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自在地写作

2024-03-21 12:48齐晓君
世界博览 2024年5期
关键词:邮筒张大写文章

齐晓君

2017年1月8日,北京,台湾作家张大春携新书《文章自在》登场北京四中国际校区,与四中师生、家长探讨文章之道。

每年高考期间,各省份的作文题目都会占据热点话题。在海峡的另一边,重要升学考试的作文题同样会被民众审视。2015年8月初,台风“苏迪罗”侵袭两岸,中国台北市一红一绿两个并排而立的邮筒被掉落的招牌砸歪,活像两个侧弯着腰的小人。在严肃紧张的抗灾氛围里,它们凭借可爱的外形蹿红网络。

2016年1月,台湾大学学科能力测验(大学入学考试的一部分)中,国文学科把这件事选做材料,定题《我看歪腰邮筒》,请考生陈述个人看法。当年的报考人数仅13.5万,创下全台湾历年新低 ,但据后续数据统计,《我看歪腰邮筒》让2240名学子拿了0分,比上一届增加647人 。

众多考生被一对邮筒“零封”引起作家张大春的关注,他在社交网络上批评:“作文分数明显偏低,问题不是孩子的作文能力低落,而是题目出得烂!”出题人的动机无非是迁就媒体热议的气氛,让题目显得平易近人,带点讽喻的趣味,甚至还期待孩子们对于这种一窝蜂的社会景观有所反省、批判。

张大春怀疑这种追随话题炒作而出的题目,根本无法甄别学生的思考与表达水平。于是,出题人希望呈现在卷面上的“批判”被他回敬过去:“到‘歪腰邮筒边拍照的人们,与出‘歪腰邮筒题目的人有什么差别呢?不都是一窝蜂吗?出题的老师难道要把这份作文也引入可笑的庸俗热潮之中去吗?”他代学生反问:“你连题目都不会出,凭什么考我作文?”

从“歪腰邮筒”说到命题积弊,令张大春忧虑的是诱导人摒弃个性、揣度他意的作文教育。如果一个孩子从8岁到18岁,按每1到2周写1篇作文计算,假如长大后不以写文章为生,大概一生要写160至320篇作文。这其中极少有孩子是自主命题或自发写作,往往是不得不写。一代代人经过如此训练,自小就学会揣摩命题深意、如何拿高分,甚至还有技术性判断,每每提起笔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自己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思想。教导孩子文从字顺、人云亦云地写作,他们的生活、情感、思维都无法真正地展开,自主追求更无从谈起。

写文章而不是搞作文

有人认为,一个人学生时代作文写得好,可以为将来从事文学创作打下基础,张大春偏要彻底打破这种迷思。他从小就被视为班级里写作文水平不错的学生,多次参加比赛并获名次。但他非常清楚,上学时培养的写作文能力,跟后来变成作家毫无关系,他很庆幸在高中以后就不写作文了,还笑称:“如果高中以后还继续写作文,那么我再过15辈子也当不了作家!”他甚至持一种颇为激烈的观点:作文教育正在抹杀文章教育,如果作文教育不改弦更张,日后华文世界不会有好的作家出现。

所谓“文章自在”,首先自在的应是写作之人。一代代学生的写作经历,如果都与附和题目深深纠缠,那么直到脱离语文教育都无法真正表达内心,为此张大春发出“不会有好作家出现”的悲观预测。但教育终究是互教互学的活动,在我们探讨如何应试的同时,部分孩子似乎很清楚應该追求怎样的写作。当张大春把“歪腰邮筒”之类的考题拿给邻居家14岁的学优生,得到的回答被他视作至理名言:“要考的是我阅读理解的能力,而不是你理解文章后,考我知不知道你的想法。”

张大春向来提倡写文章而非搞作文,因为优秀作文或许具备高妙的修辞技巧、丰富的语料、清晰的章法路数,但唯有文章才是一个人有文字运用能力后表达的意见及思想,是修辞立其诚,是内在心志的自然抒发。写文章才是真正跟随人一辈子的能力。

