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粮食生产实现“三增” 粮食总产再次突破 750亿斤 等

2024-03-19 17:03
江苏农村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服务

2023 年江苏粮食生产实现“三增”粮食总产再次突破750 亿斤

2023年江苏粮食总产再次突破750亿斤,达到759.5 亿斤,创历史新高。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3年江苏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三增”好形势,粮食产量已连续十年稳定在700 亿斤以上。2023年,江苏克服梅雨期多次区域性暴雨等不利天气影响,抢农时、抓田管,农业农村部门全时段、全过程、全区域指导服务,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保障粮食生产顺利开展。目前,江苏基本实现整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1.8%。人多地少是江苏的基本省情。为了在有限的土地里挖掘增产潜力,2023 年开始,江苏聚焦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主要粮油作物,深入开展单产提升行动,带动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均衡增产。

要闻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23 年,农业农村部坚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以内强素质、外强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截至2023 年10 月末,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近400 万个,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21.6万家,组建联合社1.5 万家。全国超过107 万个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超过19.7 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 多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服务带动效应持续增强。

稳粮保供作用凸显。目前,全国有种粮家庭农场176.5 万个、种粮合作社54.2 万家,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的37.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种粮家庭农场场均种粮面积148.8亩,农民合作社社均拥有土地经营权作价出资面积460.1 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促进技术集成组装应用和在地熟化推广,在稳粮扩油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务涵盖粮棉油、肉蛋奶、果蔬茶生产经营,其中,88%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种养业。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从事生猪产业的分别有21.7 万个、13.2 万家,比上年增长17.1%和1.9%,从事农机植保服务业的数量持续增长,从事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势头强劲。

经营服务水平提升。半数以上的家庭农场年经营收入在10 万至50 万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年净利润11.6 万元。农民合作社年经营收入6309.2 亿元,成员人均可获得盈余二次返还1460.4 元。全国农民合作社成员中的普通农户占比95.5%,农民合作社为成员提供年经营服务总值8773.5亿元,成员人均享受合作社统购统销服务1.5 万元。

规范运营程度提高。全面实行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制度,全国已有19.6 万个家庭农场获得“一码通”赋码,以“一码定场”实现直接获客;开发推广“家庭农场随手记”免费记账软件,11.5 万个家庭农场注册应用,规范财务收支和成本核算。全国县级及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20.9 万家、示范家庭农场达20.2 万个。

指导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开展“千员带万社”行动,建成“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名录库”,全国省市县乡四级辅导员32258 名,近三分之一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技员、乡土专家等构成,县乡级辅导员占比95%。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3 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农业资源保育能力稳步增强。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耕地质量逐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 亿亩,耕地平均等级达到4.76。建设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5.91 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2。

农业产地环境明显改善。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覆盖率达54.1%,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面积覆盖率达45.2%,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1%。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8.3%。

农业生态系统加快修复。实施长江十年禁渔,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鱼种193 种、比2018 年增加25 种。加强黄河流域农业节水控水,推进因水施种。开展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选择酸化耕地面积较大的15 个省份的20 个县开展酸化耕地治理。

农业绿色产业链条加快打造。认定绿色、有机农产品超过6.8 万个,近5 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4%以上。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 年)》印发

为切实提升自然资源领域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用地的能力,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梳理乡村振兴用地涉及的政策要点,日前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年)》。其中提到,完善县镇村规划布局。强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统筹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统筹县城、乡镇、村庄规划建设,明确村庄分类布局。推进县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一体规划,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格局。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允许在不改变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主要控制指标情况下,优化调整村庄各类用地布局。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调整的,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调整结果依法落实到村庄规划中。

◆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江苏南京召开

2023 年12 月5 日,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指出,江苏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两项整省试点,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基本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通过夯实产权市场交易基础、丰富产权市场交易功能、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推动产权市场交易活跃,有效发挥了市场在农村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了农村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增收致富,为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基本完成阶段性任务。要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促进各类农村产权适度放活,让各类农村资源资产在市场机制配置下实现应有价值,把保护农民和集体合法权益与实现农民财产权益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释放改革效能。要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明确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发展定位和底线任务。要切实发挥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的渠道功能、建强农业经营体系的平台功能、实现农民财产权益的市场功能,严守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底线原则,健全交易体系,完善交易规则,加强风险防控,强化监督管理。要扎实有序做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试点,确保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取得实效。

◆农业农村部在宁召开共建高校专题交流会

2023年12 月7 日,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江苏南京召开共建高校专题交流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强化涉农高校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的使命担当,谋划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农高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着力培养输送高素质农业人才,加快农业科技“冲关破卡”,与国家经济社会大局同频共振。会议强调,涉农高校要在新时期勇挑重担,围绕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加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三农”水平。要创新教育路径,细化实化耕读教育,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教育走进产业发展一线,通过农科教协同育人,把更多高素质农科毕业生输送到基层农业一线。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国家和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培育用好农业人才,不断完善科技服务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报告称我国农业科技论文已从“量大质低”转向“量质双升”

