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伟
凌晨4点,急诊室里的喧嚣人群逐渐散去。我正准备喝口热水,稍作休息,一个坐着轮椅、被毛毯包裹全身的患者出现在我面前。
患者的身形与八九岁的孩子相似,因我所在的急诊内科只接收14岁以上的患者,我下意识地以为他们走错了诊室,开口就问:“你们要看儿科吗?”
轮椅旁站着两女一男,年龄与我差不多。其中一个女性回答道:“大夫,我们就是看内科。我弟弟已经23岁了呢!”
家属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也促使我仔细观察这位患者。我问患者:“你有什么不舒服吗?”同时,我拍了拍他的身体,发现他无法自主应答,意识也有点模糊。
“昨天早晨起床后不久,弟弟就开始发热,然后一直呕吐。到了晚上,他说了几次头痛,可吃了药仍不见好转,就带他来看看。”那位男家属应该是患者的哥哥,向我补充了患者的病史。
生命的长度如何选择,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但对这位因脑瘫常年卧床的患者而言,无论哥哥姐姐们作出何种决定,都是可以理解和值得尊重的。
见患者的身形瘦弱,像发育迟缓的孩子,我追问家属:“他之前有什么病史吗?为什么看上去这么瘦小?”患者哥哥叹了口气,说道:“我弟弟生下来就是脑瘫,走路也很困难,最近七八年一直躺在床上。”
原来如此。但我心中又有了几个疑问:这位患者有明显的生长发育异常现象,是脑瘫导致的吗?家属提供的病史是完整的吗?可当务之急,我需要明确患者为何会有发热呕吐一天后意识模糊的情况,并作出对症处理,其他问题不容多想。
通常,持续高热或许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意识模糊的症状,当患者同时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就不得不让人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因为这意味着患者可能有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比如最常见的急性脑出血、颅内感染等。
“大夫,您给弟弟好好检查一下吧,我们还是想为他治好病的。”患者姐姐表示出积极治疗的意愿。
“你们的父母呢?”对于患者这种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来说,父母的意见才是最主要的。患者哥哥回答,他们的父母早些年去世了,弟弟排老四,这些年都是哥哥姐姐几个在照顾他。
我为患者开了医嘱,并安排了脑部、胸部CT检查。为避免患者在检查途中出现呕吐误吸窒息的情况,我一直跟在他们身后,协助家属把患者抬上CT机。我发现,患者的身体很轻,大概不超过30公斤。
在CT室里,我可以快速得知检查结果。报告上的文字也如我想的那样,患者不仅有急性脑出血,还有合并肺部感染这种长期卧床的常见并发症。初步估计,患者脑出血量在50毫升—80毫升之间。我告诉家属:“患者有脑出血,已經破入脑室。从片子上看,出血量还不少,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原以为弟弟只是感冒发热,或是肺部感染,没想到竟是脑出血,听到这个结果后,家属一下子紧张起来了。
“大夫,怎么办?他会不会有生命危险?”送患者回急诊室的路上,患者姐姐拉住我的衣袖,脸上写满了慌张和无助。面对她的提问,我只能如实告知:“是有可能的。他马上要用药,可能还要气管插管、开刀、住院。你们就听安排吧!我这边先联系手术医生来会诊,等会儿找你签字。”在关闭急诊抢救室大门前,我又补充了一点:“像他这种情况,你们要考虑好还要不要手术。一旦心跳呼吸没有了,还要不要进行一些有创抢救?”
向家属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不仅是患者的危重病情,更是出于现实的考量。生命的长度如何选择,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但对这位因脑瘫常年卧床的患者而言,无论哥哥姐姐们作出何种决定,都是可以理解和值得尊重的。
很快,神经外科、呼吸内科、ICU等各科医生坐在一起,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无论是何种治疗方案,核心都只有一点——以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现实情况来看,都极可能出现病情进展恶化,甚至最后人财两空。
急诊抢救室门外,我向家属通告了患者的病情、风险,以及患者面临的三种方案:一是先行外科手术然后转ICU住院监护治疗,二是保守治疗,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再行决定,三是放弃治疗离院回家。待我介绍完情况,家属们沉默了。在事关患者生死这样重大的决策面前,没有人能够做到沉着冷静,没有一丝慌乱。
我试着提议:“你们要不要征求一下家里长辈的意见?”兄妹三人对视了一下,哥哥说:“不用,我们自己决定吧。”兄妹三人中一个从未开口说话的姐姐说:“弟弟这些年都挺过来了,还是给他一个机会吧……”
急诊抢救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类似的情况,而眼前这些家属们的决定让我至今难忘。患者哥哥说:“母亲去世前把弟弟交给了我,我有这个责任。”他坚定的语气,也在向我传递“全力积极抢救治疗弟弟”的意愿。
将患者推出急诊抢救室转送手术室时,两个姐姐分别拉着患者瘦弱无力的手,哥哥捧着检查资料和生活用品紧紧跟在身后。三人对弟弟的感情,犹如冬日凌晨中最温暖的一束光,打动了我这个长年奔跑在抢救生命一线的人。他们的母亲一定能够看见这相亲相爱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