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治中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发有限公司,上海 830000 )
随着集团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国家“金税系统”的不断升级,税务管理逐步实现从“以票控税”向“以数治税”的转变,税务数据作为财务数据的根基,涉税数据价值挖掘任务,在财税一体化集中管理的建设中尤为重要。集团下属各公司享受的税务政策及计税口径各不相同,集团企业多元化、多板块、多层级发展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广、税源结构复杂。业财税一体化步伐加速,智能财税建设成为企业发展重要引擎,业财税融合、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成为必然趋势。建立集团统一的税务管理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成为加强涉税风险管控的重要抓手。
经统计,2022 年集团下属120 家控股子公司,上海地区税收占比95%,上海地区本港企业71 家,其中浦东地区40 家,包含临港区域25 家。涉及税种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契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土地增值税、船舶吨税、环境保护税;规费类包括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文化体育建设费,其他税务局代征规费基金(不含社保费用)包括了代扣代缴非居民企业企业所得税、代扣代非居民企业增值税。以下梳理了集团财税管理中面临的痛点和难点,主要为:
1.税源结构,集团多元化、多板块、多层级发展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广、税源结构复杂。税务管理工作职责与有关职能机构工作职责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和交叉,在工作中未形成合力。
2.征管机制,集团内各单位都是独立的纳税主体,有各自的征管机构,各地税务机关征管手段不同、管理标准不统一,使得税法遵从难度大。以涉税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服务和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风险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人员配备,目前除集团总部设税务专员外,其他公司大部分由财务人员兼职,税务处理经验不足,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岗位轮动也较为频繁。税收管理工作必须有一支与其工作要求相适应的队伍,因此,要建立人才培养战略和人才激励制度。
4.业务模式,集团新市场、新业务、新运营模式、新融资渠道对税务筹划提出更高要求。
5.扶持政策不透明,各地政府的财政扶持政策涉及领域多、范围广,扶持手段灵活但不透明。
随着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税务征管正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税收大数据管理使得企业数据信息在税务机关系统内部实现了高度集中与整合,税务机关信息化管控能力不断提升。企业要适应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具备风险识别、风险抵御能力的税务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税务管理水平,提高防范税收风险的能力。根据国资委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各企业应积极探索依托财务共享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推进共享模式、流程和技术创新,从核算共享向多领域共享延伸,从账务集中处理中心向企业数据中心演进,不断提高共享效率、拓展共享边界,加强系统、平台、数据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护体系。
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港口企业,随着企业多业态的齐头并进,为了能更好地统筹资源,财税集中化管理的趋势愈加明显。根据集团“十四五”规划要求,集团将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新模式的探讨,新平台的上线,在现有“十三五”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集团财务信息化转型工作。
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财税共享模式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促使企业业务和财务实现深度融合,为管理层提供更优质的决策依据,实现财务赋能。
依托现有数据平台,继续夯实税务基础管理工作 ,推进涉税数据无缝联通,加强税务风险管控和筹划分析管理。
目前大型集团企业的税务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传统分散型、部分集中型、完全集中型。
1.传统分散型,税务管理模式是指税务管理职能分散于各级纳税组织,各级子公司单独设置税务管理机构、配备办税人员,自行负责税务管理工作;
2.部分集中型,是指会计核算、税务申报、发票管理等日常运营工作集中在集团财务共享中心进行统一处理,税务风险管控、税务筹划等职能仍保留在各子公司的税务管理模式;
