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 王佳慧 王定宣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体医融合是实现健康干预的重要手段,促进体医融合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我国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运动康复专业的优势也逐步凸显出来,但是如何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运动康复专业型、实用型人才,对促进该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体医融合”背景下我国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现状归纳概述,并分析我国高校该专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体医融合”对运动康复专业未来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发现并指出高校在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完善专业招生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如,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增大实践教学部分;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为我国高校培养运动康复专业人才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相关建议。
“运动是良医”已成社会共识,美国运动医学会前主席、印第安纳大学教授詹姆斯·斯金纳说:“对于很多慢性病来说,合理运动就是最好的药物。”《“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该专业的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但如何培养运动康复专业型、实用型人才,建立合理又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该专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难题。因此,本研究以“体医融合”为切入点,从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出发,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我国运动康复相关专业最早于1963年设立,1990年展开试点工作,2005年开设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2012年更名为运动康复专业。截至2021年,教育部批准开办运动康复本科专业的高校共有91所(含第二学位1所),其中有体育类、师范类、医学类、综合类院校及许多独立学院,接收类型为文化考生和体育考生两种,所授学位类型包括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各类学校依托的学科类别、设施建设和师资水平有所不同,其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和实习就业等方面均有所差异,行业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错位发展,给专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优势。
目前我国关于体医融合的概念有两种解释:一种指体育与医学的融合,即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康复医学、健康评估、运动处方等众多知识的集合[1]。另一种指社区体育要与正在建立中的我国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相结合,借助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在人员、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体育部门与医疗卫生部门在医学体检、体质测定和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相互配合与相互补充,达到增强居民体质,防治疾病,维护健康之目的[2]。简言之,体医融合就是指体育与医学两者相互融合,即以体育运动为主要方式和手段来达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目的。
(1)健康中国建设为运动康复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我国高校2012年正式开设运动康复专业,运动康复集体育、医学、康复、健康于一身,对于传统的康复医学来说,运动康复是把体育运动作为主要手段,来促进人的身体机能和疾病损伤的康复。近年来,政府出台了有关运动康复及其相关产业的鼓励政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健康优先原则,以全民健康为根本目的,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科学健身促进慢性疾病预防和康复[3]。该战略的推出促进了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为该专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体育强国建设为运动康复专业发展推波助澜。建设体育强国,在于提高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居民体质、增进健康,《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再次强调“全民健身”,提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结合,提高了大众的体育意识,为运动康复专业发展推波助澜。
(3)社会经济发展对运动康复人才的需求增大。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丰盈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健康方面的困扰。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使得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数逐步增多,生活压力加大,缺乏进行锻炼的时间,该人群通过体育运动来维护自身身体健康变得尤为奢侈。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电子产品充斥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许多慢性疾病及亚健康患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困扰。此时,以运动为手段来康复这些亚健康及慢性病人群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社会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1)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短缺。运动康复专业在我国开设较晚,本专业博士、硕士资源稀缺,研究生队伍虽在逐步扩大,但相关人才短缺,导致部分运动康复专业研究生毕业即在高校任教,很多教师实践经验欠缺,初入岗位自身知识技能不够扎实。体育院校毕业的研究生与医科类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形成鲜明对比。此外,运动康复专业生源受限,由于许多体育院校该专业招生面向非体育特长生,致使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有所欠缺,而且很多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的生源量中很多是没被第一志愿录取且服从调剂的学生[4],存在很多学生对本专业知识不够理解、兴趣不高的情况,所以在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自信心与学习热情,这会对运动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2)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现阶段,我国医学类院校与体育类院校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如何缩小两类院校的培养目标差距,要从完善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着手。当前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培养目标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医学院校与体育院校以及运动康复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差距较大。运动康复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并未从根本上凸显出其特有的特色性和专业性,淡化了其体育运动功能和运动康复价值,模糊了其特殊的服务对象和就业领域,对运动康复专业的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5]。
(3)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教学薄弱。当前,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大多以理论为主,对技能的要求与掌握限于书面,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到该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此外,我国运动康复专业课程设置在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体育类院校的课程侧重于相关运动损伤的防治,多注重手法实践教学,医学类院校则更加侧重于相关理疗技术与理论知识的教学。硕士课程与本科课程区别不够明晰,部分高校在课程类目与内容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4)师资力量不足,缺乏高层次人才。运动康复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导致本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本专业自2005年仅三所高校招收本科生,到目前的招生人数和层次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当前我国运动康复专业高层次人才匮乏,许多高层次人才最早是从医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等跨专业而来。目前存在一个普遍问题:我国体育专业的运动康复教师实践能力较强,但对医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足,医学专业的教师对体育知识及能力的掌握不够。
