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国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4.06.00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主要是通过在玉米带间作大豆,能够让玉米具有边行优势,同时又能够扩大大豆的受光空间,实现在同一块土地上大豆玉米和谐共生、一季双收,稳玉米、增大豆、提升地力的种植技术。该模式适合于机械化作业,既能稳定粮食生产,又能扩大油料生产,是值得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稳粮扩油种植模式。本文主要根据2022年、2023年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实际种植经验,系统集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期望通过对该项技术的研究能够对广大种植户提升大豆玉米产量和生产效益有所帮助。
202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在全省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40000hm2,为实现大豆产业振兴作出江苏贡献。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农业生产种植的指示精神,根据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农业农村局从2022年开始在南洋镇青墩、龙庙、盐中等村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336万m2,2022年10月15日在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陈友志家庭农场实收测产,实收面积7533m2,大豆平均实收产量为164.1kg/667m2、玉米平均实收产量为641.3kg/667m2。2023年10月18日在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吴廷仁家庭农场实收测产,实收面积7866m2,大豆平均实收产量为162.1kg/667m2、玉米平均实收产量为639.3kg/667m2。通过两年的示范种植,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生产目标。
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
1、选配品种
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模式下,想要保证玉米与净作玉米比尽量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实现玉米大豆双丰收的目标,对于大豆、玉米的品种选择尤为重要。
(1) 大豆品种选择
大豆品种的选配原则是在带状复合种植系统中,大豆对光环境的要求不严,此种光环境下对大豆器官生长和产量形成影响较小。适宜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的基本特征是产量高、耐阴抗倒、有限或亚有限结荚型习性。生产上应选用耐遮荫、耐密植、耐涝渍、耐高温、抗倒伏、抗干旱、抗病虫、抗早衰和宜机收的中早熟大豆品种,适合盐城市亭湖区种植的大豆品种主要有徐豆18、淮豆13、苏豆21、苏豆26、泗豆195、郑1307、中黄301、齐黄34等。
(2) 玉米品种选择。
玉米品种的选配原则是在带状复合种植系统中,玉米边际优势突出,产量与其净作种植悬殊不大,对带状复合种植表现为较好的适应性。适宜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品种应为紧凑型、半紧凑型品种。生产上应选用株型紧凑中矮秆、耐密植、耐涝渍、耐贫瘠、耐高温、抗倒伏、抗干旱、抗病虫、抗早衰和宜机收的高产多抗品种,适合盐城市亭湖区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有苏科玉076、明天695、迁玉180、苏玉34、黄金粮MY73、中科玉505等。
2、种植模式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为4行大豆与2行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第二种为4行大豆与4行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选择的关键是确保该地复合种植玉米密度与净作玉米种植密度相当,而大豆的复合种植密度需达到净作大豆种植密度的70%以上,在满足这两个关键条件的基础上,再根据当地气候生态条件、土壤肥力条件和品种特性等因素来考虑大豆及玉米两种作物带的行距、株距等,旨在提高玉米与大豆的产量。
(1)4∶2模式
一个生产单元4行大豆、2行玉米,生产单元宽度2.6~2.7m。宽行2.2~2.3m,宽行内种4行大豆,大豆行距30cm,大豆株距9~10cm,一般用种4.5kg/667m2左右,播种密度10000粒/667m2,有效株数力争达到9000株/667m2以上;玉米窄行≤40cm,玉米株距11~12cm,一般用种2kg/667m2,播种密度4500粒/667m2,有效株数力争籽粒玉米达到4000株/667m2以上,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65~70cm。
(2)4∶4模式
一个生产单元4行大豆、4行玉米,生产单元宽度4m左右。宽行内种4行大豆,大豆行距30cm,大豆株距8~9cm,一般用种4kg/667m2左右,播种密度8000粒/667m2,有效株数力争达到7000株/667m2以上;玉米宽窄行种植,行距40~100~40cm,玉米株距14~15cm,一般用种2kg/667m2,播种密度4500粒/667m2,有效株数力争籽粒玉米达到4000株/667m2以上,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65~70cm。
3、合理施肥
