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传伟
长江孕育文明,长江滋养文脉。癸卯岁末,一次以“何以长江”为名的长江文化数字大展呈现于扬子江畔,不到70天的时间,总传播量突破2亿,由此引发关于文化传播和文明交融的广泛探讨。
“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市委宣传部、江苏有线等承办,以新鲜灵动的艺术表达、天衣无缝的科技美学、贯古通今的哲学思考,对长江流域风物进行再回望、再创作,进而激发长江文明切面的“可意向性”,让无数观众在参与“数字媒介叙事”中,完成了一场时间穿越、空间漫游和想象生产,把远古的、当下的、附近的、远方的“长江”融为一体,重构了包含具身性、仪式性和社会性的新型“地方情感”。
从这种独特的“数字地方感”里,深刻体悟长江文化根脉之深厚、体系之绵长和世界性影响之大。这不仅是一场以长江为主题的东方美学艺术展、一次关于“长江文化+”的数字化探索,更是一次对长江IP活化利用的创新、一次面向大众文化输出的生动探索。
数字艺术的魅力,在于跨媒介、涵盖和横跨不同的艺术类型,让人类的共同记忆在同一个空间兼容并蓄,其所表达的长江之美,经得起一次次回眸。
数字艺术具备独特的“可生长性”,可以深刻表达长江不断的流动和变化。当“何以长江”发问,艺术家创造性作答,将数字艺术与现实的长江完美交汇,观众与作品之间交互、记录,聆听长江的声音、内心的声音,在让数字艺术作品变得更加完整的同时,也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精神的穿越、心灵的疗愈。嘉德艺术中心负责人王彤,尽管承办、欣赏过无数专业又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展陈,也亲身经历了中国数字艺术跨媒体、沉浸式的不断变革,但“何以长江”却是她看过的,第一次能全面而深刻地运用数字艺术及多元跨媒体形式,呈现宏大且统一的长江叙事。
风从哪里来?听文明之呼唤
长江是生命之家园,是文明之源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和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江苏人民上下一心,积极谋划,主动作为,着力把江苏打造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地,切实肩负起江苏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的使命与担当。
在做出一系列积极探索的基础上,2023年底,江苏再以“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为题,联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团队,演绎了一次浸润时代特色的文化传承,为每位观众都留下独有的“长江印象”。通过数字科技,让人们可以更好地感悟万里长江流淌的千古文明,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大展在助力古老文明图景焕发崭新活力的同时,亦是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成果的有效利用和转化。通过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创新性表达,让人们与历史更好地相遇,打造内涵丰富、内容翔实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长江,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意象。地理课本里的“亚洲第一大河”,从世界第三极的苍茫到亚欧大陆东端的浩瀚。用数字艺术跨越时间与空间,尝试用沉浸式数字体验、增强现实、交互艺术、算法艺术、影像艺术、AI生成式、数字宇宙等,呈现一个可听、可感的“长江”。
“何以长江”突破了传统展览主题相对固化的藩篱,将“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探索”,形成与观众平等合作、多维共创的观展体验。这是一次没有标准答案的“观展”,长江可以是一句诗、一幅画,也可以是一首歌。每位观众的个体感受凝结成朵朵思想的浪花,最终汇聚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长江形象,既包罗万象又别出心裁。这是一次将“有意义”与“有意思”完美结合的“观展”,在“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过程中,实现了小众诉求与大众需求的融合、小我长江与大我长江的凝练,观众对数字化艺术的认知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升华。
长江数字文化大展火爆全网,也让我们看到了文明传播的更多可能。知道从哪里来,才能明白到哪里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勾勒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图景,应对其重要成果进行广泛科普与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历史、触摸文明,在链接中感悟,在感悟中坚信。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就是这样的传承、延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何以长江”勾勒出每个人心中那片“故乡的云”。
自觉从何来?观盛世之繁花
大江作证,岁月为名。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离不开长江文化带的建设,以文化为引领的江苏长江经济带建设要成为走在全国前列的先导段、示范段、样板段。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文化与自然資源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表示,一个更加和谐的、把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型做得更加有质量的“长江经济带”,应有“长江文化”建设的参与,进而促进区域间发展的平衡与和谐,推动长江流域文化的联动,使之成为具有强大文化产业发展价值的动力体系。
此次大展以创新的方式展现长江文化内涵,讲出了新时代的长江故事,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在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邱志杰看来,科技艺术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视野。用数字艺术方式展现长江文化的美感,在反映时代气息的同时,也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潮流,让他们可以在艺术空间里重新审视母亲河的分量。
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独特语境。传统文化,应该如何叙事、如何表达,才能被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看见、听见、内化于心,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以通感的方式给出别样解读。
