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李 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3-12-01].https://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是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笔者认为,“共同体理念”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各民族在共同的地理空间中,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其既是空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也是时间历史逐步发展形成的产物。因此,在新的时代我们重新去理解和认识它,还必须从认识中华文明历史和源头开始,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具体的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上多次强调,“要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②习近平.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3-06-02)[2023-12-01].https://www.mct.gov.cn/preview/special/9716/9724/202306/t20230627_945389.htm.,并且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①习近平.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3-06-02)[2023-12-01].https:// www.mct.gov.cn/preview/special/9716/9724/202306/t20230627_945389.htm.这激发了笔者深入中国贯通古今、由自己的信仰和审美实践逐渐建构起来的心灵世界,进一步阐发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核心价值的研究意愿。
对这一共同体理念的认识,一方面要从历史的维度对其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所谓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往往是由该民族共同的信仰和情感凝聚而成,其养成需要由语言、文字,包括声音、图像和肢体所构成的表象系统来体现或表达及传播。这些表象系统一方面是由不同类型的文化符号所构成,另一方面也是由不同的艺术形式作为载体来表达,并在表达的过程中形成民族集体共享的审美经验,这些共享的审美经验不仅会形成民族性的共同体理念,还会进一步生成本民族的心态秩序,然后由内到外地建立起本民族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从而形成一种世代相传的社会秩序。
这是一种以信仰和情感为基础的集体意识,也是本文要讨论的共同体意识。一般来说,集体意识所构成的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而集体无意识所构成的则是心态结构和心态秩序,而心态是文化的核心,是保障中华文明的历史得以持续性演进的内在链条。只有厘清这种心态结构和心态秩序构成的原理,才能真正理解中华民族长久以来所产生的恒久的文化认同,也就是本文要讨论的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以此思考为前提,本文以中华民族的礼乐传统为背景,将不同地域的族群通过仪式中的文身、歌舞所形成的共享的审美经验,以及在此背景下形成的由官民共创的心态秩序作为研究主题,深入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价值,并将重点放在集体无意识的认知系统,力图通过本研究指明这个暗含“家国天下”的认知系统如何合力指导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实践积累,进而保持中华文明代际相传的稳定性,并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
要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首先要对人类集体意识的理论有所认识。因为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集体意识是塑造社会群体和个体的自我认同感的关键因素,其形成过程是通过社会互动、符号使用和意义建构等方式实现的,也可以说,集体意识实则也是共同体意识的一种不同表述。因而,在回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内涵和价值之前,首先需要对其理论源头的关键概念进行溯源。
19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围绕“社会”的根本概念和建构路径掀起热议。1893年,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将现代社会的分工和合作问题作为独立研究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且在此基础上第一次提出“集体意识”概念。他将集体意识定义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②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42.,即社会成员共有的信仰和感情构成了该社会生活的固定制度。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塑造了人的意识,这就是集体意识。同一时期,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曾通过探究新教伦理如何促进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来深化集体意识的讨论,试图通过传统宗教伦理的现代化形成新的集体意识促成人类社会团结的精神动力。③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49.后续,众多学者围绕集体意识和认同理论的关系、共同体意识和社会团结功能等论题做了延伸论述。例如,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场域”“惯习”等概念④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论大纲[M].高振华,李思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387.,认为集体意识是社会成员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对个体的行为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指出人们通过共同的文化、历史和语言等元素,想象出一个共同的民族身份,因此“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①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这种身份认同的形成,将集体意识从社会秩序的共时性探讨基础上加入了历时性的历史文化考察。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提出“轴心时代”的核心命题,并在人类发展在史前、古代文明、轴心期、科学技术时代四个阶段文明进程时,探讨了集体意识所起到的作用。②卡尔·雅斯贝尔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李雪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8,32-33.百余年间,集体意识为理解现代社会的建构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工具,论及集体意识凝聚社会团结功能上所发挥的作用,很多学者集中关注到国家典礼或民间仪式活动,并逐步向群体精神内核结构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和人类学界也逐渐成为集体意识研究的重要领域,加速促成这一转化。
