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文经济:以文化为支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4-03-22 11:19徐剑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4年4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

【摘要】城市人文经济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涌现的新动能,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式协调性、人民性、实践性的基本特征。城市人文经济的本质是以文化为支点创造新需求,依托城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媒介与数字传播实现经济的能级跃迁,最终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美好城市生活。以人文经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城市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中打造城市IP,积极推动城市文化的“人人传播”,助力人文经济“破圈突围”,通过人文环境提升和配套保障塑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人文经济  文化产业  城市IP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04.007

城市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节点和重要引擎。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人文与城市经济始终保持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经济发展可以成为城市人文建设的推动力,而城市人文环境与文化氛围的提升也可以反哺经济,推动城市经济与文化建设循环演进、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城市建设发展中文化和经济的交融互动,并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人文经济学”的重要论述,对于指导形成文化与经济相互协调的区域格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把握城市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共生共荣的协调关系,充分发挥文化的支点和撬动作用,将人文要素转化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推动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盼,已成为新时代激发城市高质量发展全新动能的关键所在。

城市人文经济:中国式现代化的协调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在人文经济的城市实践中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基本原理与自强不息、正道直行、贵和尚中、民为邦本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结合。[1]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国自古以来根植于城市空间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经济建设的内在需求相互呼应,创造出诸多生动演绎城市人文经济内涵的城市样本。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2]習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人文经济学”的特征时重点强调了苏州、杭州等城市文化与经济有机融合、和谐共生的代表性案例,体现了城市在实践人文经济学原理中的载体和窗口作用。城市人文经济的繁荣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迈入新阶段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区域和空间载体,中国城市对于人文经济的演绎生动展示了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型高质量发展道路,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区域性实践中的协调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

第一,城市人文经济强调的文化与经济的共生关系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协调性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3]从广义上来说,人文经济是尊重人的精神财富,以保障人民群众精神福祉为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摆脱了资本主义利润主导和追逐剩余价值的本质属性,强调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协调平衡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而达到经济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城市人文经济一方面关注文化要素所能转化出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强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城市文化资源建设和人文氛围提升对市民的精神文化哺育作用,旨在实现城市经济与城市人文的良性循环与融合共生。例如,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将文旅驿站、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空间有机融入城市的空间版图,并推动高品质文化供给和文化创新项目“入圈”,将城市经济发展的红利转化为城市文化生活的实景,并通过活跃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意与文化经济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人文经济所体现的协调性,不仅仅是指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平衡,而更关注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内在关系。

第二,城市人文经济蕴含的城市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特征。20世纪中叶以来,人文经济思潮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来源于对既有经济理论中人文精神缺失问题的反思。传统主流经济学将“经济人”作为基本假设,集中关注效率和市场相关的议题,而忽略了对于人文价值、人本精神的思考。[4]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发表的《“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一文深刻指出:“‘文化经济的本质在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说到底要突出一个‘人字。因此,我们在推进‘文化经济的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5]人文经济的繁荣归根结底要服务于人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盼,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城市作为生存和居住的空间,必须产出能够真正戳中“痛点”的文化产品供给,这对人文经济的精准化内容供给提出了要求。以“酱香拿铁”的品牌营销为例,其作为商业案例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品牌的联名,更寓意着中西文化、咖啡文化与白酒文化的碰撞,本质上是通过产品创新和文化创新迎合了数字时代的年轻消费者尤其是都市白领对于品质生活的需求。城市人文经济的活力,蕴藏在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之中。要进一步激发城市文化消费活力,使人文经济迸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就必须打造有创新性、有品质的高质量文化产品来活跃市场,使人民的精神世界不断得到新的丰厚滋养,让创造城市财富的“新经济”源泉充分涌流。

