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鹏
(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在“一五”时期,我国的沈阳、上海、哈尔滨、洛阳、太原、武汉等工业城市,在效仿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在建设工业区和厂房的同时,还建立了隶属于企业的居住单位。这些居住单位包括住宅楼、医院、幼儿园、学校、食堂、邮局和副食商场等,形成了生活居住区和工业区就近配套布置、构成完整体系的单位制工业住区。根据《下塔吉尔宪章》的内容,这些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被视为工业遗产的一部分[1]。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开始关注保护和更新作为产业历史遗址的工业住区,而近年来,“工业遗产社区”已成为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
工人住区特性如下:
工人住区作为工业遗产,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和重要的文化价值,然而,它们面临着一系列的管理维修不足和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住区的老旧物质空间逐渐显露出与社会经济问题的相互交织。这一现象导致了遗产保护与居民安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首先,由于工人住区的管理维修不足,许多建筑和基础设施逐渐老化,存在安全隐患。这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风险,他们面临着可能发生的水电故障、建筑结构脆弱等问题。然而,由于维修经费的匮乏和管理不善,这些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解决,给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其次,工人住区的设施不完善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基础设施、交通便利性、公共服务等方面。然而,由于工人住区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多住区在这些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居民们渴望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但由于遗产保护的限制和资源的有限性,这一愿望往往难以实现。
遗产保护与居民安居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工人住区作为工业遗产的一部分,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然而,居民们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期望也是合理而迫切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点,既要尊重和保护历史遗产,又要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2]。
作为城市更新的产物,微更新是对城市化进程的反思和进步,虽然学术界对微更新做出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对不同阶段城市化进程涌现的不同理论探索其内涵。
微更新大致分为6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50年代);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第五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第六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3]。
模式 A:局部拆建。随着居民人口的增长,城市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这也给城市规划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首先,分批次、分阶段修建的房屋导致了不同时间段建筑的并存。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老旧甚至危险的建筑依然存在,给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其次,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的存在也导致了公共空间的压缩。这些非法建筑的出现使得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被占据或限制,造成了人们活动的空间局限和城市交流的不便。此外,围墙的存在使得住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割裂,住区内的居民与城市其他区域的联系变得不畅通,不利于城市整体的发展和居民的互动。
针对那些已经失去保留价值的建筑,我们需要采取局部拆建的方式,以优化住区的空间结构。通过拆除部分建筑物,重新规划和设计住区的布局,可以提供更多舒适和便利的居住环境,同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4]。
模式 B:功能置换。功能置换模式是一种独特的策略,旨在保护和再利用已经边缘化或衰败的工业住宅。这种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为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赋予新的生命,同时也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具体来说,功能置换模式的目标功能包括将工业住宅转变为商业或底层商业建筑、文化博览类建筑、餐饮或住宿类建筑,以及标志性景观类建筑。这种转变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保护这些建筑的历史价值,使其不会因为城市的发展而被遗忘。
功能置换模式的实施,需要利用现代技术和商业开发。现代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建筑,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来修复这些建筑的损坏部分,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同时,商业开发也是功能置换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商业开发,我们可以为这些建筑创造新的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将这些建筑转变为餐饮或住宿类建筑,吸引游客的到来,从而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功能置换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保护工业住宅的历史印记,同时也可以展示其独特的风情。工业住宅的设计,充满了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气息,这是其他现代建筑所无法比拟的。通过功能置换模式,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些独特的风情,使工业住宅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5]。
模式 C:基础修缮。在城市更新和微更新的过程中,基础修缮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指的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物进行维修和修整,以确保它们的功能和外观符合要求。基础修缮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建筑物维修:对老旧建筑物进行维修和翻新,包括修复破损的墙壁、屋顶、门窗等,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外观整洁。2)交通设施修缮:对道路、人行道、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进行修缮和改善,包括修复裂缝、坑洞,重新铺设路面,修整人行道等,以提升交通安全和便利性。3)公共设施更新:对公共设施如公园、广场、健身设施等进行维护和改善,包括修剪植被、修复损坏的设施,增加娱乐设施等,以提供更好的休闲和娱乐环境。4)城市设备修缮:对城市设备如路灯、垃圾箱、公共座椅等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外观整洁。5)管道和基础设施维护:对城市的供水管道、排水系统、电力设施等进行检修和维护,以确保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基础修缮的目标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使城市更加宜居和宜业。通过对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修缮,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并改善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1.1 街区概况
八大家·红坊里位于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与工业路交汇处,毗邻和平公园,项目用地38,42,43街坊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配合武钢建设而修建的大型生活居住区,满载这座城市的人文情怀。这些红瓦红砖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山“红房子”风貌,承载着青山地区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
3.1.2 更新策略
“八大家·红坊里”项目,位于武汉市青山区,是该区的一项重要的城市更新项目。这个项目由武汉市国有企业都市产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开发任务,致力于改造和提升这个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以满足区域社区的需求。该项目位于武钢工人村的核心地段,这个位置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它位于城市的生活和工作的中心。
