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实践路径*

2024-03-21 06:42林思杏
大众文艺 2024年2期
关键词:意识民族精神

林思杏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南宁 531400)

民族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历史积淀的智慧文明成果,它集人民物质与智慧于一体的大成者,是一个国家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反映了一定区域或部落中人民的语言、饮食、文字、艺术、习俗等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层次。民族文化中物质文化是生活基本保障,精神文化是人民生活质量指标和生活幸福的最高衡量器。2017年中办和国办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取得实际成效。[1]2021年中央宣传部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重点强调“记忆、传承、创新和传播”四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2]文化传承是扬弃与继承、转化与更新、活化与创新的文化传承过程。

一、大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实质与现实困囿

(一)大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实质

意识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它是人类大脑与客观世界交互产生矛盾的活动结果,这种结果是一种规律自觉性。意识是一种信息流动、能量流动的过程,它可以由最初的念头发展成为观念,观念经过长期思考、实践形成思想。因此,意识在实践中往往通过“念头、想法、情绪、观念、思想和理念”呈现客观世界。本研究大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是指大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民族文化活动,认识和理解民族文化,在心里和思想上对某些文化产生共情、共鸣、接纳、认可或认同的情感过程,并通过实践活动而体现出来的思想、观念,而这种传承意识往往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

(二)民族文化传承的政策体系缺陷困境

健全的政策制度、保障和评价体系对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大的激励作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推动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加强文化传承发展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建立文化传承发展相关领域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机制,[3]制定和完善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奖励、激励和补贴等政策,制定和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但近年来,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发展工作中尚未发挥真正的统筹管理作用,尚未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传承相关一系列政策文件,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对高等院校而言缺乏指挥棒方向、政策文件的具体要求和系统性的引导。上层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度缺失导致高校对民族文化教育与传承工作没有摆放着重要议程、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和相关实施举措。另一方面,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建立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考核评价体系,高校缺乏上级管理部门和其他群体的协同推进作用,亦尚未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小组、制定系列保护和传承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方案、考核评价方案和激励举措等,并未将民族文化传承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民族文化传承的目标定位模糊困境

大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统一体,强调立足于当地、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重点为地方社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能适应市场需求、教育和文化需求,集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于一体的综合型素养人才。但是当下社会组织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服务目标不精准,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行政部门不能清晰、精准地定位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价值目标、教育目标。仅通过资金、技术设备等物质性方式支持,尚未从根本上为高等院校提供最佳的价值支援,缺乏邀请专业团队对大学进行评判民族文化现状和实况,再确定派送人力资源专家等软实力方面的支持。在高等院校的目标定位不精准主要表现在传承缄默知识的缺失,尤其是引领价值观和文化精神的缺陷。学校组织活动通常关注活动的花样形式和民族文化的客观常识的宣传,缺乏隐含的、具有灵魂意义的缄默知识熏陶,尤其是在设计活动过程中忽略了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红色精神的重点引领与强化作用。另一方面,在行动目标上,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缺乏生活化和全员参与化。学校组织更多关注民族文化传承的校园教育活动,而忽略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力量,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规划目标中缺乏引导大学生走进社会,感受和体验社会生产生活当中的民族文化活态运用和精神滋养,如感知城市传统建筑文化、企业的文化精神、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民族服饰文化、传统体育文化和节庆文化等。学校开展的文化传承活动面向对象较为狭窄,缺乏全员、全社会参与的观念。缺乏邀请企事业单位、机关、社区等机构共同参与学校文化传承活动,以促进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

二、新时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实践路径

(一)师生精神“共在”与文化“共在”的传承意识

“共在”是基于存在的生存论概念而产生的一个哲学命题,它能解释宇宙万物间“关系”的存在和“关系”之间是什么、存在何种联系。赵汀阳认为:“每个人与他人共在的关系,每个人都不可能先于共在而存在,“共在”之前的个体是一个自然存在而未成为一个价值存在”。[4]在大学生民族文化传承意识中需要探讨“共在”问题是:“共在”的文化传承意识“是什么”,师生之间“为什么”共在文化传承意识,它有何价值意义,“怎么实现”共在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在民族文化传承意识中不仅关注文化“共在”,更关注精神“共在”,文化“共在”是对“客观文物、历史遗址、民族/部落思想观念、风俗、生活方式”等民族文化的交流、讨论、学习与分享等,达到共同认知层面。而精神“共在”是两个个体的作为生命价值共同体协同追求生命的意义,它是一种灵魂相识与共处的状态,精神“共在”更多体现在价值观取向、思想道德和精神追求的一致性。对个体而言,师生之间的“共在”传承意识是为了追求真、善、美,追求更有质量和意义的生命体验,达到更高质量的精神自由和获取生活幸福感。对团体和民族而言,“共在”的传承意识为理解多元文化、促进民族文化自信自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文化软实力和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根本性支撑。要达到师生之间精神与文化“共在”传承意识可如此着手,首先,人格上相互承认与尊重、理解与认同。师生作为自然界个体人均享有自由平等权利,作为教师无论是在校园课堂、课外还是社会上都应承认与学生的人格、尊严等伦理道德方面的平等一致性,尤其是在课堂互动当中更应注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滞后性和暂时性的低效率,包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并正确指引其走向正轨。其次,民族文化传承的共同前进者。由于个体成长经历不同,在民族文化习俗方面教师会先于学生了解相关文化发展进程、趋势和意义,作为共同前进者,师生应该共同参与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和谐共处、交流和讨论,共同努力前进创造更有意义的知识,努力做到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最后,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修炼共同体。师生之间的精神“共在”修炼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灵魂与精髓,它跳跃师生物质文化“共在”的不平衡性,从而走向民族文化传承精神意义的“共在”。在共同修炼的过程中除了思想观念上达到“平等、理解、接纳、认同”,在生活实践中要做到“互助、关爱、包容、信任和支持”。

