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强
摘 要:绿色勘查是生态文明战略背景下一种全新的勘查模式,是地质勘查行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一种体现,强调通过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实现地质勘查的绿色化,减少地质勘查工作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从绿色勘查的概念出发,对绿色勘查技术方法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推动绿色勘查工作的顺利推进,以促进地质勘查行业向着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迈进。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地质勘查;绿色勘查;先进理念和技术
前言
绿色勘查是地质勘查行业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一项创新发展模式[1]。它旨在突破传统地质勘查的局限,体现了地质勘查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绿色勘查强调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以和谐、高效、持续为目标,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引入新理念和先进技术,绿色勘查致力于将地质勘查过程绿色化和生态化,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2]。在这一背景下,绿色勘查不仅着眼于矿产资源的开发,更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1、国内外绿色勘查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加拿大,矿权人在勘探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包括履行社会责任,加拿大勘探开发者协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加拿大在地质勘查生态保护方面起步很早,加拿大勘探开发者协会2003年就已出台《勘探工程环境卓越手册》,指导处理勘探过程中的环境管理问题。2004年,该手册进一步丰富,形成新版本EES手册。该手册的网站收集了包括“社会责任”“环境管理”“健康与安全”三个方面的各种措施和实际方案,按照勘探规划设计、土地扰动和场地管理等环境专题分类编排,当勘查者按照业务活动设计勘探项目时,可以直接进入相关环境专题,查询与勘探活动相关的最佳实践,这些实践来源于已知行之有效和经济实用的措施,以便用于指导在世界各地最大限度地减少勘探对环境和当地社区的实际及潜在的影响。EES手册网站技术内容包括需求规划、土地扰动、场地管理、空气治理、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管理、废弃物管理、复垦与闭坑10个环境专题和征地、测量、道路、营房及相关设施、剥离和槽探、钻探6类业务活动,包含勘查所涉及的任何环境问题。可见,加拿大在绿色勘查方面研究和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切实可行的经验[3]。
1.2 国内研究现状
贵州省西南能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能矿集团”)组建于2012年,正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潮期。在“十三五”规划中,能矿集团明确了建设“生态环保型绿色能矿、科技创新型智慧能矿、资本运营型金融能矿”的转型升级目标任务。为此,在2016年初,启动了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建设,从50多个勘查项目中,组织5家地质勘查单位的7个项目作为绿色勘查示范项目,以此为切入点来推动绿色勘查的实施。
自2016年以来,能矿集团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通知,其中包括《关于推进“三型能矿”示范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成立集团公司绿色勘查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开展“绿色勘查”示范项目的通知》等。这些举措旨在将绿色勘查的成功经验提炼为标准和程序,以进一步规范化绿色勘查相关工作。
2017年2月20日,能矿集团召开“2017年绿色勘查启动会”,会上宣读了《西南能矿集团绿色勘查行动宣言》,与会的管理部门领导和省内有关行业勘查单位代表在宣言上签字。会上正式颁布并宣讲了西南能矿集团《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标准》《煤层气绿色勘查技术标准》《固体矿产绿色勘查预算标准》《绿色勘查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文件,全面启动并铺开绿色勘查工作,做到所有项目全覆盖[4]。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绿色勘查工作的深入开展,能矿集团还可能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持续不断地完善绿色勘查标准和管理体系,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将是未来能矿集团乃至整个贵州省内推动绿色勘查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2、绿色勘查的提出及意义
绿色勘查的提出源于对传统地质勘查方式所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的反思,其意义在于通过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地质勘查全过程的环境友好和生态可持续。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逐步深入,各行各业也不断的转型融入到共建生态文明的大家庭,对于地勘行业来说,更应该刻不容缓的拿出自己的态度,如何在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进程中贡献一份力。
传统地质勘查对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钻探设备规模较大,钻机机场占地面积在120平米左右,场平工程对生态环境、植被、良田等造成较大的破坏,有的钻孔没有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在丘陵及山区因平整场地形成高陡边坡,既不安全,又破坏环境,还不宜生态恢复[5]。
(2)槽探、坑探、剥土等探矿工程,大型钻探设备进场修建的道路,开挖会造成对地表覆土层及地表种植物的破坏,影响面积较大,在开挖施工过程中随意弃渣,勘查工作完成后无人管理,對生态环境影响长期存在。
(3)传统地质勘查工程中存在严重的“三废”问题,如设备老化漏油、化学泥浆排放和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导致土地和地表水体的严重污染。
为了解决传统地质勘查方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绿色勘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和技术措施。首先,通过优化设备和工艺,减少设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例如采用小型化、智能化的钻探设备,减少机械占地面积,避免对地表覆盖层的破坏。其次,规范勘查工程施工行为,严格控制开挖过程中的环境扰动,采取有效的渣土处理和生态修复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生态环境。最后,加强“三废”治理,采用环保型化学泥浆、严格控制排放,规范生活垃圾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绿色勘查的提出和实践为地质勘查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不仅有助于减少地质勘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能促进资源勘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随着绿色勘查理念的深入推广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相信地质勘查行业将迎来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发展。
