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娟 刘丽华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国家记忆是一个国家在社会发展历程中“有意识”“无意识”积累形成的,是对国家历史和国家文化的记忆建构[1]。国家通过权力将某些集体记忆加以记录、创造最终生成国家记忆。国家记忆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社会强制力量的集体记忆,但并不意味着国家记忆是个体记忆在数量上的机械相加[2]。记忆国家化意味着记忆已经进入公共领域成为共同话题、被制度化来呈现国家意愿、被文本化反复提及。国家记忆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形成机制。“自上而下”的方式是国家利用强制手段构建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被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记忆。例如,中国共产党为了使全体国民共享新中国成立的记忆,通过举办开国大典这一全国性的仪式活动,“强制性”地塑造了社会民众对新中国成立的记忆。“自下而上”的方式是借助情感等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民众,进而使全体成员产生对国家记忆的共识。
当前,新中国工业遗产国家记忆主要是国家运用政权力量,通过“自上而下”方式建构。记忆的建构受到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快速发展的外力推动。2003年7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成为世界工业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宪章,对世界各国就工业遗产的内涵界定、价值构成和保护利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006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活动主题为“工业遗产”。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上指出:“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对工业遗产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要像对待历史文物那样对待工业遗产”[3]。这次论坛通过的《无锡建议》草案经过讨论于同年6月由国家文物局正式颁布。作为我国首部工业遗产保护的宪章性文件,《无锡建议》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开始将工业遗产纳入我国的文物保护序列。随后的十几年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工信部、教育部等多个机构和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有关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章程、文件。从国家层面确认了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因见证了国家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开启了记忆的制度化进程。
2017年工信部开始认定国家工业遗产,至2022年,共公布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总计194项。其中,新中国工业遗产,即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以及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前,但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改扩建在共和国工业化、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工业遗产,共计144项,占比高达74%。这些工业遗产集中分布在“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三线建设工业区,行业主要分布在电力、钢铁、船舶、国防、航空工业等。其中很多遗产,诸如鞍山钢铁厂、景德镇国营宇宙瓷厂、原子能“一堆一器”、铁人一口井、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核工业816工程、攀枝花钢铁厂、葛洲坝水利枢纽、长春电影制片厂等,历经了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等阶段,在新中国历史或行业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或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密切相关,对新中国社会经济、城乡面貌和文化发展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媒介作为记忆的重要叙事机构,通过信息的采集、选择、叙述等过程也参与了新中国工业遗产国家记忆的建构。201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央视等部门组织拍摄的历史文化纪录片《记住乡愁》,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工程,并首次将“长春一汽历史文化街区”和“洛阳涧西工业遗产街”等新中国国家工业遗产纳入“乡愁记忆”体系。2016年,央视制作播出的新中国史纪录片《国家记忆》,记录了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国防科技进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此外,利用工业遗产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博物馆、国家文化公园、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确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围绕冬奥会等世界大型赛事节庆活动改造利用国家工业遗产,都是运用国家权力建构国家记忆的重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全面进入现代化工业建设时期,以世界罕见的速度奠定了国家全面工业化发展的整体格局。以“156项工程”“三线建设工程”为代表的新中国工业遗产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承载了独特的国家记忆[4]。
民族记忆是指推动民族发展进步的重大事件或重大转折,涵盖了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新中国成立后,围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整体战略和发展目标,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通过“一五”计划,新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具有一定基础的工业国。“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四个五年计划,继续推进以重工业和国防建设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已建成门类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5]。经过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工业化建设,到2011年,中国已经确立了“世界工厂”和全球“制造中心”的国际地位[6]。这一阶段的工业遗产见证了新中国白手起家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渴望、对国家富强的坚定追求。
