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研究

2024-03-20 18:39王兆秋张勇吴波
标准科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

王兆秋 张勇 吴波

摘 要: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从本质上改变了企业的生存方式,知识产权拥有数量与管理水平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然而,由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制约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此,本文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集中式、交叉式、分散式与复合式)为切入点,探究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原则(综合性原则、动态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与创新性原则),并从小型、中型与大型不同规模企业角度出发,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策略。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策略应用后,小型企业、中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知识产权拥有数量与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证实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管理模式标准化,经济效益,企业知识产权

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4.02.006

0 引 言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于2008年颁布,是我国实施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主要依据,能够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供正确的方向。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目前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相关法规法条较为匮乏。现今,企业要想稳定、高速地发展,需要考虑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并为其创建有利的环境,通过企业运营情况,不断对知识产权管理模式进行升级与完善,以此来创造大量知识产权,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1]。

由此可见,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对于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有效提升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与自身竞争力,推动企业长期发展[2]。21世纪以来,企业资产类型得到了质的转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转变为无形资产的数量及其质量,尤其是知识产权,逐渐形成了知识经济,从本质角度上改变了企业的生存方式、生存条件与生存资源。目前,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水平较弱,大部分企业核心技术和配套自主知识产权较少,对于知识产权的应用力度较小,无法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3]。与此同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仍然处于混沌状态,管理者知识产权意识浅薄,企业知识产权相关研究投入资金较低,相关研究人才较为缺乏,无法与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有效融合。

现今,中国正处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企业知识产权迎来了新时代,其社会关注度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但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种类较多,各有利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成为制约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应用的关键难题。因此,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研究。

1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探究与分析

针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来看,其需要根据企业具体的组织结构、组织层级、管理重叠程度来形成具体的管理模式,主要划分为4个类别,具体如图1所示。

(1)集中式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1)形态:此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主要应用了“集成管理”思想,设立专门、唯一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由企业管理者对其进行直接管理、统一部署与筹划[4 -5]。企业在上述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指导下进行运作,每个环节(开发、制造、买卖等)统一贯彻知识产权管理内容,最大限度提升知识产权的管理效率。

2)特点:此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特点较多,①有利于企业资源的整合,方便企业对知识产权进行集中的监控、调度与管理;②加强了企业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功能,能夠实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关信息;③促进了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也降低了知识产权的多重风险;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内容较为完整与统一,有利于其价值的评估及应用,助力企业稳步发展。

3)适用条件:此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适用于知识产权类别较少或者知识产权管理处于初期阶段的企业。

(2)交叉式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1)形态:此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主要采用两级管理方式[6]。其中,一级是企业总部精简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二级是下属单位设立的知识产权事务部门。

2)特点:此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特点主要为总部统一管理下的部分授权制度,也就是说,企业总部对知识产权进行统一的管理,下设知识产权事务部门只具备一部分权利,知识产权获取收益也是两个机构共同拥有。

3)适用条件:此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适用于知识产权管理开展时间较长、相关部门对于知识产权管理具有一定认识的企业。

(3)分散式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1)形态:此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主要是依据知识产权的类别设置不同的管理部门,由下属单位自行设立相关事务部门,对不同类别知识产权相关事务进行具体的处理与管理[7-9]。与此同时,不同类别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还需要根据企业产品的特征以及市场销售的具体情况,对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措施、内容等进行不断调整与完善。

2)特点:此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特点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充分授权制度上,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者不干涉知识产权管理过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可以自主对知识产权进行应用与管理,其获取的全部收益归属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3)适用条件:此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适用于知识产权管理处于发展阶段、知识产权文化氛围良好、知识产权类别较多的企业。

(4)复合式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1)形态:此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主要是依据企业产品类别、技术类别等对知识产权进行直接管理,能够有效避免重复开发技术现象的发生。

2)特点:此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主要特点就是打破了传统组织原则,应用了双元权责结构,即以企业产品、技术类别为主线的横向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下设以职能为核心的纵向知识产权管理组织,共同实现知识产权管理功能。

3)适用条件:此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知识产权事务管理一定会出现重叠现象,适用于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较高、产品或项目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以上述描述内容为基础,比较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具体见表1。

如表1内容所示,每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均有各自的优劣势,无法普遍适用于全部的企业,并且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也间接致使现今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整体较为低下,故对知识产权管理模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势在必行。

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原则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如下所示。