施肥原则:大豆、玉米分别控制施肥,大豆有根瘤菌固氮作用要少施或不施氮肥,玉米生长对氮肥需求较多要施足氮肥;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单株施肥量与净作玉米单株施肥量相同,1行玉米施肥量要相当于净作2行玉米施肥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玉米的下肥量调整为净作玉米下肥量的2倍以上。
(1)玉米施肥
按本地凈作玉米施肥标准施肥,或施用等氮量的玉米专用缓/控释肥或新型复合肥(折合籽粒玉米亩施纯氮14~16kg),在播种时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在施基肥的同时亩施硫酸锌1kg,长势较弱的玉米可在6~7叶期利用简易式追肥器在玉米窄行距中间追施尿素5~10kg/667m2。尤其要注意的是玉米追施氮肥时,顺垄施在玉米小行中间,切忌漫灌施肥和全田撒施,否则大豆出现旺长,产量严重下降。
(2)大豆施肥
施低氮量专用复合肥(如15-15-15),折合纯氮2.0~2.5kg/667m2。在分枝期至开花期可视长势追肥,一般在初花期根据长势追施尿素3~5kg/667m2。后期如果有缺肥症状可采用无人机补施叶面肥,大豆结荚期推荐叶面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或磷酸二氢钾2~3次。
4、适期精量机播
麦收后,夏玉米、夏大豆应适期播种(夏玉米、夏大豆应在麦收后空闲7~10d),注意避开苗期芽涝,夏玉米、夏大豆一般6月下旬播种。播种前剔除病、虫、瘪粒和杂质,提高种子净度。播前晒种,提高种子发芽率。选用适合本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要求的施肥播种一体机,实现播种施肥同时进行,确保苗齐苗匀。本地一般选择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大豆玉米密植分控施肥播种机(机具型号:2BFYD-2/4)或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大豆玉米一体化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机(机具型号:2BMYF-2+4)进行播种作业,大豆、玉米的播深分别为2~3cm、3~5cm,一次作业完成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工序。土壤干旱时要造墒播种,做到适墒播种,确保实现一播全苗。
5、抗逆技术
(1)沟系配套
开沟建立田间排灌通道,便于抗旱灌水、排涝降渍,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一般标准,每个生产单元开一条竖沟,沟宽20cm,竖沟深15~20cm;距田两端横埂2~3m各挖一条横沟,较长的田块每隔50m增开一条腰沟,腰沟深20~25cm;田头出水沟要求宽25cm左右,田头沟深25~30cm,三沟连接畅通。
(2)化学控旺
一是玉米促壮防倒技术。玉米在7~10展开叶期喷施30%胺鲜·乙烯利水剂20~25mL/667m2,兑水50kg喷雾(注意“喷高不喷低、喷旺不喷弱、喷黑不喷黄”),可降低株高和穗位高,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并减弱遮阴效果。药液要现配现用,选晴天喷施,应顺风施药;不能与其他农药、化肥混合施用。二是大豆促壮防倒技术。对肥水条件好、有旺长趋势的大豆,在分枝期(4~5片复叶)至初花期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50g/667m2,兑水50kg喷施茎叶控旺。喷药时间选择在晴天下午4:00后,均匀喷施上部叶片即可,药液要先配成母液再稀释使用。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推荐浓度和时期施用,不漏喷、重喷。喷后6h内遇雨,可在雨后酌情减量重喷。
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1、病虫害防治技术
根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发生特点,在做好播种期预防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田间病虫调查监测,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做到及时发现、适时防治。尽可能协调采用农艺、物理、生物、化学等有效技术措施进行综合防控病虫危害。
(1) 播种期防治
首先是选择适合当地复合种植模式的抗性品种。其次是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针对当地大豆玉米主要根部病虫害(根腐病、孢囊线虫、地下害虫等),可选用精甲·咯菌腈(+噻虫嗪)、丁硫·福美双、噻虫嗪·噻呋酰胺等种衣剂18~25g拌种100kg的药剂量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处理,防控根部和苗期病虫害。
(2) 生长前期防治
①大豆苗期——分枝期(始花期)
主要病虫害为根腐病、茎枯病、霜霉病、叶斑病、地老虎、蛴螬、甜菜夜蛾、大豆蚜、蜗牛等。防治食叶类害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喷雾;刺吸类害虫选用吡虫啉、高氯·吡虫啉、噻虫·高氯氟等化学药剂或苦参碱、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喷雾,同时喷施氨寡糖·链蛋白等预防病毒病;防治蜗牛等软体类害虫可撒施四聚乙醛颗粒剂;根据茎枯病、霜霉病、叶斑病等茎叶部病害发生情况,选用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②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
重点防治玉米螟、桃蛀螟、蚜虫等害虫及叶部病害。可参照上述大豆主要病虫防治措施同步进行,采取理化诱控措施(或生物制剂)诱杀(防治)玉米螟、桃蛀螟等害虫;在玉米螟、桃蛀螟、蚜虫等害虫发生密度较大时,于幼虫发生初期,选用可选用绿僵菌粉与2.5%敌百虫粉,或8000IU/m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200g/667m2,兑水30~45kg喷雾防治;根据玉米叶部病害发生情况,选用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唑醚·氟环唑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3)生长中后期防治
