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丽君
宋代诗人范成大曾写了一组有关田园生活的诗,命名为《四时田园杂兴》。诗歌清新自然,展现了当时农村的生活面貌。其中有一首收录在我们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大人们白天在田间除草,晚上回家把麻搓成线。男男女女各自承担起农业劳动的重任。小孩子们虽然不懂如何耕种、纺织,但是也在桑树阴下学着大人种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田园忙碌但又祥和的画面。
从诗歌的结构看,整首诗的诗意形成了前后对应的关系。前两句描写的对象是大人,后两句则是儿童;前两句中的动作“耘田”“绩麻”,對应后两句中的“耕”与“织”。在过去的农耕社会中,男女分工明确。男人主要在地里劳作,而女人则在家纺织,这就是诗句“儿女各当家”的意思。
在读诗的过程中,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耘”“耕”这两个与田地劳作相关的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部首“耒”(lěi)。我们现在很少用这个字,它和“未”“末”很相似,唯一的区别是字形上端多了一横。“耒”是什么意思呢?你看它的金文 ,是不是有点像叉子?“耒”其实是古代一种原始的翻土农具,由曲柄和尖头两部分组成。曲柄,就是一根弯曲的木棍。顶端的尖头最初是用木头制作,后来改用金属,比如青铜、铁等。把尖头用力踏入土中,然后往上翻,土块自然而然就松了。
在古代典籍中,“耒”经常和农夫连用。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守株待兔》,讲到宋人自从捡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后,“因释其耒而守株”——于是就放下了手中的“耒”守候在树桩旁。现代人在讲述这个成语故事时,经常配上一幅图,人们往往会把宋国农夫手中的“耒”画成锄头。其实它俩并不相同,锄头是往里用力,而耒则像铲子一样,是向外用力的。
因为“耒”是农具,所以在汉字的构造中,与田地劳动相关的一些字就用“耒”作为部首。比如古代有一种两人共同耕作的方式,叫“耦”。我们现在的农具“锄”,古代其实也写作“耡”。当然,最熟悉的莫过于“耕““耘”。“耘”是除草,而“耕”则是翻土、松土。土地松软的目的是为了播种,因此就有了“耕种”的说法。
“耕”字中的“耒”表示耕种所需要的农具,那字形右边的“井”又有什么作用呢?如果追溯它的字形演变,我们可以看到“耕”的早期字形由“耒”和“田”组成,写作 ,非常清楚地表示在田里使用“耒”这种工具。后来到了小篆,“田”变作“井”,就成为
。难道是到井边劳动了吗?实际上,这里的“井”依然代表的是田地。这就要说起古代社会的一种制度——井田制。
井田制是在西周盛行的一种土地制度,当时土地都归国君所有。君主把土地分封给各级贵族,受封者能够世代享用,但不能私下买卖。贵族们就让自己的庶民耕种这些土地。为什么叫井田呢?原来它是将一块耕地划分为九块一定面积的方田。由于中间有纵横交错的大小道路和灌溉沟渠,九块方田合在一起,恰好呈“井”字形,所以叫“井田”。九块方田合为“一井”,周围的八块是私田,由八户庶民自己耕种;而中间一块则是公田,八户共同耕种,收入归贵族所有。“耕”字的字形从“田”变为“井”,大概是受到这种社会制度的影响。
当然,单靠人用“耒”翻土,一天估计也翻不了多少。所以古人很快又想出了一种效率更高的耕种方式,那就是“犁”。从“犁”的字形,我们也可以猜出这种耕种方式和“牛”有关。它是由牛在前面牵引着耕具,这样会使翻土的效率大大提高。所以牛在中国文化中,它在最初并不是美食的代表,而是重要的生产能手和祭祀动物。古人在命名时,也常常把牛和耕种联系起来。比如孔子有两位学生,一位叫冉耕,字伯牛;另一位叫司马耕,字子牛。他们的名都是“耕”,而字则都是“牛”,名和字相关。
随着时代的演变、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的耕作方式都采用了机械化手段,比如最常见的机器便是耕地机,不知道未来的耕种方式还会不会有新的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