在设计风格上,“八大家·红坊里”项目巧妙地将武汉武钢和红房子的元素与现代商业建筑风格相融合,赋予了项目历史的厚重感和现代化的气息,受到了老居民和新居民的积极认可与欢迎。这个项目唤起了旧日红色、工厂和街坊的记忆,为这个区域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在外观设计上,红坊里的外墙采用仿红砖贴面,粗大的壁柱、钢结构的玻璃门廊、简洁的竖向条窗等元素是对武钢和红房子的致敬。同时,作为现代商业建筑,它也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对各种消费符号进行了拼贴,模仿了俄罗斯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采用了简化的欧式风格门窗线脚装饰,白色檐口和基座与大面积的仿红砖墙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立面凹凸有致,虚实相间,与醒目的广告招牌、色彩艳丽的室外装饰一起,营造出热闹的商业氛围。
在整体空间上,红坊里不再给人大规模、千篇一律的感觉,而是更加的贴近民众。由于消费者的多样性增加,原先封闭的同质空间被破除,城市的开放包容特性更加明显。对于周围的老居民来说,红坊里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往日红房子的回忆,因此受到了他们的喜爱。游客和新居民也可以在这里了解红房子,感受红钢城的历史。在消费文化的外表下,旧日的红色、工厂、街坊的记忆并未远离[6-7]。
3.1.3 更新经验总结
红坊里的更新是一种市场化的空间生产,但由于政府的介入,与西方国家资本主导下的城市化现象有明显差别。红坊的更新案例展示了利用资本发展社会主义的空间生产是可行的。通过大部分居民就地还建,改善了大量本地职工的空间品质,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并对工业遗产的历史进行了正面的宣传和纪念。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展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城市更新中的独特优势。
红坊里的更新案例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经验教训,即在工业遗产社区的城市更新中,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力量、国家监管和公众参与。只有通过平衡各方利益,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统一,才能实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这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面对类似挑战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促进了可持续城市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2.1 街区概况
在建社87周年之际,新华社联合搜狗7日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AI合成主播”,运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克隆”出与真人主播拥有同样播报能力的“分身”。
沈阳铁西工业区的历史和发展。铁西工业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8年南满铁路的修建,该地区在1906年被日本接管并确定为工业用地,因此得名“铁西”[8]。
铁西工人村始建于1952年,是解放后沈阳市第一个完整的城市建设规划,到1957年共建成143栋建筑,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工人居住区。由于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完成的建筑和规划,所以呈现出典型的红砖红瓦的苏式风格(见图1)。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住宅已显陈旧,设施老化严重,人口增加导致住房更加拥挤。在2002年的“东搬西建”改造工程中,铁西工人村进行了大规模改造[9]。
3.2.2 更新策略
2019年沈阳市自然资源局铁西分局发布了《沈阳市中心城区工人村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该生活区规划旨在打造一个以居住为主,同时兼具文化旅游服务功能的现代化社区。通过保留现有建筑、改造老旧住区、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以及规划绿地和广场,目标是提升居住品质,并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在应对城市街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提出了一种颇具创新性的方案——居住功能区活化。街区内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传统的解决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开始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可以利用宅间绿地将其改造成菜园,这样,原本只是供人们休息、散步的空地,就能变成可以产出食物的绿色面积。而居民楼间废弃的平房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利用,将其改造成种植温室,可以提供更多的种植空间。这种策略借鉴了德国柏林的社区菜园改造案例,这个案例已经证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社区环境,增强社区活力。
对于闲置空间的再利用也是考虑的重要一环。根据调研数据发现,社区内有很多闲置的建筑,如果能够将其改造成服务社区居民的设施,就可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将原本消极的空间变成社区的活力点。保留工人村特有的“合院式”住宅院落空间形式(见图2),将这些闲置建筑改造为小型老年人活动中心、阅读室、茶厅、室内运动场和儿童活动空间等,这些设施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需求,使原本消极的空间变成社区的活力点。
工业文化功能的再塑造是另一个重要的策略。规划提出,可以通过串联工人村生活馆、铸造博物馆、化工厂和劳动公园,结合分布在宅间的种植空间,形成铁西工业文化展示的旅游线路。这种策略借鉴了美国苏荷艺术街区的改造模式,即将艺术与工业遗产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工业旅游文化。这样,社区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生活所需,还可以吸引外来游客,从而带动社区的经济发展[10]。
3.2.3 更新经验总结
总的来说,该更新旨在通过改善居住条件、利用闲置空间,以及重塑工业文化等方式,重新唤醒铁西工人村的社区活力,打造一个兼具商业、教育、绿化和医疗功能的未来社区。这个方案充分考虑了社区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以及社区居民的需求,是一种全面、综合的解决方案。实施这个方案后,铁西工人村将变成一个活力四溢、充满希望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将得到大幅提高。
随着我国城市化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更新,微更新理念逐渐被重视并应用于多个城市领域。过去,传统的国家主导开发模式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推动和资源配置,而微更新则强调“上下结合、居民共治”的理念,更加贴近居民的实际需求。它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方式,为城市更新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首先,微更新通过构建多方参与机制,引入多元资金来源,避免依赖单一资金来源导致更新成果受限。传统的开发模式常常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而微更新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通过引入私人资本、社会资金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确保更新项目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发展。这种多方参与的机制不仅可以分散风险,还能够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微更新倡导建立公共管理平台,通过反馈体系形成多方监管机制,保证更新项目的透明推进。在微更新中,公共管理平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汇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多方监管机制,确保更新项目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通过公共管理平台的建立,居民和相关利益方可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监督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使整个更新过程更加透明和公开。
最后,微更新注重维护原有住区的空间结构和与周边场地的关系,通过局部更新推动整个住区的更新,加速项目周期。微更新不提倡大规模的拆迁和重建,而是在保留原有住区的基础上,通过局部的改造和更新,逐步推动整个住区的发展。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维护住区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同时也能够减少拆迁带来的社会成本和环境破坏。通过局部更新的方式,微更新可以更快地实现项目目标,加速更新周期,提高城市更新的效率和质量(见图3)。
微更新作为一种新的城市更新理念,正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的国家主导开发模式,微更新更加注重居民参与、多方合作和可持续发展,为城市更新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构建多方参与机制、建立公共管理平台以及注重局部更新,微更新为城市更新注入了活力,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