最先启发他明白这些道理的是一位初中国文老师。有一次,张大春要代表学校参加台北市初中生作文比赛,学校指定了高年级国文老师苏尚耀为他做指导。操着一口浙江腔的苏老师并不谈什么作文功法、修辞秘笈,只是不断提醒他:“要多给校刊写稿子,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至于比赛,苏老师宽慰道,参加了就参加了,得不得名次只是运气,不必在意。

后来张大春运气很好,得了第一名,自此对苏老师的教导深信不疑。他开始定期给校刊投稿,每月1篇,每篇稿费15块钱;有时候一个月甚至可以领到30块。还有位女同学跟他一样频繁地写作投稿,后来成为独具风格的诗人,据说她从不代表学校参加作文比赛。

毕业前夕,张大春请苏老师签名留念,并问为什么“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苏老师沉吟片刻,回答道:“作文是人家给你出题目,真正写文章,是自己找题目,还不要找人家写的题目。”可见,自主表达,避免沿袭旧题的写作才被归到写文章的范畴。

2017年,花甲之年的张大春受邀与北京四中的师生交流写作经验。畅叙之际,他对学生的嘱托之词与苏老师当年的教导如出一辙。他希望孩子们从十二三岁就立志写文章。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试图跟这个世界对话,跟陌生人议论,试着与所接触到的整体社会发生互动关联,哪怕是辩论性的关联,这种关联又是建立起另外一种关联的基础。总之,要先深深地感知到“这个世界与我有关”,写文章的动机才会真正产生。

说话让人听

张大春不否定考作文的必要性,也承认作文是重要的敲门砖。为作文而发愁的人,真正应该焦虑的是如何“说话”。人们热衷于通过改善外表让自己变得美好,却很少反省语言是否平顺和准确,也不关注自己能否流利地运用字句。其实,说话给人听恰是可以在文章与作文之间找到的共通性。

2016年11月,曾凭非虚构作品《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走红的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教授黄灯来到华师附中,以自身经历告诉师生,非虚构写作是对个人成长的一种唤醒,勉励学生“让非虚构文字接通真实的生活”。

写作文要从说话开始,琢磨如何组织字句。日常练习非常简单,学生要勤于思考在学校发生的故事有什么可以跟家里人说的,也可以把家里的事拿去学校说,总之,想方设法在生活中挖掘可诉说之事。另外,需要养成次序分明的表达习惯,在头脑里弄清先说哪一段、先让哪个人物登场、提供哪些细节,之后再思考它们之间如何一一呼应。

张大春曾在军事学校担任文史教官。他面对的是几百名联考的落败者,他们所有人都对作文深恶痛绝。有学员在课堂上公然睡觉、罢写,声称:“教官出的题目我没话可说。”张大春一连琢磨几天后,让学员先读一篇自选的故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评分标准很简单:不得用无意义的连接词,用一次扣10分,完成口述且不遗漏故事内容,就得满分。一开始没人能拿满分,大部分人连60分都得不到。后来学员们为了流利地复述,开始尝试构思、组句、谋篇,最后不得不拿起笔打草稿。大家很快便可以通顺流畅地说清楚一个事件、掌握一段情节,甚至还能恰到好处地丰富细节。

张大春将不经思索地说话视作对写作最具伤害的行为。学员们的表现证明,在规范口头表达和纠正说话习惯的过程中,作文能力也能得以锻炼。复述训练在本质上是帮我们自如地操控语言,掌握精炼的文字,其间我们需要思考,需要弄清楚内心想表达的东西。

(责编:常凯)

张大春(1957— ),祖籍山东济南,中国台湾作家、编剧、书法家。辅仁大学中文文学硕士,曾任辅仁大学中文系讲师。代表作有《认得几个字》《聆听父亲》《城邦暴力团》《大唐李白》等。

猜你喜欢
邮筒张大写文章
我认识一只邮筒
孤独的老邮筒
张大林美术作品欣赏
毛泽东怎样写文章标题
老邮筒
离题万里
邮筒的寂寞
张大勤
司马相如,只为帝王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