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镇发展体系构建及评价

2024-03-19 06:52谢畅
建材与装饰 2024年8期
关键词:竹溪县乡镇体系

谢畅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0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致力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作为这一战略的基本单元,乡镇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乡镇发展体系的构建能帮助政府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发现问题,推动乡镇的差异化发展,促进乡镇发展的可持续。为此,研究旨在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镇发展体系及评价模式,通过综合考虑产业、交通、人口、文化和其他因素,为乡村振兴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1 文献综述

在国内研究中,学者们通常借鉴国内各省市的实践,以制定乡镇体系及评价标准,以划分乡镇发展能级。这些标准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乡镇发展能级的划分不仅有助于评估乡镇的综合实力,还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上起到了指导作用[1]。一些研究还强调了政府角色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来促进乡镇的发展。

在国际研究中,乡镇发展体系与地方自治有密切关系。在一些国家,乡镇发展构建与地方政府的权力下放和资源分配有关,这有助于促进地方自主发展。然而,由于不同国家的地方自治制度不同,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各异。一些国家关注乡村发展的社会和文化因素,而其他国家更加侧重于经济指标。

综上所述,乡镇发展体系及评价标准的构建研究在国内外是一个多元化和跨学科的领域。以上研究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同时也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乡村治理和发展需求的多样性。

2 乡镇发展体系构建必要性及理论依据

2.1 乡镇发展体系的理论基础

根据城市金字塔理论,随着乡镇规模等级越高,其数量就越少,且规模结构序列呈现金字塔的图形分布,它能够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乡镇体系进行规模结构分级与分类,并通过规模结构的对比分析发现乡镇发展的特点、变化趋势以及发展存在的问题[2]。在乡镇体系中,则是构建“县城-中心镇-一般镇-村庄”的规模结构,以县城为发展核心,中心镇协同,辐射一般镇及其所属村庄。

乡村振兴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5 个方面。乡镇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应从上述5 个方面因地制宜的选择相应的影响指标,尽量选取可量化的定量指标和比值指标,避免定性指标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2.2 乡镇能级体系构建及评价的必要性

必要性如下:①由于我国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以及庞大的农民群体,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落实能够发挥农村的物质基础优势以及人力支撑优势。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镇发展体系模型构建能够体现农业结构优化、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为农村带来的变化。②我国农业生产条件虽然提升,然而农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使得城乡之间仍存在二元结构,乡镇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③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乡要素的流动以及资源配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了强大的动力。④经济发展以及市场竞争日益剧烈,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与社会结构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农村资源条件的约束等,同样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挑战。

基于SWOT 分析结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镇发展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要以乡镇的产业经济、交通布局、人口规模、历史文化等因素出发,确定各乡镇的发展方向,从而较合理的提出县域内乡镇发展体系。

3 乡镇发展体系模型的构建

3.1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镇化的发展需基于地方现状条件,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本次研究通过对区域的统计年鉴数据和交通区位现状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整理,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乡镇发展体系评价模型的构建以产业经济为主要考量,权重占比较大,其次是人口、交通,权重占比次之,最后是历史文化,作为影响乡镇发展的潜在条件,权重占比较小。乡镇现状评价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乡镇现状评价结构

3.2 乡村振兴乡镇发展体系的框架构建

乡镇规模结构,一般分为首位式分布类型与序列大小分布类型。本文首先以乡镇体系的人口及用地规模结构为主,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镇发展体系的框架。对乡镇规模进行回归分析能够发现,乡镇规模是大小序列分布的,且与产业、交通、人口等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的规律。因此,本文主要以产业、交通、人口数量为指标,根据各乡镇不同的资源布局和经济发展现状,构建乡镇发展体系的模型框架[3]。

3.3 乡镇发展标准的制定

根据乡镇发展体系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结果,同时结合乡镇城市首位度的大小,确定乡镇发展体系,制定标准。一方面,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城市首位度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另一方面,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发展潜力居于首位的乡镇为核心乡镇,作为县域发展的主要发展极,潜力数据与首位乡镇相近的乡镇,则作为次要发展极,协同核心乡镇,其他乡镇则作为一般乡镇,在完善好基础公服之上,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促进县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4 乡镇发展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

4.1 实证研究的地域选择

本文以竹溪县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对竹溪县下辖乡镇的各方面指标进行分析,以期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可参考的县级乡镇发展体系的构建模式,同时也希望能为竹溪县区域乡镇发展体系的构建提供合理的依据。

4.2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

竹溪县域包括11 个镇、4 个乡、8 个国有林场、1 个综合农场,国土面积3306.33km2,本次研究仅考虑县域下辖乡镇。其中城关镇为核心,是最高级中心乡镇,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发展,水坪镇、中峰镇、蒋家堰镇为辅助,县河镇、龙坝镇为协同,共同发挥乡镇辐射作用,带动丰溪镇、天宝乡、汇湾镇、鄂坪乡等乡镇发展。

