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鼎

2024-03-18 16:49王潇潇
关键词:宗法重器铭文

王潇潇

子龙鼎

该文物通高103厘米,口径80厘米,重230千克,因器内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

身世成谜的千年“龙”

提到子龙,你会想到什么?也许爱读书的你耳边已经响起三国名将赵云铿锵有力的声音:“我乃常山赵子龙!”我们今天要谈的“子龙”可比赵云要年长得多。它“出生”于商朝末年,是一座圆圆的大鼎。

咦,一座鼎为什么叫“子龙”呢?这是因为这座鼎的内壁刻有铭文——“子龙”。

不过,这两个字的字形和它们现在的字形几乎没什么相似之处,看上去更像是一张画,画面左上有一个在奔跑的小孩,小孩旁边有一只大大的靴子;下部則画了一只怪模怪样的动物,它尾巴尖尖,向右盘绕。经专家鉴定,上部的孩子就是“子”字,那只所谓的大靴子则是犄角,它和下方的动物共同组成了“龙”字。

因为这个可爱的铭文,这座大鼎才被冠名“子龙”,而这个“龙”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青铜圆鼎铭文中,最早出现的“龙”字。

可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这个鼎上要刻“子龙”呢?难道商朝的人把鼎当成宠物?还给它们起名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据专家推测,“子龙”可能是这件器物主人的氏名或私名。在中国历史上,“子某”的称呼常见于甲骨文和商周青铜器,通常指代宗法贵族。子龙鼎的体量大,它的主人极有可能是商朝末年的王子,或者是商朝王室内地位显赫的宗法贵族长。

说了这么多,你应该能感受到这件文物的重要程度了吧?但这么重要的宝物却直到2004年才被中国人发现,地点还是在海外。

2004年6月,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陈佩芬在日本一名企业家的住所首次见到了子龙鼎。他们立刻被子龙鼎硕大的器型、古朴厚重的纹饰深深震撼。他们还注意到,鼎的内壁刻了两个字,像甲骨文,马承源仔细辨认后确认左上角一个字为“子”,他曾在商朝甲骨上见过这样的写法,另一个字看起来像传说中的龙。在这名企业家举办的个人收藏展上,子龙鼎再次现身,更是在配合此次展览出版的图录中占据“C位”,但是对它的文字描述只有短短几句:1920年中国河南出土,山中商会在中国收购,流入日本。

看到如此重器流落海外,马承源萌发了将其收购回国的念头。回国后,他立刻向相关部门反映,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很快就派文物专家去日本与收藏家协商回购事宜。可是,子龙鼎突然不见了,没有人知道它身在何方。就在大家都觉得希望渺茫的时候,2005年底,子龙鼎出现在私人藏家手里。经过谈判,2006年4月28日,子龙鼎搭乘飞机降落北京,它终于回家了。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鼎是古代国家重器的代表,子龙鼎集两者于一身,不仅是中国古代青铜圆鼎的经典之作,也是早期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重要物证。如今,子龙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柜中静静望着往来过客,不知是否也在感慨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呢?

猜你喜欢
宗法重器铭文
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
国之重器:洲际导弹
华龙引领 国之重器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论范仲淹的宗法思想与义庄的慈善信托机制
宗法政治下嫡妻的地位和权利
国之重器
学理之异与议礼之争:嘉靖朝大礼议新论
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