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0)
2020年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简称“计划”)提出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更加紧密、同人民群众期待更加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更加匹配”的建设目标。此外,聚焦关键改革,实施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三教”改革攻坚行动、信息化2.0建设行动、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行动、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行动等5项行动,为我国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实现职业教育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1]。
当前,世界进入了工业元宇宙时代,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急速扩张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元宇宙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黑科技”,已经成为工业制造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也必然做出应有改变。工业元宇宙时代,化工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单一工种转变为复合工种,简单职业升级为综合职业,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变革促使高职院校思索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改革[2-3]。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关注生态中主观的个体环境、客观的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整体、平衡、动态发展,以适应技术革命、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是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值得深入探索的研究视角。
第一,专业或专业群建设未能双向衔接教育生态的内部教育链与外部产业链。一方面,高职院校依然存在专业重复建设现象,部分院校为了追求热门专业,忽视自身资源情况和区域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导致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不匹配;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或专业群建设缺少对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的深入调研,对自身建设基础的理性思考,对产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进行充分的专家论证,产业参与专业建设缺位。结果使得一些高职院校办学不具特色,专业或专业群建设不能有效整合优势资源,人才培养无法应对外部快速变化的新技术、新产业,职业教育对区域产业发展很难起到推动作用。
第二,科技服务与创新研究能力不足,外部成果转化率低。高职化工专业具有与产业界联合进行产品研发、技术开发等应用性研究的合作优势,科研成果既可转化为外部经济效益、社会效应,也可转化为内部教学资源。但是,一些高职院校片面关注学生培养,不重视进一步的科技服务与创新研究,教育生态内部从事科技服务的意识和积极性不高,成果转化意识薄弱,研究能力难以得到产业认可。此外,受绩效制度与科研评价制度制约,一些院校的应用性研究仍以论文发表数、专利申请数、科研经费到账额等为主要指标,成果转化效率低,难以有效推动企业技术革新,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无法真正助力产业发展[4]。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良好认同是保持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但是,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依旧有待提高。尽管有国家政策支持与政府大力推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在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独特地位尚未得到社会充分认可,高职教育以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生源选择、师资建设、经费投入、教育决策等方面仍然存在劣势,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与其在智能化后工业时代为经济技术强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地位不匹配,社会认同与社会需求反差较大[5]。因此,职业教育生态圈中的社会声望因素跟不上人才培养、办学成效等其他因素的发展。
第一,知识转化与科学探究能力弱,创新意识缺乏。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涵盖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科学精神、实践创新、责任担当、人文底蕴六大素养[6]。核心素养需要在工作环境中通过对具体问题进行探索分析、主动解决、反思总结等活动自主构建。一方面,高职学生受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影响,不善于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课内互动教学的不足以及实践、科研、竞赛等课外活动的欠缺,导致学生缺乏培育自主发展与科学创新素养的机会。
第二,自我认同与心理承受能力弱,体育锻炼不足。自我认同良好的学生,社会适应性强,生活目标明确,但一些高职学生往往存在学业自卑,自信心与自我效能不足。自我认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我认同感差的学生可能又存在心理问题,影响学习生活、社会融入与职业发展。此外,身体质量指数偏差等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较普遍,体质健康存在隐患。
第三,劳动精神与社会服务能力弱,责任担当意识有待加强。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综合育人价值,是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以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为主,表现形式简单,专业特色不足,缺乏劳动价值体系建设,对劳动观念、劳动情感、责任意识的培养有所欠缺,对服务性、非职业性的劳动领域关注度不够,存在脑体分离现象。
第四,文化底蕴薄弱,人文素养有待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属于服务产业的教育类型,对产业效益增长的过度看重、对技能教育的过度偏重导致了教育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往往漠视了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基础知识的欠缺阻碍了高职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不足也影响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形象。
