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邹海斌 谢蓬勃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和18时24分,土耳其先后发生两次震源深度20公里的7.8级地震。这是土耳其自1939年以来遭遇的最大地震,波及叙利亚、黎巴嫩、塞浦路斯、希腊、伊朗等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在这场地震大灾难中,中国蓝天救援队万里驰援,赴土耳其展开惊心动魄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笔者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采访,写下了长篇报告文学《救援,跨越山河万里》发表在江西日报《井冈山》副刊,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江西蓝天救援队参与土耳其地震救援的新闻为例,探讨如何用国际传播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道义。
2023年2月,土耳其强震发生后,在江西宜春,笔者蓝天救援队的朋友罗旭走出国门,参与了土耳其地震人道主义救援。
笔者身在江西,与土耳其相隔万里,没有条件前往土耳其地震灾区采访,能做的就是保持关注,等待采访时机。2月17日深夜,罗旭发来微信,次日早上,她将乘坐高铁回到宜春。笔者决定去高铁站迎接,至少可以拍点视频,发个客户端稿件。
“能平安回来,就是最大的幸福。”回到宜春,罗旭说的第一句话让人惊讶。土耳其救援到底有多难、有多险?太多的未知让我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简短采访后,笔者写了一篇千字通讯,但传回报社后又把稿件撤了回来,总感觉蜻蜓点水,没有写到位,国际传播意识不够强。
近年来,在江西日报的新闻实践中,新闻采编人员的国际传播意识不断增强,其中《“爱爱”——一只白鹤的故事》《从“天净沙”到“维多利亚”——爱德华一家在婺源》等稿件产生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均获得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三等奖。这些获奖作品站在国际传播的高度,巧妙地讲好江西故事,给我们做好土耳其地震救援报道以新的启示。
从新闻的本质看,江西蓝天救援队跨国参与土耳其地震救援任务,本身具有国际传播属性。经了解,江西参与土耳其抗震救灾的蓝天救援队员共有19名。如果从写一个人到写一支救援队,效果会怎样?如果从站在宜春的角度拓展到国际传播视野,效果又会怎样?
这两个大胆的设想,要克服分社记者的地域观念,要靠进一步的采访。人,始终是新闻的主角,要把“人”摆在突出位置,把目光聚焦土耳其地震救援的亲历者、见证者,让报道见人见事,更具亲和力和可读性,才能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
迈克尔·舒德森在其《新闻社会学》里提到:“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故事”。如何才能挖掘到更多的救援故事?笔者加了一个又一个蓝天救援队队员的微信,直到联系上赣州的廖旭阳才有了重大突破。
当时,廖旭阳正受邀在赣州当地学校分享他在土耳其抗震救援的经历。他发来的演示文稿中,有一张他与一名土耳其士兵的合影让人颇感意外——土耳其地震救援者居然需要荷枪士兵的保护。原来,江西蓝天救援队前去支援的马拉蒂亚位于土耳其与叙利亚的边境,社会动荡。地震与战争的双重威胁,让这次跨国救援任务多了一分危险,廖旭阳甚至写好了遗书。这次驰援土耳其,队员们都是自费,携带的救援装备价值200余万元。如果不是当事人讲述,这些信息都是我们不曾了解的,也鲜为外界所知。
随着采访深入,一幕幕救援场景,一个个救援故事,让人身临其境。对于如此难得的国际救援题材,我们向副刊部报送选题,谈了选题背景、写作思路,准备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去写国际传播视野下的跨国救援。江西日报社副刊部主任李滇敏回复说:“太棒了,我们想过这个选题,但是感觉跨了4个地市,约稿困难太大,还是你们给力!我们一定全力做好服务,确保优质的稿件有最完美的呈现。”
一次大胆的尝试,一次跨国采访就这样实现了,我们兴奋不已。只要敢于尝试,一切皆有可能。
复杂世界,故事为王。报告文学的纪实与文学属性,让我们对把握好土耳其地震救援场景,有了更自由的发挥空间。在采写过程中,我们强化“故事思维”,以读者为中心谋篇布局,增强国际新闻的故事化表达。
故事思维是指通过典型故事来观察分析客观事物,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产生决定性作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其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场景化特点,更能让人产生情感共鸣,达成共识。[1]
有这样一个细节:江西蓝天救援队队长杨弈去看望获救的83岁哈利姆,老人讲述了地震发生时的情形,以及在救援过程中的生命守望。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新闻场景,但不是最佳的文章开头。
作为一篇国际传播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更应站在国际友谊、人道主义的高度去描写。这时,我们又想起了杨弈描述的场景,也就是在江西蓝天救援队的营地,有两位马拉蒂亚老人去看望他们,行以最高礼仪的额手礼。于是,作品的开头就是这样写的:
“Tesekkur ederim(谢谢)!”2月12日,土耳其马拉蒂亚,两位老人向身穿蓝色救援服的杨弈走来,热情地亲吻他的手背,并托起杨弈的手背,轻碰自己的额头。”
