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恩华,杨德明
云南省德宏州畜牧兽医工作站,云南芒市 678400
云南省德宏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边疆农业生产州市,近几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畜牧业成为德宏州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在广大山区养猪收入成为了很多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但保育猪管理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母猪饲养户。据德宏州畜牧站统计,2022 年全州能繁母猪存栏在4 万头,仔猪育成率为85.3%,而农村散养户仔猪育成率为80%左右,因此,提高仔猪断奶后到70 日龄阶段的保育猪成活率至关重要。这一阶段是仔猪独立生长的开始,其特点是生长发育速度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疾病易感性高、消化机能不健全、对环境适应性差,因此,要加强保育猪饲养管理,尽可能地全面考虑养殖要素,如降低断奶后多重应激、控制腹泻、给保育猪创造相对良好的环境、供给优质的饲料等[1],以提高保育猪成活率,为育肥阶段提供更多的优质仔猪。
目前,德宏州生猪养殖以约克、长白、杜洛克、汉普夏及本地小耳朵猪等品种为主,存在品种多而“杂”的现象,不重视(尤其在农村)优质公猪的引进和落后母猪的淘汰,导致品种老化现象突出,产仔数下降,产出仔猪个体比较小弱、断奶后死亡率高。同时,部分地区一味打造本地特色黑猪,出现母猪近亲交配、遗传疾病发生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保育效果和生猪产业发展步伐。
德宏州生猪养殖多以散养户为主,规模化率低。农村仍然用传统的老方法喂猪,饲养管理粗放,圈舍简陋、卫生条件差,断奶仔猪营养缺乏,导致仔猪断奶时个体小且较瘦,加之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薄弱、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强,易引发疾病,从而影响保育猪育成率。
笔者调研、走访发现,在养殖过程中缺乏对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特别是对仔猪的科学保育,没有做到抓好仔猪断奶关、营养关、保健关等,从而出现仔猪开食晚、补料差,保育环境差,体质量过小等问题。
在保育猪的饲养过程中,不注重饮水管理。在山区饲养保育猪,大多数“随意”饮水,甚至喂“脏水”,导致不能定点定时喂干净的饮水。在供给饮水的过程中,不注意提供温水,在饮水中不添加适量维生素及抗应激等药物,导致保育猪饮水不足、食欲低下、抵抗力弱、易受各种病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
为了减少母猪哺乳天数,缩短分娩间隔,德宏州大型规模猪场17~21 d 断奶,中小型规模猪场23~30 d断奶,散养户40 d左右断奶。如果延长断奶时间,母猪提供的能量就会增加,母猪体质量就会下降,会严重影响下一胎次的产仔率和母猪的利用年限。对仔猪而言,及时断奶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生长性能。此阶段要特别注意防止断奶应激反应,否则易导致仔猪体型瘦小,形成“僵猪”。
保育猪阶段一定要控制好猪舍温度、湿度、通风等,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仔猪生长。根据德宏州独特的高温高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保育舍温度控制见表1,湿度一般控制在60%~75%。
表1 德宏州保育猪舍适宜的温度设置
德宏州常年温度保持在24~32 ℃,夏季最高达37 ℃,为此,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圈舍内空气清新,否则很容易造成圈舍内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等)浓度过高,使保育猪抵抗力下降、呼吸道疾病发生。冬季要防止从窗缝、未关窗户、门缝、粪沟等进来的贼风。
消毒是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在一定规模的猪场,保育舍要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在保育猪进入前,要清洗保育舍内栏板、地面、食槽等,清洗时可加入适量消毒水(戊二醛),清洗结束干燥后,用过氧乙酸对空栏舍进行全面喷洒消毒,空置2~4 d。转群后每3 d 对保育舍进行常规消毒(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在保育舍门口放置1 个装有2%烧碱水的消毒盆,用于每次进舍前鞋底消毒,每3 d更换1次。
每天要清理地面、食槽、饮水等设备,特别是对容易被污染弄脏的料槽要勤清理。每天要检查料槽是否有料及饲料供给情况,做到勤喂少给、保持饲料新鲜;要检查饮水器是否漏水、是否有水供给;要检查猪群健康情况,观察保育猪毛色、采食情况(食欲)、眼睛、鼻液、粪便、尿液、呼吸、睡姿等是否异常,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和处理。
保育猪的消化机能发育仍不完善,对饲料的营养及原料组成要求较高,为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生理需求,要制定保育猪营养供给方案。刚断奶时(第1阶段),为了换料不产生应激,进行饲料过渡4~7 d,从哺乳仔猪料过渡到仔猪料;仔猪生长到5~8 周龄(第2 阶段),体质量接近10 kg 后,消化道逐渐发育成熟,此阶段仔猪营养供给水平为:消化能14.21 MJ/kg、粗蛋白18%、钙0.7%、磷0.5%~0.65%、赖氨酸0.95%~1.08%、蛋氨酸0.25%、色氨酸0.19%~0.24%[2]。
