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对角度浅谈书稿编校质量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2024-03-21 17:48姚浩晴
传播力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编校书稿差错

◎姚浩晴

(中国税务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编校差错类型多种多样,其产生原因也非常复杂,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归纳,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消灭编校差错[1]。现结合社科类书稿中的常见差错,从校对角度浅谈编校质量问题的出现原因以及改进措施。

一、稿件中的常见差错

一是语言文字类问题,主要包括错别字、多字、漏字、逻辑性、语法性问题等。其中,别字问题多是因为形似或音同,比如“候”与“侯”,“土”与“士”,“于”与“予”。词语误用多是由于作者、编校人员误解词义,难以分辨相似字词的使用差别,比如“截止”与“截至”不分,“反应”与“反映”不分,“泄露”与“泄漏”不分等。另外,结构助词“的、地、得”使用混乱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二是标点符号问题,主要集中在逗号、顿号、分号的规范使用,以及引号内外的标点使用上。比如,非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顿号,没有停顿的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顿号,不同层次的停顿使用顿号并造成结构层次混淆。再如,并列词语之间误用分号,非并列关系的单重复句内分句间误用分号,不在第一层的并列分句之间误用分号,应该用句号断开的两个独立的句子误用分号。

三是体例格式不规范,前后文表述不统一问题。比如,较长标题转行时不可割裂词汇,更不能因转行而产生歧义,同时还应避免出现“背题”的情况。再如,正文表述与图表中所列数据应一致,正文中另面、另页、暗码的编排等也应全书统一。

四是一些出版物常用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此类问题主要集中在主书名页上的CIP 编排格式不符合《图书在版编目数据》(GB/T 12451—2001)的标准要求,书名拼音的拼写不符合《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 3259—92)的标准要求,数字用法不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2011)相关要求等等。

以上问题中除了形近别字、多字、漏字等问题有可能通过“校异同”的方式来发现,其余基本属于“校是非”的范畴,需要通过通读稿件的方式,对照核查前后文来提出质疑[2],这对校对人员的知识储备、校对能力和校对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差错的出现原因

(一)出版流程不规范,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

受图书出版速度和出版规模不断提升的影响,图书出版周期不断压缩,出版流程各环节时间非常紧张。有的出版社存在三审三校流程不规范、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先编后审、边加工边校对、校对流程不全的现象层出不穷。一些出版单位在编校质量提升措施的探讨中,往往片面强调了编辑加工和校对环节的把关作用,却忽视了“先审后编”这个规范步骤的重要性,书稿不经审读直接进入编辑加工环节,忽略了“三审制度”对于书稿质量的整体把关和提升作用。此类出版流程不规范的书稿往往背离了原稿“齐清定”的基本原则,增加了编校质量的不确定性[3]。发稿时稿件不齐,排版完成初校样后进行一校时没有候补的稿件内容,候补部分内容至少缺少了一个校次。稿件不清,排版人员辨认不清修改字迹,只能反复联系责任编辑核实确认修改内容,极易造成错排、漏排,对排版质量和排版效率都造成了不利影响。稿件内容不定,即发稿校对后,又在校样上增删修改书稿,改动过的内容实际上存在着校对流程不全的问题。

出版周期短、出版流程不规范的图书,往往是出现编校质量问题的重灾区。可见,做好图书出版规划,加强出版流程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出版质量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图书质量的保障措施应当贯穿于图书出版的整个流程,需要社内各部门、各环节共同参与,选题、审稿、加工、排版、校对任何一个环节的监管不到位,都将会增加编校质量隐患。

(二)校对人员专业能力欠缺,责任意识不强

校对是一项枯燥琐碎的工作,只要能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精神,就可以做到基本纠正校样中那些直接、明显的差错。校对还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具备一定基础能力的前提下,能够做到勤思、善查、勤积累,就可以不断提高鉴别隐蔽差错的能力。