3.完全集中型,是指将所有税务管理职能集中于税务共享中心进行,各子公司不再单独配备税务人员,日常税务运营工作主要依靠税务信息系统来完成税务人员主要负责的税务政策研究、税务风险管控以及税务筹划优化等管理分析工作。
集团企业税务管理,可以采用母公司指导下的集中监控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实现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管理。推动业务、财务、税务三项融合和闭环,监控风险,让财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营,为集团决策和战略实施提供支撑;推动数据标准和管理方式的统一,实现信息透明、管控落地。
集团企业税务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税收优化和风险控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税收筹划水平,通过建立科学的税收筹划体系,合理适配税收规则,降低集团的税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税收风险防范,通过对税收风险进行全面识别、评估和控制,确保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有效应对税收风险。提升税务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健全税务管理制度、流程和人员配置,提高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税收结构,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税务共享是为适应当前形势,是对财务共享中心的优化延伸 。税务共享是根据专业的税务知识,把原本分散的企业各业务单元重复性、日常性、通用性、程式化的税务工作全部集中于一个平台进行标准化处理和流程再造,规范税务处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税务管理成本。在税务共享模式下,集团建立“税+票+会计”一体化平台,下属企业从计税、报税的机械化流程中解放出来,系统自动识别涉税业务属性并关联发票,各类单据之间相互联动,通过一体化的流程让交易信息、发票信息在集团内流通,提供集中发票管理、税金管理服务,减轻企业负担。在税务共享中心下,企业服务、信息、技术、知识得以进行高效共享和交流,实现税务机关、纳税人等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消除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通过税务信息化汇总处理,企业涉税业务流程更加透明化,集团对下属各单位税务风险管控由事后控制转变为全过程控制,事前预警、事中集合、事后对标,税务风险监控与预警能力增强。此外,涉税信息汇总处理有利于集团税务管理部门建立多种税务分析模型,分模块、分层级、分行业对各下属企业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增强总部协调与统筹能力。好的内部信息环境有利于抑制代理成本,提升企业税务管理效率。
税务共享,通过多税源数据归集整理,搭建税务数据中台,结合税收法规要求,自动生成各类申报表格,满足日常申报及税务核查。
税务共享的目标是实现涉税数据集中处理、集中管控、实时分析预测、全面筹划、数据优化。税务共享提高了税务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供便捷灵活的办公方式,实现税务赋能,为管理层提供重点项目事前预测、税收预警、税收分析、税务筹划。
随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展开、金税四期系统的启用、千户集团计划的落实,税局征管趋势朝着提升大企业管理层级、风险管理导向、信息化、大数据的方向发展。相应地,企业的税务管理急需变革。按照 “以票控税”向“以数治税”转变的思路,以实现税务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电子化为目标,以全流程大数据风险管理为依托,以各类现有税务数据作为交互载体,有效改变“以票控税”管理现状,充分实现业、财、税全流程数据闭环。着力推进涉税数据无缝汇聚联通,打造规模大、类型多、价值高、颗粒度细的税源数据平台,高效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税务风控应用在全税种申报管理的基础上,将系统采集到的涉税数据和申报数据抽象成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场景,在税收执法规范化的背景下,立足于税收法律、法规的预警分析,协助集团化解税务风险,解决问题。税务管理的推进分四个阶段:基础税务数据管理,实现多种税源数据归集整理;纳税申报,各税种自动生成报税底稿进行网上申报;税务风险管控,实现风险识别、指标预警、税务筹划;税务共享、税务分析,实现涉税数据集中处理、集中管控、实时分析预测、全面筹划、数据优化。税务共享基本框架如图1。
图1
1.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依托数据平台,夯实税务基础管理工作 ,推进涉税数据无缝联通,加强税务风险管控和筹划分析管理。前端和财务系统总账、报表、资产数据及电票平台、合同管理、个税等系统集成,获取税源数据,拆解生成涉税数据,通过计税规则,计算生成计税台账,基于计税台账,生成申报表数据,调整确认后通过税企直连申报。
2.日常税务工作中结合税务自查风险场景,通过税务风控引擎,进行业、财、税、票等多场景风险细分管理。
3.后端沉淀纳税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支撑税务筹划,为企业以集团层面与税务沟通争取财政扶持及税收优惠政策。
4.结合内外部资源,形成税务法规库及税务档案库,推送最新税务政策及税务操作规范给基层赋能。