第三,城市人文经济倡导的城市文化内涵提升与产业发展的联动关系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源自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通过文化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城市人文经济的繁荣内嵌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版图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城市多元丰富、异彩纷呈的在地化实践特性。以苏州和杭州两座城市为例,其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将人文经济的演进始终根植于城市土壤所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充分挖掘文化创意与文化科技的力量,通过文化、创意、科技等要素的融合实践驱动数字内容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有机融入产业革新,达到“以文兴业”“以业促文”的效果。杭州动漫游戏产业经过多年来的本土原创实践探索,依托数字文化IP的巨大价值,打造出中国国际动漫节等城市文化盛会,推动数字经济、科技、文旅、体育、现代制造、金融等产业在相互赋能中融合发展,充分诠释了城市人文经济的实践属性及其背后蕴含的发展潜力。可以说,人文经济是一个具有高度实践性的概念,城市人文经济的探索需要在结合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实现产品创新、技术创造与城市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形成与时俱进的人文经济实践指南。

人文经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根本上说,文化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力量为文化力量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然而,任何经济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6]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揭示了人文经济的内在规律和机理,诠释了城市人文经济的实践内涵。随着数字技术深度嵌入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人文经济的概念在城市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已经在数字时代的城市发展中表现出诸多新的特质。以人文经济为指导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数字经济和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以城市为基点进一步厘清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的关系,通过彰显城市特色的本土实践诠释人文经济的时代内涵。

第一,人文经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以文化为支点创造新需求。现代城市人文经济的概念具有高度系统性,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人文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叠加组合,而是要以文化为支点撬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说,人文经济主要指在市场活动中以人文价值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其不同于其他经济模式的最主要特性在于人文价值的优先级。[7]传统经济学将供需关系视为最基本的规律,而供给侧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则是当前经济形势下最受关注的瓶颈问题。同时,频频“出圈”的城市文化消费热潮也充分暴露出居民高品质的文化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的现实困境。以人文经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破除当前城市经济运行中的不平衡问题,关键在于以人文价值为牵引,吸引社会资源创造新供给,并带动新需求。数字经济时代涌现出的淄博烧烤、贵州“村BA”等以城市人文要素驱动新经济发展的案例充分表明,人文经济的核心是通过有吸引力的文化体验和文化产品创造新的文化供给,并通过新的文化供给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所扮演的是“支点”与“杠杆”的角色,发挥的是一种“以点带面”的撬动作用。一旦实现了从城市人文价值到大众文化产品的实质性转变,新的需求就会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并吸引资本、资源、劳动数据等要素向新供给集中,城市经济也将迸发出新的活力。只有不断推动文化要素向经济要素的转化,才能使人文经济的良性循环持續运转,让社会经济逐步转向理想的运行轨道。

第二,人文经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渠道来自数字媒介与数字传播。当今社会,数字技术正全面融入城市经济、文化、生活的全过程,加速数字文明时代的到来。数字传播已成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未来城市竞争高地,正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价值理想与城市哲学。在这一背景下,人们感知新消费产品和进行消费决策的渠道已全面转向新媒体,数字媒介对于民众日常文化消费活动的改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通过数字传播,每个在城市中生活的个体都成为了手持“麦克风”的传播者,这打破了传统媒体主导的城市传播格局,对于人文经济而言具有巨大的传播潜力,“人人为城”的城市实践正在不断转化为城市创新发展的源动力。以在社交媒体平台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的哈尔滨冰雪旅游为例,青年群体在感受城市文化的同时,将各类“玩梗”内容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发布和传播,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关注,迅速推动了城市形象的“破圈”。数字时代城市场景化IP的传播,不仅能够打响城市的人文品牌,更提供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流量密码”。[8]城市人文经济的背后,是人民群众对于理想生活的热切期盼,是精神文化追求的集中释放,也是新时代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可以说,数字媒介的渠道力量释放了“人人传播”的潜能,为城市人文经济的时代演绎提供了全新可能。

