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在当下的饭圈中,粉丝的攻击行为日常且频繁,维护偶像成为所有粉丝公认的仪式性准则。流量居于榜首的偶像粉丝群体之间往往呈现出水火不容的态势,粉丝群体创造了盛大的仪式,并共同维持仪式的持续和发展。文章从参与形式、行为符号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阐述整个仪式的形成与维系,深入了解粉丝的内在需求,为改善粉丝的攻击行为提出建议。方法:选取当下热门的偶像粉丝群体,运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进行文本分析和深度交流,旨在深入分析粉丝攻击行为仪式性的产生机制。结果:从传播的仪式观角度看待攻击行为,会发现其行为本身可以被看作一种仪式符号,粉丝的攻击行为成为进入该圈层的“投名状”,以此确认自身“以偶像为中心”的世界观的建构与稳定,构建并维护仪式信仰。结论:攻击行为是进入群体内部的“初级门票”,更是评价粉丝价值的重要指标。攻击行为的仪式化来自粉丝将攻击行为作为区分不同粉丝群体的首要标志。另外,有资本力量让流量成为主宰饭圈文化和粉丝经济的法则,为偶像战斗成为饭圈潜规则的外部诱因。因此,改善饭圈环境需要社会、平台、粉丝群体三方共同努力,破除畸形的“流量至上”主义,创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传播仪式观;饭圈文化;仪式信仰;粉丝攻击行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4-0-03
0 引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文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偶像与粉丝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粉丝、饭圈等内容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但封闭的饭圈环境极易使粉丝对偶像产生盲目崇拜,攻击行为成为进入粉丝群体内部的“投名状”。由此,合理引导粉丝行为,是当下中国社会治理、文化规范工作的重点[2]。
1 概念界定
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3]。传播仪式观指的是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是参与者共享相同信仰的表征[4]。陈力丹认为,“节日仪式传播并非人人平等共享的神话,而是通过塑造权威来维系共同信仰的过程,在看似神圣的典礼与共享信仰的背后却是权威的影响与信仰的塑造”[5]。
关于粉丝攻击行为的研究不多,但其行为大多发生在互联网上,因此可从网络攻击研究中找到共性。网络攻击行为指个体以互联网或手机网络为特定的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对个体或群体进行有目的和有针对性的伤害[6]。粉丝群体借助社交平台建立社群,进而参与到和偶像相关的传播活动中,以秩序化、组织化的粉丝社群形式实践,展现出惊人的行动能力[7]156-157,攻击行为就是其一。
本文在传播仪式观视域下,以粉丝攻击行为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粉丝攻击行为的仪式化现象,分析粉丝攻击行为是如何成為粉圈的“投名状”的,并构建粉丝群体的新视野。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6名喜欢不同偶像的粉丝进行深度访谈,并在微博选取不同偶像的粉丝超话和粉丝社群,持续观察和收集超话中粉丝的发帖内容和评论,作为基础数据分析粉丝攻击行为的仪式性特征及现实意义。
3 粉丝攻击行为的仪式性
仪式感来源、仪式参与者、内涵的生产与再生产、经验的分享和维系的时空是仪式传播的重要内容[8]。粉丝攻击行为的表层意义是为了维护偶像的路人缘。当攻击行为趋于日常性、秩序性和表演性时[7]156-157,更容易被类比为仪式。粉丝将攻击行为看作进入社群的“门票”,利用攻击行为快速获取其他粉丝的好感,从而进入社群。
3.1 粉丝的攻击行为机制
访谈者成为粉丝的过程如下:被偶像吸引—产生信息需求—观看粉丝群体—期望成为粉丝角色。攻击行为主要产生于观看粉丝群体和期望成为粉丝角色之间。在观看粉丝群体的过程中,个体希望通过粉丝群体的表演获取更多关于偶像的信息,在此过程中会观看粉丝群体的表演,产生进入动机以及寻求进入方法。不论是进入微博社群还是参加各种应援活动,都需要提供喜欢该偶像的证明。已经成为粉丝的群体会为想要成为粉丝的群体提供教程,而想要成功进入粉丝群内部,就要按照要求,以时间换取“门票”,这样才能在粉丝群体中获得认可和关注,才能获得粉丝身份。