历史是由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成就组成的。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改变了古老中国的社会面貌,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156个项目”“三线建设”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业遗产,见证了新中国应对国际危机、自主发展工业的重要历史时刻。例如,有“原子城”之称的国营二二一厂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打破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实施的核技术封锁,成为中国核工业发展的摇篮;北京卫星制造厂作为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装厂,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发展进程。这些工业遗产书写了几代人的家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历史记忆。
工业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形成的,与特殊的时代、特定的任务和特色的行业活动密切相关,包含工业发展中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7]。新中国工业遗产项目包含了不同行业的不同工业生产活动,但蕴藏的文化记忆具有共性,主要通过工业管理制度、工业生产标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档案资料等得以展现。例如,“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爱党爱国、艰苦奋斗、爱厂如家、无私奉献”的孟泰精神,“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四〇一精神”,都是新中国工业遗产文化记忆的符号表征。
乡愁是一种情感记忆,本身强调“童年”的“生活记忆”而非“成年”的“生产记忆”,但工业遗产却是典型的“生产记忆”,其中蕴含着正向的积极情感和负面的消极情感[8]。对于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工人群体而言,乡愁既涉及计划经济时代工人阶级“以厂为家”的主人翁精神,单位制带来的归属感,国企改革和转型带来的下岗工人的失落感和集体生活解体的不适感,又与改革开放以来流动的工人群体对家乡的思念情感有关。这些情感在宏大的国家历史中夹杂着个人叙事,是自豪感、失落感等复杂情感交融在一起的冲突性情感。
旅游是一种新的记忆传递方式。通过参观工业遗产类旅游景区,与遗产进行仪式性互动,民众以具身体验的方式,认知遗产所承载的国家记忆,并形成工业文化认同。本文选择的典型案例“东郊记忆”发生在成都“东郊工业区”。“东郊工业区”的前身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重点建设的156个大型骨干工业项目之一,也是“东调”后成都唯一完整保留的老工业厂区。2009年,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秉承“修旧如旧,旧房新用”的理念,对老厂区进行保护性改造。2011年,将改造后的园区重新命名为“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正式对外开放。2012年,更名为“东郊记忆”。经过十几年的运营,尤其是通过重点打造工业和音乐等文化产业融合,东郊记忆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
在旅游利用方面,“东郊记忆”依托国营红光电子管厂遗留的9处国家工业遗产核心物项等工业历史文化遗存,通过开放式街区的形式,将工业遗产文化、音乐文化和创意文化有效融合,以丰富的业态创造了食、宿、游、购、娱的多元活动空间,成功开发了工业记忆之旅(见表1)、文化创意之旅、休闲娱乐之旅三条旅游线路,成为体验工业遗产国家记忆的典范。
表1 成都东郊记忆“工业记忆之旅”线路简况
1.游客体验的话语分析
工业记忆之旅将工业元素灵活展现,使得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工业生产活动、感受工业文化氛围。游客体验是景区开发及记忆认知的重要依据,直观反映在游客的评价上。因此本文收集携程网、马蜂窝、大众点评等虚拟旅游网络平台发布的与东郊记忆相关的游客评论共30篇,结合评论出处,编号对应为XC1-15、MFW1-10、DZDP1-5。通过话语分析,得出游客对工业遗产国家记忆的认识如下:(1)对民族记忆和历史记忆的认知较为强烈。在游客评价中,高频词集中在“工厂”“厂房”“烟囱”“火车头”“歼5教练机”等相关话语。如,“这里有中国过去时代的印迹”(XC3),“曾经是机器轰鸣的工业区”(DZDP4),“处处都是苏联援建的办公楼、红砖厂房”,“有不少具有时代意义的标志性建筑”(XC7),在这里可以“感受工业遗址魅力、体会城市发展变迁、回味过往岁月记忆。”(XC14)这些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是前辈自力更生进行工业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游客对其蕴含的历史记忆及民族记忆感知强烈。(2)乡愁记忆在游客评论中有所涉及,但文化记忆比乡愁记忆体验更为强烈。“印象最深的是这台车床,勾起很多回忆”(DZDP1),“可能原来国有企业的老职工在这里会有我们体会不到的感受”(XC6),诸如此种表达情感的乡愁记忆在评论中出现频次较低。这可能与“东郊记忆”游客群体以青年为主,缺少工人尤其是有着工业生产经验的老工人参与有关。当然也与园区的遗产解说以工业创造的辉煌成就为主,而较少展示国企改制等创伤记忆[9]有关。相对而言,含有“干部警示录”“标语”“幸福门”等内容的图片及话语出现频次较高,这表明多数游客对“东郊记忆”蕴含的文化记忆印象更为深刻。
2.基于游客体验的几点建议
整体上看,游客对“东郊记忆”工业遗产国家记忆体验以正面评价为主,但也存在负面评价,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深入挖掘工业文化元素。园区的整体布局偏向于现代化、艺术化。游客对“东郊记忆”的形象感知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将其表征为北京的“798”“文艺范”“小清新”“拍照圣地”等。“中国的‘伦敦西区’,是现代艺术与工业厂房的融合”(DZDP3),“现代化的文艺气息无处不在”(MFW5),这些评价说明游客体验偏重视觉感官,停留于网红地的拍照打卡阶段,难以深入感受工业遗产国家记忆所蕴含的内在价值与意义。未来“东郊记忆”应充分利用工业元素,深入挖掘工业文化,打造工业文化旅游吸引物,让游客更深入地感受工业建设、工业生产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义。(2)弱化园区的商业文化氛围。评论中多次提及园区商业化严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园区的工业文化氛围。如,“抬头可见的工厂框架,一下子把你拉回到了从前的旧时光”,“而一转头,现代小资气息又扑面而来,各类以音乐为主题的餐吧,个性纷呈各自精彩”(MFW9)。因此,未来应注意平衡工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的比例关系,适当减少商业业态数量,加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力度,注重工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为游客感知工业遗产国家记忆创造条件。(3)提升游客的具身体验感。当前游客主要是通过文字解说,以及“劳动最光荣”“工业学大庆”等工业宣传画了解工业历史和工业文化,忽略了游客之间、游客和遗产之间的互动。“东郊记忆”应在保护工业遗址真实性的前提下,着力打造沉浸式体验景观,激发游客探索工业文化的动机。使游客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工业文化所承载的国家记忆。避免工业遗产空壳化,国家记忆沦为背景,造成记忆虚化或记忆断裂等记忆传承问题。
新中国工业遗产国家记忆的形成是国家和公众双方相互刺激和确认的过程[10],以国家记忆的形式向公众传递遗产所承载的记忆,在激活和唤起个人记忆的同时又传达了记忆的国家属性,这种相互作用在旅游利用中又得以深化。未来随着《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的实施,工业博物馆、工业文化产业园区、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工业特色街区和影视基地等与旅游不断深度融合,旅游与遗产的良性互动对于传承新中国工业遗产国家记忆,传播中国工业精神,形成工业文化认同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