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芹 ZHANG Aiqin
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是重要的空间生产过程,不仅能再生产和再分配空间资源,还能重塑街区的建筑形态、空间格局、文化氛围和社会结构,对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探讨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演变及面临的挑战,从文化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3 个维度探寻其景观更新的路径方式,以重塑街区活力。
城市更新;空间生产;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空间;更新策略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让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赣州是一座拥有2000余年历史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赣州城的历史缩影。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是赣州古城内最具代表性和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发展规划问题,造成街区原有景观环境的破败和传统生活形态的瓦解,故迫切需要从景观角度活化和复兴街区。
随着现代化推进,“空间的生产”取代“空间中的生产”。列斐伏尔在充分理解社会空间观的基础上,提出空间本身隐含生产逻辑,空间生产的实质是空间被开发设计、使用和改造的过程,形成了“空间-历史-社会”三元辩证认知。
1)第一维度(空间的实践) 指具体的空间建造和客观生产的结果,包括建筑、广场、公园、绿化等具象物理形态,即物质空间。
2)第二维度(空间的表征) 以规划师、管理者、设计师的学识和意识形态支配的空间规划设计与蓝图构想,即精神空间,是概念化的符号空间。
3)第三维度(表征的空间) 即社会空间,由居民、艺术家、工匠等人员创造,赋予事物特定的价值和情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形成丰富且真实的空间关联。
景观是能被感官捕捉到的视觉效果,隶属于空间范畴。良好的景观体验可激发消费群体的消费欲望,促进文化空间的再生。近年来,我国从过去的“外向扩张”转向“内生挖潜”,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更新改造受到极大关注。通过运用空间生产理论,设计师可更好地理解景观背后隐藏的空间关联,让使用者适应景观空间生成的过程,通过感知景观营造所赋予的生活情境,增强社区辐射群体对景观改造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长河与文化母体赋予城市的精髓和符号形象,蕴含城市文化基因序列,具有不可再生性,曾经车水马龙、风光无限的历史文化街区亟需重构景观空间来恢复往日的荣光。
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赣州古城东北部,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见图1)。从唐末卢光稠“斥广其东西南三隅,凿址为隍三面阻水”的“丁”字形城池布局到东晋时“之”字形六街布局,再到宋代孔宗翰“伐石为址,冶铁锢基”加固城墙,以及刘彝对福寿沟排水系统的修筑,共同促进了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的迅速生长。良好的街巷格局使如今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仍沿袭宋代的交通路网骨架。明清时期,得益于六街围合和涌金门码头交易的良好地理位置,街区曾是最具市井烟火气的繁华商业区(见图2)。
1 区位
2 街区空间形态演变
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拥有宋代传统街巷布局和明清民居建筑群落。街区古迹星罗棋布,包括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不可移动文物和23处重要历史建筑;独特的弧形街巷因地制宜、曲折有致;民居成片,自由生长的院落肌理紧凑丰富,传统生活气息浓厚(见图3)。
3 现状保护要素分布
2.2.1 文化空间:文化资源闲置,缺乏特色文化符号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可通过再生产过程转化为实体空间或实体产品,从而促进社会正态发展。文化符号的独特性是实现空间增值、打造“增长机器”效应的重要动力之一。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缺乏供人们了解历史文化、传递多种历史信息的景观设施,缺乏有效整合文化资源的文化符号。
2.2.2 生活空间:生活感知度低,人文情感体验度不佳
