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仲华
近日,70岁的赵阿姨右脚前脚掌一走路就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于是她在家人的陪同下就医,经检查前足增宽、足弓消失,诊断为跖痛症。
无独有偶,同一小区62岁的张阿姨近一个月来左脚跟莫名其妙地疼痛,她听周围人说脚跟痛应当多做跺脚跟动作,没想到这脚越跺越痛,竟连走路都有些困难。经拍片检查,提示跟骨骨刺,诊断为跟痛症。
在门诊时,经常有不少老年人诉说自己一走路就脚痛,不是前脚痛,就是后脚痛,有时一只脚痛,有时两只脚都痛。这是何故?寧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骨科副主任唐欣荣指出,其实从临床观察发现,引起老年人脚痛的原因虽多,但多半不外乎是两种病症,即跖痛症和跟痛症。
中医认为,跖痛症、跟痛症均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多为慢性劳损,或风、寒、湿外邪侵袭,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痹病日久,气血损伤,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则病情缠绵难愈。唐欣荣提醒,中老年人一旦出现走路脚痛,应首选中医治疗,如中药足浴、按摩、小针刀疗法等,效果良好。
中药内服
中医辨证,分型而治。痹证临床多分为4型:①风邪侵袭型,治宜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处方多用麻桂温经汤加减;②湿邪重着型,治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处方多用薏苡仁除湿汤加减;③肝肾亏虚型,治宜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处方多用独活寄生汤加减;④气血亏虚型,治宜补益气血,濡养筋脉,处方多用八珍汤加减。
中药浴足
足浴散的常用组方:当归7克,威灵仙7克,醋乳香3克,醋没药3克,炒栀子4克,何首乌藤4克。将上述药共研细末装袋,每日1袋,加入热水2000毫升泡脚。一般7~10次为1个疗程。诸药合用具有舒筋活血、祛风通络、清热解毒之功效。
穴位按摩
穴位选择: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涌泉(脚趾跖屈时,约当脚底前1/3凹陷处)、内庭(脚背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太冲(脚背,第1、第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当小腿用力蹬地或脚跟上提时,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顶端处)、阿是穴等。每穴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具有滋补肝肾、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