3.1.1 攻击行为的主要表现
笔者通过微博超话以及深度访谈收集数据,将攻击行为分为骂战和抵制行为两个部分。骂战主要为言语行为,包括贬低他人、引战、言语中伤以及造谣四个方面;抵制行为主要包括集体举报、集体拉黑以及粉丝对立。粉丝群体在看到对偶像不利的信息时,会团结起来并与发布不利信息的粉丝群体对立,通过骂战和抵制行为维护偶像的形象。
3.1.2 攻击行为的认知认同
在访谈过程中,6名访谈对象不约而同提到是因为被偶像吸引从而进入粉圈,同时接触相同属性的粉丝群体,“看节目之前就觉得他长得帅,但是后面觉得他唱歌也很好听,始于颜值忠于才华”。这些类似的想法使粉丝形成了偶像绝对正面的信念。微博超话为粉丝创造了“信息茧房”,阻碍了其更全面的信息接收及理性思考。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的攻击行为源于个人的错误认知,在环境刺激或诱发事件和情绪后果之间存在一个信念系统[9]88-91,即在粉丝的攻击行为中,粉丝对诱发事件所持有的负面情绪的非理性信念直接导致了攻击行为。如果将整个追星过程看作一场戏剧,那么个人先是作为旁观者进入粉丝所描述的舞台,在参与过程中扮演自己和群体相同又不同的角色,产生认同心理[10]。
3.1.3 攻击行为的行为认同
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来看,人们会模仿攻击行为甚至做出新的攻击行为,即观察(榜样)学习[9]97。个人在观看粉丝群体和期望成为粉丝角色的过程中,往往会模仿前人的行为,“一开始不知道‘反黑,加入社群后,慢慢地看就明白了”,这就是榜样学习的过程。粉丝每天不停地完成“反黑”任务,偶像相关事件带来攻击性的暗示,会提高其产生攻击行为的概率。在明星的粉丝构成中,“战斗粉”是不可忽视的一类。“不为他战斗,又不为他花钱,又不给他做数据,对他的支持体现在哪里呢?”长期的战斗氛围,同样会提高粉丝出现攻击行为的概率。
3.2 仪式化的攻击行为
传播仪式观认为传播是创造、理解或使用符号形态的社会过程,会产生独特的符号和交流系统。偶像作为粉丝群体的精神领袖,决定“唯偶像论”的世界性质,需要众多“信徒”通过特殊仪式建立共同的信仰。粉丝群体的传播构建了共同圈层,呈现出非黑即白的特点。参与这场舞台戏剧须表明诚意,促使群体建立标准化的仪式,诚意是仪式的开始。
3.2.1 圈层界限分明,设立仪式规则
不同偶像的粉丝社群之间存在圈层隔阂,须提交“投名状”才能进入该群体。粉丝群体以青少年为主,为偶像做数据是表现诚意的方式。同时,粉丝会通过参与攻击行为明确所属群体,形成圈层隔阂。“不会减少这种界限感,这是我喜欢他的证明,凸显我的粉丝身份!”粉丝将这种界限感作为粉丝身份的证明。从粉丝的角度来看,社群内部也会对“战斗粉”表现出更强的认同。“战斗粉是我很崇拜的一群人,遇到了这个人,是我们粉丝群体的荣幸。”可见,粉丝社群内部对积极参与战斗的粉丝更有好感,其也更容易成为核心成员。从个人角度来看,粉丝中的“意见领袖”会专门建立不同的群组,应对偶像不同类型的负面信息。“打榜群或者官方粉丝群会有一定的‘门槛,进群要求打榜记录。”粉丝通过为偶像参与战斗,明确群体的边界,最终逐步形成参与形式的边界化。
在整个过程中,粉丝真正关注的是这一表明诚意的仪式程序,以区别于其他群体,使自身对偶像的信念体系和世界观得到强化。
3.2.2 长期信仰考核,行为仪式固定化
这一仪式还伴随着长期的诚意考核,即信仰的稳定和仪式的延续。特殊的行为符号构成传播内容,为粉丝所知晓并运用在日常活动中。
首先是明确的规则制定。在维护偶像的过程中须遵守明确的规则,并辅以惩罚手段获取群体认同。微博发帖时须遵循特定的格式和标准,“超话的管理者在巡逻时会控制你的一些言论”。对于不良信息,“反黑”组会进行专门的统计与处理。“每天‘反黑很准时,一种传统,晚上等待‘反黑链接,按照流程举报,完成后截图发群里。”粉丝共同遵守与维持这些言行规定及攻击行为中的规则,维系与延续这一特殊仪式。
其次是特殊符号内容。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攻击时会使用文本缩写或者以特定的符号代替文字内容。例如,各家粉丝都会避免提及其他偶像,用缩写代替姓名,避免发生冲突。
最后是统一传播内容。在攻击行为产生时,粉丝会统一编写和传播评论文本或举报文本等,这与微博评论的统一评论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统一性文本使粉丝行为符号程序化,也使攻击行为成为仪式的共同内容,并使这一仪式内容得以延续。