早期集体意识理论学者更多的是从社会结构的视角进行研究,值得关注的是,另外还有一批学者则选择从个体心灵的认知入手,研究与集体意识相对应的集体无意识,其更多涉及的是心态结构的问题。这是共同体意识中更深刻的核心价值,是在当今中国学术界还未得到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费孝通在晚年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研究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物质资源的利用和分配还属于人同地的关系,称之为生态的层次。③费孝通.孔林片思[M]//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自觉与学科建设.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57.当人类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人与人的关系的变化,发展为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的问题。这个层次应当是高于生态关系,这就是费孝通称之为人的心态关系的部分。他认为,心态研究必然会跟着生态研究提到我们的日程上来了。④费孝通.孔林片思[M]//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自觉与学科建设.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57.他说,中国今天的社会学,应该探讨古人谈了几千年的这个“心”究竟是什么东西。中国社会学现在还没有特别讲这个“心”,但是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社会,不讲这个“心”是肯定不行的。⑤费孝通.孔林片思[M]//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自觉与学科建设.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404.所有的意识都是来自心灵,而心灵意识的集合既有集体意识的部分,还有集体无意识的部分,这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深入于内心世界的惯习,因此,作为学者应该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1916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基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潜意识研究基础,将人的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由此正式提出“集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其意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这一理论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存在一个由遗传和集体经验形成的深层部分。它突出显示了人类心理中的共同性和遗传性,这些因素在群体行为和思维中发挥重要作用。相似地,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从语言学研究出发,认为人的语言行为大多数都发生在无意识的思想水平上,也就是说,当人们说话的时候,并不对句法和语法有意识,只是进行说话的行为,并未在意其背后的潜在结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法就是语言背后的无意识结构。从语言到人的全部行为,列维-斯特劳斯在1948年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对集体无意识在梦、图腾、献祭、亲属制度、社会组织中普遍存在和产生的影响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在他看来,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通过共享经验、遗传和环境因素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⑥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0.他把象征体系看成是文化的表层结构,并且指出“唯有基于共同的集体之共同需要的、有结构的层次才保持稳定。”⑦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裸人[M].周昌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45.与荣格从心理学切入的视角不同,作为人类学家的列维-斯特劳斯更关注集体无意识的形成、存在和内涵,研究其表象背后的结构和象征系统,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维,人类学也正是“因集体现象的无意识本质的存在而产生的”。受到列维-斯特劳斯的激发,一些英美人类学者“潜心于人类符号体系与仪式行为的研究,通过对人类心灵及社会格局的具体而深入探究。”①王铭铭.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J].教学与研究,1999(4):30-36,80.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格尔兹(Clifford Geertz)深受其影响,主张人类文化的基本特点是符号和解释性,他指出,“文化是一种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②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109.为了努力寻求人对社会解释的共用符号媒介,格尔兹以象征人类学的视角,侧面探讨了集体意识在文化传承和社会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落实到具体社会生活的场景中,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理论都对人类生活中的仪式活动诉诸了较为集中的重视和强调。涂尔干认为,“仪式为维护群体共同信仰体系的生命力服务,而且仅为此服务,仪式必须保证信仰不能从记忆中抹去,必须使集体意识最本质的要素得到复苏。通过举行仪式,群体可以周期性地更新其自身的和统一体的情感;与此同时,个体的社会本性也得到了增强。”③埃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95.因此,仪式成为展示集体力量和唤起集体力量的场所。“如果没有这些周期性的、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再次确证他们之间的团结的仪式,社会就会逐渐分崩离析。”④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M].李霞,译.北京:中华书局, 2006:170.列维-斯特劳斯则致力于将神话故事中关于信仰或禁忌的描摹转化为潜藏了集体无意识的文化结构模型。⑤Claude Levi-strauss.Confrontation over Myths(with Paul Ricoeur)[M].New left Review,1970:62.可见,仪式的存在和运行机制规定了群体的行为逻辑、等级次序、集团结构,仪式中具体的神话信仰、艺术形式和审美体验则成为激起其行动的指南,借助更为直观且联通身心的艺术感化力量,将仪式中的集体意识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哈维兰(William A.Haviland)直接强调了仪式活动中艺术的作用和意义,“音乐、舞蹈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艺术,比如巫术,开发了人们心里的易感性,以对他人施魔,使他们以对施魔者有利的方式去感知社会现实。也像‘宗教’一样,任何种类的艺术都表现人类对秩序的追求。”⑥威廉·W.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47.为此,无论是研究集体意识还是集体无意识都需要从研究仪式开始,从研究仪式中的艺术表达和审美经验的共享开始。
