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0)
小娟(化名),山西某高校学生(复学),来自农村。小娟同学由于高中学业压力较大,在2018年在大学因心理问题休学,2020年经过治疗后重新返回校园,从复学以来情绪一直不稳定,安排同宿舍舍友和班长随时观察。在校期间情绪一直反复,2021年抑郁症复发一次,经过及时发现,家校合力治疗,现在的情绪已经基本稳定,经过三年来长期对她的关怀和帮助,现在可以正常生活学习,已于2023年7月毕业,找到意向工作,成功就业。
小萌(化名),山西某高校学生(毕业生),临近毕业时突发应激性重度抑郁症,经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辅导员心理疏导以及家长积极配合,最终顺利毕业,积极就业。
小娟同学家庭构成完整,并不是单亲家庭,但依然存在心理问题。究其原因发现父母从小对她的关注比较少,高三时由于她的“情绪问题”才使家人有所警觉,由于发生心理问题,父亲特别关心她,母亲因为不懂得孩子的病情,在小娟发病之后反而交流很少,全权交由父亲处理。女孩在成长环境中,尤其是面对挫折时只有其父亲参与,其母亲角色的刻意躲避和缺失造成其成长方面的不安全和不自信。
小萌同学家庭完美,父母关系良好,家中有一兄长,学习比较好,小萌到毕业前夕对比哥哥与自己的前程,加之毕业论文修改问题,产生了应激性抑郁情绪。
小娟高中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调理,能够正常进入大学生活,但在大一下学期感觉到学业压力又出现时从而引发第二次抑郁症,从而休学治疗。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有很多的截然不同,学习环境也有很大差异性,在大学期间更多是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因此不论从学业还是人际关系,都与高中之前不同。在诸多因素下使得原来成绩平平,其他能力也不突出的小娟感觉到较大的压力,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休学。
小萌高中学习比较轻松,并顺利考入大学,入学后大学环境较高中时更为自由、宽松。久而久之,小萌就习惯了拖延、懈怠,直到大学毕业前,发现自己大学四年来专业学习问题较多,论文完成比较困难,随之产生了应激性抑郁情绪心理问题。
过度关注个人情感问题是引发小娟第二次病发的主要诱因,此类有过心理问题的学生在情感和情绪的自我调节上缺乏自主性,生活中稍有一些情绪问题便会引发症状发生。2021年,在小娟接受系统治疗后的第二年,她的各项指标都正常的情况下返回学校,但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她的外貌体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爱美”是每个女生的天性,所以在她一边抱怨自己外貌“不好”另一边又渴望能够与异性正常交往的情绪中抑郁症复发。
小萌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没有太多的困难和压力,有问题家长和朋友都会帮助她解决,但一时间面对毕业论文的压力和困难,小萌无法接受和化解,想要选择逃避但又不得不面对,在面对毕业季、论文结题、就业选择等诸多问题时无法自我排解,无法承受短时间内较大的压力。
本案例中的小娟同学是一个因心理问题休学复学的学生,自2020年复学以来,辅导员一直对她的情况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尤其是辅导员与其父亲建立了长期的联系,通过微信、电话经常交流,了解了小娟同学在大学之前的成长经历,了解到她对自己的外貌一直有着十分专注的执念,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因此害怕自己找不到很好的另一半。
对辅导员而言,想要了解学生并且能尽快帮助,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与其家长的常态化联系,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并结合现实表现情况给予一定的心理辅导,使用情感代入法,能第一时间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和心理问题学生建立信任感。
本案例中的小萌,是一个短时间内因为特定问题引发的心理问题的典型学生案例,在毕业季前后,结合学生成长规律中的特定时间引发的特定性问题,在了解到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后,再对其进行精准的学业帮助是十分重要的,其次结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建议后及时联系了家长,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对家长进行学生问题的讲解,首先让家长理解学生的问题产生原因,其次与家长共同为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建立有效途径。
在小娟同学复学返校后,辅导员把小娟同学调入有班干部的班级宿舍中,并且仔细调研了其他同宿舍的舍友,选择了“有班干部、性格外向”为特征的宿舍。在小娟同学搬进去之前,辅导员找她们三个人做了一次谈心谈话,在谈话过程中,提前讲到不要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小娟同学,并且在尊重小娟同学个人隐私的情况下给她们大致介绍了一下关于小娟同学休学的原因以及现状,随后也希望宿舍成员可以在未来的三年帮助她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可以随时观察小娟同学的日常行为举止,长时间以来辅导员与宿舍其他几名女生都保持着“秘密”联系。
另外小娟同学重新编班后辅导员选择了心思比较细腻的学生干部所在的班级,通过班长平时的活动组织等帮助使小娟同学及时融入新的班级。在2021年10月,班长和宿舍成员赵X同时找到辅导员第一时间反映了小娟同学近段时间在宿舍和上课的表现的异常情况,从而也使得她的病情可以第一时间被发现、被治疗。建立“班级—宿舍”二级预防机制是观察心理问题学生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建立这种预防机制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学生的异常行为,给予学生第一时间的帮助和指导。
小萌同学所在宿舍在大学四年来都相处非常融洽,在本次小萌同学心理问题产生后,“班级—宿舍”二级预防机制有效地发挥监督管理和帮助作用,在发生小萌同学的心理问题后,第一时间与其宿舍舍长取得联系,了解了其近期一段时间的生活状态和表现,了解其真实状态,做出正确判断。
对于小娟同学的心理情况,辅导员并没有采取过多的“正面关注”,一方面,辅导员不想再给小娟同学特殊关注,让她仍然觉得自己有某方面的“疾病”。另一方面,辅导员时时刻刻关注她的QQ动态、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希望可以及时解决她的困扰,
建立“网络育人”新媒体网络环境,该同学在留言板里有多条写道:“我想我的未来很美好,过得像公主般的生活”“老天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它会还你一段美好的爱情,只是在此你要调整好自己”“我想我要找什么样的人,我绝不找只有外貌,但特别懒的男生,因为这样他的形象也全毁了”“我想应该是和我有点相似但又互补的人吧,嘿!男孩,你在哪里呢?”通过这些语言的分析,不难看出她内心渴望通过自己的变化可以有一个美好的将来,期望得到异性的关注。由于过度地关注个人情感问题,造成她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对自己现在无法寻觅到一位满意的伴侣而不满意从而转移到对自己的外貌的不满意,对自己条件的不满意、对自我否定,从而经常会出现“别人说她丑”这样的幻听,这引发了抑郁症复发。在与该生的交流中,辅导员抓住微信、QQ等社交媒体,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也都默默关注着她,多次在网络上与她谈心交流,了解她的近况如何,交谈一些她日志里、朋友圈发表的言谈观点。
