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外一篇)

2024-03-15 09:36:02李志石
参花(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井栏古井井水

李志石

我乡下老家人至今都对井水情有独钟。小时候我家也都是取井水饮用的。如今虽然地下水有污染,井水不能直接饮用了,但几乎每家每户都保留了一口井,用来洗衣浇水。我家也有一口管子井,用来给花园里的树木花草浇水。

在读初中的时候,顾德平是我下一届的同学。在德平家的院子里还有一口古井。井台上的字迹有点模糊,靠近点依稀能看出:民国二十一年。这口井是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

据史料,老家南坎镇上共有三口古井,两口筑于清同治年间、一口井建于民国初年,井口直径均为五十厘米,井下直径均为九十厘米,井深均为十二米。井台用石头凿成,井身为土窑小青砖。

这三口井为南坎历代居民饮用水源,也被誉为“救命井”。1932年,大小河道干涸见底,居民自半夜始,分别到三口井边排队取水,才得以顺利度过旱灾。

听父辈们说,在我们那一带,古代集镇民宅和农村大户人家才有水井。街头巷尾亦有公井,供小户人家合用。

旧时筑井,先开挖好井洞,在洞底垫上木板或石板,再垒井叠。井叠是预先用竹篾将小条砖箍成的圆圈,下大上小逐级下到井里,一层层叠到井口,井深通常为16、20、24、36叠不等,南坎镇上的那口古井便是36叠。

井叠下好,周围填实后,井口安放井栏。井栏多以青石、麻石凿成,外六角或外八角内圆形,德平家的那口古井是八角内圆形。

据说,也有鼓形的,有的井栏上还覆以井盖。井栏四周用石料与砖块铺上井衣,一口井就此筑成。井水冬季微温,夏天冰凉,除饮用外,井内还是夏季食物保鮮、冰镇的好地方。我们家没有冰箱,继母把剩下来的饭菜用一个小铅皮桶将绳子放到井里离水面几厘米的地方,第二天从井里吊上来,食物照样是新鲜的。

老家如东历史上曾有过一些知名的老井、古井,并留下了不少或神奇或美妙的传说。

如芳泉井。据《东岳庙灯油碑记》载:唐咸通三年(862年),李德裕统兵东征,军士皆渴,遍觅水勿得。至是地,始获泉,饮之味甚甜,取名芳泉。恐后沦没,立庙纪焉。此碑记中的“咸通三年”似乎为唐开成三年之误。但先有井,后有庙,此井名为“芳泉”,寺庙也因井而得名。

我在县城掘港居住的小区就在芳泉村。

掘港的国清寺很有来历,进山门,出天王殿,即为天井。天井中央设有铁铸鼎炉一只,鼎炉东西两侧各有一眼井,东井水味甘,称为“江井”,西井水味咸,称为“海井”。掘港民间传说,国清寺一井通江,一井通海,指的就是江井和海井。

又如八角井,潮桥镇东南三里地有一口古井,叫“八角井”。相传约一千多年前,这里是一片沙滩,到处都是咸水,无人居住。曾有六个下海踩文蛤的外地人路经此地,在咸水塘密集的地方,居然发现一个水塘里的水是甜的。六人尽情地喝了一顿甜水。于是他们每次下小海,都特地来到这里喝甜水。后来喝水的人越来越多,甜水塘越扒越大,杂役,经堂、佛堂、斋室、住房一应俱全。

还有一口德井,在掘港东营内。明永乐年间,扬州卫指挥姚麟因掘港临海,地表水不能饮用,为解决军士饮水,便在驻军营寨旁兴工掘井,后人为感念他掘井功德,称此井为“德井”。此井琢有鼓形青石井栏以及青石砌成的井衣,井底宽阔,深40叠,水清似镜,旱年不干。德井已有六百余年历史,井叠不朽,完整如故。

