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便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进行分类保护,我国将非遗划分为十大类别,传统音乐是其中之一。唢呐艺术属于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流布范围极其广泛,以现有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例,其中以“唢呐艺术”命名的代表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进行逐一统计,全国共有27个小项,涉及全国14个省。①唢呐艺术基本的表现乐器为唢呐,俗称“喇叭”,关于其起源,较为一致的说法认为,唢呐古时称琐嘹、苏尔奈,原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西晋时期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中已有吹奏唢呐的形象。在 700 多年前的金、元时代,流传到我国中原地区,成为各地普遍使用的民族乐器。在流传过程中,唢呐与各地的生活风俗不断融合,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唢呐艺术。在徐州,唢呐艺术流传最广的地区是沛县、睢宁县等地,而沛县尤甚,迎亲、送葬、祭祀等均请唢呐演奏,是沛县民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形式。
一、唢呐艺术的“非遗化”
逐步完善我国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最终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的宝塔形非遗名录体系,是非遗保护的基本方式,也是开展后续保护工作的基础。本文的“非遗化”是指徐州唢呐经过包括普查、申报、评审、公布和宣传等一整套措施,逐步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的过程。
2004年7月,江苏省全面启动非遗保护工作,各级文化部门按照要求,积极开展非遗保护工作。
(一)当地相关部门的推动
为了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徐州市及各县区都相继成立了各级非遗保护中心,具体机构是在原有的文化馆基础上成立的,因此主要工作都是由文化馆来承担。在徐州唢呐申报列入各级非遗名录的过程中,作为分布最广、触角延伸最向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各级文化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江苏省全面启动非遗普查工作,了解和掌握全省各地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运用文字、图像、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记录,这是截至目前开展的涉及地区最全、投入人力最多、采集到的非遗资源线索最多的一次普查,为后续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徐州市及各县区在2006年至2009年完成了对全市非遗资源的阶段性普查,对非遗项目进行了挖掘。沛县文化部门也组织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普查工作。以唢呐盛行且群众基础较广泛的沛县为例:据普查记载,当时有唢呐班107个,唢呐艺人1130多人,遍布全县15个乡镇。②非遗普查基础的顺利完成为后续紧锣密鼓地开展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申报非遗项目成功后,为了增加這一项目的传承活力和整个社会的知晓度,当地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团队打磨作品,参加专业赛事。自2008年以来,徐州市相关部门每年举办一次徐州唢呐大赛,至2020年已经举办了九届,促进了徐州地区唢呐艺术人才成长,搭建了唢呐传承人技艺展示、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掌握了当地从事唢呐技艺的人员信息。“五星工程奖”是江苏省群众文艺重要的品牌赛事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早在2010 年,沛县少儿唢呐《苏北风情》就在江苏省第九届五星工程奖决赛展演中荣获金奖。2018年举办的江苏省第十三届五星工程奖,沛县文化馆和唢呐班社发挥专业优势,并请专业人员进行编排和辅导,最终有唢呐演奏节目获奖。2022年举办的江苏省第十五届五星工程奖活动中,新沂市文化馆、沛县文化馆和唢呐班社再次打磨出获奖作品。
(二)专家学者的介入
非遗项目申报的核心工作是申报书的填写制作。经专家学者的长期研究,一方面,提高了徐州唢呐的社会知名度,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后续申报文本的填写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部分专家学者会直接参与到申报文本撰写的具体工作中。
申报书撰写是一种程式化、标准化的操作,撰写工作是知识与话语再生产的过程,是符合标准的新的文本生产的过程,也是非遗话语体系生成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为日常生活的非遗项目与限制重重的标准化申报书表述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需要进行概括提炼,处理好传统文化与主流话语等的关系。有学者分析认为,申报书撰写基于一定的历史文献但又不完全遵照文献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建构和重新发明,尤其要清晰突出该项目的历史渊源和对当下的重要价值。