回归到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语境中,古人也一样是用礼乐仪式来不断强化民众集体意识的核心纲要。《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中国的文化“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以事神鬼,以谐万民,以致百物。”可见,礼乐仪式涉及生死、万民和百物,包含着中国人的一套规则和法则,也是展开中国思想研究的重要入口。并且,《乐记》中有云,“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⑦胡平生,陈美兰,译注.礼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131-132,139.中国的古人以“礼制”制定规则,指导人按照等级符号约定来生活和装饰等,以“乐舞”来调节人的情感。“‘礼’既然是在行为活动中的一整套的秩序规范,也就存在着仪容、动作、程式等感性形式方面。这方面与‘美’有关。”⑧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8.因此,“礼乐”中的“礼”是以各种礼节来规范的,“乐”则包含着音乐、舞蹈和诗歌等具体的艺术表达形式。并且,“‘礼’不只是‘仪’而已,它是由原始巫术而来的那宇宙(天)—社会(人)的统一体的各种制度、秩序、规范,其中包括对与生死联系着的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心理的规范。”①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0.所以,中国的礼仪制度,事实上就是一套规范,中国的文化之所以比较牢固,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有一套解决人与人相处的关系的秩序。费孝通认为,弗洛伊德曾在研究心态问题上作出了尝试,“但他却从‘病态’来研究人的心态,这是从反面来探索的路子。我们需要从正面来研究,过去是孔夫子,他曾从正面入手研究心态。”②费孝通.孔林片思[M]//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自觉与学科建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57-58.在他看来,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在那样一个诸侯纷争的时代,孔子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心态建立了一个儒家学说,解决了人与人如何相处的问题,虽然孔子的学说有他历史的局限性,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的确帮助建构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而今天面临一个更大的全球化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也是在试图建构一个新时代的稳定的社会秩序,这不仅需要从社会秩序上,也要从心态秩序上来解决这一问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③习近平.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3-06-02)[2023-12-01].https://www.mct. gov.cn/preview/special/9716/9724/202306/t20230627_945389.htm.因此,要研究清楚这一问题,还要从中国文化的源头来开始梳理。
认识任何一种文明都需要从其初始条件开始,包括自然生态、地理环境、历史历程、种族信仰等。认识中华民族包括其共同体意识也是如此。
不论哪一种文化的共同体意识,都具有一定的原生性和在地性,都是在当地的土地上自然“长”出来的。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也是生长于中华大地。纵观中国版图,地缘格局关系上整体展现为半封闭状态:其西南面和西面的道路被世界最高山脉重重隔绝;东面是近代以前靠人力和简单工具无法跨越的太平洋;而北面和西北面则是广袤的沙漠和草原,虽然草原可以在陆地上与外界相通,但是古代中国因为长城的建造使其仍然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境内自然资源种类丰富、耕种面积广、河林路网四通八达,高山大川的阻隔一定程度上使得各个族群聚落内部结构相对稳定,因而能长期保持自给自足的状态,所以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在大部分时间里是处于半封闭状态。
从中国社会更广泛的基层面貌来看,“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④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因而,费孝通提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显然,农业与游牧业、工业关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也正因为农业是属于定居性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以深厚的农耕文明基础决定了生活于其中的人们重视查看天象、掌握节气、敬畏自然,以此来保护好自己生产和生活高度依赖的自然环境。徐复观指出,“道德、艺术、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三大支柱……而中国文化,走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征服自然以为己用的意识不强。于是以自然为对象的科学知识未能得到顺利的发展。所以中国在‘前科学’上的成就,只有历史的意义,没有现代的意义。但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道德的根源、人生价值的根源;不假借神话、迷信的力量,使每一个人,能在自己一念自觉之间,即可于现实世界中生稳根、站稳脚;并凭人类自觉之力,可以解决人类自身的矛盾,及由此矛盾所产生的危机;中国文化在这方面的成就,不仅有历史的意义,同时也有现代的、未来的意义。”⑤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2.当西方世界遇到生态危机和信仰危机的今天,中国古代的智慧也许能焕发出更生态和更人文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世界的未来贡献智慧。也为此,中国传统的共同体意识更是一个值得发掘的宝库。
如前文所说,中华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文明中发展而来,因此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对大自然的开发必须节制。这样的土地和自然环境决定了中国人价值观的建构。由表及里地从自然环境当中产生出一套心态意识,其需要有一套制度和礼仪来具体实施和深入人心,这就致使以礼乐为基础的儒家文化得以产生与发展。其“为了在有限的自然环境里得到发展,发展出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环境意识,同时也发展出了‘节约资源’‘知足者常乐’等重视稳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乡土意识。”①方李莉.中国文化基因与“生态中国”之路[J].粤海风,2021(3):32-48.“在一片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的独立的地理单元中,其又产生了‘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一家’的‘有容乃大’的开放与包容的心态意识。”②方李莉.中国文化基因与“生态中国”之路[J].粤海风,2021(3):32-48.在此基础上,正如《轴心时代》中所描述的,当时的儒家主张“君子依照礼仪精细规则而生活”③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M].孙艳燕,白彦兵,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151.,也正是由于这一套规范准则,文人开始把礼仪和贵族家庭的习俗惯例编辑成典章,为君主、百姓乃至后世万代所遵循和传承,这就是礼乐传统的来源之一。
涂尔干提示我们,人类大多数的意向都不是个人生成的,而是外界的引导、熏陶和压迫形成的。④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309.作为整体的社会,其成员之间的关系除了物质性的结合以外,更主要的是精神性的结合。中华文明,属于贯通古今的一级文明,其文化内核往往通向远古,而远古文明往往就是通过仪式来不断加强集体意识,因此,可以说,礼乐仪式正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也是几千年来塑造国民精神的重要方式。如费孝通所描述的,“民间的一些传统,人们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也就渐渐有了敬畏之感了。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⑤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5.
