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市委党校课题组
成都应以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为牵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集群
一流企业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企业层面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成都大力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培育壮大了一批链主型一流企业,对推进产业发展方式变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了重要支撑。但对标构建更高水平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比全国先发城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加强重视和思考。
当前成都一流企业的现状及不足
对标构建更高水平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比全国先发城市,成都现有一流企业数量较少,带头引领示范作用发挥不足。
头部企业产业优势不明显。尽管从2021年开始成都拥有第一家本土世界500强,到2023年就迅速发展到4家,成为中西部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城市,但与北京(53家)、上海(12家)、深圳(11家)、杭州(7家)等城市相比,数量依然相差较大。另外,从企业特性来看,东部城市500强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与电器设备、互联网服务和销售、制药、车辆等领域,而成都的4家500强企业则以工程建筑、能源为主,并且兼具一定的农业经济属性,这些企业发展都是基于西部地区的现实需求和基础成长起来的,产业附加值、上下游链、科技含量及影响力相对偏低。
主导产业集群缺乏有影响力的链主企业。成都产业集群的能级和要素资源供给能力偏小,影响力和竞争力尚有待提升,不足以打造品牌卓著的一流企業。如从生物医药产业来看,依据医学医药网对490只医药股2023年市值排行(按照2023年12月29日股市收盘价计算)的统计,市值排名前20和涨幅排名前20的医药股均没有成都的企业。虽然国产大飞机、高铁动车、新能源汽车等几乎所有工业品里都有“成都制造”元素,但链主企业不多。
头部企业科研投入占比偏低。成都在科技方面的研发投入还不足,使企业竞争力降低,自主创新能力受限,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增大企业风险。成都与北京、深圳等城市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还有一定差距。例如,成都极米科技2022年研发投入占比为8.93%,在成都企业中属于前列水平,但与深圳华为的25.1%研发投入占比相差较大。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仍需持续发力。高新技术企业是世界一流企业的蓄水池。近年来,在蓉高企数量快速增长,规模能级也在持续提升,根据统计,2023年,在蓉高企总数达1.3万家,但与深圳的2.4万家比仍有不少差距,与武汉1.4万家也有一定差距。
成都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思考与建议
成都作为人口超过2100万、市场主体数量超389万户的超大城市,应以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为牵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打造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政策扶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建议实施世界一流企业优育工程,建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出台相关措施办法。支持大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每年评选一定数量的优质产学研项目,加大宣传推介,并纳入市级科技计划专项给予资金支持,打通产业链,推动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
二是以产业升级优化为目标提质头部企业发展能力。全面梳理在蓉世界500强、四川企业100强和成都企业100强的产业竞争优势,与成都主导产业进行匹配,分析龙头企业在服务全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提高优势产业显示度、新兴产业集中度、未来产业前瞻度为目标,针对综合性大型企业和链主企业,支持鼓励开展产业内部的兼并重组,给予融资、土地、营商环境服务等方面的要素支持,全面提升创新链产业链水平;针对“独角兽”“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等高增长企业,提供市场应用、产业融通、融资对接等专项服务,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
三是以强链补链为导向加强创新资源支持。结合产业建圈强链,出台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图谱,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帮助企业找专利、找技术、找平台、找设备、找资金、找人才,实现“政产学研用金”系统联动、深度融合。特别要注重推动科技型企业融通创新,加强原创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转化,以“创新投入率、新品产值率、成果转化率”为标准强化创新政策供给和生态营造,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价值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更多培育全球价值链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四是打造一流产品和品牌推动企业国际化。着力塑造蓉企在国际上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将世界一流企业品牌建设与建设国际化城市结合起来,制定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城市国际影响力、嵌入重点培育企业元素的全球推广方案,把重点培育企业产品、品牌“双提升”项目优先纳入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范围,引导头部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全球资源配置,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载体,多措并举提升海外市场份额,提升与国际市场的对接融合度,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充分展示新时代成都企业良好形象,提升城市和企业国际影响力。
五是打造国企为引领、民企为支撑的一流企业集群。充分发挥国资国企独特制度优势,优化成都国有企业产业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动在蓉央企、省企和有一定影响力的市属国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要素获取难度高、市场准入门槛不统一等突出问题,实现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优势互补,激活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民营企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深化“蓉商培育工程”,提升企业家的城市荣誉感。
(课题组成员:王娜,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博士;王胡林,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方贤洁,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文化建设教研部讲师、博士;张王豆,中共青白江区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何川,中共青白江区委党校开放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