(1)综合性原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知识产权管理需要贯穿其生产经营的全环节,涉及内容较多,例如: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等,因此可以看出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10,11]。与此同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还需要与外部相关部门进行有效地交流与沟通,才能实现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由此可见,知识产权管理需要考虑多种要素,例如: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市场环境、管理相关流程等,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过程,因此其标准化处理必须遵循综合性原则,才能保障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完整性。

(2)动态性原则:经济形势、国际竞争情况等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生变化的,国家关于知识产权的规定内容也会相应调整,这就要求企业需要根据宏观环境变化,对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结构、人员素质、权利要求等进行调整,获取市场生存与发展的机会[12,13]。由此可见,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并不是一时之事,需要遵循动态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由于企业处于不断成长过程中,再加之企业发展步伐的不同,致使企业之间存在着规模、实力等方面的差距,无法直接套用效果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这就要求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必须遵循针对性原则,即依据企业自身情况(经营状况与知识产权管理状况)来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助力企业高速发展。

(4)创新性原则:创新是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的源泉与动力,也是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在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过程中,只要是有利的创新理念与思维,例如:科学配置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优化管理模式结构等,需要对其进行高度关注,并对其进行测试及不断调整,从而构建最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3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

以上述阐明的标准化原则为依据,从小型、中型与大型不同规模企业角度出发,确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标准化内容,具体如下所示。

(1)企業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策略

小型企业一般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核心技术较少,整体实力(研发能力、经济实力等)较弱,无法投入较多资金去开展技术研发[14]。此种规模的企业应该将核心技术申请专利,通过国家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核心技术。由此可见,小型企业主要采用防御型知识产权战略。另外,由于小型企业研发能力较差,应该对符合自身知识产权战略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行引进,将其产品化,开辟新的产品市场。

中型企业整体实力(研发能力、经济实力等)相较于小型企业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与增强,科研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知识产权拥有数量也随之增加,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15]。一般情况下,中型企业具有自主创建品牌,企业管理者对于知识产权管理具备一定的了解与认识。此种规模的企业主要采用混合型知识产权战略,由于其市场地位不太稳定,知识产权战略应该尽可能严密,对自身的知识产权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

大型企业整体实力较为雄厚,研发能力较为强劲,知识产权拥有数量众多,相对应的知识产权战略水平也较高,甚至会参与到国家标准制定中。此种规模的企业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并能够准确预测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保持着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由此可见,大型企业主要采用进攻型知识产权战略,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2)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与管理人员配备标准化策略

小型企业不需要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由其他机构对企业知识产权代为管理,例如:企业法务部门或者研发部门等[16,17]。但是,小型企业管理者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视程度,采用副总经理级别领导对其进行直接管理,并配备一个或者两个专职人员。

中型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并与最高管理者直接沟通,使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到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信息与状况,制定出有效的知识产权策略,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提供帮助。

大型企业需要设置一个知识产权研究院或者研究中心,对国内、国外知识产权相关政策、规则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为基础,结合大型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出最完善的知识产权总体战略。

大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根据知识产权管理组织结构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保障知识产权管理的正常实施。

(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标准化策略对于小型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数量较少,如何对其进行保密至关重要[18,19]。与此同时,小型企业要想更好发展,应大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以此来提升知识产权的产出量。因此,小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应将保密制度、激励与归属制度放在核心位置,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对于中型企业来说,其主要任务是创造更多的知识产权,避免无效知识产权的产生,因此,中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应将检索与检验制度、激励与归属制度放在核心位置,应用有限科研资源产出最多的知识产权。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其知识产权数量较多,管理压力较大,应该制定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20]。首先,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制度,加强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保密意识,在根本上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其次,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激励与归属制度,鼓励员工创造出更多的知识产权;最后,制定知识产权评估制度,最大限度提升知识产权的产品转化率,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4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实证分析

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选取多个小型企业、中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其中,从业人数在2000人以上、销售额超过3亿元、资产总额超过4亿元的单位为大型企业;从业人数在300人以下、销售额低于3千万、资产总额小于4千万为小型企业;中间为中型企业。选择全国范围内服务业、IT行业、电子行业和金融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上市公司和部分非上市公司发布的年度报告或财务报表获取企业知识产权数量。将其随机划分为10个组别,具体见表2。

对每个组别应用前文提出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策略,随后以平均数值作为实证数据,通过不同规模企业知识产权拥有数量与企业经济效益来验证标准化策略的应用效果。

