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伟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以“八个坚持”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作出精辟概括,“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其中之一。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做好金融工作必须“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这充分表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提高金融服务供给质量、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深远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金融供给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安全的金融服务。
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金融与实体失衡是近年来金融业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与金融资源的配置失衡有很大关联。从金融供给端来看,并非体量不足而是结构错配。货币信贷投放量充裕与实体经济资金偏紧形成反差。其中,制造业得到的金融支持不足成为突出问题。调节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绝不意味着要制约金融业发展,而是要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健全更高质量的金融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需要。一方面,让金融资源流向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相关联的实体经济领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金融业本身要朝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金融需求的方向发展。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支出规模也不断增长。此时,金融在平滑收入与支出缺口的过程中就发挥关键作用。例如,有了按揭贷款,家庭可以用未来的收入支付当前在住房方面的大额支出;有了教育投资、养老储蓄,家庭可以通过不断积累当前的收入,用来支付未来在教育、养老方面的大额支出。这意味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融资需求,更要能提供更多的金融优质资产,满足人民群众的投资需求,真正实现金融为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
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需要。金融风险管理与防控是金融体系的重要功能,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金融业务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金融功能的发挥也必然涉及风险应对,因而防范风险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要提升金融体系韧性,强化吸收损失及冲击的能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要构建具备有效供给能力的金融体系,从而发挥其吸收、分散和管理外部冲击和不确定性的重要职能。聚焦中小金融机构、地方债务、房地产以及跨境资本流动等重点领域风险,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应急处置机制,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根本举措。
找准金融服务重点 聚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找准金融服务重点,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因势利导做好新时代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大文章,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每一个环节都面临大量资金需求。科技金融以金融创新手段服务科技事业发展,构建服务于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与金融生态环境,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绿色金融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发力点。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需要特色化的绿色金融供给,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做好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大文章,彰显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普惠金融致力于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提供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要围绕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小微型创新主体,建立健全商业银行“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养老金融既是养老保险制度得以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设施”,也是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支撑载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银发经济支持力度,强化支持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的资金保障,全方位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效能,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引领社会变革新动力。数字化对金融赋能是驱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数字化通过技术赋能降低金融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驱动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产品质效不断提高;通过价值赋能引领新时代社会责任,引导金融供给侧结构调整方向,驱动金融供给侧形成良性循环;通过重构赋能构建数字金融供应链,实现金融资源重置、整合、配置,驱动金融体系结构优化。但是,数字化赋能带来的驱动力与风险并存,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垄断问题成为重点问题。在引导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要规范数字金融有序创新,严防衍生业务风险。
全面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要求
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强国应具备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等关键核心金融要素。中央银行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始终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在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在结构上,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长期资本形成,这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和核心要务。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但资本市场功能仍不够健全、上市公司质量亟待提升、投资者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透明度监管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优化融资结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建立健全开放、透明、高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首先,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全面制度型开放,更好衔接国际规则,让不同类型的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其次,进一步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不断提高和拓宽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度,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資本来华展业兴业。要实现金融更宽领域、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切实提升我国金融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从而构建更加全球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内实体经济的能力。
(作者系南京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苏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