(5)缺乏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相关教育有了很大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提高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等至关重要。但是部分院校在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欠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针对性不强,缺乏实践教育平台,对学生指导帮扶不到位[6]。总的来说,还是没能很好的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运动康复专业联系在一起。
(6)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运动康复专业是我国新兴的体医融合学科,比很多其他专业易找工作,但在一定角度又存在相对的局限性,如很多高校在教学及课程设置等方面没有很好的实现医学与体育学的交叉融合,进而导致该专业学生很多相关职业难以胜任、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就业率决定着专业的生源质量与稳定性,近年来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相对狭窄,导致学生的就业选择更加保守[7]。从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首选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医院就业;一部分选择继续深造和从事教育行业,成为国家公务部门及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小部分学生的选择服从国家政策,到偏远地区进行支教。去国外继续深造、进行自主创业成为次要选择。
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体育类院校与医学类院校对运动康复专业的招生差异明显,建议医学类院校与体育类院校优势互补,在招生方面以专业为导向,增加体育类生源,扩大招生人数。
我国高校在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录取工作中,应在国家录取的基本要求上,应尽量避开因分数不足而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学生,尽可能的录取对运动康复专业有兴趣,且身体素质优异的学生。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运动康复学科进行大类招生,对一些专业实施试点模式,逐步探索选择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且适应时代发展的运动康复专业招生模式。
(1)科学制定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遵循专业初衷,培养既能胜任体育及相关领域健身指导、运动处方制定、运动损伤与防治、运动康复与训练等工作,又能从事运动康复专业教学与理论科研方面的实用型、交叉型人才。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具有问题导向,即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两个方面来进行。
培养目标决定专业的发展方向,对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以“体医融合”为导向,培养既懂“体”又懂“医”的综合型人才。高校应该结合所在当地特色及自身条件,制定详细的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条件的院校可多输送学生到所属联合附属医院以及相关康复基地和体育俱乐部等进行运动康复实践锻炼,进而建立定期评价机制,量化培养目标。
(2)优化课程结构。当前我国运动康复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立足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康复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设置实操课程,让学生多接触患者,同时使学生在掌握运动康复专业相关知识、技能时,逐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使其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给予患者专业指导的同时,能够给予其更多的关怀。此外,本科课程与硕士课程区分开来,硕士课程在本科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学术性以及更多的实验研究及技术课程。还可以借鉴西方的课程模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运动康复课程结构。比如,西方运动防护专业发展比较成熟,美国有相应的美国运动防护师认证考试(BOC),且具有相关的运动防护专业课程认证委员会(CAATE)[8],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考美国的运动防护课程模块,改变传统类型的课程结构,设置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的课程体系。
(3)增大实践教学部分。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方案应多涉及实践能力部分,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需作出努力,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链。学校应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康复评定实验室、运动疗法实验室和物理治疗实验室以及相关实验器材,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加快运动康复专业教师的培养进程,依据专业需求重点引进和培养运动与医学、体育与康复学复合型人才,避免出现体育相关人才不懂医学,医学人才不懂体育的现象;充实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实习、实践教学和创新实践活动的时间。教师应加强自身教学能力,深化细化课程内容,多带学生进行实操,实施科学而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学生自身除了课上学习,课余时间应多进行实操,除固定实习外,学生应多接触运动损伤患者或多查看书籍资料,强化自身技能。
教师自身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是运动康复专业建设的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应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即对内加强培养、对外适当引进。
加强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完善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自身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多鼓励学生对该专业继续深造,培养后备人才。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制订切合学校实际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专业教师;尤其要加强紧缺人才的培养,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引进运动康复高层次人才。国家应加大对该专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以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前景为切入点,创新专业人才工作机制,摒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大力引进运动康复专业实用型人才。学校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对一些拥有发明专利或掌握紧缺运动康复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层次人才,通过项目合作、技术顾问、长期或短期聘用等方式来引进人才;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可根据需要采用聘任专家或聘任重大项目的技术顾问等方式来引进人才,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植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创业能力。高校运动康复专业教学要在学生的个人技术水平方面进行一定的增强,创新教学模式,实践与考评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创新认知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在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时,也不可忽视学生的技术实践水平,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就业创业能力。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促进个体的身心全面发展,学生时期的职业规划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重要体现。此外,开设具有运动康复专业特色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以及对自我的优劣势进行正确认知,客观的对自身进行SWOT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及就业方向。
健康中国背景下,体医融合模式为我国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国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我国高校应完善运动康复专业招生模式,医学类院校与体育类院校优势互补,以专业为导向,增加体育类生源,扩大招生人数。高校要立足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来制定培养方案,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此外,增设运动康复专业相关实验室,增大实践教学部分。高校可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专业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就业指导。健康中国建设为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体育与医学的融合是当前推进健康中国以及体育强国建设的必要手段,也将为运动康复专业的未来发展迎来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