其中,知识产权拥有数量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相较于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策略应用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策略应用后小型企业、中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知识产权拥有数量均有显著性增多。其中,小型企业知识产权拥有数量最大值为18个,中型企业知识产权拥有数量最大值为39个,大型企业知识产权拥有数量最大值为80个。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策略应用后,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知识产权拥有数量均有显著增加,这可能是标准化策略的应用导致了更系统更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的申请和保护。因此,企业能够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知识产权。该实验初步证明,应用标准化策略对企业的知识产权拥有数量具有积极影响。

企业经济效益变化情况见表3。

如表3所示,相较于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策略应用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策略应用后小型企业、中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经济效益均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其中,小型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值为20.15万元,中型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值为48.56万元,大型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值为85.6 4万元。上述数据进一步证明了应用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策略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影响。通过标准化策略的应用,企业能够有效管理和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进而利用知识资产实现创新和竞争优势,从而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

对于小型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提升的幅度可能相对较小,但仍然可以看到正向趋势,这表明小型企业在应用标准化策略后能够更好地利用知识产权,并通过创新和知识转化等方式促进经济增长。

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较小型企业更高,这可能是因为中型企业拥有更多资源和市场机会,采用标准化策略后能够更好地利用知识产权,提高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

大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幅度相对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大型企业具有更丰富的知识产权资产和更强大的研发能力,标准化策略的应用对其经济效益产生了显著影响。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策略应用后企业知识产权拥有数量与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表明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策略应用效果较佳。由此可见,随着知识产权在企业中占据的地位逐渐升高,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已然成为企业运营战略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力。

5 结 语

随着知识产权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着重考虑如何提高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本文针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研究。根据企业的产业结构,分析企业知识产权的集中式、交叉式、分散式和复合式4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需要遵循综合性、动态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原则,以确保企业能够有效保护、管理和应用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企业在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标准化时,需根据自身规模和实力选择合适的知识产权战略,小型企业建议采用防御型战略,中型企业建议采用混合型战略,而大型企业则建议采用进攻型战略,以保护和提升自身的知识产权价值。根据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不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标准化应包括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与管理人员的配备,以及制定适合企业规模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标准化策略后,企业的知识产权数量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明显提升,这表明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标准化策略对企业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施振佺“.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目标考核体系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 2021, 41(20):66-71.

孟宪飞,刘士星. 高质量论文与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发展[J]. 科技管理研究, 2023, 43(6):16-21.

徐蕾“. 双一流”背景下我国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的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2, 40(12):88-94.

詹爱岚,陈衍泰. 标准创新生态系统治理与知识产权战略演化[J]. 科学学研究, 2021, 39(7):1326-1334.

赵婧. 涉农知识产权管理中著作权保护探析——评《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协同创新机制优化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3):259-259.

王春梅,邹燕红. 知识产权管理保护视角下的陶瓷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以景德镇陶瓷文创产业为例[J]. 中国陶瓷, 2022, 58(11):97-101.

张海强,杜荣,艾时钟,等. 考虑确权可信能力的知识产权管理平台确权渠道策略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22,30(11):333-342.

金银. 面向共享与协同的设计产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J]. 科研管理, 2022, 43(9):169-175.

庞雪. 基于新形势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的探讨[J].经济学, 2021, 3(6):29-30.

陈恒,李明秋,李金秋,等. 专利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协同及演变[J]. 科学学研究, 2022, 40(4):652-664.

陈永昌,孙鹏博,王宏鸣.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能否推动企业开放式创新?——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为准实验的經验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3, 44(4):90-107.

余翔,张润哲,张奔,等. 适应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J]. 科研管理, 2021, 42(8):176-183.

唱婷婷,杨新涯,沈敏,等. 高校图书馆多层级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模式研究——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1, 39(4):73-80.

蔡启明,许宸豪,张磊. 知识产权转移运行机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 2021, 41(1):77-80.

沈国兵,孟彩霞,沈彬朝. 创新模式与知识产权保护对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国际比较[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22, 29(1):56-76.

宋伟,金永杰.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 华东经济管理,2023, 37(2):84-91.

黄栋,王娟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创新国际化中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J]. 企业经济, 2023, 42(5):18-29.

陈慧琪,吕源,刘敏榕. 高校学科馆员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线上培训质量研究——基于FULink联盟馆员调研数据[J]. 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21):76-83.

王欢欢. 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 经济学, 2021, 4(1):48-50.

董新凯. 竞争法规制——知识产权信用治理的基本路径[J]. 学术论坛, 2022, 45(6):86-100.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
提高育肥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探讨
医院经济效益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