第三,人文经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于城市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人文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根本上依赖于产业的兴盛,失去了产业的支撑,人文经济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人文经济理念落地的关键在于通过产业赋能实现从文化IP到文化产品再到经济创新的转化,其中赋予文化元素以充分的体验价值是关键一环。体验价值是指人们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中感受和获取到的,具有对消费者感官满足作用的精神价值和情感价值。只有当城市文化的内在价值被充分挖掘并转变为受众可观可感的具有体验价值的产品时,文化才能真正提供经济模式创新的机会,才能具有产生新的经济价值的可能。例如,电子竞技产业作为世界范围内一种新兴的数字文化内容产业,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源于游戏产品的对抗性文化对受众心理的满足。在体验价值的基础上,经营者通过打造赛事品牌IP以及上下游的产业链延伸,最终创造出巨大的文化经济价值。失去了产业这一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础,人文经济的理念在根本上是无法真正落地见效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需要尤为关注文化对于经济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通过“创意先行、创新驱动、创业发展”的对策,实现文化产业的重振。中国的文化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摆脱单一的产业结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其特征是文化、科技、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和以人民为导向的人文价值基础。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产业经济模式,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更加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核,产业的综合性强、覆盖范围广、发展潜力大,为寻找城市经济创新的动力源和引爆点提供了肥沃的土壤。[9]进一步激活经济创新的引擎,需要立足于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内涵,通过搭建更多人文经济共生的场景、发掘更多数字科技赋能的锚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使文化产业成为城市人文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人文经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以城市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路径。推动人文经济积极融入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流,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10]随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在人文经济的本土实践中涌现出诸多典型经验做法,为解决人文与经济融合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对丰富的城市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提炼出以人文经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揭示人文经济的内在机理,将人文经济的时代内涵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的关键之举。

第一,聚焦城市人文特色打造文化IP,实现城市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城市转型发展的时代浪潮下,个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快速增长,这既要求城市的内涵建设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同时也要求城市能够充分凝练人文价值,形成具象化的城市文化符号,进一步发挥文化对高质量发展的牵引作用。不难发现,在数字媒介与“人人传播”的推动下,根植于区域人文特色的城市IP,已成为激发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巨大动能。城市IP是根植于城市自身文化特色,传递城市个性特征的代表性具象符号,也是实现人文经济牵引作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与城市生活的进一步融合,一批贴近普通百姓、彰显文化特色的城市IP在数字空间和现实空间广泛传播,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文化业态,提升了区域人文经济的活力。实践充分证明,特色鲜明、亮点独特的城市IP对于增强消费活力,提振市场信心,驱动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塑造优质城市IP的核心是以“接地气”的城市大众文化为引领,以市场化的力量为推动,通过数字传播使场景化的大众性城市话题持续升温,最终实现广泛的“破圈”,产生线上线下共振的转化效应。尤其是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打造城市IP已成为激活城市人文经济的重要着力点。面向全球城市数字传播的新格局,需要广泛挖掘具有“破圈”实力的城市IP,并以IP为核心推动人文经济数字传播,吸引流量关注,依托产业链延伸带动周边产业协同发展,助力实现城市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城市IP的形塑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要点:一是文化先行,有生命力的城市IP需要拥有强大的文化内核,彰显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的“网红化”生产,可以通过对城市自身的历史风俗、风土人情、民间文化、消费习惯等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出最具识别度的城市人文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演绎,创造出特征鲜明的城市IP;二是贴近生活,即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美好生活中发掘亮点,关注广大普通老百姓可接触、可感知、可体验的城市生活,充分彰显城市人文价值;三是记忆塑造,城市IP的成功传播往往有赖于鲜明的记忆标签,如济南超然楼的“亮灯瞬间”等。这些记忆点往往是微观叙事,却能够“以小见大”,或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沉浸感,或能够以具体的故事打动人、吸引人,充分彰显一座城市的人文气质。城市IP为城市人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引擎”,需要通过视觉化、形象化、故事化的打造,生动形象地展现城市最具特色的符号,在个体视角的个性化叙事中拉近IP形象与受众的距离,在发挥城市IP吸引力的同时实现人文符号向经济价值的转换。

