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没有人,没有劳动力,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新农村建设也谈不上,还会影响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做好新型农民培育工作,既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
目前乡村人才振兴还面临诸多困难问题:一方面,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专业人才数量不足,农业人口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另一方面,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需要更多新型农民,在农业新品种、种养新技术、农业机械化、清洁生产等领域积极探索实践。因此,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培育工作,必须聚焦农业农村发展趋势和需求,突出高素质农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带头人、农村新兴业态急需人才以及涉农高层次人才等群体的培养。尤其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都市郊区不同的新兴经济业态,对新型农村实用人才也提出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上海市郊区农村作为城市的“后花园”,为城市服务的休闲、文化、生态等功能日渐突出,与之相适应的休闲经济、文创经济、健康养生经济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日益迫切。
近年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人才需求趋势,积极进行专业改革和开发,陆续开设了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宠物养护与训导、风景园林等一大批与农村新兴业态相适应的专业,形成了都市现代园艺、都市动物医学、生物医药与健康、可控农业4大上海市高水平专业群,培养了大批适应农村经济新需求的新型实用人才,契合了发展的需求。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应着力在“四个坚持”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一主”是指政府主导,统一规划与管理。将新型农民培育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地方农民整体能力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由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负责,统筹科技、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单位,以及农业专业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等专业力量,条块结合制定阶段性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持续抓好全市农民教育培育的规划、协调、指导等工作,确保新型农民培育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多元”是指多方参与,统一认定与实施。统筹安排涉农院校、农广校、党校以及涉农科研和技术服务单位等资源和力量,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积极引导包括农业产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等为新型农民培育提供实训服务,同时为自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多方参与的背景下,由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统一组织,理顺培训机制,避免出现培训对象、培训内容的重复。可以考虑在全市层面统一制定高素质农民的素质指标并统一认定与实施,推动实现全市范围内的“学分认定”标准,以量化的标准规范新型农民的培育和资格认定。
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训,关键在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上海有多家涉农院校、科研机构,在教师资源、教学安排等方面有着较为雄厚的资源优势。要用好涉农院校、科研机构教育资源,统筹农业教师资源,积极吸纳挖掘农业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有丰富基层一线实践经验的农业农村工作者,实现全域资源共建共享。特别是作为上海唯一一所以都市现代农业为特色的高水平高职院校,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和上海产业发展贡献了“上农力量”。要积极引导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类院校更加精准把握区域发展状况和要求,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型职业岗位需求的多层次课程体系,带动农业从业者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同时,要重视加强培训教师资源库、实训基地资源库和网络课程资源库等“三库”建设,为培训质量提供保障和支撑。比如,发挥上海市龙头企业多、科创成果丰富的优势,着重将涉农院校、科研院所与基层农业龙头企业联合,共建共享实践实训基地、科研实验室等农民培育示范基地。这方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总结凝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代学徒制管理,成立智慧农业产业学院和数字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将校内的教育链、教学链、人才链与企业的产业链、行业链、岗位群对接,依托上海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校外实训基地220 余个,取得了积极成效,值得推广与复制。
高质量的农民培育工作,必须做到“因需而培、培而有为”。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应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培育设计,围绕本地区特色产业、重点农业项目和农民队伍发展现状开展全面调研,进一步梳理高素质农民培训重点,尊重农民群众学习需求,为培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培训内容上,推行“菜单式”教学培训,除党的方针政策等“必学”内容外,将基层群众需要的职业技能、农业知识、土地政策、文化科普、心理健康等内容编入“选学”清单,推进独具本土特色的新型农民培育基础教材体系的建成;在培训形式上,推行“点单+定制”的模式,由受训农民群众对学习内容“点单”、学习方式“点选”、授课师资“点将”、学习效果“点评”,实现资源要素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不断创新培育模式,就地就近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农民群众有手把手接受培训指导的机会,遇到的问题现场提问,专家现场答疑,实现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年相继组建了农机、植保、无人机、动物饲养及疫病防控等多支技术服务队,对农民的技术知识更新、创业兴业过程中的生产经营实际问题进行持续指导和服务,逐步形成了跟踪服务长效机制,就是很好的实践案例。
新型农民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方面齐心协力、各尽其责、通力合作。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围绕农业主导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广泛宣传发动,积极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确保参训对象遴选达到“四有”标准,即有产业支撑、有内在需求、有接受能力、有转化潜力。聚焦优秀学员、立志投身乡村建设发展的青年农民、返乡创业人员、农业产业工人、退役军人等开展培训,使得培训供给和需求有效衔接。要特别重视强化师资力量建设,建立健全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价制度,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或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晋升职称等级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再就是多元扩展资金来源渠道,统筹财政支出,设立专项资金,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基金、创业基金及资金互助等制度,确保新型农民培育全过程所需的财力;将用于农技推广补贴、扶贫补贴、农业设施补贴、外出农民工技能补贴等项目资金和高素质农民培育资金进行整合,使培育资金效用最大化;积极寻求社会资金支持,多方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探寻政企合作等模式,以捐资助农或派驻技术人才参与等方式推动培训后期跟踪服务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