2023 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于2023年12 月6 日在江苏南京举办。论坛上发布了《2023 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报告,其中提到“中国农业基础研究已开启‘量质双升’发展新阶段”。报告显示,中国农业科技论文发文量排名全球第一,代表论文质量的高被引论文量排名全球第一,Q1 期刊发文量排名全球第一,CNS 期刊发文量排名全球第三,主导型国际合作论文量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及中国机构的农业科技论文学科表现愈加出色,中国科技论文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学科较上一个统计时段(2017-2021 年)增加两个(植物保护、水产渔业),达到8 个;中国在农业农村经济政策学科实现了全球TOP10 入选机构零的突破。

◆第三届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江苏靖江举行

2023 年12 月8 日,第三届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典型案例推介活动在江苏靖江举行。大会旨在发掘一批典型、推广一批样板、打造一批文创品牌、壮大一批农文旅企业,促进产业有市值、生产有颜值、生活有品质,进而带动农民致富,在全社会营造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良好氛围,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次大会主题为“文化繁荣 产业兴旺 创新引领 品牌强农”。经全国各地申报、专家组严格审核,大会确定了88 家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影响力典型案例和文化品牌,涵盖了乡村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

数据

◆159 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实现活体保护全覆盖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第三批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公告,新确定的10 个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包括8 个保种场、1 个保护区和1 个基因库。其中,首次建立了兰州大尾羊、岷县黑裘皮羊、雷州山羊、岔口驿马、金阳丝毛鸡、矮脚鸡、闽清毛脚鸡等7 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以及柞蚕基因库。至此,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对159 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实现活体保护全覆盖。

◆我国2023 年农垦社会化服务规模超过1 亿亩次

我国2023 年农垦社会化服务规模超过1 亿亩次,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不断涌现,服务领域正从生产服务向全要素、全产业链延伸。近年来,特别是“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启动以来,农垦社会化服务的服务主体日益壮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规模迅速扩大,服务路径更加多元,服务模式更加多样。各地、各垦区将围绕农垦社会化服务重点任务,强能力、促合力,加强资源整合,推进农服公司、农场、农工等多元服务主体协同发展;突出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强化技术推广应用,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建规范、树品牌,探索建立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打造农垦社会化服务品牌,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江苏:729 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保级”成功,新增68 家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公布了2023 年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监测合格和递补企业名单。江苏省苏食肉品有限公司等729 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监测合格,继续保留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资格;江苏格冠农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68 家企业新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根据相关规定和工作要求,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对2020年认定、2021 年监测合格和递补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开展监测评价工作。本次监测中,80家企业监测不合格,被取消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资格。监测合格和递补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资格有效期到下一次监测结果公布前。目前,江苏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近6000 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64 家。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指导服务,激发龙头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和联农带农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长三角

◆2023 浙江农博会首设长三角馆

甜糯健康的奉贤南瓜、肉质鲜嫩的南京盐水鸭、汁多渣少的铜陵白姜……2023 年12 月8 日,作为2023 浙江农业博览会重头戏之一,2023 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系列推介会举行。现场,上海、江苏和安徽三地通过专题推介、现场品鉴、展示展销等形式推广自家产品。浙江消费者也借此机会,寻味“舌尖上的长三角”。此次农博会首次启用长三角馆,共有67 家企业、300 多个产品参展。经过专家评选,选出了农博会金奖产品14 个、新产品金奖1 个、农博会优质奖22 个。货真价实的长三角农产品,正拉近与浙江消费者的距离。更让江苏参展企业开心的是,今后,浙江消费者可在超市选购更多的江苏农产品。推介会现场,浙江某新零售企业与江苏企业开展产销对接;杭州市新零售协会则与南京鸭产业联盟、南京稻米产业联盟达成区域合作协议。

◆安徽发布首批绿色食品生产应用场景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落实,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应用场景创新和示范,日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发布安徽省首批绿色食品生产应用场景的通知》,在60 个省级基地中遴选发布了11 项安徽省首批绿色食品生产应用场景,重点围绕优质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开展绿色食品生产全过程应用场景示范展示。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注重使用生物方法防治病虫草害,严格执行农药和投入品的使用要求,严格执行《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提升农产品品质。绿色食品生产应用场景的发布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是开展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有力抓手,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围绕省级基地自身特色、亮点发布应用场景,通过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抓点连片形成地域性特色支柱产业,扩大绿色食品社会知晓度、美誉度。首批11 项绿色食品生产应用场景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创建农业品牌,提升品牌价值,有力助推安徽“十个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服务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