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于 韩 冬 李宇峰 薛东明 王 峦 潘家俊 严文俊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江苏徐州 221000
肺癌原发于支气管和肺,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因肺癌死亡的人数约占全部癌症死亡人数的1/4[1-3]。肺癌患者中老年患者占70%左右,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由于年龄大,身体情况差,基础疾病多,常预后不佳[4-5]。近年来,介入治疗不断发展,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势,经皮微波凝固疗法(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是一种代表性的介入治疗方式[6]。若明确影响PMCT 预后的相关因素,或能进一步延长NSCLC 患者的生存时间。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早期NSCLC 患者85 例,其中1 例因急性胃穿孔脱落、4 例因意识明显障碍脱落、2 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脱落,最终纳入7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PMCT 治疗,其中男46 例,女32 例。随访6 个月,按疗效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 年版)》[7]中NSCLC 的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因身体条件无法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行PMCT 治疗,术后接受随访;④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恶性肿瘤;②既往肺部手术史;③3 个月内进行过其他治疗;④合并急性感染;⑤依从性差;⑥合并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⑦合并严重心、肺、肾、脏疾病。本研究经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xyy11〔2022〕032 号)。
患者仰卧或侧卧,常规建立静脉通路,消毒铺巾,确定穿刺点和进针路线,避开大血管和重要脏器,在CT 引导下进针,1%利多卡因注射液麻醉。采用维京九州微波消融仪,功率设置为10~100 W,频率2 450 MHz,嘱患者屏气,微波消融针穿刺至肿瘤内,微波针远端超过肿瘤5~10 mm,消融功率40~60 W,消融时间6~8 min。病灶直径>2.5 cm 可行多点消融,功率调整为45 W 消融针道。术后密切观察,出现气胸、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后及时处理,后期根据患者需要行化疗及药物治疗。随访6 个月,观察疗效及预后。
①疗效评估:疗效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8]。治疗后肿瘤病灶完全消失,且时间至少维持1 个月为完全缓解,治疗后较治疗前缩小≥30%,时间至少维持1 个月为部分缓解,治疗后较治疗前缩小<30%或增大<20%即病情稳定;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大≥20%为疾病进展。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的患者即预后良好,病情进展的患者为预后不良。②临床资料信息收集: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肺功能、系统免疫炎症营养指数、肿瘤原发位置、病理分型、病理分期、病灶直径、分化程度、术后化疗的情况。使用脉冲震荡肺功能仪(美国BD 公司)检测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最大通气量(maximum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患者最大吸气后屏气1 s,以最快速度呼气至残气位,然后持续、均匀、快速呼尽,测得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 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平静呼吸4~5 次后,用最快速度持续重复呼吸12~15 s,呼吸频率10~15 次/min 检测MVV。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由血小板(platelet concentrates,P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count,NC)、淋巴细胞(lymphocyte count,LC)计数这3 个指标组成,治疗前1 d 清晨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2 h 后用深圳迈瑞医疗全自动血液分析仪(Sysmex XN9000 型)检测,SII=PC×NC/LC。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预后良好组69 例,预后不良组9 例。预后不良组年龄>70 岁、SII>500、病理分期Ⅱ期、病灶直径>4 cm、分化程度低、术后未化疗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FEV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PMCT 治疗老年早期NSCLC 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项目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赋值见表2。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 岁、FEV1<81.67 L、SII>500、病理分期Ⅱ期、病灶直径>4 cm、分化程度低、术后未化疗是PMCT 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纳入指标赋值情况
表3 PMCT 治疗老年早期NSCLC 预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肺癌是一种呼吸系统恶性肿瘤,NSCLC 是最常见的肺癌种类,早期症状以咳嗽、发热、呼吸困难为主,病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8-9]。现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由于大多数患者确诊时为中晚期,错过最佳手术时机。PMCT 作为一种介入治疗方式,通过微波产生热效应,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蛋白质变性坏死,能增加肿瘤坏死的区域,同时不影响血供[10-11]。
本研究显示,9 例(11.54%)患者预后不良,其他患者均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组年龄>70 岁、SII>500、病理分期Ⅱ期、病灶直径>4 cm、分化程度低、术后未化疗的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FEV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提示上述因素可能导致早期NSCLC 患者在PMCT 治疗后预后不良,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器官功能下降,体重指数降低,免疫力低下,对疾病的抵御能力弱,易导致预后不良[12-13]。FEV1水平低易导致NSCLC 患者预后不良,隋东江等[14]研究发现NSCLC 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3 年内死亡患者术前FEV1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的患者。大多数NSCLC 患者的FEV1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若伴有其他阻塞性肺疾病,FEV1水平会进一步降低,因为肺部肿瘤的压迫,肺叶出现阻塞性肺不张,通气量发生改变,导致通气功能障碍[15-16]。SII>500 是早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代焕等[17]通过研究Ⅲ、Ⅳ期NSCLC 患者,发现低SII 组相较于高SII 组预后更好。SII 包括了三种常见的血液指标,可以反映免疫力和炎症水平的平衡,SII 数值升高提示中性粒细胞计数高、血小板计数高及淋巴细胞计数低。中性粒细胞可以分泌细胞因子使DNA 损伤、促进血管生成、释放蛋白酶和活性氧,从而促进肿瘤增殖及远处转移[18-19]。血小板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 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从而诱导免疫逃逸,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淋巴细胞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转移,减少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肿瘤细胞增殖[20]。病理分期Ⅱ期可能是早期NSCLC 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因为病理分期高提示患者病情严重[21-22]。直径>4 cm 可能是早期NSCLC 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肿瘤直径小通常近期疗效好,容易实现局部控制,患者生存率高,预后良好。低分化具有较高恶性度,生长速度快,且易发生转移。因此,低分化较中高分化预后更差。术后未化疗可能是NSCLC 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靳智勇等[23]对老年NSCLC 合并重度COPD 患者行PMCT 治疗,未进行化疗的患者预后较差。化疗作为一种癌症辅助治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能杀灭淋巴结和转移病灶,限制肿瘤生长,避免肿瘤扩散,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24-25]。
综上,早期NSCLC 患者在PMCT 治疗后预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