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
西安市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建设工程监管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00
招投标作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一定的法制性、组织性和规范性,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面临复杂多变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和城市化建设的需要,今年7月21日,国家按下了“城改”的启动键,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改善民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房屋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管理也要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对招投标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为国有资金投资项目提供前期保障,助力高质量发展。
政府投资项目就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的市政工程或者是公共建筑工程,它是用纳税人的钱,服务于纳税人,此类工程与地方经济发展、地方就业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规定,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必须采用招标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应当公开招标。基于对投资主体及出资情况的研究,在进行招投标管理过程中,如果存在国有主导、财政出资、发行债券等情况,那么就意味着招投标管理工作必须要顺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市场公平竞争的方式参与,并确保操作的合法性、合理性。实施主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文件,结合自身建设需要,制定招投标文件,并对设计、勘察、施工、监理等企业进行筛选。另外,合格的参建方和完善的合同管理能够确保市场健康发展,改善当前的营商环境。总之,招投标能够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中发挥推动作用,突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同时对企业进行约束和监督,避免企业故意用超低价参与竞标,严厉打击企业恶意竞标等不规范的行为[1]。
招投标实施过程需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进行,《招标投标法》及《招投标法实施条例》明确了招投标的程序和具体要求,指出了招投标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行为,能够有效保证招投标实施过程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随着政府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先后出台了《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以望各地在开展房屋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严格遵照规章制度。但是就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条款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而且随着房屋工程建设招投标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施工单位之间实力的差距逐渐缩小,使得现行的招投标管理制度暴露出一定问题,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另外,在机构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下,各地管理部门对于招投标管理工作规定有不一致的情况,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招标投标的难度。
在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管,如果监管不够严格,将无法保证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性。从监管者的角度看,部分监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监督和管理,导致招投标行为不规范,无法保证招投标的公正性,不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在监管工作中,监管的方式方法也会对监管效果产生影响,如果监管手段不够先进,将无法保证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部分监管人员对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无法在监管过程中灵活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能及时发现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遇到问题时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导致监管措施形同虚设。部分企业为了成功获得工程项目,有可能会故意隐瞒真实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如果监管者经验不足,就无法准确辨别信息的真伪,导致监管工作失去作用。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是招投标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根本保障,如果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将无法为监管者提供指导,也无法为监管工作提供保障。因此,应当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监管体系,为监管人员提供科学的指导,进一步加强管理。
市场不规范的行为形形色色,也涉及多方参建主体,比如:建设单位为了自身的目的肢解项目,规避招标,这对于安置房、保障房等公益项目影响极其严重,无法实现项目建设的目标,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实施主体早已经内定了合作企业,故意在招标文件中设置一些隐含的条件,将一些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拒之门外;在办理手续的过程中,存在资料不规范、不完整的情况,企业只是在走过场,致使招投标环节失去意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部分参建企业为了得到项目,组织围标、串标,相互串通,谋求私利,严重破坏了公平健康的建筑市场环境[2];招标代理公司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服务水平有限,有时也会完全站在招标人的立场,缺乏工作的规范性、严谨性。
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合法性,科学开展招投标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各项制度规定,根据房地产市场情况弥补漏洞,为招投标活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规范各方市场行为。完善配套制度时,应当明确地区差异,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情况完善相应规定和配套措施,加强各部门的合作,在招投标管理中严格落实监督管控机制,加大惩处力度,发现招投标过程违规、参加企业行为违规等情况后,按照法律规定和制度规定进行处理,避免个别单位弄虚作假,扰乱市场秩序,为保障房、公租房、其他国有投资项目等民生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保障,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地。
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公平性,应当完善落实市场准入及清出机制,严格审查各单位的能力、信誉、资质等,如果单位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就必须在地方信用平台进行公示,限制参建项目数量和时间,如果情节比较严重,可以立即进行处罚,并按照规定清出建筑市场。
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公正性,严格落实回避机制,招标方不可以与投标方存在利益关系,以免因为招标方与投标单位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影响招投标结果。要想切实保障招投标公开、公正、透明,需要加强招投标监管体制建设,对招投标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完善招投标市场机制,扩大市场管理范围,将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当成市场管理的重要内容[3]。
首先,监管部门应当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合法性,保证参建企业选择的合理性,确保整个实施环节都是在法律部法规的指导下开展的。办理手续时,严格审查资料,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根据项目情况,合理确定参建企业资质,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在评标环节,要求专家做好资质审查工作,确保投标单位的资质符合要求。在此基础上,关注投标单位的经营状况,查看投标单位的证照信息,分析投标单位的整体实力和施工水平,还要关注投标单位的信誉,并对业绩成果进行调查,了解与项目相关的一些情况。
其次,监管部门应当强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培训活动,结合业务工作特点,加强国家大法和地方规定的学习,通过夯实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监管能力。
最后,应当加强执法监督,促进房屋建筑市场法制化发展。执法监督部门应当全程监督,避免招投标过程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为避免执法人员收受贿赂,还要加强内部监督,关注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充分发挥执法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中的薄弱处入手,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避免个别企业钻法律的空子。同时需要采用动态化的监管方式,根据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及时关注市场的变化情况,紧盯责任落实情况,形成良好的行业氛围。
参建企业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国有资金使用效果和项目建设进度,必须加强行为约束。在监管过程中一是提供定点培训、送教上门等服务,采取集中学习、专家讲授、专题研讨等措施,定期组织建设单位、施工监理单位、招标代理机构等企业学习法律法规及各项文件,主动靠前跟踪服务,指导企业开展工作,督促项目加快进度;二是加强流程管控,严格手续办理要求,规范开展招投标活动,落实现场登记制度,全程记录开标和评标过程。为避免评标委员出现违规行为,需要在评标之前收集评标委员的手机,以免评标受到影响。落实异议答复机制,投标方提出异议后,招标方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及时答复;三是遵循市场机制,按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要求开展评标工作,避免产生违法违规行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公开性和公正性,使招投标工作更加规范,如果在招投标管理过程中发现不正当行为,需要严格维护市场秩序,保证招投标的公平[4];四是严格审查企业的资质和业绩,以免企业在后期施工中出现违约的问题,确保建设项目能够顺利推进;五是以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市场为目标,着力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信用观念,增强政府的行政监管和法规约束。全面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让企业将社会责任和企业信用真正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实现全国联网,一处失信,处处受制。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行业领域开始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发展实现信息共享,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为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在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中,应当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完善各地交易平台建设,形成全国统一的建设工程信息化平台,将各个方面的信息汇总到一起,把项目招投情况及企业行为、履约信息等展现在阳光之下,接受全社会监督。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作用,招标方和投标方也可以在交易平台中检索、发布信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为了加强信誉管理,可将交易平台与信用平台相链接,强化企业诚信意识、履约意识,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化平台,为企业提供一个公正的竞争环境,加快招标进度,降低不必要的时间、资金成本投入,提高国有资金的利用率[5]。
招投标作为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对国有资金使用情况、参建单位的选择、项目建设质量十分重要,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及经济社会的进步,各项政策、管理理念及管理手段都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未来,保障性住房、国有资金主导项目招投标制度的市场化转变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招投标如何对这些项目带来积极的影响等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