(三)社区的参与
有学者研究指出,尽管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要求,社区参与充分的地区,在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初始阶段,发起方都会面向社区组织信息发布和咨询会,从而使社区成员有机会提供知情同意意见,随后还会组织培训,向社区成员传授访谈和研究的方法。在一些国家,发起方组织的活动还包括田野调查、工作坊、研讨会和社区论坛等,从而促进社区的参与。社区参与程度更深的地方,发起方在产生申报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动议后就要直接与社区合作。但在我国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过程中,社区参与更多的是提供文字信息和图片等项目申报资料,以及参与拍摄申遗短视频。虽然社区在直接申报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过程中,大多没有直接参与,但为该非遗项目的世代传承提供了土壤。以徐州唢呐为例,当地在婚丧嫁娶等习俗中对唢呐的需要就给予了该项目充足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学者赵宴会通过田野调查方式记录了睢宁县几个唢呐班社每年在红白喜事中的演奏场次,这些数据源于唢呐班班主的日常记录,其可信度较高,可以侧面反映出当地群众对唢呐演奏的需求。例如,徐州睢宁县赵士凯的唢呐班,2012年参加红白喜事场次达到152场次,2013年达到139场次,2014年达到143场次,2015年达到135场次,2016年达到174场次,2017年达到167场次。这种演出频次足可以说明,当地群众非常看重徐州唢呐在重要人生时刻带来的仪式感,正是人们对唢呐班社的“供养”,唢呐班社才有了传承的动力。
二、徐州唢呐保护传承现状
(一)需求依然强劲
唢呐及唢呐班社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开拓的市场,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就需要有市场需求。在徐州地区,婚嫁、丧葬礼仪上对徐州唢呐的需求依然存在,一些实力较强的演出班社会跨区域被邀请到邻省或者邻市进行演出。
(二)基层表演人才缺乏系统专业培训
传承是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面临的重要问题。传承人是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关键。表演人才接受系统专业的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具体的演奏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舞台的表现能力。目前,徐州唢呐的参演人员主要以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为主,较少有专业技能的培训。表演人员的乐理知识主要是通过自身演出实践习得,多属于自学成才。以在第十三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评选中获奖的吹打乐作品《丰收喜悦》为例,创作人员主要为唢呐班社人员,缺乏作曲、创作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三)理论研究不足
笔者以“徐州唢呐”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平台上进行搜索,共检索到12条结果,其发表时间多为2020年以前的,其中仅有两篇硕士论文发表于2022年和2023年。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要求来说,当前专业理论研究相对不足,在经验性与理论性结合、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都有所欠缺,无法助力徐州唢呐实现长期繁荣发展。对比同来自江苏的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的苏绣,笔者以“苏绣”为关键字,在中国知网平台上进行搜索,共检索到834条结果,其与徐州唢呐的理论研究对比明显。
(四)项目及传承人建档记录不足
当前,徐州唢呐项目及传承人的认定工作已经较为成熟,均有国家、省、市、县(区)四级名录和传承人,但是记录和建档工作相对滞后。对于徐州唢呐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对完善的调查记录依然是21世纪初非遗普查工作中的记录,能够查询到的有关徐州唢呐的相关信息主要是项目简介、传承人简介及一些基本活动报道,对经典曲目曲谱等特色文献、传承人核心演奏技巧、代表性曲目完整表演过程、传承人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记录相对较少,存在着对传承人建档记录不足的情况。
三、沛县民间唢呐乐团曹家班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各种新媒体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日渐成为主流新闻媒体外加强非遗传承、传播、实践的重要平台。
2022年3月,“沛县曹家班唢呐”的短视频账号发布了一场唢呐演奏试直播,半个月的直播演奏后,观众点赞量超过了200万。运营至2023年11月,该账号的获赞量达到了275.9万,粉丝达到了98.6万,团队也形成了固定的直播演奏模式。凭借着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得的超高人气,沛县曹家班还参加了《启航202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节目。作为极具地方特色和地域属性的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借助网络媒介的作用,唢呐艺术打破了曾经的地域藩篱,被更多人了解、接纳并认可,这种“破圈”现象为探索网络媒介影响下的非遗实践与构建新的社会认同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案例。