3.2.3 意识形态统一,群体仪式巩固
粉丝意识形态的统一是粉丝社群得以维系和延续的重要原因,这也是身处这一仪式中的粉丝群体的共同信仰。意识形态统一化意味着完全的“唯偶像论”,从个人来说,其默认为偶像战斗、维护偶像是身为粉丝的责任。“维护偶像,为偶像战斗是很正常的事情。”粉丝将自身与偶像的关系等同于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关系,认为帮助偶像等同于帮助朋友,是一种准社会关系的体现。将偶像与朋友等同、维护偶像、为偶像反击等行为都被合理化为粉丝的责任,共同构成了粉丝个人层面的意识形态。粉丝为了偶像排斥所有不一致的意见,长此以往变得更加极端,以维持自身的认知协调。
对粉丝群体来说,为偶像反击是社群存在的重要理由之一,很多粉丝加入社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方便参与关于偶像的各种任务与活动。“为了数据好看,大家聚在一起做一些转发投票的事情,群里还会聊一些别的事情,但主要还是围绕他。”社群存在的核心理由就是维护偶像的形象,其中粉丝的攻击行为占很大一部分。社群的本体就是维护偶像的具体化体现,这一点在粉丝中达到了群体层面的统一。
饭圈是以偶像和粉丝复杂的情感联系形成的经济圈,资本的力量不容忽视。资本让流量成为主宰饭圈的法则,偶像与粉丝被资本强行关联,为偶像战斗成为饭圈的潜规则。“明星的数据是咖位的表现,对广告代言有很大的影响,我们最起码在包装上为他做一些事。”粉丝会按照资本提供的方式提高偶像的流量,从而推动偶像的事业发展。因此,攻击行为也恰恰对应粉丝“撕得越狠,地位越稳”的观点,粉丝责任认知、社群认知及饭圈潜在规则认知共同实现了粉丝群体意识形态的统一化。因此,粉丝的攻击行为可以被看作粉丝想要进入该圈层的“投名状”,是把粉丝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是“共同信仰的表征”,是粉丝群体对“以偶像为中心的社会”的维系。
4 结语
在粉丝群体中,群体隔阂使攻击行为成为进入社群的“投名状”。粉丝将攻击行为演变为规则化的仪式程序,不可避免地产生情绪化甚至是极端化的倾向。因此,有理由对粉丝行为进行相应的引导,使其良性发展。
应打破“信息茧房”,引导粉丝稳定情绪。极端的情绪化状态会使粉丝产生攻击行为,可以通过提升粉丝群体的媒介素养来改变现状。同时,要改变“流量至上主义”的平台机制,综合考量信息内容,引导理智回归。改变偶像评定标准,正确引导风向。此外,粉丝认为攻击行为契合资本的“数据至上”主义,将偶像价值与攻击能力等同起来。因此,国家应改变偶像评定标准,重视其值得学习的品质,转变风向。
参考文献:
[1] 顾理平,王飔濛.从圈子到关系:智媒时代公私边界渗透及隐私风险[J].社会科学辑刊,2022(3):184-190,209.
[2] 袤则,吴炜华,张海超.社会治理视阈下的“饭圈”乱象与文化批判[J]当代电视,2021(10):4-8.
[3] 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5.
[4] 赵诗凝.城市广场舞:从传播仪式到群体认同[D].南京:南京大学,2016:6.
[5] 陈力丹.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一种仪式?:关于传播“传递观”与“仪式观”的讨论[J].国际新闻界,2008(8):44-49.
[6] 金童林,陆桂芝,张璐,等.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5):605-613.
[7] 于妍.传播仪式观下网络粉丝社群的“反黑”行动研究[J].视听,2021(3):156-157.
[8] 顾晗.仪式观视域下的《三体》虚拟社区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5(19):152-153.
[9] 黄英杰,王小丁.论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机制:一个心理与文化分析模式[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88-91,97.
[10] 王晶.传播仪式观研究的支点与路径:基于我国传播仪式观研究现状的探讨[J].当代传播,2010(3):32-34.
作者简介:王琪(1999—),女,安徽芜湖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品牌传播与理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