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亦 梁晓慧
(1.广西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柳州 545000;2.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柳州 545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充分反映党和人民对和美乡村环境建设的期盼和追求。迅速提高乡村环境质量,已成为新时代环境设计师们关注和研究的主题。环境设计被定义为与建筑、景观、室内、生态等人居环境科学紧密联系,是与社会学、文化学、建筑学等息息相关的交叉综合专业。和美乡村环境设计作为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集合多学科思维及多维度视野,具有彰显乡村文化、生态、经济等综合属性,与乡村振兴的内核精神具有先天契合性[1]。
党的二十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打造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富裕富足,美好环境的注入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环境设计的初衷即将艺术的形式美感融入乡村精神文化、生态系统、居住环境、产业发展等建设中,使乡村环境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形成触媒效应,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结构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再到城市中国的演化,为新农村发展增添新动力。
1.设计塑村——交叉综合性
我们可将乡村环境设计划分为广义与狭义概念。广义概念指乡村发展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概念指在乡村环境设计中运用艺术、科技、建筑、景观、文学等专业技能,切实解决人居环境中的实际问题。用艺术赋能乡村建设,将乡村传统文化活化利用,营造具有地域特点的环境氛围,培育文明乡风并滋养和美乡村,旨在助力农村文化建设、积极推动乡村振兴。
2.育人塑村——文化传承性
文化建设是推进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之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来自民间,只有持续营造乡村的乡风、乡气、乡韵,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素养和精神世界,激发农民朋友以主动创造者、建设者般满腔热忱的姿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提炼并重塑地域文化符号,培育新兴文化资源,将以文育人、以文造境的观念融入乡村面貌提升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居民文化和道德素养,不断培育乡村振兴“软”实力,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3.资源塑村——特色营造性
营造淳朴民风、温馨家风是新时代和美乡村的必由之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或空间活动、营造具有乡村特性的创意品牌,既可服务群众文化交流、丰富居民生活情趣,又可提升乡村凝聚力、吸引力。在社会经济方面通过特色文化艺术活动、商品商业活动与旅游服务产业等项目有效盘活资源,激活区域经济,既可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向社会输送多能多艺人才,还能实现地区艺术设计增值。乡村环境设计应积极发掘地域特性,探讨人与环境关系,扩散艺术项目价值,创新衍生产业,激发个体、集体对乡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促进城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可持续的交流网络。
4.环境塑村——生活舒适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渴望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希望通过呈现当地特色文化促进经济收益。和美乡村环境设计的终极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对乡村某区域或项目进行设计更新与规划重塑、提高土地开发类型和利用率、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丰裕乡村公共空间等艺术设计手段的介入是弘扬和振奋农村生态环境与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能够切实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归属感、满意度。
为了适应中国向城乡融合发展的社会结构转变,各学科在寻求各自发展路径的征程中积极求变以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将专业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农村建设实践经验共同树立学科话语权。我们应清晰认识乡村环境设计在现有条件下未发挥应有价值的原因,而后更好厘清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审美逻辑与设计思维,推动城乡中国建设。
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环境下,城市与乡村二者共同构成人类的生存空间,环境设计在乡村的延续发展得益于城市化的进步。而城市发展的卓越成效削弱了环境设计向乡村拓展疆域的创新力,如城市审美过多干预所导致的乡村审美核心价值缺失、被动或低效使用乡村文化资源、忽略可持续性等现状。产生问题根本在对乡村艺术实践背后学理思考的漠视,未厘清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环境设计的审美逻辑与设计思维。唯有在实证调查基础上结合基础学理的理论分析,才能在艺术和美学维度上对乡村振兴实践起积极指导作用,才能更好地指导艺术与美学维度的乡村振兴实践。
在艺术设计中,设计逻辑是设计思维从感知到认知的转变过程,涉及观察、思考、表现、创新四个要素。许多有情怀的环境设计师因缺乏系统乡村设计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而盲目设计,构建不适用乡村环境的现代新艺术概念和标准,导致“好心办坏事”“设计性破坏”。一些设计师混淆了“看”与“观察”的概念,忽略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多照搬、移植城市环境设计的做法,忽视了乡村特色的本体性存在。因此在实际中应重视设计逻辑体系建构,深入并掌握农村日常生活环境、观念、风俗及实践知识,并用地域性知识与思维领悟、诠释农民日常生活,积极为艺术社会和乡村艺术建设拓开新道路。
环境设计学科涉及范围广且复杂,涉及有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室内设计等多个学科内容,甚至社会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等看似与其不相关联的学科也与之密切联系,因此要求设计团队在实际设计中具备足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乡村环境设计的项目通常存在实践周期长、实施难度大、专业性要求高、资金消耗多等问题,对设计队伍的项目实施过程与人才配置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在诸多环境设计项目中,不论是建筑、雕塑,还是公众使用率较高的公共空间等,设计的人文关怀性欠缺以致存在公众参与度较低的现象。一方面是在进行乡村环境设计时没有充分调研村民的生活习性与想法意见,导致其对环境设计的认可度较低,大大促成资源与空间的浪费。另一方面是设计手段的错误使用,部分项目形态飘然而地气不足,使得当地用户无法清晰认识环境设计对空间环境可产生的积极作用,较难感受环境设计对生活品质提高的重要意义,因而无法积极参与到设计项目中。
