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义
重庆市泳池救生技能赛事对救生员岗位素质的影响研究
宋 义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550001。)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重庆市第三届游泳救生技能比赛进行调查,探究赛事对救生员岗位素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与者在救生常识方面救生意识占80%、救生器材使用85.26%、救生知识71.57%的得到提升;救生技术方面92%的参与者的拖带技术提升最为显著;游泳技术中潜泳技术提升较为明显占88%;80%的认为赛事提高自身的速度耐力,有61%的认为对身体协调性有所帮助,另外,赛事对救生岗位中的心腹复苏操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都有较大的收获。建议地方上增加不同等级、全方面、不同类型的救生比赛,放低参赛门槛,全民普及和参与,促进救生员从业水平和行业安全的健康发展。
游泳;救生赛事;救生救护;岗位素质;行业安全
世界各地每年溺水死亡数估计为32万例,而中国每年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因溺水而死亡者达11万人之多,占青少年死亡人数的第一位[1]。这跟游泳场所缺乏安全管理,救生力量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2]。救生员岗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从业标准和规范,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得不到提高,从业人员队伍极不稳定。如果游泳救生及时,处置恰当,能为后续的救治打下良好的基础,能有效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起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关键作用。
从1999年第一届全国救生锦标赛到今天,全国救生锦标赛发展相当迅速,同时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游泳救生技能赛事也不计其数,自然水域、海浪救生多不胜数,而泳池救生赛最为频繁。救生比赛项目,都是以救生员工作中的常用的技能来展开的,以这种竞技比赛方式提高救生员的职业素养和救生能力。
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第三届游泳救生技能大赛调研,分析救生赛事对救生员岗位素质的影响,具体从救生常识、救生技术、心腹复苏操作和团队救生等方面展开,救生员的业务素质,救生认知度和技能水平,对救生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提高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团队救生协作能力。
参加重庆市第三届游泳救生职业技能大赛的15支代表队的成员,共计104人。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维普网、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本研究相关的救生赛事、游泳救生技能、岗位素质等信息进行查阅。为本次研究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信息。
1.2.2 访谈法 研究过程中对参加重庆市第三届游泳救生职业大赛领队、教练、裁判和专业运动员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包括救生赛事的发展情况、赛事对岗位素质的影响、游泳救生中常见的损伤及处理等问题。
1.2.3 问卷调查法 研究者本人在赛事举办前,初步确定了《游泳救生技能赛事对岗位技能的影响研究》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岗位素质的救生技能、救生体能、心理素质、心腹复苏操作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发放问卷104份,收回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91.34%。
1.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专家及运动员问卷的调查,运用SPSS11.5和Excel2007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救生赛事是我国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无可替代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我国救生赛事比赛项目是以救生员工作中的常用技能以竞技的方式,为竞赛这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3]。1999年第一届在福建省晋江市举办的,此后每年举行一次全国救生锦标赛。地方性的救生技能赛事主要指全国各地省市举办的救生赛事,各地的救生赛事是依据全国救生锦标赛而进行的。
参赛人数总体逐年有所增加,举办地的城市也在改变。省市级救生比赛也已经推广至全国各地。全国各省市举办游泳救生技能比赛的频率也是相当的高,最突出的几个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广东、重庆等。我国救生锦标赛历届举办地,见表1。