①大豆花荚期:在前期防控的基础上,根据大豆荚枯病、炭疽病、叶斑病、豆荚螟、食心虫、点蜂缘蝽等发生情况,针对性选用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唑醚·氟环唑、异菌脲等杀菌剂和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或者含有噻虫嗪成分的杀虫剂喷施。注意增施叶面肥,以强健植株,预防根腐病引起的早衰。②玉米抽雄期:在前期防控的基础上,根据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南方锈病、褐斑病、茎腐病、玉米穗腐病、钻蛀性害虫等发生情况,针对性选用唑醚·氟环唑、丙环·嘧菌酯、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A等杀菌剂和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甲维·高氯氟、甲维·高氯氟等杀虫剂喷施。由于玉米生长后期植株高大,开展病虫害防治宜选用高杆喷雾机或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防治。
2、除草技术
杂草防除一定要治小治早,采用播后芽前土壤封闭除草和苗后定向除草相结合的方式防除杂草,优先选用封闭除草方式,播种和除草可同时进行。除草剂严格遵照农药登记标签使用要求,注意安全事项。
(1) 芽前封闭除草
麦收后进行灭茬或秸秆打捆离田,灭茬可以使用草铵膦。玉米和大豆播种后立即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优先选用噻吩磺隆、异丙甲草胺、唑嘧磺草胺、灭草松、二甲戊灵、乙草胺等玉米大豆同时登记的除草剂封闭除草。除草作业可采用常规植保喷雾机。封闭除草要求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条件下,播种后2d内选择无风时段喷施封闭除草剂。
(2) 苗后抢时除草
苗前封闭除草效果不佳时,可在玉米3~5叶期、大豆2~3片复叶期、杂草2~5叶期进行茎叶处理。玉米带可选用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唑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选用氯氟吡氧乙酸、辛酰溴苯腈、莠去津、特丁津、硝磺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防治反枝苋、藜等阔叶杂草;大豆带可选用烯草酮、精吡氟禾草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喹禾糠酯、烯禾啶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马唐、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选用氟磺胺草醚、灭草松、三氟羧草醚、乙羧氟草醚、乳氟禾草灵、嗪草酸甲酯、氯酯磺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鸭跖草、反枝苋等阔叶杂草。除草作业采用分带式喷杆喷雾机,玉米和大豆带间设置隔离装置,防止药液漂移造成药害。除草剂不得重喷、漏喷和随意加大药量,过了适宜施药期也不得喷施。人工喷药除草可选用自走式单杆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器加装定向喷头和定向罩子,分别对着大豆带或玉米带喷药,喷头离地高度以喷药雾滴不超出大豆带或玉米带为准,严禁药滴超出大豆带或玉米带,在无风的下午进行。
三、高效减损收获
1、收获时期
(1)大豆适宜收获期
大豆适宜机收的时间在完熟期,大豆植株茎秆变成褐色,叶片全部脱落,叶柄基本脱尽,豆荚和豆粒呈现品种的固有颜色,籽粒归圆,摇动豆荚有响声。
(2)玉米适宜收获期
玉米适宜收获期在完熟期,植株干枯,苞叶枯松发白,籽粒脱水变硬、乳线消失,黑层出现,籽粒呈现出品种固有色泽。
2、收获方式
根据大豆、玉米成熟先后顺序,收获方式有大豆先收、玉米先收、大豆玉米异机同时收三种模式。
(1) 先收大豆后收玉米方式
可选用割台宽度小于玉米带之间宽度10~20cm的大豆聯合收获机或经过改造的稻麦联合收获机在玉米带之间收获大豆;玉米采用当地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果穗或籽粒收获。
(2) 先收玉米后收大豆方式
选用割台宽度小于大豆带之间宽度10~20cm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大豆带之间进行果穗或籽粒收获;大豆采用当地的大豆联合收获机或经过改造的稻麦联合收获机适时收获。
(3) 大豆玉米分步同时收获方式
可选用当地大豆、玉米收获机一前一后进行收获作业。
综上所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也是种植业生产领域中一种比较先进实用的种植模式,该模式通过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充分发挥玉米边行效应,能够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生产目标。该模式适合于机械化作业,既能稳定粮食生产,又能扩大油料生产,是值得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稳粮扩油种植模式。在实际栽培管理过程中,种植户要围绕品种选用、种植模式、机播要求、密度配置、合理施肥、除草技术、化学控旺、沟系配套、病虫防治、收获方法等关键环节入手,抓好各个环节措施的落实,才能有效提升大豆玉米的亩产量,为实现稳粮扩油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224051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