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演变具备成长的动态性和时代的参与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城市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心理,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应注重保护历史风貌的连续性、街区生活的原真性。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虽保留了较多真实的历史遗存,但存在生活氛围不足、人文情感体验度不佳的问题,景观空间与街区居民的生活空间形成割裂的线性空间,“人-地-景”相互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弱。
2.2.3 生产空间:吸引动力不足,景观美感待提升
空间生产理论认为空间是可被消费的商品,具备一定的生产力与价值,空间与生产互为一体,生产空间赋予物质空间更多的景观化表达,而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明显生产动力不足:①景观美感不足,主巷因受地形及建筑布局的影响呈弧形延展,街边景观建筑破损、绿化小品不足、立面墙体老化脱落;②活力低迷、人口吸引力不足,缺乏吸引游客和居民参与的街区景观,巷道容量不足,公服设施落后;③人口流失、老龄化现象严重;④产业低端化;⑤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与居民互动性不佳。
3.1.1 创新文化符号
随着消费主义文化兴起,文化空间与社会空间已成为一种消费品,纯粹的公共场所需要“文化符号”的植入才能保持文化的活力和传承。从街区基质和历史文化特质出发,确立更新目标,采用符号化设计手法,将传统建筑语言中的元素嫁接到新场所,提取建筑、装饰、色彩符号运用于地缘文化的消费,以吸引多元消费人群。复兴街区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创新文化符号配合景观改造,提炼街区文创产品元素,符号化凝练图式语言,增加文化符号收益。
3.1.2 寻找消费与文化的连接点
空间消费是一种通过转移空间产权或使用权来实现空间使用目的的过程,是实现空间生产价值的重要一环。商业空间的消费是激活文化空间的主要途径,甄选城市文化融入产业经营,兼顾不同年龄层植入多元复合业态,以“文创+”模式拉动活力增长;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街区+”模式的业态,如纸坊、墨坊、宗教礼仪传习坊、名人堂等民俗业态。
3.2.1 疏通整合街巷交通系统
对主巷的修复采用功能置换、生态织补和人车分流的方式;对支巷的修复采用梳理和打通尽头路、激活带动节点,通过空间腾挪实现街巷新旧对话融合,畅通街巷肌理。为了减少干扰,采用适度分离游览流线和生活流线,优化交通流线组织。游览流线是以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主巷为主干线路,游览支线根据各街巷特色设计,其他支巷则承担街区的生活流线。为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进一步改进停车设施,采用“车行+步行”的交通模式。为提高交通效率,在街区和周边景点规划“微公交”环线。
3.2.2 宣传真实、特色的民风民俗
在街区景观更新过程中,原住居民的参与度、体验度和后期评估是重要的参考指标,积极举办街区节庆民俗活动,挖掘文化衍生品,设计符合街区文化特质的绘本册和文本,生动呈现街区民风民俗、历史景观以及居民生活状态,从而吸引人群聚集,促进生产空间增值。
针灸式景观改造指通过对小微空间“单点切入”,以精准、温和的方式挖掘消极空间再生潜力,促进街区空间调节和空间生产能力提升。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中,空间既有实际应用价值,又有创造剩余价值的潜力。景观元素是具有消费潜力和价值的商品,通过提升景观自身价值才能实现景观空间的再利用与再发展。
3.3.1 注重节点空间的设计改造
细微介入弃置的公共空间、街角空间、庭院内部空地,串联公共空间节点,营造交流休憩园地以刺激邻里互动。设计有空间节奏和空间韵律的景观视觉,处理好主景、配景、背景与近景、远景、全景之间的叠置关系。有效组织人行流线,利用广场、绿化、街角等多功能磁性空间,使文化景观和消费空间糅合交融。
3.3.2 提高对“时空”维度的利用
为了增强夜间吸引力,通过丰富街区内部的夜间环境设计、延长店铺营业时间、组织夜间活动等措施提升时间维度功能的融合,并考虑到不同时间段使用人群的变化以及功能的转换,更好地满足夜间活动需求。在空间上应强化建筑室内外功能的融合,模糊室内外界限。最大限度地打开城市界面,开辟公共休闲空间与庭院绿地,使城市活力渗透于历史街区内部。在室外规划部分商业服务设施,如咖啡厅、茶座和骑楼店铺,并在沿街面设置大面积落地玻璃以提高建筑的采光性和通透性。
3.3.3 合理利用植物造景
街区有得天独厚的植被优势,沿街生长含笑、白玉兰和三角梅等植物,尤以嵯峨寺内300年大榕树为著。根据植物适地生存习性,结合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特色,从色彩、气味和花型等方面突出建筑本体,让植物自然柔美的线条与建筑苍劲立体的轮廓相互映衬,使景观具有丰富的画面感和空间层次感,使软质界面与硬质界面实现相映生辉的景观效果。此外,在景观空间中适当增加叠石、理水、雕塑等元素,增添艺术气息。
历史文化街区彰显城市文化底蕴,记录历史脉络的发展轨迹,肩负“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创造文化”的城市使命。本文通过对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现存问题的探讨,提出提炼文化符号、促进文化空间生产,延续街区原真性、营造生活空间氛围感,针灸式景观改造、提升生产空间利用率等景观更新策略,以提升景观空间美观性、实用性,同时解决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