做好谈心谈话和心理咨询服务:在平常坚持每周一小次聊天,每月一大次谈心谈话。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人生理想多方面进行谈心谈话,每月带重点关注学生前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和指导。
通过关怀引导、家校合力和为期三年的跟踪,小娟同学情绪平稳,遇到问题可以及时与老师家长沟通,顺利在学校完成学习生活,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提高,与人交往正常,重新找回了人生的方向,在毕业后顺利找到了心仪的就业单位。
通过咨询帮助、家校合力和短期的心理咨询,小萌同学已经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并顺利毕业,应激性心理问题已经得到缓解,心情得到很大的缓解,可以正常生活。
面对因心理健康问题复学的学生要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准备。要时刻关注其身心健康发展,尽可能培育其理性平和的心态和健康向上的心理。做好双向工作,可联合学校后勤公寓管理科及时调整居住环境,为其选择一个较为安逸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其能够和周围同学和睦相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通常都很敏感,特别在意周围同学对他的看法和关注度,所以在为他们选择舍友和周围学习网比较密切的同学时,尽量选择性格亲切,能够宽容接纳她、理解她的同学。同居舍友的选择也可以有效的促进“班级—宿舍”二级心理预防机制的建立。
学生在大学四年生活中,不同年级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例如在大一、大二时可能会遇到学业困难、生活矛盾而产生的常见的心理问题,在大三、大四可能会遇到情感、学业、考研、就业等产生的心理问题,所以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要及时关注和预测不同阶段学生可能遇到的压力,通过结合学校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展开必要的预设场景化问题解决模拟,及时提前做出统一的团体辅导,例如心理团体辅导、班级团体建设等团辅活动,在团辅活动中及时关注每位学生的表现,再结合其日常表现和一对一的谈心谈话观察是否存在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
家校联系的重要性贯穿在大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大一入校时就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可以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与重点关注学生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建立长期有效并且随时畅通的沟通联系,有问题可以做到及时知晓、及时反馈、及时解决、及时处理,心理健康无小事,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一定要与其家长取得经常性的联系,主动交流学生近况,了解病情,共同帮助学生成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育人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格局是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辅导员应该坚持育德与育心相结合,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着重建立“班级—宿舍”二级预防机制,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做好对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相关类似事件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反映给上级领导和上级部门,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运用好“班级—宿舍”二级预防机制做好心理问题学生的持续关注和帮助。
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处理技巧,可以帮助来访者疏导情绪和缓解心理压力。在学生心理问题无法通过日常谈心谈话解决时可转介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的介入治疗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问题的根源,为学生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心理自由度,最终恢复心理健康。所以,学校层面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得到第一时间的帮助。
辅导员要做好日常深入的谈心谈话,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班级团建、深入宿舍等方式发现问题学生,及时进行对症的谈心谈话,第一时间与学生站在一起,为学生考虑,解学生之难。
辅导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新方式和途径,通过QQ、微信等工具在互联网上与学生随时随地零距离沟通,还可以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因时因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高校辅导员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同时在互联网做心理咨询服务时也要及时做好记录,为和学生下一次的沟通准备好依据,也能看到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
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正处在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逐步塑造成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在校正常学习、生活的基础,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其引发原因多种多样,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全面细致地分析其诱因,以便对症下药,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者和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在学生工作中应该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时因势地掌握学生发展,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原因,精准帮扶,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