费孝通将涂尔干提出的“有机的团结”和“机械的团结”转述为更符合中国乡土本色的“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因为在中国思想文化的深层中,实际上是在人情礼俗中潜藏礼法规则,将真、善、美的规范和追求内化为人生第一信条,法理则作为次之选择的鞭策,所以,“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⑥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正是将以礼养仁的修身养性观念沉浸于日常一切视听言行的活动之中,所以他“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不够准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⑦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6.这又与中国农耕文明为主体的自然观相呼应,钱穆先生认为,“农耕文化之最内感曰‘天人相应’‘物我一体’,曰‘顺’曰‘和’,故此种文化之特性常见为‘和平的’。”⑧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ⅲ.气候、雨泽、土壤影响作物的生长情况,也决定人的基本生存,这些自然因素早先又非人能所控制的,促使人们产生对自然神的崇拜以及对节气的遵守,并且通力合作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是长久以来人出于生存本能形成的认知。这样说来,礼乐文化又祛除掉了一部分“强制”的色彩,其礼俗社会的主动性不是依靠礼制的强制推行,更是在于农耕文化所积淀下“天人合一”“安居乐业”的集体无意识,带有强烈的秩序感。而为了让其深入人心又往往是以艺术的形式来表达,让人们在敬畏中得到美感,在审美经验的共享和互融达到精神上的高度一致。
除了礼乐仪式,中国文化还非常重视节日,节日也是审美经验共享的一个重要场所。中国的节日大都与农业的节气有关,其充分地表现了中华文明是一个依照自然节律而生活的民族,也就是说,中国人将农业知识系统包含在节庆的体系中,节日的延续不仅是一种“为秩序而秩序”的惯例,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包含生产经验、生存技巧、生活知识的文化体系。依据农业生产的需要,人们通过长期对天象、气象、物象的观察,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岁时节日系统“二十四节气”。这24个节气的规定使得一部分日常的日子变得非常的突出,这些日子就变成了我们的节日。这样一来,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就自然随着节日的民俗活动而出现,和中国的礼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尽管中国地域广袤辽阔、民族多元,但由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贯穿全年的核心节日普遍地通行在不同聚落族群文化中,使得各地达成较为统一的礼俗秩序,因而加强了文化的认同和人心的聚集。而且节日的仪式也是展示集体力量和唤起集体意识的场所,当前,这种具有仪式感并且还广泛流行的典型场所就是春节期间各地的庙会。像西方人的圣诞节要去教堂一样,中国人在春节也常常要去赶庙会。庙会是围绕“庙”和“会”而展开活动的,所谓的庙,就是祭祀,所以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而“会”则是交易和娱乐。所以在庙会上除烧香还愿以外,还有各种戏曲、木偶戏、说相声、舞狮子、扭秧歌、踩高跷等表演,这些表演有的是为了娱神,有的也是为了娱人,“庙”“会”相合形成一个人神共庆的空间。
起初“庙”与“会”功能分立,孔子在《论语·先进》中最早将“庙”与“会”连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①孔子.论语通译[M].徐志刚,译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58.,即将宗庙的祭祀与诸侯的会同相分离;而后,宗教开始兴盛,庙会职能从对先祖的祭祀转变为对神灵的祭拜。市场经济萌芽产生后,民间庙会加入更多贸易集市和娱乐休闲的活动,如《东京梦华录》中便有记载,开封城内举行正月庙会,届时“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并左右军百戏在其中,驾坐一时呈拽。……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6[M].杨春俏,译注.郑州:中华书局,2020:395,404,407.《燕京岁时记·过会》也记录描述了清代北京城中举行庙会时的热闹景象:“过会者,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杠箱、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钹、高跷、秧歌、什不闲、耍坛子、耍狮子之类……随地演唱,观者如堵。”③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67.到如今,庙会活动更现代化,呈现为一种多重话语权利在场的文化展演和商业演出活动,不少地方还将其开发为具有旅游资源的地方性景观。即便在当今城市化进程日益生成城乡平衡发展的争议,庙会活动仍在不断更新内部形态的努力中被保留下来。也就是说,去掉了庙会活动中的“神性”,保留了“狂欢”特质的人神同庆空间中,兼具传统性和现代性性格的人们同样保持了一种默契,欢腾气氛之下仍是对礼乐为纲的社会秩序的遵从。
同时,在庙会上还有各种面具、雕塑、泥人、风筝等民间工艺品出售,这些艺术有的是来自农民业余的手艺,或者是自娱自乐的表演,民众拥有更平均、更普遍的自我表达机会。在这样的场所中,艺术不需要天才或者个性的表达,而是许多传统仪式不断地再重复,这样的再重复过程就是集体意识形成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审美经验不断交融、不断共享的过程。也正是这样的审美经验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养成了其观看世界的角度,也为中国人的生命刷上了一层浓厚的底色。①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理论的中国化建构[J].民族艺术,2017(3):22-35.并且,以庙会为典型的传统仪式活动在当代中国兴盛、衰败又复兴的交替过程,使得传统节庆礼俗与日常审美体验活动发生了从民俗活动向民族集体意识和文化记忆的转化,内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一部分。从一个宏观的历史性视角来看,正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发挥审美教化功能的礼仪活动,潜移默化地塑造了统一的集体意识,才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久地跨越了历史长河和遥远的地域隔离。
