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共同观念”对武陵山民族村落的保护探析

2024-03-15 09:35:39罗雨舟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武陵山

摘 要:农耕时期,武陵山少数民族村民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关于生产、生活的“共同观念”,这些“共同观念”成为村民日常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维系了该区域农耕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共生,对传统村落及乡土文化保护传承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多元文化冲击下,村民的“共同观念”日益淡薄,对武陵山民族村落的保护及文化传承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研究如何将农耕社会村民内化于心并自觉遵守的“共同观念”进行重构,对该区域传统民族村落及文化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共同观念”;武陵山;传统民族村落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特色建筑营造技艺的整理与传承研究”(19EG208)阶段性成果。

农耕时期,武陵山少数民族村民日常的生活轨迹都局限于村落耕地所在的范围内,村民根据本民族祖训和生活需要形成许多公序良俗,即乡土“共同观念”。这些观念维护了乡村社会人与人、人与环境等的和谐共生。近年来,乡土“共同观念”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民族村落及民族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

一、农耕时期武陵山民族村落民众的

乡土“共同观念”

乡土“共同观念”,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整个村落所拥有的一种相对固有的文化特征,包括宗教信仰,村落中的居住者对周围自然环境、材料、自然灾害防御等的认识,以及村落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武陵山民族村落是指武陵山各类民居建筑及其承载的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习俗、民间信仰的集合体,是该区域各民族农耕文明下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承载着传统民族村落文化的精华,具有鲜活的民族精神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是该区域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当地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得以形成“共同观念”的场所。乡土“共同观念”所涵盖的内容有村落选址、公共建筑、民居建筑及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等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

(一)村落选址上的乡土“共同观念”

武陵山民族村落先民对于村落地址的选择并非偶然,不是由村老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由村老根据风水学相关要求和地理条件能否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等因素进行初步的评价后初定,然后根据村民的共同意识,由本族村民在各个方面进行讨论,需在认知上达成一致后才能决定。这充分体现了乡土“共同观念”的最初形成,即一个族群一旦决定要选址修建村落,选择在何处建宅,或决定在怎样的地形环境中生存,是居住在村落中的所有人遵循乡土“共同观念”的结果。

(二)村落空间布局中的乡土“共同观念”

武陵山民族村落在选址完成后,需对整个村落整体空间布局进行规划,即村落公共建筑、民居建筑、“祖山”等。虽然用当代的眼光来看,仿佛这些自然村落都是村民自发建设,显得无序,但深入研究后就会发现,这些村落的空间布局都有严格的程序,且遵循乡土“共同观念”的要求,都是由村老和村民反复协调并在乡土“共同观念”的基础上决定的。首先是村民在考虑村落整体布局时,将公共建筑建在村落入口最好的地块,因为这里是整个村落的标志,也是村民精神依托和血缘联系的重要履带。其次是村落有共同的“祖山”,也就是村民百年后的归宿地,其一般是离村落较远但地理位置较好的空山地,便于村落全体成员在重要节日共同祭祀。在此过程中,便加强了村民宗族血缘“共同观念”的归属感。

(三)村落民居建筑中的乡土“共同观念”

乡土“共同观念”对村落民居空间形制、材料、空间结构以及在建造过程中的仪式活动的要求高度一致。武陵山少数民族村民称建造房屋为“竖屋”。对于村民来说,“竖屋”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一切都要按照传统的仪式程序进行,具体是择地、下石脚、下砖脚、发墨、上梁等仪式。木构建筑形制上以五柱七瓜、三柱五瓜确定进深;开间一丈五尺,其他门、窗以“门光尺”规定的吉数为准。一般采取正屋三开间,中间堂屋为家里聚会及仪式活动空间,两边厢房为起居空间,正屋两边偏夏为厨房等辅助空间。整个房屋为木结构,以小青瓦覆盖,其木料都以村落周边出产的杉木为主。整个村落民居建筑在形制、材料、尺度上都保持高度一致,体现了武陵山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中的乡土“共同观念”,如图1所示。