第二,推动“人人传播”,生动诠释数字时代的城市人文经济内涵。在平台化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人传播”已成为城市数字传播的主旋律,城市人文氛围的打造依赖于多主体传播、全民共同参与的数字化过程。媒介技术变革带来的视觉转向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小而美的城市人文故事,而非大而全的宏大叙事。在“人人传播”的趋势下,每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人文经济的缔造者与参与者。人文经济的引爆点,也往往来源于微观个体的场景化传播与个性化表达。对于城市管理者而言,应积极探索将城市的人文内涵与产业特色转化为新流量、新动能,通过“人人传播”的推动力形成文化经济热点,激活城市新经济发展引擎。在城市文化建设与市民主体的多元互动中,不仅要关注既有的产业基础,同时也要积极培育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沉浸式文旅、脱口秀、剧本杀、City Walk等文化新形态、新业态,通过数字平台拓宽传播渠道,推动人文经济现象在社交媒体“出圈”,走向“霸屏”,形成城市文化“爆点”。要通过搭建更多人文经济融合共生的“小场景”,激活人民群众感受城市文化滋养的“大需求”。如推动“博物馆夜游”、沉浸式戏剧等新潮文化产品、文化体验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推动城市文化IP与更多的市民活动相互融合,在城市历史传统与新潮时尚的碰撞中激发人文经济的创新动力。在人人参与的城市人文经济活动中,需要充分激发市民的主体力量,进一步挖掘反映品质生活、城市文化的小微故事,通过日常生活场景诠释城市人文精神,塑造鲜活可感的城市人文形象和集体性的城市文化认同,打造人文思想丰富、经济活力迸发的城市舞台。同时,要依托社交媒体和数字媒介技术搭建更多传播城市形象的平台,探索民众通过数字渠道参与城市传播的新路径,充分发挥政府官员、网络红人、城市“大V”等自带流量的传播主体作用,激发全社会“人人传播”的活力,推动民众的自我生产、自主表达、自发传播,让城市与人的数字沟通成为现实,使城市人文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传播空间。

第三,完善机制设计,营造孕育滋养人文经济的良好城市环境。人文经济要实现从孕育孵化到发展壮大的能级跃迁,不仅要在产业发展的“内功”上发力,更需要外部配套环境的保障与持续支持,完善的顶层设计和系统的规划布局。首先,在城市人文经济的内容设计方面,应当深耕城市文化的内核进行系统谋划,找准人文特色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并推动代表性特色人文经济项目成为“一把手”工程,通过顶层工作牵引,构建全链条、全过程、全覆盖的转化落实机制。其次,强化政企协同,实现跨部门联动。从管理体制机制来看,城市人文建设和经济管理常常分属于不同的行政板块,相关政策的规划实施和具体行政职能的实现也归属于不同部门。因此,必须破除制约人文经济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围绕人文经济的中心目标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沟通,建立跨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避免“九龙治水”、各自为政。通过创新人文经济运行的联动机制,积极联动产业主体、金融机构、电商平台、新媒体平台等各方共同交流实践发展经验、协商解决障碍问题,形成能够真正推动人文经济效益提升的“组合拳”方案。最后,城市人文经济的繁荣涉及线上线下两个空间,既需要有吸引力的城市IP,也需要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和政策体系保障,更需要友好、包容、宽松的市场环境的有力支撑。对此,应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为城市人文要素的商业化转化创造良好环境。例如,针对文化市场近年来涌现出的街头表演、迷你劇场、迷你歌咏、露营等文化新业态和中小型初创企业,应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建立文化市场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行政执法全过程,进一步激发城市人文经济的活力。要结合城市特色丰富的消费业态,拓展城市生活的边界,通过生活化的文化业态挖掘发展“夜间经济”,点燃城市“烟火气”,让人文经济在活跃的城市文化生活中自然涌现。只有通过产业链延展、公共服务配套完善、政策供给保障等系统性措施,促进城市文化内涵和市场环境建设的实质性提升,才能最大限度地延展城市人文经济的价值,为推动数字时代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生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魅力提供更为主动、强大的力量源泉。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化大数据的共享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ZD07;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博士后钱烨夫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1]代玉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生成逻辑》,《人民论坛》,2023年第19期。

[2]杜尚泽、潘俊强:《总书记关注的这个题目,有中国的未来》,《人民日报》,2023年7月10日,第1版。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页。

[4]谭江华:《人文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本土外贸企业发展的困局破解》,《兰州学刊》,2015年第1期。

[5][6]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2、149页。

[7]任平等:《人文经济学:高质量发展的人文密码(笔谈)》,《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9期。

[8]徐剑、钱烨夫:《构筑数字时代的上海全球城市形象识别》,《上海文化》,2023年第6期。

[9]徐剑:《构筑中国文化强国形象的全球识别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8期。

[10]王晓静、刘士林、杨珺涵:《人文经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意义》,《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

责 编∕李思琪  美 编∕周群英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