这是马拉蒂亚人的最高礼仪。
这是对这场跨越万里的地震救援的深深感激。
用这样的场景,无疑更有高度,更具悬念,让读者更有兴趣往下看,去关注这场跨国救援。哈利姆在地震中遇险被困的场景,作为“奔赴”的故事引入。
土耳其东部的马拉蒂亚,图尔古特泰梅利街。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熟睡中的哈利姆·居尔比兹被晃醒了。
“地震了!”哈利姆的孙子、孙女飞快地跑进奶奶的房间。奶奶83岁,体弱多病,行动不便,长期卧床。
地震来得太突然了。他们拉不动躺在床上的奶奶,房子就开裂了,沙子漏了下来。迫不得已,他们只能往外跑。刚跑出家门,房子就塌了,奶奶被埋在了里面……
讲好地震救援故事,必须要有支撑新闻的基本事实,也离不开生动传神的新闻细节。我们根据杨弈的转述,让细节有文学化的表达,意在营造惊险、悬念的气氛。在写作中,我们坚持国际传播视野,以读者为中心谋篇,将采访中获取的碎片化信息合理布局,进行场景化呈现,铺垫渲染,高潮迭起。
这处废墟下面埋着一个不能动的老人和一个10岁的小女孩。经过生命探测仪探测,两个人都还活着。
经过紧张的勘察,他们决定从七楼楼顶挖竖井下去,先挖出五楼的老奶奶,再挖出二楼的小女孩。
从10日上午9点一直挖到11日凌晨1点,这期间发生了17次余震,挖掘工作举步维艰。
凌晨1:30,他们终于挖到了五楼老奶奶的位置。
“我刚下去,勘察如何安全地把老奶奶救上来,突然发生了5.7级余震。”廖旭阳刚从救援竖井跳上来,他们挖的地方再次塌陷,老奶奶又被埋了……
新闻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就是真实。兼容新闻和文学语言的优点,创造出具有事实层面上的新闻意境,文学化表达让新闻绽放出斑斓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2]
作品刊发后,《当代江西》编辑邓绪娟留言说:“读完《救援,跨越山河万里》报告文学作品,仿佛跟着江西蓝天救援队的孤勇者们一起到达现场,一起开展营救。怎么会如此生动,鲜活感人!文中泪点多,几次被感动,最后看到遗书那一段,真的有点绷不住……”
副刊是文艺创作的重要阵地,是广大受众的艺术审美窗口。用国际传播视野报道重大突发事件,让世界看见中国道义,这是全媒体时代值得去探索的。
在媒体融合改革中,江西日报用全媒体传播理念,尽可能地实现副刊作品的二次传播、N次传播,进一步讲好江西故事。按照“报端同发、先端后报”全媒体报道理念,《救援,跨越山河万里》在江西新闻客户端先期推出,次日在江西日报《井冈山》文学副刊头条发表,随后又在江西新闻客户端头条推出视频报道。全媒体报道让新闻力量超越纸媒。
这是一篇独家聚焦重大国际突发事件的重磅报道,江西国际传播中心高度重视,先后在X(原推特)、Meta、Youtube、Tiktok等国际知名社交媒体平台推送。《救援,跨越山河万里》获中国日报中文网全文转载,还有美国《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杂志(Journal of Humanities,Arts and Social Science)、Medium等海外网站转载,产生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土耳其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在看了江西日报《井冈山》副刊刊发的《救援,跨越山河万里》报告文学作品后留言说:“感谢你们的报道,也感谢江西蓝天救援队的救援!”
用国际传播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道义,是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的国际传播力量,逐步从“国家队”向“地方军”拓展,国际传播的效果也逐步得到了提升,但要实现立体式、多元化的国际传播,还需要多方努力,创新形式。
一是站位要高,拓宽国际传播视野。一个记者如果站不到一定高度,就会产生“新闻近视”,眼前的新闻看不见,重要的新闻抓不住,贻误时机,漏掉“大鱼”。[3]笔者从最初的写一个蓝天救援队员,到扩展为写一支蓝天救援队的群像,就是选题站位的重大转变,站位的提升,才能精准抓住这条国际新闻的“大鱼”。
2023年4月,笔者在江西省委党校培训,一位同学闲聊时提起他们在非洲承建的“鸡蛋路”登上了邮票。这引起笔者的浓厚兴趣,捕捉到一条难得的国际传播好线索。随后,笔者采写的《江西援建非洲“鸡蛋路”登上邮票》刊发在《江西日报》头版,稿件围框突出处理,受到报社领导和媒体同行的好评。
二要立足江西,多发掘国际传播“富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深刻洞察国内外大势,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了重要指引。随着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国际交往日益密切,为江西融入全球化发展,促进江西与世界的联系提供了更紧密的空间。有交流、有合作、有发展,就会孕育新闻,需要我们在这座国际传播“富矿”中去挖掘好新闻。
三要拓宽渠道,解决国际传播“走出去”难题。当前,国际传播“走出去”的渠道不畅、质效不高的难题仍然有待突破,尤其是内容制作和产品推广缺乏有效有力支撑,导致在融合度、触达率、传播力等方面难有重大突破。要拓展国际传媒合作,依托海外主流媒体,畅通外媒传播渠道,通过多样化的正向传播,“借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让境外受众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感受中国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