(四)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乡土“共同观念”

武陵山民族传统村落大多都建在高山峡谷之中,却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空间。他们充分利用自然赋予的生存资料,按照气候条件以捕鱼、种稻等方式获得基本的生存物质,充分遵循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和朴素的生态伦理,如春天不捕鱼和狩猎、不上山砍树等。这一切都说明居住者对于自然环境等的高度认同和与自然万物共生的观念,即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的物质取舍等乡土“共同观念”。

二、多元文化冲击下武陵山民族村落乡土

“共同观念”的危机

(一)村落整体布局及新建民居建筑中乡土“共同观念”消失

民居建筑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在武陵山民族村落中,一部分多年在外務工的村民在经济上的优势得以显现,这些富裕起来的村民抱着光宗耀祖的心态,将传统的木结构建筑进行拆除,按照自己在外务工时看到的建筑样式建造钢筋水泥楼房。甚至有的一些建筑外立面是罗马柱等欧式建筑构件,对村落整体的木构建筑风貌产生了颠覆性破坏,终结了民族传统村落的历史文脉传承。整个传统村落与自然山水和民族地域文化相适应的传统民居建筑被现代建筑所取代,人们普遍将住在传统木结构建筑中视为贫穷的象征。长此以往,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中的乡土“共同观念”便会消失。

(二)营造活动中的仪式和帮工等乡土“共同观念”消失

武陵山民族传统村落对新修房屋非常重视,一般家里都要在财力和物料上提前多年进行准备。因修缮房屋耗费巨大,在修建新房过程中会举行一些仪式,以求得房屋顺利建造完成。随着大量的村民外出,这些活动便逐渐省略了。另外,村里有约定俗成的规矩,除了泥工、木工、石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找按日付费的工匠外,其他没有特殊技术含量的工作都在族人和亲戚帮工下完成。一般情况下,族人都是主动帮工,等到自己家修房时,其他亲戚和族人也会主动来帮忙。然而随着村落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这种相互帮工的建房模式基本解体,都变成了付费方式,这就造成了传统的互相帮工习俗解体,以相互帮工的建房方式的乡土“共同观念”不复存在。

(三)新生代原居民中的乡土“共同观念”消失

《春秋繁露》云:“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从中可以看出“人”是万事万物的根本。目前,部分武陵山民族村落新时代村民从小就离开父母,从幼儿园以后就开始在离家较远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生活成长,这个阶段对他们心智的养成非常关键,然而他们从小缺乏父母对他们直接进行乡土“共同观念”教育的机会。再加上许多孩子初中毕业后直接去了父母务工城市接受城市现代生活观念的洗礼,民族村落乡土“共同观念”在陌生城市现实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不断消失,直至被人忘却。

(四)传统民俗活动中的乡土“共同观念”消失

武陵山民族村落村民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按照四时节气从事农事活动,并在农事活动中举行一系列的祭祀仪式。除了农事活动的仪式外,还有本民族独有的节庆仪式,这些仪式是傳统乡土“共同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对这些活动非常重视,如每年端午节会以村或族为单元进行龙船赛,青壮年男丁必须到场;每年清明节祭祖,所有男性成员必须上山,这些活动加强了村民的交流和部族血缘联系。然而,如今大部分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很难再组织这些大规模的宗亲联系活动,造成了传统村落民俗活动中的乡土“共同观念”消失。

三、武陵山民族村落传统乡土“共同观念”的

重构策略

武陵山民族村落是千百年来村民日常的生活习惯、民族传统文化、宗族和血缘关系等乡土“共同观念”形成和不断得以应用的场所。这些观念指导着他们的日常生活,规范着村民的行为,对当下的文化多样性、传统村落保护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对传统乡土“共同观念”进行重构,使之成为新生代村民不断内化和遵循的日常行为准则,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培养以乡土“共同观念”为核心的认同感和适应感