将长江搬进展厅,是一次以数字科技诠释“长江文化”的艺术探索。与许多此类展览不同,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主动走了市场化路线,观众须购票参观。不少人对市场会不会“买账”心存疑虑,但展览的热度超过许多人的预期。
大展期间,江苏各高校师生纷纷“组团”打卡。线上,网友变着花样“表白”长江。短视频平台“带你打卡长江文化数字大展”话题阅读量超2000万;微博“何以长江”话题阅读量超1600万。“何以长江”的成功探索,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叫好又叫座。
一趟以“何以长江”为名的艺术漂流,在25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内,浓缩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的万千气象,沉浸式的“数字长江”,让人们可以在数字艺术空间,重新度量母亲河的重量,触发跨越年龄、跨域心灵的同频共振,再现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还在上幼儿园的南京小朋友,用稚嫩的文字+拼音,在留言本上写下了对母亲河的祝福。来自南通的95岁退休教师先后四次现场观展,并为大展创作诗词《长江之歌》。
从《唐宫夜宴》舞蹈的火爆出圈,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迎来“泼天富贵”变身“顶流”。如今,文化灿烂的繁花之路,出现了长江的身影。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科技艺术”的美学表达,让充满诗意的传统文化与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交汇,让观众在沉浸式交互体验中,溯源伟大母亲河的雄奇与浪漫,唤醒、澎湃人们心中的朵朵浪花。
数字艺术与科技的交融,以全新视角解码长江文化的宏大叙事。观众躬身入画对话长江,拓展出独一无二的生命情状与生活样态,最终把潜藏在陌生与熟悉之间的“漂泊感”打磨成深刻的文化“归属感”,并安顿自己的精神家园,进而形成文化自觉。
融从何而起?感文明之互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河流的生命与时间的轮转,形成了某种呼应。长江及其滋养下的苍茫大地,所具备的朴拙、绚丽、清澈、韵律和激勇,在这里,你都能感受到。这里,是艺术移情于江水、人文、风物和时间,是见所见、又见所未见之后的审美表达。
从天而降、奔涌向前的数字浪花,是艺术家脑海里充满生命力和魄力的长江,是东方浪漫里极具力量感的表达。以水为引,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可以更好地在文明和文明之间产生思想的沟通、情感的共鸣,进而包容共存、携手共进,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本次大展上,中外艺术家跨越山海,以不同维度“共话长江”,为解读长江提供了全新视角。
著名纪录片《蜂蜜之地》制片人兼剪辑师阿塔纳斯·乔治耶夫说:“这一次,长江文化在数字科技中流淌。这不仅仅是一条河流,还能看到过去几代人的故事。”观者在找寻文化连接的同时,也能品出属于自己的意象长江。北马其顿作家、诗人玛丽亚娜·科捷夫斯卡·格奥尔基耶娃在观展中被长江故事吸引、被水的场景震撼。她在诗作《水》中写道,“每一次潮涨潮落,都是你灵魂的映照”。
纵观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包容共存、携手共进的历史。长江是流动的,文明是交融的。通过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不同文明的对话中,实现新的超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文明共鉴实现文明共存,开辟人类文明新道路。
长江自唐古拉山一路奔流入海,民航、高铁、自驾、步行……无论哪种交通方式,都无法在一两个小时内尽览长江之貌,但“何以长江”可以!大展突破长江流域的区域限制,通过数字化方式折叠、重构空间,浓缩再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长江不同流域的风貌与风情。观众跳出“小我”而进入更大的世界乃至宇宙,从更大的时间尺度来把握长江,从全球的更大空间尺度来认识长江,溯源母亲河的文化之魂。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哲学和美学观念给我们的重要启迪。
聚磅礴动能 唯精神之永存
长江承载的不仅是一条江水的分量,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切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落实好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汇聚起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精神力量,必将迸发新活力,为新时代江苏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能。
大江东去汇蓝海。一代又一代江苏人秉承“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的胸襟格局,凝練出长江文化的精神价值。
伟大精神推动伟大实践。如何让长江精神“始终在线”?作为大展主办方,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说,线下展览虽然画上了休止符,但“长江之歌”将继续唱响。“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VR展馆”已于2024年1月21日上线,观众可以在电视大屏和手机小屏第一视角“入画”,在云游长江中感悟长江精神之力量。
江苏将进一步发挥“长江文化+”优势,彰显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上打造长江文脉创新标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推动长江文明拥抱世界,不断赋能中国文化新力量、开创对外交流新通道、丰富百姓生活新图景。
大江奔涌,热辣滚烫。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不仅是对长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对长江文化精神的发扬和弘扬。不同形态的水和水滋养下的万物,组成了“长江时刻”。从灿若星河的传统文化中摘取精华,形成有效的当代传播——“何以长江”进行了一次开创性的尝试。
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向未来的大河,除了物理空间、自然意义上的探讨,还可以用怎样的“面孔”诠释?
未来,长江文明的时空画卷,更有气势地踏浪而来,澎湃前行。这一切,等待着你来探索、共创,发现长江,发现中国之故事……
(作者系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贾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