第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不足,师资培养机制不健全。高职院校教师需要积极担任复合技能的引领者,将产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材建设,并从师德师风、专业素养、教学水平、敬业精神等方面做好表率,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产业需求的健全人才。当前,高职院校一些教师缺乏系统的职前、职后培训以及科学的培训课程设计,综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引导;教师自我提升意识不强,不愿主动参与各类培训,学科知识、专业学识不够扎实,对学生关爱度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培养缺乏企业主体参与,校企联合培养师资不深入,导致教师能力素养与“双师型”要求存在差距。
第二,教师综合能力的评价制度不完善。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制度标准不一,评价结果过度重视量化性指标,评价体系不够多元、动态。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对科研成果向产业、教学、人才培养的转化不够重视[7]。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科研和产业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师德师风、敬业精神等隐性指标的评价未能充分体现,导致教师对自身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认知不足,自我发展不全面。
第一,聚焦化工产业区域产业链、创新链发展动向,开展市场调研与专业论证。在校企合作原有基础上,深入调研区域企业,梳理产业链、创新链中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以及对应的人才需求、专业需求、服务需求,提升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群的匹配度,既要避免专业群与产业群错位,又要考虑专业优势互补[8]。
第二,集结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力量,成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前期调研基础上,邀请政府部门、企业专家进一步论证专业群适用岗位、人才培养目标,研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配置、实训安排等内容。
第三,整合优化校内外专业群建设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校内重点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实训资源。根据专业群内职业岗位领域相近、技能相关、知识相通的特点,设置专业基础课、方向课、岗位课、拓展课等课程模块,适应学生在不同教学阶段的多层次需求。优化专业群内有关联的实习实训平台、工作项目的组织与管理,搭建综合性共享平台,助力专业教学。校外重点整合优化政府、企业资源,建立政、企、校三方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师资培育平台、实践育人平台。
第四,创新化工专业群管理机制。打破专业壁垒,建立以专业群总负责人为领导,各专业负责人分工协作,骨干教师组织实施,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监督的工作机制。建立组织架构全面、建设指标明确、评价体系科学的保障机制。建立政、企、校、生共同参与的反馈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定期采集分析专业群建设数据,提高人才培养成效。
第一,跨学科构建课程体系。一是从应用和实践角度,根据岗位要求,打破学科界限,跨学科整合不同专业课程,设置模块化课程、岗位课程、项目课程、平台课程,根据综合能力重构知识点、技能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应用能力与开放思维;二是从生涯发展角度,根据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跨学科整合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公共课融入专业特色与职业情境开展主题教学,在课程学习的不同阶段,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合作意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第二,开发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一是根据岗位工作,结合教学条件转化为工作项目、教学任务,融入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二是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相关课程中设置培训模块,实施证书模块化学习;三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把职业技能比赛与教学结合,通过专业教学积累比赛基础,利用大赛资源开发实训项目,促进专业教学。
第三,工作问题导向设置课程内容。一方面,根据产业典型工作过程、岗位工作任务,完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更新课程项目,开发新形态教材;另一方面,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改革课程教学,调整课程实施,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并通过课程质量评价改善教学。
第四,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一是挖掘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内在关联,在课程建设中联系传统文化对学生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个人品质养成的作用,开拓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的途径;二是结合专业特色,把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劳动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尤其是理实一体化课程;三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传统文化底蕴,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团活动、文化艺术节、运动会、技能比武等各类学生活动中。
第一,健全人格素养,以乐观向上、坚持不懈的心态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利用课程教学、企业实践、社会活动、竞赛活动等,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在学习实践中引导学生准确建构世界、正向探索自我,树立健康心态,提升自我认同。
第二,培养劳动素养,提升劳动技能和劳动创新能力。一是规范劳动教育,根据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要求,丰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劳动育人目标,改善教学条件,为劳动教育提供安全场所,提升教师劳动教育意识与素养,创新劳动教育成果评价机制。二是丰富劳动教育形式,突出职业特色,把劳动教育和课程思政、专业教育、创新创业、企业实践、社会实践、文化建设等深度融合,注重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培养,达到劳动教育强健体魄、涵养身心、修养品格的目的[9]。