免疫是一个猪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合理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是关键。根据德宏州春防、秋防的防疫政策,在保育猪阶段,应尽量少打疫苗,特别是细菌性疫苗,一般此阶段只注射几种强制疫苗,如猪瘟、口蹄疫。其他疫苗可以根据当地流行病、猪场实际情况进行季节性或临时性使用,如蓝耳、伪狂犬病。不管制定怎样的免疫程序,一定要明确通过免疫达到所预期的目标,而不是盲目随从;免疫程序一定要根据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而定;采购疫苗时一定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使用疫苗时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因为不同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完全不同(剂量、免疫方式等)。
仔猪断奶后,由于各种应激(环境、转舍、营养等),易诱发各种常见疾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圆环病毒、猪瘟、蓝耳、呼吸道病综合征、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气喘病、水肿病等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因此,对保育猪进行药物保健至关重要。进行药物保健时要侧重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做到抗病毒、抗细菌和抗应激同时并举。如:清瘟败毒散,500 g拌料250 kg,连用7~10 d,主治泻火解毒,凉血、热毒发斑,高热神昏;黄连败毒散,混合饲喂,1 kg 拌料500 kg,连用5~7 d,预防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等,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抗菌等;板青颗粒,1 kg拌料100 kg,防治猪流行感冒、发热症等;维生素C 可溶粉,混合饲喂100 g 拌料150 kg,混合饮水100 g 兑250 kg,可以缓解热应激、增强抗病力、提高免疫力、促进食欲等;电解多维,混饲500 g拌料500 kg,连用5~7 d,主要抗应激、促生长、补充维生素;仔利停-25%喹烯酮预混剂,混合饲喂50 g拌料50 kg,连用3~5 d,防治仔猪黄白痢、肠炎、腹泻;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500 g 拌料500 kg,连用7 d,主要用于体内外驱虫。
断奶仔猪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功能不全,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发病率高。目前,德宏州断奶仔猪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有副伤寒、白痢、传染性胃肠炎、链球菌、支原体肺炎(喘气病)等。
该病由沙门氏杆菌引起,顽固性下痢,排灰白色或淡黄暗绿色粪便,粪便中常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絮片,恶臭。
疗法: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预混剂或者多西环素拌料,如有发病及时隔离治疗,肌注头孢噻呋或恩诺沙星(剂量看说明书),1次/d,连用3~5 d。
该病由大肠杆菌引起,多发生在10~30 日龄。主要以排乳白或灰白带有腥臭糊状粪便为特征。
疗法:10%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混饮,每1 L水加1 g,混饲,100 g搅拌50 kg料;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100 g拌料100 kg,饮水,100 g兑100 kg水。
该病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属冠状病毒一种,本病主要以仔猪腹泻、呕吐、迅速脱水为特征。
疗法:白头翁散,拌料混合均匀,每1 kg 拌料250 kg;苋黄止痢口服液,混饮,和多元电解溶液两者(1:1),4 L/头;肌注穿心莲注射液+乙酰甲喹(剂量看说明书),连用2~3 d,特别严重的注射阿托品。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Vc、葡萄糖、补液盐,连用4~5 d,饲料中加黄芪多糖等抗病毒的中药,连用6~7 d。
猪链球菌病为由C、D、E、L 等血清型链球菌诱发的急性、热性、传染性人畜共患疾病。以出血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为特征。
疗法:肌注氟苯尼辛甲胺+头孢噻呋钠,另一边肌注磺胺间甲氧嘧啶。每天 1次,连用3 d。预防拌料多维素、阿莫西林磺胺间甲氧、板青颗粒,连用1 周。猪舍保持干燥卫生,做好消毒;强效阿莫西林+萘普生注射液+地塞米松,混合肌肉注射,另一边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每天1次,连用4 d。
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
疗法:咳嗽症状比较严重的肌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另一边肌注30%氟苯尼考+地塞米松,每天 1次,连用3 d。饮水中可以加清肺止咳散、泰万菌素、多西环素、电解多维等药物。
综上所述,保育猪饲养管理是一项要求较高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畜牧科技推广工作者在具体的实践中加强指导,优化服务;需要各养殖户按技术要求积极配合,认真落实技术规范,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生产经验。尽可能做好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各要点,并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作好调整,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减少或控制疾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从而促进德宏州生猪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