(二)锻铸生活化的民族文化传承氛围

民族文化是人民社会实践遗存的珍贵产物,它不仅包括传统文物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经验、民族风俗、道德准则、饮食禁忌、民间艺术等。无论是物质文化形态还是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民族文化,都集中华上下五千年智慧于一体。当代生活中较多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均集中在校园,社会组织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市场经济的主体和调适作用、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作用、学校的实践作用和家庭的支持作用。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需求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联动“政府—事业单位—国民营企业—学校”的优势与能力,构建具备“点、线、面”的网状式民族文化传承形态。以“城市装饰”为其中一个点,则需要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协助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和城镇的建设,具体要求民族文化元素融入至城镇修补工程、城镇和乡村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传承成果体现在城市雕塑、公园、博物馆、小镇等场所的建筑物中携带中华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经典元素或标志性符合,从可视化的建筑环境和风格中体现文化内涵与风韵。此外,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重大节庆中的装饰、饮食、活动习俗均呈现出民族风俗的气氛,借助企业的商业化市场运营方式,进一步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活化民族传统文化。“大学”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另一个重要节点,我们将大学切分为校园内和校外两个组成部分,校内的民族文化传承通常由学科课程、课堂和校内实践活动来实施。学科课程的目标要做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课程的设计要承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采用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在传承文化过程中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扬弃继承和科学创新的做法。在课堂中注重活动情境化的设计,将抽象的民族文化风俗、文化精神赋予真实的情境含义,让学生亲身体验情境活动、参与活动的方式感知和领悟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和魅力。校园内的民族文化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将文化元素、红色基因深度融入至活动全过程、全方位和全时空,活动的设计要显著、重复地呈现主题文化主旨和精神,做到文化演绎的深刻化、精细化和人文化。校外文化传承活动主要有参访爱国教育文化基地、传统文化基地、展览传统文化手艺、展演传统文化技能。校内文化传承活动与校外文化传承活动要相交融、相互补。由以上的“城市装饰与大学”两点牵动企事业单位、教育行政部门两条主线,从而构成民族文化传承面的氛围,煅铸成生活化的民族文化传承形态。

(三)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

民族文化传承事关全体中华儿女的幸福生活,全党、全社会需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社会、学校、社区、家庭”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调动其全员参与,将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传播之乡村、企业、社区、学校、机关等城乡基层,充分发挥各层面的角色作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弘扬中华文化精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社会层面,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主体作用,根据市场的供给与需要关系合理调控资源配置、根据广大人民的根本核心利益发挥其导向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去主导与主体作用,统筹和动员全社会将民族文化传承融入生活、教育、工作、娱乐、健身等方面。引领各大机关事业单位、国民营企业积极规划区域的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将全党、全社会的民族文化传承宣传工作推向城镇、社区和乡镇、村落等,启动各方资源切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传承活动。在学校层面,大学生的学业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由学生工作处牵头的民族文化活动通常是由学生组织开展,在大学生设计的活动中应跳出学生视野,多咨询民族文化行业专家、学校民族学专家、社会学专家和活动负责人,充分发挥多方专家智慧使得活动设计更有深度和意义,以切实作用于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在教师层面组织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要依据大学生特征和社会需求设计活动,在构思文化核心内容中做到“向上下朝内外”的空间原则,即传承活动辐射面要关注大学生、校内教师、领导、校外同行和专家人群。社区层面,其文化组织活动常体现在节假日和非工作日期间,社区面向的活动对象较为宽泛,在设计文化传承活动中做到普惠性、亲民性、大众化,采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方式呈现活动内涵,在娱乐活动中传递文化元素和文化主旨、精神。在家庭层面,家庭成员主动响应民族文化传承的号召,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穿等方面传输地方风俗礼仪,在生活业余时光陪伴家人共同体验地方文化特色、传统习俗禁忌、文化风情等民族生活面貌和感悟民族精神。以政府为主导,整合企事业单位—学校—家庭—社区资源,联动鼓励和引导其发挥各方力量、积极广泛参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事业,协同提升主体对民族文化价值的理解和涵养个体的文化精神世界。

猜你喜欢
意识民族精神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拿出精神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多元民族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