(一)实践空间的转变
徐州地区的唢呐传承主要以班社形式进行,曹家班是沛县地区以唢呐为主要乐器进行演奏的班社,班社现任主要负责人为曹井栋(艺名曹河南),其出生于唢呐世家,为家族第四代唢呐传人、鼓吹乐项目江苏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曹家班唢呐的传承以家族传承为主,社会传承为辅,其家族传承已传承至第六代。
在传承过程中,唢呐艺术主要活跃于民间,在乡村生活中传承。2022年3月,曹家班的班主、徐州鼓吹樂江苏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曹井栋开通短视频账号,探索利用直播传播唢呐的新路径。据此,唢呐艺术的流传空间突破了地域性,从有限的实体空间搬到了无限定的网络空间,利用影像将传统音乐保留下来,通过大众媒体在跨时空人群中传播,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不用亲身参与就能通过网络共享记忆,网络成为新的传播空间,另外,直播的形式不但解决了曹家班的生计问题,还成为弘扬传统民乐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演出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在曹家班直播的过程中,除了演奏传统曲目,还积极改编流行曲目,如《本草纲目》《茉莉花》《大秧歌》等,通过组织人员积极创新排练,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在演奏直播间,除了应景的背景屏幕,还增加了简单的场景演出,让观众在观看直播、聆听音乐的同时获得沉浸式的体验。
曹家班还依据不同的演出内容定制了统一的服装,因地制宜地选择除直播室以外的户外直播场地,让唢呐演奏在相应的节令、场合和环境中呈现,更加体现非遗与环境的不可分割。
在表演形式上,唢呐处于主奏地位,担任旋律领声部,笙、笛子、排鼓、锣、镲等乐器处于伴奏地位,同时还增加了键盘乐器,让观众获得全方位的音乐体验。
(三)认同的再度扩大
地方是人们生活和所在的空间,人们通过亲身感知和重复经验形成地方感,进而产生认同感,如听到熟悉的口音和音乐,看到熟悉的风景和地方剧,都可能形成持久且难以表达的情感,体现着对某个地方的依恋。随着媒介的演化、不断延伸的叙事关联,“地方”这一概念的空间得以拓展,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多重交互与穿插,使重新感知地方的可能性摆脱了空间的局限,地方特质不仅得到扩散和认知,而且还能将现代技术和当代生活吸纳其中。在沛县民间唢呐乐团曹家班的创新实践中,唢呐起到了纽带和桥梁作用,在线下演奏中,唢呐演奏以所在地受邀人群为主要受众,但在接触新媒体之后,徐州唢呐的受众人群在地域、年龄上都有所扩大,观众可以在线交流、分享、互动,唢呐演奏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也能让更多人感受徐州唢呐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要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新时代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就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在挖掘整理传统音乐类非遗资源的基础上,依照时代特点和发展要求激活传统音乐的生命力,改变传统的传承与传播空间,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让传统音乐广泛参与到当代人民的生活中,多渠道发挥传统音乐的社会价值,既能有效保护传统音乐,守住传统音乐的根脉,又能充分发挥传统音乐类非遗在民族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对传统音乐类非遗进行传承和弘扬。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
②内部资料,《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沛县资料汇编》,沛县文化和体育局,第3页,这是当时的行政区划,后来沛县的行政区划有所变化。
参考文献:
[1]胡子奕. 沛县唢呐艺术的调查与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6.
[2]翟风俭.从“草根”到“国家文化符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命运之转变[J].艺术评论,2007(06):19-20.
[3]张静.从文本学角度看非遗申报书的问题与价值——以黄陂木兰传说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3(05):43-48.
[4]马千里.中外“非遗”名录制度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比较研究[J].文化遗产,2022(02):27-34.
[5]赵宴会.变迁中的“草根乐班”业务运行与行规行话——基于苏北唢呐班分析[J].民族艺术,2021(02):148-158.
[6]魏鹏翔.“表演”的缺席:表演理论视角下的小说《百鸟朝凤》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37(06):45-51.
[7]刘新宇.社会科学的试炼: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论建构[J].民族艺术,2022(05):63-70.
(作者简介:夏金凤,女,硕士研究生,江苏省文化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