自古以来,中国以礼乐为中心而构成社会秩序,这个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建立的一整套礼乐文化制度,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认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荀子·礼论》有云,“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所以礼需要“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而乐则为礼生,《荀子·乐论》中继续深化,“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所以说,礼是立等级的,乐是和上下的。《礼记·乐记》中也有写到,“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也就是说,乐是修内在精神的,礼是修外在礼节作为的。这是关于礼乐的基本定义。
礼乐文化得以延续至今的一大原因是礼俗互动的机制特征。在古代中国,为了推行礼制乐教制度,皇宫里养有百工匠人,他们在不同的部门里各具职能,专门为宫廷的皇族制作不同等级符号的器物和服饰、衣食住行的生活器用等等。这些器物除有固定的造型设计外,上面的图案及颜色都有相应的规定。除了器物和服饰等视觉要素,宫中还设有专门分管各类祭祀庆典的教坊,由专门的乐官来主持和组织。宫廷文化中有专门为皇族服务的各种祭祀庆典的教坊,在各地政府中也多有相应的配置。“这些活动原本构成宫廷制度中的‘礼乐’,是全国的表率,无论是为各种祭祀庆典服务的舞乐,还是为宫廷服务的各种器物制作技艺,都是民间追随的榜样。”②方李莉.中国文化基因与“生态中国”之路[J].粤海风,2021(3):32-48.由此,国家的制度给予了民众生活的相对一致性,形成了一种互相流通和平衡的礼俗互动机制。这样一来,中国民众的生活就不光是一种自然形态的生活,而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文化形态的生活,而这种文化的规定和文化的符号既是来自官府的影响,同样民间的许多活跃的艺术形式也常常被官方采用,汉代的采风制度就是一种官方向民间学习的方式。
当然,官民互动中的一致性也是有诸多禁忌的,许多皇家的乐舞和器物的式样在民间是不能用的。但是,当时不能用并不意味着以后不能用,所以我们今天进入现代社会后看到的民间礼俗,不管是庙会,还是开业庆典、上梁、婚丧嫁娶等等,其中很多仪式都可以归入国家传统“礼制”的五礼范畴。以鼓吹乐体系为例,从军中盛行到宫廷礼仪用乐,又到民间礼俗中的应用,“当国家礼制五礼理念被民间礼俗所接衍,由于地方社会能够接触到国家礼乐更多是为鼓吹乐,如此就有了民间礼俗——国家礼制的俗化样态——俗化的礼,此间将鼓吹乐与吉礼理念重新组合,是为市井吉礼者,这也是在庙会、宗祠等多种祭祀与祈福等仪式中使用鼓吹乐,在民间婚礼、葬礼、上梁、开业、庆典等多种场合使用鼓吹乐的道理之所在。”③项阳.以乐观礼[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21.更明显的礼俗流转在乐籍制度消失后突出地表现出来,进入民国时期,“城市中国家传统仪式用乐消解严重,非仪式用乐大发展。高级别官府所在地承载俗乐的专业乐人走向社会自行组班,既在衙署所在地,更向县域拓展,成为说唱和戏曲在城市发展的主动力;县衙之地的官属乐人们被官府依建制分配至乡镇一级,将国家仪式和非仪式用乐与民间礼俗有机结合。”①项阳.无乐何以称礼乐文明——兼议民间礼俗用乐问题[J].音乐研究,2018(3):37-43.同样的特点也适用于官窑和民窑的关系,那些原本在古代宫廷中使用的陶瓷器物上的图案纹样,可能在彼时的朝代不能在民间使用,但是到了下个朝代就可以开始使用了,并成为俗化样态。一般来说,国家的“礼制”在国家统治层面用的时候是“礼”,到了民间用就是“俗”,由此便形成了一个历史连续而官民之间礼俗互动的局面。
在礼乐文明的思想中,礼乐仪式的过程基本上是以艺术的形式出现的,不管是属于工艺美术之类的图案、器物的“礼”,还是音乐、舞蹈之类的“乐”舞。“‘和敬’‘和顺’‘和亲’是举国礼乐的意义,其实施应是群体性仪式诉求中的为用,专业乐人成为‘代言’群体。”②项阳.礼乐文明: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创造与标志性存在[J].艺术学研究,2020(2):4-14.所以可以说,中国艺术的缘起不仅仅是为了审美,或者是供人娱乐,更是通过礼乐而形成的艺术制度,去建立一个神圣化了的艺术空间。我们从学科专业上把艺术分成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门类形式,但实际上当我们进入到乡村的礼仪生活中会发现,各个门类艺术形式根本没法分开,都是相互联系和融合展开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整体。在这样的整体当中就形成了一套中国人共享的审美体验。这样一种审美体验是陶冶人和教化人最重要的修炼方式,是在潜移默化的娱乐休闲中形成的一种教化。教化比教育发挥了更深层次和持久的文化化人的作用,其是“通过人的身体器官来完成,通过身体的媒介来进行体验和观看,最后形成一种人的本能,这种本能就是一种国民性。”③引自2022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美学视角下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与形象研讨会”高小康教授现场 发言。
讲清楚共同体意识的原理和中国礼乐文化的内涵及流变后,让我们具体落实到本文所强调的审美经验的共享性。在涂尔干、列维-斯特劳斯、格尔兹等学者对于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理论探讨中,我们已经明确神话、仪式、宗教信仰等观念活动对于集体意识、集体无意识或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作用,但这几位学者并未延展到对更多民众的审美体验和认知系统秩序的考察。这与早期西方学术传统,尤其是美学体系长期遵循的“纯粹艺术”研究的观念有关。西方传统的康德美学体系认为,美是无利害的快感、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和人类的共通感。④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0,46,62.康德用这样的方式把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割裂开,并由此形成一种概念,即审美与日常生活没有关系,因而也就不存在审美的多样性空间。应当说,这是工业革命所诞生的特征,即将任何事物都与其产生的语境及文化背景剥离,以强调普适性的国际流动,包括对审美的认识也是如此。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袭来,面对多维度社会的撕裂和重组现状,这种无利害的普适审美观也受到了冲击。在这一时期,布尔迪厄提出,美学经验赖以发生的美学性情取决于一定的阶级习性。由此,他重新建构了美学与社会生活关系的美学学术旨趣,对美与社会场域、习性、文化、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美学经验的阶级性。也就是说,美学经验不完全是普遍的,不同的阶级存在不同的感受和看法。⑤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M].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7-8.