已经完成编校流程的稿件中残存的编校差错,有相当一部分与校对人员未能有效把关有直接关系,校对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责任意识不强是目前校对工作中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一些校对人员对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学习不到位,对出版物常用标准规范的理解不到位,对存疑的情况核查不彻底。例如,有些校对人员对于《标点符号用法》中提到的“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的表述理解有偏差,往往不加思考见到顿号就删,反而产生了差错。有时还存在轻信作者修改、先入为主等情况,对隐蔽的差错、存疑的情况,未能做到多查、勤究,放任差错从眼前溜走。专业能力不足可以通过校对业务学习和实践来提高,但一个校对人员如果缺乏责任意识,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稿件质量情况不理想

作者的政治水平、学术水准和写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续编校工作的难易程度,对图书的整体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慎重选择作者,严把稿源质量,是提高图书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的重要途径。

同时,编辑加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排版质量和校对质量,更关系到图书的整体质量。编辑加工是责任编辑整理、修改、润色和检查书稿的过程。责任编辑加工处理后的原稿既是排版操作的依据,又是校对人员校正校样的依据。编辑加工的规范程度影响着校对工作的难易程度,并将直接反映到图书的编校质量上。有些编辑的校对字迹潦草,标记纵横交错,线路不明,使校对人员在“校异同”方面消耗过多精力,“校是非”功能大打折扣。

三、改进措施

(一)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出版流程管理

出版单位应当根据管理部门制定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保障本社图书质量的管理机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形成科学、有效、可持续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使各环节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出版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应当坚持图书质量检查机制,强化各环节人员责任意识,并开展印前质检工作,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后续流程建议,对相关责任人给予提醒。

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进一步加强出版流程管理,促进上下游沟通协作,形成在出版过程中以自查为主,后一环节负责检验前一环节工作质量的良性机制。各个出版岗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切实遵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各项要求,优化编辑出版流程,推动审稿、编辑、校对等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科学安排各环节进度,真正做到层层把关,各负其责。严格落实发稿手续“齐清定”制度,“齐清定”联系着编、排、校的全部操作过程,影响着后续的排版、校对质量。严格执行“责任编辑”“责任校对”制度,确保“三审三校”制度落实到位,对重印书、重点书增加交叉审读、专家审读流程,综合发现书中的残留差错,全面提升编校质量。

(二)提高专职校对人员从业资格要求,加强校对队伍建设

校对工作是一项严肃、严谨,需要高度负责的工作,校对人员的良好职业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是保证校对工作质量的基本条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校对队伍是提升出版物校对质量的重要保障。

首先,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清醒的政治头脑是从事出版工作的基本前提,校对人员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守出版工作的“政治底线”,严把导向关。工作之余,要持续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筑牢思想根基,不断提升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判断力,增强防范辨别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能力。

其次,出版单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提高专职校对人员从业资格要求,坚持持证上岗制度,并且根据书稿专业特点,配备足够的具有学科专业背景的校对人员。在出版单位从事校对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规定级别的出版专业资格。同时,应当考察从事校对工作人员的语言文字功底、校对经验、相关规范标准掌握情况等方面。在队伍建设方面,应当注意优化校对人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进一步做好校对人员的优选储备工作,着眼于校对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出版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与晋升机制,激励校对人员坚持业务学习,加强自我提升,激发校对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力,这也是提高校对队伍素质和稳定校对队伍的关键措施。另外,应当制定完善的岗位培训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工作。在质检过程中,根据发现的问题与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强化编校人员业务能力,加大贯彻国家标准规范的力度,保证图书出版工作的严肃性与规范性。一些出版社采取编校业务测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并由出题的编校人员讲解试卷,以加深大家对测试内容的理解,提高编校业务技能。同时,编辑、校对部门可以总结和归纳书稿编校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存疑问题,定期组织业务交流讨论,不断改进编校工作方法。