作为国内救生最高级别赛事,旨在通过比赛,推广救生项目的发展,让运动员对于救生职业更加热爱具有荣誉感,让群众对于救生行业有更广泛全面的认知,致力于唤起全民对于救生的关注[4]。
表1 我国救生锦标赛历届举办地统计一览表
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全国救生锦标赛通常分为海浪救生和泳池救生两大类。对比历年的比赛项目,在比赛项目的设置上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由于地区经济情况和政府的重视情况,相应的有增减了个别项目设置。2019年深圳举办的第21届全国救生锦标赛泳池救生项目与重庆市第三届游泳救生员职业大赛项目情况(如表2)。
表2 第21届全国救生锦标赛与重庆(泳池)救生项目一览表
注:√为比赛中设置此项目;×为没有设置此项目。
游泳救生可分为“游泳池救生”和“自然水域救生”。游泳池救生是指在人工建造的规则或不规则的游泳场馆中的救生活动[5],是人们在游泳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时所采取的救助措施。本研究对“救生员岗位素质”的定义,是指从事救生员职位或工作岗位领域所需要的动手和实际操作的一种技巧或能力。具体从救生常识,救生体能,救生技能,心腹复苏操作,损伤处理,团队协作六个方面来反映救生员岗位质素。
图1 救生员岗位素质模型图
图2 赛事对岗位素质的影响图
表3 救生技能大赛对岗位素质的提升 N=95
从图2可以得知,参加过游泳救生技能赛事,有90%的参与者认为对救生岗位素质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访谈中很多参与者表示,通过比赛自身的救生意识,使用救生器材的能力,救生技术和相关体能得到锻炼,团队协作和救生操作也都有极大的帮助,并且愿意再次参加此类型的赛事。赛事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提高从业人员的救生岗位素质,使行业健康安全的开展。
3.2.1 救生常识 据表3得知,救生常识方面救生意识、救生器材使用、救生知识有极大的提升,分被占80%、85.26%、71。57%。救生意识在救生岗位素养中体现为对水域环境中活动者的安全敏感度,对环境设施的安全隐患的认知度,对可能发生溺水情况的预判性。运动员在救生赛事的模拟情况下,参与和实施救援救护,这个过程一定程度提高了救生意识。而在抛绳救生项目中,队员通过理绳-抛绳-收绳大大提升了实操水平。知识竞答环节队员们从赛前救生知识的准备、记忆交流和作答,无形中储备了大量的救生理论知识和安全常识。所以,赛事的开展对救生岗位素质中的救生意识提升较为明显。
抛绳救生,具有安全、有效、快速的特点,是室内外游泳池和码头船舶救生运用得较多的岸上器材救生方式之一。在比赛中通过模拟真实情景,通过快速的理绳,熟练的抛绳,准确地落绳,迅速的收绳让溺水者得以及时救援。而此次比赛抛绳模拟救生,很多运动员反应对于收抛绳的方法、收绳速度和抛绳的准确度都取得了新的认识和锻炼。抛绳救生项目中主要学到的内容有:收绳的方法(55.66%)、抛绳的方法(75.33%)、抛绳的准确性(62%)、收绳的速度(68.67%)、心理素质的提高(54%)。
3.2.2 救生技术 直接赴救是指救生员在不采用间接救生技术的情况下,所采取的赴救技术[6]。从表3得知,救生技术方面92%的参与者认为拖带技术提升最为显著,这也和项目设置有关,因为在个人赛和团队赛中都有假人救生,拖带属于直接赴救技术环节中的一个部分。解脱技术几乎没有得到提升,仅占8.42%。对于比赛而言,解脱技术评判标准不易量化,所以大多数参与者表示在这项技术上没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通过赛中的假人拖带和假人接力比赛锻炼了运动员的体力。在比赛中拖带假人注意的事项有很多,否则没有成绩。拖带过程中需要避免托假人下颌,托人头部耳部,面部朝下,发生呛水,头部和身体发生大幅度碰撞。我们在现实救生拖带过程中也必须注意以上注意事项。
3.2.3 游泳技术 在很多实际救生过程中需要救生或救护人员快速接近,争取救援时间。假人救生模拟实际救生的水下打捞拖带和运送。这些项目都与实际救生联系起来,使得参赛运动员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提升。
游泳属于以体能为主导速度性和耐力性项群项目,并且属于周期单一固定的结构类型,具有技术单一、固定的特点。但是救生则是比较复杂的技术组合,在这个过程会综合运用到如扑救技术、抬头爬泳、潜水技术、反蛙泳技术、潜泳技术、侧泳技术以及踩水技术。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绝大多数参赛运动员一致认同游泳技术与救生救护能力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游泳技术好则会影响到实际救生的情况,其中潜泳技术提升较为显著为88%,因为在实际救生过程中,救援者接近溺水者3m左右的距离就必须要通过潜泳的方式接近溺水者,实施救援。游泳技术的好坏直接关乎成绩的取得,救生比赛也离不开良好游泳技术作为前提。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救生员除了具备基础的救生技能以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游泳技术。
3.2.4 救生体能 除技术以外,体能则是影响比赛和实际救援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体能在游泳项目中属于关键因素之一。体能是完美技术的支撑,良好的技能要通过合理技术来表现,是其他各项素质的基础。只有建立在充沛强大的体能之上,才能发挥运动员自身的条件。同样救援者良好的体能基础才能更好的实施救援,否则人溺已溺。有80%的参与者认为赛事提高自身的速度耐力,有61%的认为对身体协调性有所提升。赛事项目中个人赛的100m障碍游泳和50m假人接力;团队赛中的4×50m障碍游泳接力和4×25m运送假人接力对参赛者的体能都要一定要求,而且在假人在灌满水时重量达50-70kg,障碍赛中50m需要两次的潜泳通过障碍,这些无形中都加大比赛难度,所以对参赛者的体能要求也非常高。