但中国美学系统与布尔迪厄讨论的区隔是不一样的,虽然其也可以大致从宫廷、文人、民间三个群体层面梳理出三种不同的审美经验传统,进入现代社会后,又形成了国家进程、精英作为与民众生活三条审美实践道路,展现出特征各异的审美倾向。但是在中国,三种审美经验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可互换关系,即前文强调的“礼俗互动”,由此,在中华文明内部自我制衡、调适的智慧中,⑥张士闪.中国礼俗传统的田野考察与文化阐释[J].民族艺术,2020(6):50-57.总体上成为一种具有共享性的中华民族审美经验。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庄严肃穆的宫廷礼制或民间热闹喜庆的集体乐舞活动,以及各式崇拜体系中的仪式和地方非遗艺术活动等等审美体验,由中国文化、历史与习俗信仰而起,虽然受到礼制观念影响在形式和规模上存在巨大差异,但都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构成了中国的文化性和国民性,并且,又在一套官民共创、礼俗互动的机制下被共享给全体中华民族,这一整套流程机制,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态秩序基础。
另一方面,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人类的审美经验是与特定的族群经验相联系的——不是超时空的客观知识,知识的主体是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中具有连带关系的共同体,这一视角界定了美学经验跨文化的空间性。也就是说,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审美经验。代表人物格尔兹以“地方性知识”开启了阐释人类学的理论空间,并探索了宗教、符号、仪式等象征背后各个文化直接存在差异的意义模式。可见,要想解释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的心态秩序,需要回归到中国的研究视野,“建立在中国经验的文化人类学解释的基础上,这包括中国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制度,以及由此制约的心理习惯和审美习俗,这些都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和表达的方式。”①王杰.审美人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3.例如,古代中国人把生活的情趣、美好的艺术融汇在自己的人生理想中,融汇在“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人人能“千秋万代和平生活”的理想世界中。“形象化的文化符号需要借助与历史记忆或者文化想象相吻合的媒介发挥作用。建筑、景观、吉祥图案、与特殊历史记忆和空间关系相关联的动物及植物、英雄、历史人物、神话人物和神灵、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等等,与特定图形、色彩、线条、形象组合起来,成为具有生动形象的文化符号。”②王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下的文化符号与视觉形象[J].民族艺术,2021(6):29-36.因此,这个“天下大同”“天下一家”等等观念被普遍地、日常的符号性外化,在中国人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各式建筑瓦当、器物容器或是服装配饰里面经常能找到。中国古人将其所制造的生活用品与装饰性的艺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人心中的桃花源和灵魂中的意味之地。英国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强调,“隐喻和模式是人类的一种审美形式,是文化的产物而非自然的产物。”③维克多·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M].刘珩,石毅,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2-23.这些中国人日常可见的附着了文化符号的装饰配器,正是中华民族文化能动性的产物,既是中国人的一种自我修养,也是与他人交际分享、寻找共鸣的道具符码。《易经》有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要通过重视伦理道德,使人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文明礼仪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具有装饰性的象征体系,投射到整个文化空间。因此,中国人的生活是高度审美化和人文化的生命,所以中国也被称为“礼仪之邦”。④方李莉.中国文化基因与“生态中国”之路[J].粤海风,2021(3):32-48.在这个过程中,“‘礼’‘乐’并行发展交相为用的文化精神成为华夏民族艺术创作的灵脉。……如《礼记·乐记》所言‘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从而走向了最高的审美境界。”⑤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28.于是,中华民族心态秩序就在长期重复实践和族群共享的审美经验中被代代相传下来。
费孝通先生到晚年的时候非常重视心态问题的研究,因而,他提出了“心态秩序”这一重要概念,这不仅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还是能贡献给世界的一种智慧。费孝通曾说,当前世界的形势已经使人们觉悟到了生态秩序的日益紧张,但是还没有人觉悟到更为迫切的心态秩序的危机。人类已经遭受到了两次大战的打击,东西相隔,我们的传统文化竟然迄今没有人能够应用来解释当下人类文化的危机。人类的进步似乎不应单限于人对自然的利用的范围,应当及早扩展到人和人共同相处的关系上去。①费孝通.“美美与共”与人类文明[M]//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6:446-459.费孝通意识到当时中国社会学的研究“还没有摆脱‘见社会不见人’的缺陷”②潘乃谷.但开风气不为师——费孝通学科建设思想访谈[C]//潘乃谷,马戎.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纪念费孝通教授 学术活动60周年文集:上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70.,他提出,要面对“活生生的人”,则应该兼顾物质与人的感情(认识)两方面的研究③费孝通.回眸七十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即席讲话[M]//费孝通.费孝通全集:第17卷.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54.,不仅限于“社会结构”,还要提高到“心态研究”。④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与社会性的思考[M]//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6卷.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189.