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芳
春天,再出发
阳气初惊蛰,又是一个春天。
冰心说,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
当一株嫩芽萌发,当一朵花蕊初绽,当一只燕子呢喃……春,就这样无声地激起每一份成长的力量,让世界一天天热烈起来。
本期,我们以“春天,再出发”为主题进行策划,让孩子在一寸寸春光中感受生命的蓬勃,对世界生出热爱和深情。
从这个春天再出发,愿孩子们贴近大地,聆听四季的声音,与自然万物相连,向前的每一步都生机勃勃。
自然是什么?
首先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它是天然的而非人为的存在。其次,自然是指万事万物按其内部的规律发展变化,包含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非勉强的意蕴。自然也常常指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经常被指为“道”,是世间万物运作的最高法则。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就明确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除了为人类生存提供基本物质基础,还为人的成长发展提供教育价值。理查德·洛夫在他的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中,就指出自然对于成长的重要性:“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这是因为,人的心智是通过感官和知觉形成在思维上的认知整合、判断、推理,如果孩子们没有对自然世界的真实认知,没有与自然物质的接触,没有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探索、体验的经历,他们的感觉和知觉就会受到影响,可能在智力、情感、审美、道德发展中会有所缺失。
纵观人类历史,不论东西方都存在着自然主义的教育传统。广义的自然主义一般指用自然原理来解释一切现象,狭义的自然主义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本性。在西方,柏拉图认为自然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重要手段,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这里的“自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自然界存在的普遍顺序,教育的秩序也应以自然为鉴;二是指教育应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
万物归一、天下和合是中国的传统智慧,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也是无数文人骚客的理想生活。在《论语·先进》中,孔子请弟子们描述自己最想要的生活状态,弟子曾晳就说:“莫春者(‘莫’通‘暮’),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道:“吾与点也。”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几乎是每个中国人心底的田园生活梦。从这些描述可见大自然具有滋养心灵的强大力量。
然而,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与自然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尤其是在城市中,很多儿童过着学校与家两点一线的生活,与大自然几乎隔绝。针对此现象,理查德·洛夫提出,当下很多儿童出现了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主要表现在,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并因此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一份“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的调研报告显示,13.96%孩子具有自然缺失症的某些倾向,12.85%的孩子每天户外活动为零。造成自然缺失症的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城市中的父母出于工作原因,即便自己也很少有机会经常到户外活动,同时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更不会让孩子独立外出体验大自然。其次,在社区和城市中“可触摸的”自然景观越来越少,有些公园绿地竖起“请不要践踏自然植被”的告示牌,限制人类进入其中活动。最后,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游戏的普及,儿童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理由选择与屏幕共度。
在自然界中度过静谧、放松的时光对儿童成长大有裨益。在自然中,孩子通过观察自然和体验自然生活建立与自然的情感连接。即使处于城市,日常生活里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公园小区的树林绿地,捡几片落叶制成画,或者将日出晚霞写进文章。在城市周边,可以找机会参与乡村种地除草、下田抓鱼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与大自然亲密连接的有效途径。
花有花谢花开,草有草荣草枯,人有生老病死。对自然生命的观察和连接,是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的有利时机。让孩子接触自然,体会生命的成长,有助于培养孩子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即使是在家,也可以观察植物或宠物写出观察日记。家长可以带孩子们在家里进行植物栽培,体验自然生长的力量。尤其是春天,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很多种子以及块茎,都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
为了便于孩子观察,家长和孩子可以选用那些生长较快,易于观察的植物,比如红薯、土豆、白菜根,都会再次生根发芽长叶;还可以在家进行无土栽培,比如黄豆、绿豆、大蒜,将这些植物种在水里,不久就能长出一片绿意,孩子们因此见证成长。动物饲养更能让孩子见证生命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渴望自然长大的孩子,也都曾渴望无拘无束自由奔跑的童年生活。所以,在阳春三月,还是让我们一起奔向自然吧,不要浪费每一个春天——这些见证生命成长的美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