3.2.5 心肺复苏操作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6]。在心肺复苏实操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迅速以及时间控制。具体步骤主要有7个(见图3):(1)是检查意识,(2)是清除口腔异物,(3)是打开呼吸道,然后是判断呼吸与口对口吹气,最后是检查脉搏和定位按压。
图3 中国救生培训现场急救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图
在赛中通过假人模拟演练心肺复苏的具体流程与方法以及时间控制,使得运动员更深入的学习锻炼这项技术。92%的参与者表示通过严谨的心腹复苏操作比赛。对此操作又有进一步的熟练和提升。心腹复苏操作是救生员必备的技能,也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初、中、高级救生员必考的内容。如果有溺水情况发生,救生员通常是第一个接触溺水者,所以救生员第一时间对被救者的急救处理能力尤为重要。
3.2.6 常见损伤及处理方法分析 在专家访谈中,提及到游泳常见的损伤时,多数专家都谈及到以下几个常见的损伤,并且也介绍了如何有效的预防和处理。
第1种:抽筋,在游泳过程中最容易发生抽筋的部位有大腿、小腿和脚趾,其次是手指、颈部和背部。抽筋原因简单的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下水前未做或未做好准备活动,其次是心里和精神过于紧张,还有动作不协调,突然遇到冷水刺激,游泳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身体过度疲劳,下水前汗液流出过多,体内的水分和盐分等物质消耗过多,没能及时补充。
一般预防和处理的方法有:准备活动充分,拉伸,放松心情消除紧张,及时增加体内的热量,出汗过多时需要补充适当的盐分和物质,尽量控制游泳活动的时间,不宜疲劳运动。
第2种:关节损伤,出现的常见原因有:准备活动不足,肢体伸展拉伸不够充分,然而在游泳中出现动作僵硬、不协调而导致损伤。技术动作不规范,错误的划水动作,违反了机体形态结构特点而导致损伤。长时间采用单一或强度较大的动作、速度过快,用力过猛、均能导致关节损伤。预防方法是下水前充分做准备活动,游泳时需注意动作幅度不要过大,力度把控好,避免突然加大训练量和强度。
第3种:滑倒后骨伤、划伤、流血等情况。在游泳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摔跤滑倒、碰撞、流血等情况。预防的措施有:建立高危意识(各种警告标语和提示牌)、岸上必须穿拖鞋,行走在有地毯或地垫的区域,不要在在泳池追逐打闹等。泳池里必须备有急救箱,好及时处理包扎伤口、止血等情况。
游泳作为公认的最好的有氧运动,很受大众的喜爱,但是在游泳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运动损伤,通过及时的预防处理是可以减少此种情况的发生或加重的。游泳救生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对游泳中的运动损伤进行初步的应急处理;若出现溺水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现场急救。
3.2.7 团队协作 所谓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在全国救生赛中都有团体项目的设置,团体赛中的混合游泳救生可以发挥各自泳姿水平的优势,度大限度争取救援时间。假人运送也是需要发挥集体的体能,才更快速的使被救者得以上岸,实施救援。模拟救生时,有的队员需要做心腹复苏,有的需要控制环境安全,有的需要拿辅助器材如除颤仪等,只有大家的协作才能第一时间救援成功。
通过参与赛事模拟训练及比赛,大大增强了救生岗位救生员们的各项综合救生能力,也提高了大家团队协作能力,敢于担当的岗位责任感。并将这种负责精神落实到救生岗位的每一个工作的细节之中。美国游泳池救生员的救生实践部分课程中,较重视救生员对事件完整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其自信心,同时还重视预防水上紧急情况与营救和紧急救护的帮帮助两方面的技能,加强救生团队配合[7]。教练员也反映,“在团队赛中让每个人都能发挥出最强的力量,一加一的结果却是大于二,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和救援的成功。”派遣游泳救生员骨干或游泳救生员考评员、培训师对游泳场馆救生员进行工作指导,弥补救生员工作经验的不足[8]。
(1)游泳救生赛事对救生工作岗位素质有显著提升,主要表现救生常识方面:救生意识、救生器材使用、救生知识,在抛绳救生中有85.26%的参与者得到提升;救生技术方面92%的参与者认为拖带技术提升最为明显;游泳技术中潜泳技术提升较为显著为88%;有80%的参与者认为赛事提高自身的速度耐力,有61%的认为对身体协调性有所提升;另外,赛事对救生岗位中的心腹复苏操作能力;损伤急救处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要较大的帮助。
(2)全国救生赛事每年有序开展,项目设置分为海上救生和泳池救生,比赛项目源于实际救生情况,对救生员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地方性救生比赛开展情况不一,可以依据地方实际情况,增加不同等级、全方面、不同类型的救生比赛,提高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学习救生技能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救生赛事和从事救生行业,从而增强和扩大我国救生赛事的发展。
