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瘦金体”来源刍议

2024-03-25 05:30:38秦瑞
中国周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瘦金体平正书法史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同样,书法史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比如汉代的隶书,魏晋的行书,唐人的楷书,都是书法史上的巅峰。在楷书的发展史上,很多人会将魏晋与唐代进行比较,比如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讲道: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妙,无出钟元常,其次逸少(王羲之)。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

这种评价对唐代人来说并不公允,魏晋时期,书体处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字形的变换是无法判断的,换句话说,此时的字体还“不成熟”。当然,这里的“不成熟”绝非指钟王书法不够成熟老练,而是说字体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完全脱离于隶书。当书体进入唐代,楷书已经完全成熟,书法风格的发展方式早已经从书体的演变史走向了以书法家个人风格为核心的阶段。因此让处于“成熟”字体发展阶段的唐人去书写“不成熟”的字,是否失之偏颇?同时,姜夔在批评唐人书法过于“平正”的同时,自己反而写出了一手“平正”的楷书。虽然姜夔没有站在书体发展的角度上审视唐代书法,但是他的这段话却点明了整个宋代人在写楷书时的追求。那么,如何写出姜夔言及的“潇洒纵横,何拘平正”的楷书,就成了摆在宋代书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宋代,真正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书家,莫过于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的瘦金体是书法史中的另类。纵观整个书法史,与其类似的还有吴说的“游丝书”,这两者好似凭空出现,且与时风相差甚远。因此,在研究瘦金体时就有了一个避不开的话题,那就是宋徽宗书学来源。首先关于“瘦金体”这个称呼,学界暂时没有一个统一的叫法来源,多数人认为瘦金书(体)原名瘦筋书,意为瘦不剩肉、抛筋露骨,这是从瘦金体所展现的形象上来命名的。龚鹏程认为瘦金体这个叫法其实跟道教有关系,其引用沈增植《海日楼札丛》中的考证:储泳《却疑录》:世以黄白之术自诡者,名为艺客。小则以清瘦金以为糁制,大则结成丹母,名为匮头云云。道君书体名瘦金,盖取诸此,言得笔诀也。

宋徽宗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故徽宗以道家箴言为其书命名这也是可以解释通的。

其次,是关于宋徽宗的学书次第与取法。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曹宝麟在《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中讲:“瘦金书出于唐人薛稷,也已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来源最早见于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万几之余,翰墨不倦。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

这段话明确指出瘦金体来源于薛稷。然北宋蔡絛言:祐陵作黄庭坚书体,后自成一法也,時亦就端邸内知客吴元瑜弄丹青。元瑜者,画学崔白,书学薛稷,而青出于蓝者也。后人不知,往往谓祐陵画本崔白,书学薛稷,凡斯失其源派矣。

从这段话来看,蔡絛认为宋徽宗的瘦金体来源于黄庭坚,否认了“书学薛稷”说,但从表象上来看,瘦金体更近似薛稷(唐朝书法家)书法,更有甚者认为其绝似薛曜(唐朝书法家,与薛稷系堂兄弟)。故陶宗仪与蔡絛二者的观点可以作为明晰宋徽宗学书次第中的一个线索。关于徽宗早年取法对象可以参考高宗,高宗早年也曾以黄庭坚书法风格示人,后转师二王、孙过庭,这种早年学书经历的相似性应该是出于庭训。后期徽宗应该受到吴元瑜的影响,转师过薛稷、薛曜、褚遂良等。因此,对于仅仅从书写面貌上直观地去判断书家的取法是有失偏颇的,比如金农(扬州八怪之首),多用功于《华山庙碑》,但后来的书写面貌却是“漆书”;同样吴昌硕浸淫《石鼓文》日久,而所用笔法,结构皆与《石鼓文》原作相差甚远。

宋代的书论中,并没有过多地涉及宋徽宗的瘦金体,当然,这里面有其地位的原因。但抛开这些不谈,单从书法的角度来审视瘦金体,将其带到宋代书论中是否成立呢?在姜夔《续书谱·用笔》这部分讲道: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低右高,不欲前多后少。

姜夔在这段话中持有一种中庸、调和的观点,这种句式,看似照顾到了全局,但如果在这个视角下审视宋徽宗的瘦金体,那瘦金体这种瘦如鹤脚,锋芒毕露的写法明显是漏洞百出的。再者书法的发展需要一些打破规矩的人,比如王羲之与王献之的新旧两体,再比如颜真卿与王羲之的书学实践,所以姜夔的这些话对于如何写出规矩的笔画是有用的,但是对如何写出纵逸的笔画是无用的。后郑灼也在《衍极》中曾有对姜夔的批评,言:“语其细而遗其大”。

书法从魏晋的“二王”一家独大发展到了安史之乱后的“二王”与颜体并驾齐驱的局面,到了宋代颜体大行其道,从北宋书法的面貌上来看,用笔还是偏重的,直到瘦金体的出现才让整个北宋书坛“松了一口气”。而围绕在它身边的一些人也相互淘染,如蔡京、蔡卞等人书法也是异常清新。当下书法学习中,并不会将瘦金体作为一个范本进行书写训练,因为,它有着美术字化倾向,造成这种美术字化倾向的原因在于技巧的规律化,起笔、收笔、转折的处理方式太过单一。但这些问题仍不妨碍他人喜欢瘦金体,原因在于瘦金体有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秦瑞,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博士,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专业教师,浙江省青年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

猜你喜欢
瘦金体平正书法史
试论瘦金体的渊源及其美学韵味
江苏教育(2022年61期)2022-11-21 20:38:14
试论瘦金体的渊源及其美学韵味
书画世界(2022年7期)2022-09-06 11:30:26
赵佶书法
——瘦金体
儿童大世界(2019年9期)2019-11-27 22:42:02
对书法史教学实践中的若干思考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42
赵佶书法
学习书法“分布”三阶段
江苏教育(2019年45期)2019-01-14 12:18:05
走进孙过庭书法三段论的世界
艺术家(2019年12期)2019-01-12 02:43:05
务追险绝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