老家人对井的赞美无处不在。岔南汤家庄在清乾隆年间曾掘一井,取水不竭,遂命名“太平泉”。汤氏祖先曾写下《太平泉记》一文以记其事。其文曰:“乾隆乙巳岁大旱。掘土丈余,不见勺水,予择低于斯,欲得深泉。於重九日启土,越十日,甲子遇雨,乙丑又雨,愈浚愈险,临深者恍立岩墙下,予心怏怏。其时偕二子冒雨督工,俾踊跃浚焉。忽土裂丈许,工人惶惑不知所为,急引出土,随崩声如霹雳。自后剖土得泉,取水不竭……自此以往,可于乡邻共享太平矣,予因名此泉。”

离县城15公里的地方叫马塘,这里有一口井叫做“枣儿红井”。马塘名酒“枣儿红”于1915年曾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其酿酒取水所用之井便为“枣儿红井”,构筑于清代。

人们对古井的酷爱,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纽带。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井口,见证了无数代人的繁衍生息,承载着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许多人心中,古井不仅仅是一口取水的源地,更是心灵的寄托和归宿。往日里,每当清晨或黄昏,老家人络绎不绝地来到井边,或提水洗衣,或聊天休息。在这里,他们可以放下日常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

人们对古井的酷爱,源于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的守护。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古井为人们提供了放慢脚步、反思人生的机会。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回那份初心,感受生活的真谛。

信柜

我上初中的时候,常常去南坎镇上的邮政代办所寄信,其实不是什么信,是给县广播站投的稿子。投稿不用买邮票,在信封的右上角剪掉一小块,就说明是稿件,稿件是由新闻单位负责国内邮资总付的。

邮政代办所所长的两个孩子是我的同学,所以平时没有事,我也经常到那儿玩。去的次数多了,我也听老人们讲了许多邮政代办的故事。

南坎镇上的这个邮政代办所,原来叫信柜。清光绪九年(1883),南通就有了邮政局上海总号的分号。1930年,县城邮局下设了7个邮政代办所,南坎小镇够不上设代办所,只能设一个信柜。后来才逐步完善建立起邮政代办所,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一些方便。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乡下的生活仿佛被时间遗忘。信柜的出现,让人们的心灵不再孤单。他们通过书信与远方的亲人朋友联系着,虽然来来回回时间隔得很长,有的也可能被丢失,但也有了分享彼此生活点滴的希望。

在以往,由于交通不便,邮件运转很不方便。短途靠步行传递,远途只靠木船经水路传达。传送邮件的木船称为邮政班船。要取得邮政班船的资格,首先需要三家殷实店铺担保,报经邮政部门审核后方可。邮政班船航运的时候,都在船头上挂起写有“邮政信船”字样的旗帜,十分醒目。

但在我们老家境内,这种班船屈指可数。若逢河水干涸,班船便无法开行。船主得派人身穿绿色坎肩,胸前胸后有一圆形的白底黑“邮”字,表明是“邮差”,沿途向各邮局或代办所投递邮包。邮政班船都是客货两运,以店家运货为主,运送邮件仅为兼营。然而邮件靠班船运转的速度很慢,通常三五十里的路程,需要三天才能收集到邮件。

从信柜到邮政代办所的建立,不仅方便了乡亲们的信息传递,更是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变化。渐渐地,像我们这些乡下的孩子们开始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乡亲们的眼界也变得开阔起来。他们开始了解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每逢邮差到来,乡亲们都会兴奋地聚集在代办所门前,期待着那封家书的到来。当书信从邮差手中接过,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喜悦。那些字迹,虽然有些歪斜,但却是亲情的见证,是思念的寄托。

如今,时光荏苒,邮政代办所早已成了历史。然而,它曾经带给乡亲们的温暖和便利,却永远镌刻在了这片土地上。每当我回想起那个年代,心中总是涌起一股暖流。那是一个充满温情和希望的年代,而邮政代办所正是那个年代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井栏古井井水
论“牛盖井栏壶”的经典特征
山东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6:00
井水的奥秘
古井里的青蛙爷爷
漫谈紫砂壶《六方井栏》的文化意蕴
盘一井水氡异常落实与分析
黄骅埕古1井水位异常研究
浅谈紫砂《井栏壶》的创作
佛山陶瓷(2015年2期)2015-06-30 06:18:52
越王古井今何在?
大众考古(2015年5期)2015-06-26 08:21:44
古井的秘密
小说月刊(2015年8期)2015-04-19 02:41:19
苍老的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