(3)建议除泳池救生项目外,增加海上或公开水域救生项目。提升对突发溺水事件的预案和处理能力,加强救生员心理素质的培训。赛事中设置解脱救生的项目。学会运用更多的辅助救生器材、新型救生器材(如桨板)、就近使用或制作救生器材(如利用衣物、矿泉水瓶)。降低参赛门槛,通过比赛使更多的人能参加救生赛事,普水上救生安全。增加救生心理素质考验的项目,体现团队救援中职责分工问题等。赛后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提高行业务技术和岗位水平。
[1] 世界卫生组织[EB/OL].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rowning, 2020~02~03.
[2] 国搜百科[EB-OL].http://baike.chinaso.com/wiki/doc-view-248051.html, 2016~05~06.
[3] 董 煜.我国救生赛事发展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4] 第二十一届全国救生锦标赛深圳举[EB-OL].http://live.qq.com/news/20191174639701.html, 2019~11~07.
[5] 高 捷.游泳池救生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02.
[6] 杨建华著.游泳与救生[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8:206~224.
[7] 方千华,梅雪雄.国内外大众游泳救生员培养体制的比较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20):41~44.
[8] 谷金波,张又匀,等.重庆市具备游泳救生员资质人员的上岗情况调查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06):145~148.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Lifesaving Skill Competition on the Post Quality of Lifeguards in Chongqing Swimming Pool
SONG Yi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 China.)
Through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 the third swimming lifesaving skills competition in chongqing was investigated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competi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guar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80% of the participants had the sense of life saving, 85.26% had the use of life saving equipment, and 71.57% had the knowledge of life saving. In lifesaving technology, 92% of participants showed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owing technology; In swimming technique, the improvement of diving technique accounted for 88%.80% of them think that the race will improve their speed endurance, 61% think that it will help their physical coordination. In addition, the race will have a great harvest on the operation ability of the confidant resuscitation in the rescue post and the teamwork abil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different levels, all aspect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lifesaving competitions should be added locally, and the entry threshold should be lowered to popularize and participate by the whole people, so as to promote the saf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lifeguard industry.
Swimming; Life-saving events; Life-saving rescue; Post quality; Industry security
G861.17
A
1007―6891(2024)01―0021―05
10.13932/j.cnki.sctykx.2024.01.05
2021-02-01
2021-02-03
宋义,男,贵州贵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一般运动训练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