亨廷顿也提出心态的问题是文化中的根本问题⑤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程克雄,译.北京:新 华出版社.2010:7-8.;包括钱穆、梁漱溟等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化史上,在解决人与物的关系上是失败的,所以在社会发展进程上来看是西方站在了更快发展的引领地位上,但在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的思想传统中潜在如何长久和谐共处的大智慧,是有一套办法的。因此,出于“从共存的生态秩序研究进入共荣的心态秩序研究”⑥方李莉.在超越中寻求“美美与共”的全球视野——费孝通晚年学术思想解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21,53(1):146-156.的考虑,费孝通尤其希望提出一个能够在全球化时代作用于全人类遂生乐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心态秩序的研究,不仅关注到表面的社会的秩序,还要看到更深层的心态的秩序。因此,费孝通在晚年提出“文化自觉”,“强调文化主体从‘生态’到‘心态’,从‘富民’到‘立德’,从关注‘物质基础’到‘上层建筑’上来,注重在世界全球化背景中重建道义秩序和伦理精神。”⑦赵旭东,罗士泂.生态到心态的转向——一种基于费孝通晚年文化观的再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9(3):32 -39.这为当代学术研究适应国际发展形势、表达中国话语、共同面对世界生存问题给出了一个极为有效的理论工具。
尽管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心态秩序这个词,但并未来得及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定义,笔者认为,中华民族的心态秩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深层的核心价值,需要我们进一步将其论述清楚。
儒家文化的创立者孔子,为中国提供了一种政治哲学,他的创新在于提出了政治基本上是个伦理问题这样一种观念。也就是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伦理代政治,提倡所谓的“家国天下”,即把家扩大为社会国家,进而提出“天下一家”的概念。
由这样的观念,将“天下一家”转化为“天下太平与世界大同”的基本道德观念,以及自然哲学“天人合一”与和平信仰“善”的种种方面去。也因此,“家国天下”之中,“天下”是最高理想,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其不仅是适用于华夏,也包括古时所谓的“蛮夷”在内的所有人类的普世性价值观。
总体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以礼乐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兼容并蓄道家与佛家文化以及民间的祖先崇拜等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并在国家和民间不同形式的节日活动中,通过共享的审美经验得到不断的加强,形成一种内在的心态结构。这个心态结构由人心作为根本的出发点,不断地往外扩展。儒家的“修、齐、治、平”就是由个体的心性出发,从一层一层的“伦”由内向外推展而开的,从而构建成每个个体心中的世界图景。这个图景又是由与个体心灵相通的文字、富有装饰性的文化符号的熏陶下链接成代代相传的集体意识所投射的,并由此形成一个可以循环往复的、具有“差序格局”特点的心态秩序原理结构示意图(见图1)。费孝通早先提出“差序格局”的概念时提到,中国的乡土基础结构是一种所谓的“差序格局”,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⑧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8.,是一个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笔者在本文提出的心态秩序正是依此原理延伸,由一个心灵相通所构成的网络,是一个由个体心灵向外来推以构成的社会集体意识,也就是首先强调要完成从个人修身到家族和睦,然后再到安邦治国,实现天下太平,乃至世界大同等等,实现一个从内到外的递进过程,形成中国人眼中的世界图景,从而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因系统。①方李莉.中国文化基因与“生态中国”之路[J].粤海风,2021(3):32-48.在这个过程中,正如费先生重视孔学强调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差序格局”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模糊的边界下,不仅强调了伦常的秩序,建立了中华民族群体的基本伦理关系,同时也保留了一条“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的通路,②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5.保持了这一富有伸缩性网络的活力,促使人民既可以以“己”为原点有秩序地扩散发展相近的社会关系,也始终心怀一个家国天下的文化整体观。正是这样的心态秩序构成了中国人集体意识背后的集体无意识,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部分。
图1 “心态秩序”示意图
重视礼制乐教的儒家文化在历史上历经了一个“由意识形态领域某种文化机器的一部分逐渐上升为国家的政治哲学范畴,这种文化政治化现象与儒家文化本身强调和倡导的精神结合起来便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条路线来表现。换言之,它借助于与政治权利话语的高度同构而占据了中国文化与知识体系的核心地位。”③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29.这个由官民共创、以礼乐文明达到审美经验共享所形成的心态秩序,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了一个上通下达、贯通古今的基础构架。那么在这个骨架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被全面而系统地传达给了每一位共同体成员,这样的过程与集体共享的审美经验紧密相关。正是因为共享的审美经验在各式礼乐仪式和民族艺术中发挥作用,如密布在全身、源源不断的血液一样,深度参与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中,从而经过代代传承,在不断重复和强调中,铸牢了民族共同体共创的心态秩序。
中华传统文化生长自农耕文明起,依附着中华传统文化演化的历史脉络,与周边国家及民族互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遍布全球的儒家文明圈。在工业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遭到破坏,甚至开始碎片化。但随着后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出现,又给予了传统文化复兴的新空间,审美经验在跨媒介实践中得以不断重复,传统审美体验重新得到整合的机会。对此,我们要有所意识和有所自觉,并将其纳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之中,进行深入的观察。
