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临床诊疗》由周文华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ISBN:9787557838713。位于椎动脉左侧和右侧的动脉便是椎基底动脉,椎基底动脉是颈椎两侧穿行的横突孔,并向上进入到脑颅部分,合并起来呈现为一支具有供血作用的动脉,也是大脑之中最为主要的供血动脉,可以提供丰富的血液给丘脑以及脑干等结构。椎基底动脉发生变异带来的直接性恶劣影响是会导致患者出现大脑供血不足,病情发展还可能会合并颅脑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眩晕是耳鼻喉科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眩晕症的患病风险也随之增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该疾病3% ~ 10% 的患者可能会终身患病。其中,有60% ~ 70% 系外周前庭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即周围性眩晕。由于周围性眩晕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治疗方案尚待完善,病情往往难以痊愈,而且复发率极高,因此会导致患者躯体功能受损,给患者带来心理困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导致工作紧张、竞争压力增大,环境中高速、震动、电磁、辐射波、化学物质等刺激因素增多,使眩晕症有增多趋势,且近几年来眩晕症的研究与诊治方法又有所进展。《眩晕临床诊疗》内容丰富,语言简明扼要,实用性强,能反映当前眩晕医学的新进展,可供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参考。椎动脉左侧及右侧便是椎基底动脉位,其由颈椎两侧的横突孔,穿行向上后至脑颅。椎基底动脉是大脑中的供血动脉中最主要的动脉之一,椎基底动脉主要负责的是给大脑供应血液,如脑干、丘脑等,通常情况下,全脑血流量中,双侧椎动脉的血流量在全脑血流量中的比例可高达20%, 所以一旦发生病变则会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量明显下降,患者便会出现脑缺血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通常脑缺血的症状在24 h 内会消失, 但是患者会反复出现脑缺血症状,并且一旦椎基底动脉出现变异反应,椎基底动脉则会出现血供不足,因此椎基底动脉的健康至关重要。所以需要尽早进行医学诊断,尽快确定患者椎基底动脉变异的类型,再去针对性的制定有效且个性化治疗方案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前提。
周围性眩晕具有发作性、旋转性、持续时间短、反复发作、伴耳鸣、听力减退等听力受损症状及恶心呕吐、出汗、血压下降等自主神经症状。虽然既往研究忽视了周围性眩晕与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性, 但现如今也已有研究证实了周围性眩晕是脑血管功能状态相关因素之一。脑血管的损伤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脑血流量的降低,引起前庭局部微循环和淋巴液回流障碍,继而对椭圆囊造成伤害和耳石的脱落,最终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颅内的血管狭窄将会改变血管剪切力和血流动力学, 对迷路动脉血流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人体前循环动脉发生病变时,椎基底动脉系统将会代偿性的代替全脑血供,但是一旦病变继续累及到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时候, 迷路动脉将会受到直接性的影响,使得内耳血液循环发生障碍, 诱发周围性眩晕。数据显示,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发病率较高的群体往往都患有周围性眩晕,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基本都有椎基底动脉系统结构和功能病变的共同特征, 与此同时,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往往都有病情重,死亡高,预后差的临床特点。周围性眩晕和脑血管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是脑血管病变, 而且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量减少往往会加重周围性眩晕的症状, 当椎基底动脉收缩剧烈时,会引起脑灌注量的减少, 继而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表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与周围性眩晕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可能存在关联。椎基底动脉病变会引起患者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度比普通患者更重, 血流速度也有明显降低,组织灌注明显不足;倘若此类患者在恢复期时,椎基底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往往未得到有效改善, 这可能与发作急性期椎基底动脉病变情况更为严重有较强关联性;因此可以表明,椎基底动脉血流减慢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将会是引起周围性眩晕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 周围性眩晕患者会导致椎动脉管腔的缩小, 继而引起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持续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周围性眩晕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于周围性眩晕患者临床治疗方面,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情况更需要引起重视, 以便达到在患者疾病早期发现并干预治疗继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目的,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