由于乡村环境设计项目周期长、见效慢,相对而言呼吁甚多,行动较少。时代有需求,专业有所依。针对乡村环境建设现状及问题,在设计实践前,充分调研地域情况与人们生活习性,深入处理好思想培育与物质构建、设计者与村民、传统与现实、城市与乡村等关系,为新时代乡村环境改造实施路径夯实基础。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也是艺术运动和乡村建设中最基本的指导理论。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新时代环境设计师是发掘当地文化、建筑、景观等建设责任人,须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深入挖掘建筑和场所的内在精神,处理好乡村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与生态环境、建筑形式等关系。农村现存的物质形态包含当地村民的思想和价值体系,是累积了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性,是村民生产和实践的精华。新设计应充分以设计思维建构物质环境,向人们传递其内涵精神,将村民的思想培育、行为规范、环境完善、制度建设等统筹规划并分步实施,否则将是个缺乏“精神支柱”的空壳。
在乡村环境设计中,当地居民的现实想法与设计师艺术追求存在一定差异。村民往往更关心艺术设计能否带来更多经济收入或其他利益,而设计师则将此作为用来展现自己艺术理念的途径。实践证明那些违背村民意愿的项目,通常“高开低走”。因此设计者处理好与村民的关系是设计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实施乡村环境设计时,应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注意培育并发掘本土文化。以人为本,只有关注村民福祉、尊重群众意愿、重视村民需求、维护村民基本权利,以村民为设计主体,才能带动当地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持续发展。
乡村环境设计根源是解决乡村现实与未来的问题,应紧扣乡村实际情况进行实践。许多背离乡村村规民俗、文化肌理的环境设计不但无法改善乡村文化景观,更加剧了城市文化对乡村的样式移植和思想捆绑。若设计离开传统,脱离实际,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法持久。积极运用现代化建设策略来保护传统村落形态,既是对文化、历史的尊重,更是促成优秀传统继承与发展的良策。通过现代化手段将乡村优秀传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呈现是行业发展之势,更是现代化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此乡村设计要赓续农耕文明,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紧靠现代化农村建设目标、紧随城乡融合趋势、紧扣时代发展脉络而展开,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不是乡土重建、以城统乡,而是城乡互动、价值共享下的复兴之路。乡村振兴与城市化发展并不相悖,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乡村环境设计是一项以提升村民生活水平为宗旨,优化环境、提供绿色、安全治理、提振农业、盘活土地、美化乡村的设计活动。乡村环境设计的重点与城市不同,不是处处建农庄、综合体的一味开发,或圈地运动,而是守住底线、红线、发展线,遵循“宜低不宜高、宜疏不宜密、宜简不宜繁、宜土不宜洋、宜隐不宜露”的总体原则[2],将设计重点落在规划建设与产业用地、环耕保护、生态平衡、绿化美化上,为今后乡村旅游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又预留出土地以合理土地利用率。
乡村环境设计项目要想深入人心,解决好设计主体、设计内容、设计策略的问题至关重要,即“为谁建”“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和美乡村环境设计唯有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宜居宜民,才能真正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乡村时代使命。
和美乡村环境设计项目是由设计师和当地群众两方共同协商、规划设计的结果。在实施过程中,设计师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如若设计脱离村民的需求,只关注设计美观性而欠缺设计实用性,不为人所用的设计不是成功的设计。因此设计重点应落在“为谁设计”上,在设计前广泛调研,了解农民生活环境、日常习性、信仰空间等,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在满足村民基本使用功能情况下,充分考虑村民的使用差异及心理需求,立足空间环境、本土文化进行合理性、可持续性、关怀性、美观性等综合设计,切实解决村民的实际生活问题、提升生活品质。
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必然有外来力量或艺术事项的介入,其设计的种类与方式也很多。积极推进创意设计,通过设计唤醒乡村活力,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1.手工艺赋能。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取“指尖技艺”元素转化为“设计因子”。
2.数字文化赋能。随数字化时代来临,数字科技赋予艺术设计更多灵感与乐趣。设计应紧跟现代化发展目标,突破传统设计模式,提炼地域特色文化、元素,运用新媒体等技术与之结合,建设乡村数字化场所,营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氛围,焕发乡村新生机、新动力。
3.文旅融合赋能。复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新农村建设、乡村艺术等特色元素,规划开发自然公园、文化创意、主题山庄、乡村民宿等新兴业态,提升时尚宜居气质,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发展。
村村不同、寨寨有别。由于各地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差异,环境设计介入乡村设计的核心问题是选取合适的项目切入点,即如何基于特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设计方法与艺术形式,进一步弘扬本土文化。
1.要有规划的前瞻性。和美乡村环境设计应基于宏观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当地历史文化和现实状况、着眼未来发展、紧靠现代化设计要求,既要注重村民生活和空间布局上的秩序适宜,更要考虑环境生态保护和农耕经济延展,主动发挥宏观性、整合性的设计策略优势。
2.要有表现的综合性。乡村环境是“人居环境的微观系统”,涉及包括聚落、生产、生态、文化、生活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空间体系。如此丰富的空间层次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如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产品设计,甚至融媒体设计等。设计过程需要特别注意对场景的包容、人文的渗透、精神的寄托等元素的“润无声”嵌入。
3.有空间的艺术性。运用设计思维讲好中国故事、乡村振兴故事。借用田间果园、山地林木、河流阡陌、天际界线等乡村自然景观元素,重构乡村本土纹样、语言、符号,协调好村道与村落、私人院落与公共空间、自然景观与生活建筑、生产劳动与休闲娱乐等空间关系,合理营造和谐的艺术气息与乡土意境,构建集生态、农业、人文等为一体的美好环境,注重展现新农村、新风貌、新特征、新理念。
新时代人们生活品质日益提升,对环境设计的表现张力和内在涵养提出更高要求。和美乡村建设的紧迫性和复杂性是设计师面临专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巨大机遇和挑战。环境设计专业应紧跟时代步伐、拓宽视域、探索路径、积极应战,学会跨专业融会贯通,充分发挥专业艺术性、整体性、多样性、包容性优势,勇于创新创造,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点,解决乡村空间环境艺术审美问题,提升人居环境系统,切实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繁荣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