当下新兴流行的元宇宙和虚拟空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空间。比如,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文化和艺术传播领域里的应用,为大众提供了全新的感官体验,传统审美体验与艺术形式的表达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新的媒介扩展了传统艺术的生长空间和发展空间,特别是元宇宙所代表的新型网络介入技术,通过营造仿真现实的虚拟场景,把传统文化和艺术传承发展的在地性转化为非在地性,这也重构了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地域特征,一方面是通过艺术创作和改造促进传统文化的审美转化,另一方面也在于赛博空间的数字仪式等审美实践。为此,可以通过声、光、电以及综合性艺术形式展现出新的中国式的审美体验,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
以2017年横空出世的《国家宝藏》为例,该档节目激活了文化类节目的受众群,可谓是大众文化审美转向的节点之一,其中《千里江山图》的文化故事片段,也使得宋代“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及其《千里江山图》的创作故事从文人雅谈转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日常谈资,青绿色山水画背后的民族性与符号性价值通过大众文化传播层面的普及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全国巡演一票难求又登上春晚舞台而引发热议的大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同样以《千里江山图》为主题来创造。原作《千里江山图》的主体颜色是青绿色,而宋代的青瓷也是青绿色的,所以青绿成为宋代美学风格的一个典型性色彩。因而,舞剧《只此青绿》的舞美造型也以青绿为主色,再现古人的审美情景,通过舞蹈的呈现,跨媒介的表演实现了观众与表演之间的融通共情,又在共同的情感塑造中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意向与美学意境,在共同的审美文化记忆中,映衬出一种崭新的清新、壮美、高雅、永恒的文化形象。中国古代舞蹈、音乐、服饰艺术等等珍奇记忆借助虚拟技术和戏剧故事演绎,打造出一个数字人文的景观。这些审美因素融合历史文化记忆、民族文化情感,形成一个跨媒介的叙事,形成了共通的民族文化想象空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由观者集体建构的国民集体无意识基础上文化共享的想象。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这种融化在血液中的中华民族整体家国意识和文化意象,联接起国人贯穿历史、当下与未来的文化情感与家国情怀,在审美经验的重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占网民整体的94.8%。民族文化审美艺术的传承从线下蔓延到线上,转换了信息的接收方式,网络平台的传播也使得更多网友跨越地域、时间、职业、性别等信息隔绝,体验到更多不再具有隔绝性的地方性文化,手艺人、民间艺人、少数民族地区艺术找到了自己的舞台,网友们的“猎奇”心理也在网络空间得到碎片化的满足,一些似乎小众的、缺少观众的传统艺术要素反而成为促进网络曝光的最佳关键词。尤其是抖音、快手等头部网络短视频及直播平台,围绕“非遗保护”和传统文化组织了大量相关话题讨论和线上活动。仅从抖音平台来说,2020年抖音发布《2019抖音数据报告》中显示,抖音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知识、艺术和非遗传播平台,艺术类视屏全年播放量超5431亿次,截至2019年统计在册的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有1275个在抖音有相关视频,占比90%以上,国家级非遗全年被点赞数量达33.3亿次。①抖音年度报告出炉:日活超4亿!60后爱拍舞蹈,90后爱看风景|附完整版报告[EB/OL].(2020-01-13)[2023-12-01].https://www.163.com/dy/article/F28HFIHK05119LOG.html.可以说,跨媒介数字技术加持的各式艺术展演,不论是作品本身还是附着于作品的增效流量、粉丝文化、舆论建构,都在互联网时代展现出强大的审美塑造力量。迎合当代中国人网络化生活方式的转变,其渗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数字化审美体验也在巨大的网络流量中得以存续和释放能量,跨越生活空间的物理屏障,极大程度强化了网民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过梳理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特殊的地理和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中产生的,而且是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相互的交流和共同的磨合中产生的,既有国家意志从上到下的贯通,也有民间的学习以及创造,通过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方式与国家一直互动。正所谓“礼乐相济”,这片土地上持续不断的中华文化的形成,不仅是通过国家的法令和民间的知识,而且还是通过各种祭祀、节日、人生仪礼等仪式乐舞活动不断地加强了集体意识,在共享的审美体验中形成具有中国国民特点的心态秩序。“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如此则礼行矣”,正是这样一种命运共享和审美经验共创的集体意识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统一贯通的集体记忆和共同体意识使中华文明自古没有中断地延续至今。可以说,这种共享性是达成集体认同、民族大团结的基础。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我们如何加强和铸牢这一共同体意识关系到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的地位,关系到民族复兴的大业,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在这样的研究中,我们关注历史是为了进一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统核心价值及传承与创造的方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思考当下与未来。一方面要看到我们当下所遇到的挑战,另外一方面也要意识到新的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不仅如此,还要紧紧抓住机遇,运用自身研究的艺术学专业做好有关审美经验和心态秩序方面的研究,到中国人世世代代积累的国民性的养成环境中去做深入研究,毕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系得最紧密的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