武陵山民族村落乡土“共同观念”是片区民族、地域、宗族血缘社会精神和物质共同积累的结果。千百年来,这些观念不断地约束着村民的日常行为,使他们的社会伦理观念、日常生活习惯及民族审美取向等保持高度一致,深深根植于各民族村落村民内心,伴随着他们人生历程中的每时每刻。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村民尤其是新生代村民的认同,重建传统乡土“共同观念”,让年轻一代自觉成为传统乡土“共同观念”的践行者。

首先,建立各种恳亲类的村落活动,加强村落居民心理上的宗族血缘认同,使之成为延续宗族血缘、宗族信仰、伦理道德等“共同观念”的重要场域,如在每年春节和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定期举办全体村民恳亲追思活动,不断加强新生代村民的血缘认同,在保持村民共有的文化认同下,强化传统乡土“共同观念”的重要性。其次,加强该区域民族村落新生代村民的传统乡土文化代际教育,让他们尽可能地从小生活在村落传统的文化生活习俗中,使之自觉从内心接受身边的民族习俗和民族文化,自觉接受和使用传统的生活方式,对所处的村落感到骄傲,而不是将其视为落后的代名词,让村落居民重新认同以宗族血缘、民族信仰及价值取向等乡土“共同观念”。

(二)对传统建筑进行改造利用,为乡土“共同观念”提供物质场所

武陵山民族村落的民居建筑是村落中保有量最大的建筑群体,是村民创造和使用传统乡土“共同观念”的场所,千百年来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如今条件下,这些传统建筑在许多方面已经不适合现代的生活方式,如果全部拆除修建新建筑,新生代村民就没有了传统乡土“共同观念”学习养成的生活环境。因此,可对这些民居建筑加以改造,使之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为村落新生代提供必要的乡土“共同观念”养成的物质场所。

(三)建立校村联合的民族手工艺传承基地,为乡土“共同观念”提供传承生态

农耕时期,武陵山民族村落的生活器物都由手工艺人打造,涉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不但工艺精湛、结构合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富含美好寓意。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造物技艺失去了使用价值,也就失去了传承的土壤。老手艺人已无法通过手艺谋生,新生代村民也失去了学习技艺的动力,导致这些技艺的传承生态断裂。因此,可联合当地院校,对传统手工艺进行设计开发,充分利用其民族特色,并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传统手工艺重新找到使用价值,让新生代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以此留住新生代,让村落不再“空心”,为乡土“共同观念”提供可以持续的传承生态。

四、结语

千百年来,武陵山少数民族村落传统的乡土“共同观念”一直指导着村民的日常生活,维系片区民族乡村社会秩序,推动乡村不断向前发展,创造了富有地域、民族、民间特色的乡土文化,保持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为我们当下提出的文化自信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对乡土“共同观念”进行重构,使其与时代同步与共生,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对文化多样性、乡土文化的传承、传统村落保护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昀.向世界聚落学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罗明金.新农建设中以乡土文化传承来保护湘西民族传统村落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12):66-69.

[3]徐姗姗,张杰.居民共同幻想下的血缘聚落空间理念初探:以九峰镇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时代 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青岛:青岛出版社,2013:8.

[4]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5]王静.乡土建筑型制与民俗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2(7):12-14.

[6]赵之枫.传统村镇聚落空间解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7]郭谦.湘赣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罗康隆.文化自觉视野下的乡村营造:以天柱潘寨为个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6(1):82-88.

作者简介:

罗雨舟,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武陵山
秦巴-武陵山区重庆段乡镇域多维贫困测度及类型划分
武陵山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
武陵山歌
诗二首
诗选刊(2020年9期)2020-09-27 23:20:09
过武陵山区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绿色中国(2019年16期)2019-11-26 07:12:30
湖南武陵山片区产业多样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多样的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对武陵山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探究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8
武陵山片区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协同发展论纲
学习月刊(2015年2期)2015-07-09 03: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