(三)加强校对管理,科学高效统筹校对工作

校对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是科学统筹、协调监督校对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在校对环节最大程度消灭书稿差错,提升出版物编校质量。因此,开展校对管理工作应当重点加强协调、沟通、监督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出版物生产进度计划为依据,科学高效地统筹校对环节工作,确保校对工作高质、高效、有序开展。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有条不紊,相互协调。通过制定校对计划,建立和完善书稿校对登记台账,明确各校次校对人员、校对工作量、校对周期等,保证“三校一读”落实到位。同时,为了避免一人包校在差错辨别等方面存在的局限,应当安排集体交叉校对,不同职级、不同专业的校对人员分别负责不同校次的工作,从而发挥多人交叉校对查漏补缺的作用。实时掌握稿件情况,对存在校次间替换内容的稿件,补校相应校次,增加错页核查工作,合理安排校对软件检查环节。对重点书稿、终校差错率过高的书稿,提示编辑部门增加校次安排。根据稿件情况,及时协调校对人员增加引文、公式、图表等专项检查工作。在校对过程中,还要做好校对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避免出现因多人分校、交叉校对产生的差错认定不一致、版面格式处理不统一等问题,并且对校对过程中发现的规律性问题、存疑情况,及时汇总归纳,提请社内编校部门共同讨论解决,统一处理标准,提高编校工作效率。

在编辑和校对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加强编校协作。科学安排校对人员的工作量,不具备校对条件的图书不应进入校对环节。如果发现编辑未加工或未完成三审就进入校对程序的,应坚持照章办事,等待书稿“齐、清、定”后,再安排校对工作,避免让校对人员承担过多职责范围外的工作,影响校对进度和校对质量。对于原稿中划改过乱的部分,要提醒责编重新抄写,明确修改内容,以防出现错改、漏改、漏校的情况。同时,要倡导校对人员理解编辑,在当前稿量增加、周期压缩的影响下,加工质量不理想,原稿留错增多的状况难以避免,校对人员要秉持“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初心和理念,承担协助编辑“把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的责任。

第二,与编辑、排版、校对人员建立良好沟通,使校对工作真正成为编辑工作的延续。在安排校对工作前,要与责任编辑充分沟通,全面了解原稿质量、编辑加工质量情况,重点查看编辑加工处理是否存疑过多,加工是否规范等。同时,还要与排版人员沟通,充分了解排版过程中的特殊情况,例如是否有经排版员手动录入的内容,是否有经OCR技术进行文字识别处理的内容,是否存在文件格式转换处理等。经过以上沟通,校对管理者可以基本明确校对难度和校对重点,从而针对稿件特点和进度要求,搭配不同校次人员,尽可能达到知识结构、校对经验和校对进度互相协调。在校对过程中,要注意及时与校对人员沟通,了解校对进度及差错处理情况,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校对计划,给出校对建议。每个校次结束后,要将差错情况整理形成校对小结,提醒责任编辑重点核对检查。同时,还要主动收集编辑反馈的校对质量问题,及时提供解决方案,从而在后续校次中提升质量。

第三,加强校对过程的监督管理,完善校对质量评估及激励机制,强化校对人员的责任意识。对于校对质量不稳定的人员,加强校前提醒、校中沟通、校后检查工作。可采取倒序检查、抽篇质检等方式,核查稿件校对质量,注意查看校改是否正确、规范,有无笔误,同时统计各校次差错数,结合书稿实际情况,通过留错率评估校对情况。建立校对人员工作质量档案,综合评估校对质量,通过绩效加分等方式激励校对人员不断提升校对质量。

四、结语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落实需要依靠科学、严格、有效的保障机制,需要出版社各部门、各环节共同参与,需要全体出版从业人员齐心协力。作为图书质量保障体系最后一道防线的校对环节,肩负着将“作者与编辑的劳动成果准确无误传达给读者”的使命与责任,是提升出版物质量的重要环节。校对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校对理念,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全力以赴对待每一本书稿,稳步提升校对质量,为出版优秀图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编校书稿差错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编校手册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