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应山 黄建军
在5G网络、智能通信手段和多样智能场景的大背景下,人类的生活场景被大幅拓展。与此同时,人们也常被现代社会的巨大压力所侵扰,对“内卷”“反内卷”等话题的探讨成为社会热点议题。与此同时,虽然ChatGPT等智能工具可以辅助工作,大幅度提升作业效率,人们的自由时间随之增加,但仍有部分人群工作安排紧凑,与自己对话的时间受到挤压,致使自身陷入内耗当中。对此,侧重于批判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受到了广泛关注。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社会理论家、批判学家哈穆特·罗萨提出。他继承和发展了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科技加速理论,认为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的速度提升使得现代社会的空间距离感不断缩小,时间逐步成为衡量距离的单位。就新闻学而言,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传统的新闻生产逐渐转向多元化生产模式,数字技术参与了新闻业的重塑过程。然而诡异的是,一方面,新闻传播浸透着“加速”的精神特质,无时无刻体现着数字媒体对“速度”的追求;另一方面,媒介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信息爆炸,使得人们尚未完全适应和习惯新生事物所带来的变化,与之更新的事物和变化又接踵而来[1]。本研究将基于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角对数字媒体传播展开分析,意在对新闻传播中出现的伦理现象展开批判。
西方学界地位显赫、影响极大的法兰克福学派,在阿多诺、霍克海默和哈贝马斯等学者的研究下,以其注重批判、揭露、剖析社会病状的特点,成为致力于人类主体的健全发展和彻底解放的流派[2]。
德国学者罗萨沿袭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构建传统,提出了“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认为加速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并将社会加速现象分成了三类具体范畴: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和生活步调加速。此外,罗萨从“竞争逻辑”“文化观念”和“封闭循环”三个诱导机制入手,意图揭示在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社会加速已经成为过程加速与结构加速的结合体,创造了属于现代社会特有的异化[3]。罗萨直面当今“加速”的生存环境,认为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如果忽视或放弃“加速”的理论视角和武器,社会批判理论将受到很大局限。
目前,我国学界对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关注与研究并不算多。近些年随着罗萨著作《加速:现代时间结构的改变》《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被译介进中文学界,才逐渐兴起了一些对该理论的研究。
作为一种公众获取外界信息的社会性中介,新闻业担负“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之重任,并将时新性作为新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中“加速是现代性的核心,是社会本身的性质”这一批判立足点相适应。尤其进入21世纪,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技术使得新闻和信息的传播速度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均实现了速度的极大提升。
学者白红义将罗萨对加速定义的三维度“技术加速”“社会变迁加速”与“生活节奏加速”纳入到数字时代新闻时间性的研究中。他认为,首先,通信技术是促进新闻加速的直接动力;其次,社会变迁的加速对新闻业的影响体现在在线新闻成为新闻生产的主要来源;最后,生活节奏的加速迫使新闻媒体不得不尽快满足公众的信息渴望[4]。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延续了批判理论的一贯立场和关怀,即致力于人的自主性和人的解放,通过引入速度的视角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性进行病理学诊断,然后以“美好生活”为愿景提出可能方案,意图破解人的异化问题,对于分析、揭示和诊断“加速社会”中的新闻异化问题,更好促进新闻业的健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解释力和指导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过度依赖行政手段,形式单一。自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以来,我国媒体开始走上了“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道路,并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但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流量成为媒体的更高目标。传媒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严肃的信息发布,有关娱乐消遣的内容也日益兴盛起来,使得媒体成为公民娱乐的一项重要工具,甚至出现唯流量论、泛娱乐化等现象。
新闻伦理指的是媒介从业人员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看,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是在媒体追求速度、过分追逐点击率的支配下,新闻业作为现代社会的构成部分,一方面,促进社会“加速”的力量也在推动着新闻业发生“悄悄的革命”;另一方面,新闻业又以自身特有的方式生产和驱动着社会“加速”。在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新闻伦理道德底线被时时触及,新闻业的异化之门随之被打开,致使人们不得不开始思考新闻业的困境与未来。
新闻事件中为了满足公众对未知信息的渴望情绪,媒体机构常常第一时间提供关键信息,体现了新闻的“即时性”特点。在社会加速背景下,新闻媒体为了获得更高的点击率和流量,常陷入对“新闻速度”的盲目追求,导致更多的新闻伦理现象出现。
1.新闻信息的提前告知
信息互联网时代,新闻的时间性首先体现在价值层面[5],时效性成为新闻业的首要原则。相应地,新闻信息的提前告知成为“新闻加速”的“潜规则”。在灾难新闻中,出于人文关怀的考量与新闻道德的秉持,大多数媒体遵守灾难报道未经核实绝不赶急抢快的规定。然而,在“新闻加速”的信息时代,媒体为了获得更高的点击率,在官方还未通报伤亡时,已有部分媒体提前进行“死亡告知”。
