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俊杰 熊忠平 杨斌
摘要:二斑栗实象是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目前仅见于云南、河南、河北、浙江及福建东部地区的相关报道,属于典型的区域分布型物种。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二斑栗实象的形态学、生物学、适生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其发生和危害历史过程,分析了其系统演化及防控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后期研究方向,以期为二斑栗实象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斑栗实象;生物学;适生性;线粒体;虫害防控
中图分类号:S436.64 文献识别码:A 文献编号:1005-6114(2024)01-008-03
二斑栗实象(Curculio bimaculatus)为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昆虫,于1987年在云南地区板栗危害普查时首次被发现,其形态特征与栗实象较为相似,因其鞘翅上长有2个斑纹,经鉴定在1991年将该物种命名为二斑栗实象[1]。二斑栗实象是我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海拔900~2000 m的板栗林区[2],是一种对板栗种实危害性较大的害虫,目前仅在云南[1-3]、河南[4]、河北[5]等地出现报道。近年来,随着板栗种植及经营方式的改变,二斑栗实象危害的面积及区域也不断扩张,已成为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3]。为有效管理和控制虫害,相关学者对其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但仍缺乏系统学研究。本文对二斑栗实象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为二斑栗实象的研究及其防控提供参考。
1 二斑栗实象的形态学
1.1 成虫特点
成虫为卵圆形,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宽略大于长,最宽处在中部,由3条不明显的白色鳞片组成纵纹。鞘翅呈肩角圆形,两侧向后收窄,在端部形成尖圆形,鞘面被锈褐色鳞片覆盖,在中部覆有1对黑白相间(前半部为黑色、后为白色)斑纹,鞘翅末端有或明或暗的黑带。喙细长,弯曲成弓形,有刻点。足长,腿节下方有明显的尖齿。雌雄成虫触角的形态特征略有差异,雌性成虫第1节索节最长,柄节长度等于1~3索节之和,雄性成虫柄节长度等于全部索节之和[5];雌性成虫第7节索节最长,雄性成虫柄节长度等于全部索节之和[6];雌性成虫第1节与第7节索节长度一致,柄节长度等于1~4索节之和,雄性成虫柄节长度等于1~5索节之和[1]。
1.2 雌雄区别
一般来说,象甲属昆虫的雌、雄性别区别较为明显,从喙的特征、腹部末端等形态即可区别,如栗实象[7]、油茶象[8]、山茶象[9]等。但由于二斑栗實象体形较小,从形态上很难直观区分其性别,将对该害虫的有效防控造成误区。为解决这个难题,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4,6]。首先,雌、雄二斑栗实象的喙长度差别较大,雌虫喙较长且接近于体长,触角生于喙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