以《2022 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乡镇卷)-湖北省》统计数据为依据,针对竹溪县15 个乡镇的产业、交通、人口、文化4 个方面选出人口密度、户籍人口规模、乡镇与中心城镇距离、到达临近公路的时间、工业企业个数、营业面积50m2以上的商店或超市个数、历史文化、景区等8 个指标构建竹溪县区域乡镇发展体系规模结构。乡镇潜力评价指标如图2 所示。

图2 乡镇潜力评价指标

对上述影响因子进行层次分析,将竹溪县11 镇4 乡分为综合发展潜力分析结果进行柱状分布,发现核心发展乡镇与现状情况基本符合,最高为城关镇、水坪镇,发展现状及潜力较好;其次是中峰镇和蒋家堰镇,发展现状及潜力次之;协同乡镇略有不同,层次分析结果表明现状资源潜力评价位于中部的乡镇包括县河镇、龙坝镇、汇湾镇、新州镇和天宝乡,最后是泉溪镇、丰溪镇、兵营镇、鄂坪乡、桃源乡和向坝乡,考虑城关镇作为核心城镇,城市首位度为1.09,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但带动作用较弱,未来还需联动水坪镇、中峰镇、蒋家堰镇等重点乡镇打造竹溪县核心发展片区,并逐步辐射带动其他一般乡镇的发展。竹溪县各乡镇发展潜力评价结果如图3所示,竹溪县乡镇发展潜力评价结果如图4 所示。

图3 竹溪县各乡镇发展潜力评价结果

图4 竹溪县乡镇发展潜力评价结果

4.3 模型的验证与修正

(1)该区域乡镇发展体系呈现连续性的特征,但存在失衡性等不足。根据竹溪县区域的乡镇体系规模来看,该区域发展程度较高的乡镇主要集中于区域北部,而南部两乡受制于地形和交通等因素,发展程度远低于核心镇区,同时也缺乏南部核心乡镇,这就使得该区域的规模结构发展存在失衡的现象,难以带动整个区域综合发展。未来可考虑发展天宝乡作为竹溪县南部经济发展重点乡镇,带动区域均衡发展。竹溪县乡镇发展体系修正如图5 所示。

图5 竹溪县乡镇发展体系修正

(2)该区域乡镇体系中中心城市首位度较低。城市首位度指数大于2 时,说明该城市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关镇的首位度指数小于2 且大于1,说明城关镇这一区域中心有着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然而,由于城关镇区域的人口规模较大,其辐射带动作用仍存在不足的问题。在乡村发展越发强调产业、生态双轮驱动的今天,如何顺应大的生态政策,发挥南部生态优势,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或将成为乡镇发展转型的关键。

5 乡村振兴乡镇发展体系的政策建议

5.1 基于研究结果的政策建议

成熟的乡镇发展体系要发挥中心乡镇的经济带头作用,提升中心乡镇的经济影响力与综合竞争力,同时也要顾及偏远地区的发展,积极主动发挥地方的生态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及生态环境“稳、好”发展。以竹溪县为例,城关镇作为竹溪县乡镇发展体系的中心乡镇,提升城关镇的综合竞争力,是推动城关镇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突破口。在此背景下,政府要完善中心乡镇的城市框架,扩大规模建设、调整城市布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同时也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乡镇发展体系的协调发展[4]。协同发挥区域水系发达,南部生态环境优良的自然资源优势,带动南部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一二三产融合。

5.2 政府角色与支持措施

提高重点乡镇的发展水平,促进城乡互动共荣。政府要积极推动城乡产业合作,调整重点乡镇的经济产业格局,形成以主要交通通道为辐射链的产业集群发展,有效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5.3 社会资本的激励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点乡镇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乡镇体系的总体发展档次。在此背景下,要发挥重点乡镇的带头作用,推动社会资本的进入实现乡村发展的激励。例如,考虑重点乡镇的人口规模与产业基础,协调乡镇资源,实现产品要素辐射、资本要素辐射、科技要素辐射,依托于周边辐射带动强的核心城市实现重点乡镇的快速发展[5]。同时重点乡镇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要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的振兴与发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乡镇发展体系的构建能够对乡镇的综合实力进行客观评价,同样通过乡镇发展体系也能实现政府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实现乡村振兴传略的针对性,落实推动乡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发展体系的评价模型构建要以区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给予政策优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乡镇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等方式推动乡镇的快速发展。同时针对不同发展的乡镇区域制定不同的振兴发展方针,实现各级乡镇的协调发展。本文所提出的乡镇发展体系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进一步对乡镇属性与数据进行完善,并结合地理空间分析和行政区划外的周边核心城市、乡镇对于本地区的辐射带动,对乡镇发展体系开展更细致的研究。

猜你喜欢
竹溪县乡镇体系
运用通分 巧填分数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王守军 藏石欣赏
唐和军 藏石欣赏
孟宪成 藏石欣赏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