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怡,吴成余
(1.四川蜀道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17;2.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17)
绿色公路是指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公路建设和管理理念,绿色公路建设不仅能够助推经济发展,也有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因此应采取合理化手段,更好地实现绿色公路建设[1-2]。为进一步优化高速公路沿线环境、提升景观质量和生态效果,实现绿色公路建设,基于绿色公路理念开展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十分必要。为此,需要设计人员及时更新设计理念,遵循开放、创新和协调、共享的理念,科学控制资源投入,强化碳汇能力,确保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维护,同时凸显人文特色,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项目[3-4]。
基于此,依托德昌至会理高速公路工程,分析项目概况和特点,对整体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构思与设计原则等进行分析,提出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方案及设计策略。
项目位于攀西阳光旅游区腹心,属于阳光休闲度假康养的核心地带,整合了多元化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各项规划的需要。项目区域与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相邻,受益于香格里拉旅游板块的旅游辐射效应。项目沿线的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涉及多个少数民族,如傣族、回族和白族等,人文特色突出。
进行项目设计时,应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明确设计理念,将一系列构思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绿化景观方案、污染防治措施、水土保持措施都应符合安全标准,以呈现出优质的景观效果,发挥出绿色项目的实际价值,为后续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支持。在此基础上,遵从绿色公路设计理念、融合“交通+旅游”的时代新需求,对公路景观进行科学化规划,呈现出和谐自然的公路景观。
此外,项目绿化景观设计必须结合区域情况,还要适当融入社会文化及民风民俗等要素,使公路系统满足交通功能需求,同时实现对当地文化的有效传播,发挥文化廊道功能。
由于不同植被对环境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也要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地理、气候和生态条件等因素落实好布局方案。
首先,需要考虑地理条件。由于不同地区的地形、土壤类型和水文地质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进行景观绿化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地理条件,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并合理规划植物分布。
其次,需要重视气候条件。气候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区域气候特点,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品种,以更好地发挥植物的遮阴和防风等功能,提供舒适的交通环境。
最后,需要考虑可持续性。进行景观绿化设计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点,选择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盐碱等特点的植物,以减少对水资源和养分的依赖,提高景观绿化的可持续性。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应优先考虑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在具体的设计环节,应积极运用景观提示作用,如减轻视疲劳、防眩和诱导视线等,让驾驶人员在整个行车过程中有效维护自身安全。在互通绿化设计中,需要关注分流区、汇流区等不同区域的安全;中分带绿化设计则应注重防眩要求,完善绿化方案;隧道洞口景观设计要求充分考虑对洞口“减光”,针对性地采取绿化措施,降低“黑洞效应”。在植物的选择和布局方面,应避免对驾驶员的视线产生阻挡,特别是要保证道路标志和交通信号的可见性。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方面,应确保植物根系的稳定性,以降低土壤侵蚀和滑坡风险。此外,应避免使用有毒、刺激性的植物,以减少对人体的潜在威胁。同时,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应注重可维护性。选择容易生长和管理的植物品种,降低养护和管理成本,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一,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积极践行“不破坏”的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维护原有自然景观,使其为道路建设服务。
第二,周边景观和文化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要素,因此要合理采取相关措施,做好对道路周边景观的维护及管理。