在袁隆平院士病逝的新闻报道中,CGTN的报道引发众怒。2021年5月22日上午10时48分,CGTN在微博和推特上首先发布了袁隆平院士病逝的新闻。该消息一出,包括观察者网在内的媒体纷纷转载。11时16分,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对该消息进行辟谣,随后,CGTN删稿并道歉。13时41分,新华社证实袁隆平院士在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病逝。毫无疑问,CGTN的乌龙报道,极大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此次危机,表面上来看损害的是CGTN一家媒体的信誉,但从深层次的角度考虑,这件事件将影响整个媒体行业的公信力。
2.新闻故事的快速入场
新闻的时间性体现在内容呈现中[6]。社会加速的背景下,新闻从业者陷入“快节奏赶工”的境地,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为新闻产品故事化的提前。相较于碎片化的新闻消息,偏向细节描写的故事化呈现才是公众急需获悉的重要内容。此外,“新闻加速”迫使媒体同行相互竞争,故事化报道因其细节描写更能引发公众共情,带来流量优势,因此备受媒体的青睐。
有关人物的叙事报道将冰冷的伤亡数据外化成鲜活的人物故事,在引发公众共情的同时,帮助公众构建公共记忆。财新网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发表了一篇名为《新冠肺炎“吹哨人”李文亮:真相比平反更重要》的报道,用真实而朴素的话语讲述着8位“吹哨人”相继接到警察约谈的故事,为公众还原了武汉疫情刚发生时最真实的情况。
然而,“新闻加速”下故事化新闻的提前报道,很大程度上对仍处于悲伤情绪中的家属造成侵扰。2022年3月22日,东航MU5735航班在广西梧州藤县坠毁,《人物》杂志在飞机失事后的24小时内发布故事化报道《MU5735航班上的人们》,以亲友视角讲述事件细节的采访引爆舆论话题。然而,此篇报道却受到网友质疑。有人认为,该报道急着把机上人员的故事扒开给大家看,刻意制造悲情以满足公众好奇欲。但这是一场关乎生命的事故,暂且未到讲故事的时刻,此番报道显然未将人文关怀考量在内。在加速社会的背景下,新闻故事化的提前已然势不可挡,不否认公众需要这样的新闻故事来重新审视这场灾难,但新闻故事的提前入场带来的伦理问题争议值得反思。
罗萨借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指认资本主义情境下人与世界的“关系对立”,进而表征其批判理论的合法性维度。他认为异化本身是一种有缺陷的关系,即人与世界并非天生和谐,人们不得不在异化的常态中去调整自我。罗萨认为加速是造成异化的根源,因为加速打破了人们习惯性的节奏,为跟上社会的节拍,人只能让自我沉沦于加速节奏的浪潮中[7]。在新闻业中,技术发展为“新闻加速”创造了条件,新闻工作者在加速背景下感知到的主观时间压力与同行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助推“新闻加速”的运作。速度驱动着新闻业变革,新闻的加速逻辑也在引发严重的后果,“速度”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罗萨所谓的“新异化的诞生”。
1.工具异化:新技术应用的挫败感与抗拒心理
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等理论在今天成为现实。我国传统新闻工作者按照工作性质可划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等,呈现出单一性特征。然而,这种传统关系在加速社会的背景下呈现异化现象。全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室需要拥有多种能力,并熟练使用多种信息生产工具的记者。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记者不得不投身于新工具使用的学习中。而且,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新闻工作者尚未熟练掌握某一信息生产工具,旧的生产工具便已被新的生产工具所取代。这使得新闻工作者逐渐对新技术、新工具产生抗拒心理,并陷入能力不足的焦虑当中。
2.空间异化:信息生产与思维顺从
大众媒介的麻醉负功能,使更多人失去辨别能力,从而不假思索地顺从现状。媒介内容的娱乐性、趣味性在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同时,也导致人的思维停滞,这何尝不是一种思维异化的表现。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导致受众的自主空间被媒介不断压缩,米德所谓的“内省式思考”正在被终结。总之,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人越来越不能自由地思考。加速社会下,新闻业的快速生产使得人类还未来得及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正在阅读的新闻就被另一条爆炸性新闻所取代,碎片化思考取代了深度思考,人类难以寻找到在世界空间中的具体落脚点,继而加剧了大众对思维空间的异化感。
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精确地预言了当下的网络传播形态和格局,“流动的空间”和“无时间之时间”下工具障碍、语言障碍、边界障碍、时间障碍等得到了缓解和释放,使得数字媒体才能在“无场所逻辑”“无时间逻辑”的网络社会中实时交流、互动和反馈。因此,在新闻的生产过程中,除了保障信息的及时传达外,还可以在报道正文或评论区中积极主动地与公众沟通事件发展近况与报道进展,用新的视角去“放大”新闻事件中具有感染力、影响力或者号召力的细节,丰富内容制作手法与叙事方法,拉近新闻与受众的距离,从而使公众能更加透明地了解事件最新动态以及整个事件的时间脉络,有效缓解他们对新闻速度的盲目追求。
克服数媒新闻事件“异化”的途径之一,在于恢复媒体从业者“人的类本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类本质异化”现象,认为劳动本来是肯定自己,是愉悦的、幸福的。然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新闻媒体盲目崇拜数字技术、追求功利导向以及新闻从业者对工具应用的挫败感和抗拒心理等 现象使得劳动仅仅变成人的生存手段,甚至让新闻从业者在工作中否定自己。数字媒体在“将计算机伦理转移到新闻场域时”,需重新认识“新闻时间”。比如在复杂的数字环境下调整新闻工作节奏、合理安排新闻时间以及主体间的新闻活动,帮助新闻工作者从加速的时间负荷中解脱出来。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要根本性地转变以新闻速度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从功利主义回归人本主义,让记者收回对于新闻周期和报道议程的掌控。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不仅为批判性地考察现代性社会提供了独特的时间视角,而且为剖析整个现代社会的加速现象提供了全新的研究理论基础。在加速社会下,媒体机构在加速、新闻行业在加速、新闻工作者也在加速,这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新闻加速下层出不穷的新闻伦理现象。当数字技术“速度”属性主导新闻加速,首先在媒体报道层面造成“新闻信息的提前告知”“新闻故事的快速入场”等新闻加速问题;其次导致新闻报道出现“工具异化”“空间异化”的现象。对上述风险问题,数媒时代应在新闻报道方向上从单向传播走向双向沟通,在价值理念上从功利主义转向人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