第三,促进科学素养和创新素养,挖掘个人潜力,实现未来高质量就业。一是创造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培育的教学环境,通过模块课程、竞赛活动、工作坊等形式,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科学探索、主动探究;二是发挥企业优势,借助企业工作场所,聘请技术专家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创新课程、创新创业大赛等,激发学生科学态度、创新思维、求真勇气。
第一,丰富增值评价体系。一方面,丰富评价要素,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社会价值的综合增值,既考查实际工作能力,关注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习得与运用,又考查隐性素养,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成长。同时,有前瞻意识,重视职业教育满意度,关注学生职业发展、就业创业等社会性增值。另一方面,完善增值评价制度,从教师、企业、学生、社会多角度综合衡量增值效果,改进评价标准。
第二,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开发多元评价工具,建立科学评价模型,采用主观客观、直接间接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运用问卷调查、测试、面谈、电话采访等评价方法,设置合理周期进行阶段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建立学生个体资源库,借助大数据全面、长期分析职业教育的增值效果。
第一,健全培养机制,提供教师多元发展通道。一是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和“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要求,明确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的一般教育素养、学科教育素养、实践教学能力;二是按照教师年龄、专长、企业经历,实施分层分类的递进式培养路径,建立相应培养标准,对新进教师、骨干教师、高水平教师等不同类型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建设能力等提出不同要求[10];三是根据培养标准和教师培训需求,分类设计培训目标与培训内容,如组织校级、省市级、国家级等不同级别的培训,组织职业教育学、产业新技术与新标准、教育信息化等不同类型的培训等;四是建立反馈机制,完善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
第二,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教师产教融合能力。一是完善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制度,明确校企协同打造双师的职责,增强企业参与师资队伍建设的积极性,赋予企业共同管理教师的权利,给予教师企业实践的便利性与积极性;二是利用好“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增加教师企业观摩或实践机会,及时在教学中引入产业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使教学紧跟产业发展,并促进自身科研能力提升;三是加强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教学的合力,通过企业实践中的密切交流,加深专任教师与企业导师在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合作。
第三,强化身心素质,提升教师职业适应能力。一是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政治信念、社会责任、关怀意识、专业精神等职业道德素养,以及热爱生活、心理健康、富有文化、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科学创新等人格素养,为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形象;二是重视教师身心健康,提高抗压能力,掌握教师心理状态,为教师提供心理培训、心理援助及体育锻炼场所,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第四,健全考评机制,激发教师创新活力。一是实行多元化的动态评价机制,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管理能力、核心素养等均纳入教师考评体系,全面评价教师综合能力;二是团队考评与个人考评相结合,促进优质双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团队合作效益化,通过正向激励,激发教师教学创新、科研创新、产业创新动力。
第一,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一是健全科研成果评价指标,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益评价指标,弱化科研成果的数量评价指标,突出科研反哺教学、回馈社会成效;建立不同形式科研转化成果的评价标准,注重技术研究成果在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问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社会效应,不断推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的实际价值,重视教学研究成果在促进学校发展、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学生质量中的实际应用;二是健全教师绩效评价制度与职称评审制度,破除唯论文、唯项目的评价制度,突出科研成果实用性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成效;重视教育教学类科研成果,对教学业绩突出,且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法改革、教学项目、教学能力比赛、学生竞赛等方面突出的教师,应给予合理的业绩评价与晋升机会。
第二,增强科研成果转化意识。一是从学校层面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科研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从制度推进、成果奖励、典型宣传、讲座培训等途径,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11];二是从教师层面形成科研成果转化习惯,把科研、教学、育人三者有机融合,实时对接产业技术与用人需求,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应用技术研究,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关注各类科研成果转化动态,形成团队互助合力。
第三,保障科研成果转化质量。一是加强科研项目管理与指导,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科研与教学的整体关系,促进科研向教学实践的转化;引导教师申报具有实用性、可行性的科研项目,促进科研向产业实践的转化;二是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指导,搭建服务平台,根据成果转化类型为教师提供专门辅导与咨询,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成效。
工业元宇宙时代,构建生命力强、和谐发展、动态平衡的高职化工人才培养教育生态,必须从外部产业环境、社会环境、企业与政府力量,内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学生与教师主体等方面共同努力,注重社会需求和个体成长需求,适应时代变迁,最终实现教育赋能。高职人才培养教育生态的构建路径探索,对促进高职院校稳步发展,学生就业质量提升,教师获得职业生涯满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