在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可以将高速公路作为宣传地方特色的工具,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植被选择,进行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时,可以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二是设计形式,可以利用当地的地形、建筑和文化元素,打造独特的景观特色;三是色彩搭配,植物的花色、叶色和果实颜色都可以用来突出地方特色;四是文化元素,可以将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景观绿化设计中。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与相关的专业人员和管理部门密切合作,以确保地方特色与道路安全相协调。
总体空间景观框架强调“绿色·流畅”,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密切结合,在有效的融合中呈现出独特风貌,同时展示出便捷、舒适和安全等特色,打造出富有现代气息和安全理念的绿色通廊。
依照项目区域情况,结合气候条件和环境、植被情况等加以细化,呈现出具体的景观段落,保证各个段落均能体现出景观魅力。德昌至会理高速公路景观分段如图1 所示。
图1 德昌至会理高速公路景观分段示意图
3.1.1 “傈僳风情·香城德昌”段
起点—K20,主要在德昌境内。细致整合和合理利用德昌现有的资源,确保呈现出独特的区域风情。六华互通、老碾隧道的景观设计更具针对性,以突出该区域段的景观主题。
3.1.2 “高山河谷·生态走廊”段
桩号K20—K50,沿线为高山河谷地带,自然风光秀丽。该区域也有较多少数民族聚集,如彝、傣、傈僳等,在该段设计中需要重视乡土植物和民族文化的呈现,同时要及时打通各个隧道,以提高交通便利性。
3.1.3 “川南明珠·红色会理”段
该段位于K50—终点,在会理境内,重点打造和平隧道、东山隧道等。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会理的各大景区都是需要分析的要素,如会理会议遗址景区、会理绿陶等。会理还具备丰富的红色旅游产品,因此该段也被命名为“川南明珠·红色会理”。此外,石榴之乡、南丝古道都是特色的代名词,象征着会理独有的魅力,是极具特色的区域文明。
3.2.1 路基边坡绿化
路基边坡绿化是高速公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公路工程施工创面进行生态恢复。需要对道路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满足交通安全及技术规范的基础上,使边坡开挖之后的植被恢复效果更加理想,同时合理控制运营期的成本支出。
在该项目中,边坡景观绿化主要运用了“矮灌为主,灌草结合”方案,物种选择方面放弃了以刺槐、银合欢、紫穗槐等豆科乔木为主的配置方式(路堑菱形网格和锚杆框架梁段落除外),而是以山毛豆、戟叶酸模、黄花槐等低矮灌木为主,避免植物枝叶伸入路面影响运营安全,防止植物因生长高大遮挡乘客的视线,同时降低公路营运后的修剪养护工作量。
3.2.2 路基路侧绿化
根据道路总体景观定位、道路沿线景观风貌及道路路侧实际情况,本着绿色、生态、节能的原则,对路侧采取不同的植物搭配方式,形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营造不同的景观界面。同时,对道路沿线的典型景点进行针对性的景观生态恢复设计。
该项目路侧绿化包含边沟绿化、挡墙垂直绿化、边坡平台绿化、填挖交界处绿化、隔离栅生态防护。设计过程中充分整合周边的优美视觉资源,以透景为主,同时在有不雅景观的路段采用屏蔽种植的方法。
3.2.3 中央分隔带绿化
中央分隔带是高速公路绿化中重要的线性景观,中央分隔带绿化设计应达到防眩的目的。该项目采用三种绿化植物方案,用于不同路段,通过植物色彩、高矮、树形的不同组合,丰富中央分隔带绿化变化,起到调节视觉疲劳的作用。选用的植物要求具备以下特征:耐旱、枝叶繁茂、生长稳定。凹形纵坡的中央分隔带应根据凹曲线半径提升植物的种植高度,也可通过适当的修剪整形,保证高度符合预期,以取得更理想的防眩效果。此外,要求所有苗木修剪后,枝叶均不得伸出波形防撞护栏以外,以确保行车安全。
3.2.4 互通式立交绿化
互通式立交绿化是沿线景观的重要节点,是区域形象的重要标志,通过科学的绿化景观设计,可凸显一个城市独有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底蕴[5]。全线设置7 座互通式立交。根据互通式立交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可以打造出特色互通和一般互通两种类型的景观,通过呈现绿色公路的魅力,展示地域风土人情。
其中会理东互通作为县城东面的主要入口,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采用紫叶小檗、金森女贞的植物色块打造互通中心会理莲瓣兰抽象图案,并配有“南方丝绸之路”雕塑。会理作为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古称“会无”,该互通以此作为主体,宣扬丝绸之路文化,可充分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其他互通绿化通过高大乔木山杨、凤凰木、银杏分区栽植,形成大小不一的空间,马樱丹、杜鹃花色块穿插其中,以紫薇、花石榴点作缀,以天竺桂为背景,形成特色景观。
3.2.5 隧道绿化
该项目全线设置13 座隧道,全部为分离式隧道。隧道洞门主要形式主要有削竹式、端墙式和直削式。隧道进出口大多为古朴的山林或丘陵景观,自然植被长势较好。其中,上村隧道端墙下部采用仿古青石砖铺砌,上部采用塑石翻模工艺,融入绿陶元素,展现会理绿陶特色。会理端护面墙结合陶器陈列,以“会理绿陶”题字,直观展现绿陶风貌,隧道景观成为非遗传承的载体(见图2)。
图2 上村隧道洞门景观
东山隧道是该项目中最长的隧道,在隧道中部内壁设置长为500m 的手绘图案,以降低长隧道带来的枯燥感和压抑感,提高驾驶安全性。图案为背负货物的马帮行进在峥嵘蜀道间,远处有太阳在山巅升起,给人以开阔及充满希望之感,展现了项目沿线的南丝绸之路文化(见图3)。
图3 东山隧道内饰效果图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效果不仅影响省市形象,还直接关系到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心情,因此基于绿色公路理念对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因地制宜、安全高效、生态保护、突出特色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原则,并结合德昌至会理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分类研究了路基边坡、路基路侧、中央分隔带、互通式立交、隧道等景观绿化设计思路和方案,以期为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提供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