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芽孢杆菌致新生儿败血症1例报告*

2024-03-25 09:15龙青霞邱建武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败血症降钙素发型

龙青霞 马 兰 胡 莹 邱建武,*

1.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广东 韶关 512026)

2.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云南 昆明 650101)

婴儿芽孢杆菌(Bacillus infantis)属于芽孢杆菌属,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可引起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目前国内尚无婴儿芽孢杆菌败血症的报道,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儿,其外周血通过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检测出婴儿芽孢杆菌,结合临床确诊为婴儿芽孢杆菌败血症。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胎龄34周+3天,因“气促、呻吟样呼吸”收入院,患儿经阴道娩出,有胎膜早破16小时余,出生体重2400g,有脐带绕颈2周,羊水清亮,阿氏评分正常,生后不久患儿出现气促、呻吟样呼吸,少许口吐泡沫,母亲产前于产科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疗疗程未足。入院体格检查:T 36.3℃,P 150次/分,R 62次/分,BP 71/37mmHg。神志清楚,反应稍差,早产儿外貌。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下瘀血瘀斑。前囟平软,对边约2*2cm。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呼吸急促,无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稍弱,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5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新生儿反射引出不全。

入院后予CPAP辅助通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维生素K预防出血、静脉营养补充蛋白质及热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完善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等检查。入院后血常规等检查结果见表1,床边胸片(DR)检查:双侧支气管肺炎,血气分析大致正常。

表1 血感染指标监测值

患儿生后24小时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CPAP辅助呼吸(吸氧浓度30%,呼吸末正压6cmH2O)下仍有呼吸急促,有明显口吐泡沫,查体:神清,反应差,全身有大理石花纹,全身皮肤苍黄,巩膜中度黄染,呼吸促,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啰音。心率波动在160-176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胀,未触及包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s,新生儿反射引出不全,经皮血氧饱和度85%。无创心排血量USCOM监测示外周阻力稍高,心排血量基本正常。复查血超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明显增高(见表1)。痰涂片:革兰氏阳性菌:1+。心脏彩超: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头颅彩超:暂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考虑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上调吸氧浓度至40%,立即再次抽外周血送微生物实验室行血培养检查,同时送金域实验室行病原学微生物宏基因检测,并予更改青霉素和头孢噻肟舒巴坦联合抗感染。患儿经更改抗感染方案后,发热缓解,气促渐减轻,4天后撤离CPAP,复查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明显下降。两次血培养结果回报:无细菌生长。痰培养:无细菌生长。母亲胎盘组织病理活检示急性绒毛羊膜炎。外周血病原学微生物宏基因检出原核微生物婴儿芽孢杆菌,婴儿芽孢杆菌败血症诊断明确,抗感染治疗14天,头颅MR平扫+增强检查示考虑少许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MR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予脑康复治疗后,痊愈出院。现随访10个月,无明显异常。

2 讨 论

该患儿系早产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有胎膜早破史,母亲有急性绒毛羊膜炎,出生24小时即出现发热,持续气促超过6小时,皮肤有大理石花纹,复查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明显升高,根据《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1],临床上可诊断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阴性,但外周血宏基因组测序找到了致病病原体,可以确诊早发型新生儿婴儿芽孢杆菌败血症。

新生儿由于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功能未成熟,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导致败血症,而血培养阳性率低、敏感度差,容易造成漏诊,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项目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特定样本中微生物群体的核酸序列进行检测分析,通过与数据库中微生物的核酸序列进行比对,从而鉴定样本中存在的可疑致病微生物,可以检测出所有临床标本中存在的病原体,包括罕见的病原体,甚至可以发现新的病原微生物[2]。对鹦鹉热衣原体等特殊病原体,mNGS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检测方法之一[3]。无菌部位来源的临床标本中检出微生物种群不应轻易视为污染,检出的微生物符合临床诊断,应确认序列结果的准确性和特异性[4]。

目前有关婴儿芽孢杆菌的研究很少,国内尚未见婴儿芽孢杆菌感染的报道。婴儿芽孢杆菌是2006年从一名女性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此女性患儿表现有发绀、发热和低血压,但该菌致病性当时未完全明了。芽孢杆菌属中包括100多种细菌,多数是分布广泛的腐生菌,婴儿芽孢杆菌是需氧生长、革兰氏染色阳性、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阴性的杆菌[5]。后来经实验证实:婴儿芽孢杆菌含有几种毒力因子,包括粘附素,侵袭素,定植因子,铁载体和转运蛋白,该细菌可以造成感染性的自身免疫性心肌损伤[6]。从土壤分离到的婴儿芽孢杆菌药敏试验提示复方新诺明、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吡肟、万古霉素等均敏感[7],我们使用青霉素加头孢噻肟舒巴坦联合抗感染治疗,效果明显。

本例患儿表现为发热,反应差,皮肤大理石花纹,呼吸急促,口吐泡沫,血氧饱和度下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增高明显,而血常规变化不大。外周血病原学微生物宏基因检出婴儿芽孢杆菌。予以青霉素和头孢噻肟舒巴坦联合抗感染、支持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至10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新生儿感染婴儿芽孢杆菌时,病情通常迅速恶化,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升高明显,而血象变化相对较小,因此,临床上应尽早行病原体检测,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病原体培养阳性率低,病死率高,宏基因组测序可以克服病原体难以培养的难题,3-5天就能完成检测、数据比对、结果分析,可运用于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病原体的分析,尤其适合婴儿芽孢杆菌等罕见菌感染的诊断,有助于实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病死率。

猜你喜欢
败血症降钙素发型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MY HAIRS TYLE ISON POINT
发型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好别致的发型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