务师生宗旨意识,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实到实处,确保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顺畅有序。部分高校财会人员在日常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中,仅停留在“做好账”“付好款”等业务层面,尚未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思想共识,没有将财会业务和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联系,导致财会制度宣传措施不到位,标准化、规范化财会服务流程不完善,政治站位不高,服务师生不够细致,工作思路不够开阔,主动思考不足。
(三)高校财会人员职业晋升的渠道受限
2022年,财政部、教育部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在校级行政领导班子设置总会计师岗位或配备具有财务管理背景的副校级行政领导成员,协助校(院)长管理学校财务工作。”,这对高校财会人员规划职业生涯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有效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和服务能力,需要校领导层面中有总会计师或有财务管理背景的副校级领导牵头,组织对财会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打造一流队伍、树立一流作风、争创一流服务,全面梳理校内财会规章制度,不断规范财会业务流程,为高校事业发展“保驾护航”。从目前实际来看,教育部部属高校已普遍推行总会计师制度,但很多省属高校、市属高校并未实行总会计师制度。一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财会人员,其职业生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要跳出财会管理业务范畴才能实现职业生涯突破,在已经形成的从教学科研管理队伍中选拔校级领导层的机制环境下,财会人员的职业晋升竞争力受到影响,职业晋升渠道非常狭窄,绝大多数财会人员难以打破晋升“天花板”。财会人员职业晋升渠道受限,积极参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内生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高校财务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新时代高校财会人员培养的举措
加强新时代高校财会人员培养,需鼓励财会人员在干事创业中不断磨练,拓宽视野和格局,提升综合能力和素养,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在攻坚克难中锤炼品德修为。决策力和执行力是高校财会人员特别是财会干部的重要能力,决策的正确与否和执行是否有偏差,对高校事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着高校财会人员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培育提升,是加强高校财会人员培养和财会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
(一)引导财会人员深入科教一线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部属高校和各地方高校应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总会计师制度或配备具有财务管理背景的副校级行政领导成员。总会计师或相当的副校级领导应带领财会人员,深入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一线,坚持到院系去、到师生中去、到实践中去,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师生诉求,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科研经费管理效能、人才培养质量等情况,增强业财融合度,有效改善财务管理方式,提升财务服务水平。
(二)强化财会人员个人情绪控制能力
作为一名高校财会干部和财会人员,在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大熔炉”里,要努力争做“催化剂”,要具备育人情怀,要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要有“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沉稳,“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洞察,“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面对愈加复杂的财会业务难题不被个人情绪所干扰,从而理性做出判断与决策,更好地为教学一线教师服务,为科研人员排忧解难,为师生解决财务报销“难”、报销“繁”等实际问题。
(三)提升财会人员辩证分析思维能力
新时代高校财会人员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其意义在于能够增强辩证分析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魄力,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作为参与人才培养大工程的高校财会人员,需要具备辩证思维。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面对高校财会业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财会人员要坚持辩证思维,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打破线性思维和非黑即白的禁锢,学会以辩证的眼光和历史的视野看问题,解决矛盾。
(四)提高财会人员自我情商综合水平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参加就业问题座谈会,当问到是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时,一位村干部回答“两个都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接着说“有时候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在讲述了为什么情商更重要后,他说,当然,要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仅靠情商还是不够的,最终情商要通过智商才能真正起到作用。目前,高校中有很大一部分财会人员学历水平都比较高,平时很注重理论学习,熟知财经政策法规与财会专业知识,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就容易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做师生工作,其根源在于历练少、情商有待进一步提升。财会人员在提高智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情商,在学好财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践锻炼,增强工作本领。
(五)有效增强财会人员执行落实能力
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重在执行。财会人员的执行力不仅是师生评价的重要尺度,也是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治理体系、提升财务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提升财会人员执行能力,关系到高校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一是要注重深化对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熟悉和理解,主动开展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深化理论知识领悟,注重培养新思维,强化应用指导具体财务工作;二是要铸牢思想根基,促进财会人员知行合一,提升思想格局,开拓视野,培育财会人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要锤炼财会人员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既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也是一种从业的追求,“工匠精神”代表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精益求精、悉心钻研的精神。作为高校财会人员,在育人大局中,要勇于担当、不畏艰险,要励志勤学、刻苦磨炼,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把关系到师生的每一件小事做实、做细、做好。
参考文献:
[1] 刘胜辉,陈睿,杨丰全,戴乡.会计情商内涵及其培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03):52-53.
[2] 钟咏,罗洁.新时代行政事业单位高素质财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山西财税,2020(08):58-60.
[3] 徐爱忠.培养财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20(06):144-145,176.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