随着集团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国家“金税系统”的不断升级,发票作为财务共享的数据根基,在税务数据中台搭建中尤为重要,数电票的推广普及,实现了发票信息全部数字化,实现发票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电子化。发票版式全部简化,开票流程全部简化,开票零前置,电子发票重复入账报销问题基本解决,纳税人可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标记发票入账标识,避免重复入账。实现发票自动交付,纳税人可以通过电子发票服务平台税务数字账户自动交付全电发票,也可通过电子邮件、二维码等方式自行交付全电发票。
税务共享目前结合“数电发票”试点推广的契机,通过集团电子发票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逐步实现从“以票控税”向“以数治税”的转变。
平台的建设兼具着发票管理和涉税数据价值挖掘的任务。平台是通过与航信开票系统对接,在接收基层单位的开票信息后,通过调用航信前置服务的方式,完成电子发票的开具。平台可以实现开具电票、发送发票邮件、下载发票、开票信息回写、生成发票清单并提供下载、财务送账、应收账款管理等功能。同时,平台可以与业务系统、财务系统相互链接,实现了业务确认、发票开具、会计核算环节不落地式的无缝对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财务共享的目标,我们对平台的延展功能进行了尝试。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业态梳理发票相关税源基础数据,联合生产业务部统一各板块业务规则,从而实现发票规则统一、财务科目统一、凭证模板规则统一,为实现财务共享打好基础。我们将正在进行业务系统改造升级的单位作为此次平台延展功能试点的切入点。
目前散杂货单位的业务系统处于全面升级阶段,由哪吒统一开发全新业务系统TOPS-B,平台趁此机会,拓展数据中台功能,在原有开票功能基础上,新增凭证数据推送金蝶功能。实现从开票、应收入账到实收、核销入账,全流程的业财税的无缝衔接。依据生产业务部统一散杂货费目规则,散杂货单位已经完成对现有收入科目规则和金蝶凭证模板的梳理和统一。相关规则已经给到金蝶和平台开发人员。在TOPS-B 业务开发完成的前提下,预计散杂货板块的功能可以实现。同期,堆场仓储企业在业务软件更新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平台对接方案,已对业务费目进行了梳理,需要进一步对相关业务的财务类别、财务科目、凭证模板进行统一。集装箱单位业务软件与财务软件对接功能成熟,且均使用平台开具电子普通发票。待散杂货、堆场仓储平稳运行后,逐步将集装箱板块的入账功能切换至平台。
集团可以从开展税务自查工作为起始,进行税务诊断,执行税务政策统一,逐步建章立制,增加税务岗位人员配置,定期开展培训和学习沙龙研讨,建立集团税务政策库,实现高效精准搜索。争取在未来2 ~3 年内,对全集团境内控股单位分业态、分板块统一科目规则与凭证模板,实现多个业务系统与平台对接,搭建全覆盖的数据中台。
平台采用最新的“乐企直连”技术,税局提供了进项发票下载和认证功能,但局端数据尚不完整,存在缺陷。乐企(Natural System),是指国家税务总局向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税务系统与企业自有信息系统直连的方式,提供规则开放、标准统一的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等涉税服务的平台。乐企自用(Natural System Connection for Self-use,‘NSCS’),是指直连乐企的企业自有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直连平台”)提供的乐企服务仅适用于本单位及下属单位,且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下属单位包括集团企业成员单位、股权控制单位等,目前集团很多单位业务端尚未开发成本功能,认证发票多为手工操作。进项发票管理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如果在完善各业务软件成本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平台进项发票池,可以通过与国税总局的对接,实现结构性发票数据自动认证,极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有利于企业支付业务的标准化、自动化、集中化处理。
充分利用其他各系统数据,产权系统、财务账套数据、资产模块、OA合同管理模块、集团投资系统、新个税系统、上港集团电子发票平台等,集成各类系统中的数据,分类归集,做到增值税、房产税、印花税、环保税、个税、企业所得税等各类税费计税基础的统一管理。有利于税务中台的多维度查询和数据提炼,实现数据的初阶展示。可以先尝试对接资产模块,将房土两税税源信息进行归集提炼。
基于计税基础的统一,通过嵌入系统的税务政策规则,一键自动生成各类税务申报表。满足各类税务申报及备案需求。
税务赋能是税务共享的最终阶段。搭建税务政策库,实时更新税局政策规则,通过税务优惠政策的合理适配,从人工判断,逐步向系统自主学习转变,实现各类税务场景演练、重大事项事前推演。税务风险判断,结合税务、审计监管要求做出风险提示,搭建风险指标体系,为集团单位规避各类税务风险。通过税务赋能,税务共享能为领导管理层提供更直观、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税务共享是集团税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手段,推进涉税业务的标准化、自动化、集中化处理,通过流程共享、业务共享、数据共享,建立起税源数据平台。支撑税务管理人员在税务筹划、风险管控、价值创造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