3、绿色勘查的具体运用及实施
在勘查过程中,环境保护的理念和实施应当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各个阶段:项目实施前的保护意识、施工过程中的防治措施及施工完毕后的治理恢复。能矿集团作为矿业权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勘查单位通过采用合理的工程布置,先进的勘探设备以及规范的管控措施,达到对环境的少破坏、最少污染以及最有效的生态恢复,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勘查。[6]
项目实施前的环境保护意识:一是将绿色勘查作为项目招标条件之一,并要求勘查单位在投标文件中明确环保承诺和环保措施,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评估和打分;二是项目实施方案应经过科学评估和环境预评价,优化工程布局,合理避让林地、耕地及高陡边坡,适当采用浅钻代替传统的槽探、剥土等探矿工程,以减少对土地植被的破坏,实现节能降耗和绿色勘查;三是在工程施工前对场地进行准备工作,包括耕作层进行剥离并集中堆放保存,对成材及珍贵的树种进行移植保护,对钻探场地进行污染防治的处理,待场地满足绿色勘查要求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四是对划定为自然保护区、重要旅游区、重要水源地等禁建区及生态脆弱区内的探矿权,及时调整实施方案,不再实施探矿工程作业,以确保施工前环境达到绿色勘查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一是对钻探机场铺设防渗土工布,对废油进行回收,有效防止油污渗漏污染土地;二是钻探施工过程中对泥浆循环系统作防渗处理,泥浆循环利用,废浆废料设置专用存储池,集中固化处理,不向外排放;三是施工中发现孔内泥浆漏失,存在对地下水污染和破坏的隐患时,及时采取护孔堵漏技术措施进行处理,防止对地下水源的污染破坏[7];四是创新使用勘探设备,逐步淘汰老旧的大型钻机,采用便携式动力头钻机,实现钻探设备模块化、轻型化、集成化,该设备进行了动力等部件的拆分,最大模块四人能够搬运,可利用已有的小路进行搬迁,机场占地面积仅为立轴式钻机的60%,很大程度减少了因大型组件搬迁修路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在节能降耗降成本方面,通过动力的拆分、调整,可节约能耗、材耗,而且减少了道路征地和设备搬迁的成本;五是在钻探施工场地内架空搭设防滑钢网,改善了工作环境的同时,大幅降低了人为扰动对场地土壤的压实板结,同时对于目前暂时不能彻底改变的进场道路施工,探索采用搭设脚手架,架空后铺设道路的方式,尽可能的减小道路开挖面积,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六是勘查过程中注重与标准化机台建设相结合。对作业区实施临边、临空围栏防护,施工现场铺设防滑钢网,机台周边开挖排水沟渠,油料摆放远离火源,生活垃圾及废弃物集中摆放、统一处理,分设标准化员工休息区,建立安全、文明的标准化机台,最大程度保障了员工的安全,极大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七是勘查过程中注重与当地扶贫帮扶相结合。工程施工前及时与当地政府、老百姓沟通商量,了解老百姓的需求,结合设备搬迁的道路,帮助山区村民修建便道,结合土地类型复垦,种植经济作物或经济林,增加百姓收入,利用钻探输水管线为老百姓接通生活用水,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保障勘查区和谐稳定。
施工完成后的治理恢复:施工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治理恢复工作。贵州省大面积属喀斯特山区地貌,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对暂时无法避免的场平、进场道路、槽探等开挖工程,在施工时先将耕作层剥离后袋装集中堆放,将开挖的弃渣就近堆放,施工中结合土地类型,及时与土地所有者协商,试验培育适合当地土壤种植的草种、树苗或经济作物,施工结束后,立即对开挖地段按原地类进行恢复,将收集的耕作土和弃渣及时回填,采取播散草种、种植树苗等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恢复治理、复垦复绿工作。同时,与当地政府和居民沟通,协商修建便道、种植经济作物、接通生活用水等措施,促进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的同时,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绿色勘查的目标和意义。
4、结语
通过实施绿色勘查,将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贯穿和体现于地质勘查项目立项、设计、实施和验收全过程、各环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8],最大限度地减轻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担,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在项目实施前,应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确保项目设计符合绿色勘查标准,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环境破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摒弃“先破坏,后治理”“找矿成果至上”的传统勘查理念[9],轉向有效合理的绿色勘查手段,通过规范施工行为和加强环境监测,实现地质勘查工作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轻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担,并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实施绿色勘查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还需要赢得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与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密切合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绿色勘查的有效实施。同时,需要积极与当地群众沟通,宣传绿色勘查的重要性,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化解当地群众与地勘单位的矛盾,保障地质勘查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应该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简单容易的做起,大力推进绿色勘查,探寻金山银山,留住绿水青山,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主要参考文献
[1]吴金生,李子章,黄晓林等。绿色勘查中减少探矿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技术方法[J]. 探矿工程,2016,43(10):112-116
[2]张新虎,刘建宏,黄万堂等。绿色勘查理念:认知、探索与实践[J].甘肃地质,2017(1):1-7
[3]王婉琼。国内外绿色勘查浅析。 西部资源, 2020, 第五期: 184-186
[4]李在文。西南能矿集团绿色勘查理念和实践成果. 中国矿业报/2017年/5月/6 日/第003版
[5]刘学超,米雪。浅议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5, 第2期
[6]张建保。绿色地质勘查综合技术应用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18
[7]王惠泉。钻探施工中机械事故及其控制探讨[J]. 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03)
[8]王琼杰。以先进技术促进绿色勘查[N]. 中国矿业报,2016-11-16(03)
[9]张鑫利,陈秉芳,余福承等。 新形势下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的分析[J]. 硅谷, 2013, 第13期: 107
作者单位:西南能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