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云南高校资源优势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03-12 09:38陈新芝李艳全晓松
科学咨询 2024年1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云南

陈新芝,李艳,全晓松

(昭通学院,云南昭通 657000)

一、云南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云南高校大部分位于地州,高校学生中本地的民族学生众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

(一)有利于牢固树立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

高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不同民族间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通过加强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族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学会尊重差异性,增进共同性,构建各族大学生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增进各族学生之间的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各族大学生的共同体意识,通过加强大学生多元一体的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学生从思想上认同各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共同体理念,从而增进大学生对共同体的情感归属和认同,有利于各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充分认识到56个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民族都是大家庭的一员。通过情感的归属和思想的认同逐步消除各族大学生之间的心理隔阂与偏见,增进各族大学生情感交融,加强各族大学生的团结。

(二)有利于增强“五个认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既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3]。缺失了“五个认同”,民族团结就失去了根基,变成一句空话。高校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为“五个认同”打下情感与心理的基础。大学生是民族复兴的希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可以增强“五个认同”,同时还能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素养的养成是建立在“五个认同”的基础之上。大学生只有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自觉增强“五个认同”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示范区的建设

民族团结示范区的建设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民族工作,也是一项民心工程。2022年的云南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是民族团结、关键是发展进步、目标是示范引领”。[4]高校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团结示范区的建设培育人才,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进步。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民族问题同宗教问题、边疆问题、贫困问题等相互交织,做好民族工作、维护好民族团结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全局,也关系到云南工作的全局。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对云南做出的重要部署和殷切嘱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5]因此,高校可以从教育层面、从思想文化层面助力民族团结示范区的建设。

二、云南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调查现状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云南地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况,课题组通过问卷形式选取了13所云南少数民族集聚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发放问卷共回收1 755份,有效问卷1 755份,具体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校层面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接受调查的13所地方高校积极按照党中央民族工作的部署,96%以上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和研究,3%左右的高校领导还不太重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研究。为了深入详细了解各地方高校是如何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研究的,课题组从措施上进行了深度调研。

表1 您所在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和研究

通过调研发现,学校层面各高校不仅高度重视还具体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有82%的学生所在学校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堂、45%的学生所在学校开设了专业课、59%的学生所在学校开设了公共课、61%的学生所在学校安排了专题讲座,这就说明有的学校领导层面比较重视,但是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还没有采取具体措施和行动来落实。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您所在学校采取哪些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学生层面

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注度比较高,并且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从图2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80%以上的学生是通过手机来学习和了解,70%以上的学生通过课堂和学校的宣传活动来了解,60%以上的学生通过互联网站和主题讲座来了解,这说明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是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不是主要的,还有可以提升改进的空间。

图2 您通过哪些途径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教师层面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及度比较高的是思政课教师,占到了近90%,其次是共选课教师,占到了60%多,专业课教师占40%多,从图3中的占比上看,思政课教师比较比较重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专业课教师因课程性质等因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及度不高。

图3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及度比较高的是

三、发挥高校资源优势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主要阵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自身的区域优势、课程优势、社团活动优势、宣传管理等优势,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育人育才。

(一)发挥高校区位优势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国的高校位于全国各地,每一所高校都具有自身的功能和优势,尤其是地方高校具有服务地方的功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可以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为地方加强民族团结服务。例如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15个是云南特有的,有16个跨境民族,有8个是民族自治州,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0.2%,这是云南的民族现状,也是云南民族工作的现实条件。因此,云南高校具有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多、生源广、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等优势。这些优势为云南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首先,由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量上提供了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这就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地方高校就能借助学生数量优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进行集中教育。其次,云南高校的学生不止本地方的各民族学生,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这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供了面上保障。云南高校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覆盖了各地、各族学生,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覆盖面。最后,云南高校大部分所处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如楚雄师院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大学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山学院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学院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德宏师专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怒江学院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香格里拉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供了点上保障。把每个民族自治州作为一个点,确保地方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由点到面、由量到质的提升。

(二)发挥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优势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6]在铸魂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思政课教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在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能够强化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其次,思政课是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教育对象涵盖所有学科专业的学生,覆盖面广,通过思政课主渠道能够确保所有在读大学生都能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优势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思政课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各民族团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爱国主义是大学生对祖国深刻的情感体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安全观,自觉履行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基本义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7]。思政课教学增强各族大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有利于引导各族大学生为国家富强、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社会、个人提供了行为遵循和指引,高校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给予大学生正确的行为指引,各族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做到言出必行、知行合一。

(三)发挥高校学科优势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申报新增学科专业,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育的实效性。在各学科大发展的阶段,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力度、深度、广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8]高校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充分发挥历史学、民族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优势,使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分布社会发展情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在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学科教学中,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向各族学生讲述民族实体理论、民族发展理论、民族关系理论、民族问题理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向学生介绍民族政策,回答党和国家在面临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时是如何解决的,让学生对民族理论和政策有深入了解,并能够在行动上自觉按照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方向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在历史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民族识别、人口分布以及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让学生能够从民族横向发展和纵向历史进程中感受到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和不同的地理环境下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除了发挥学科优势外,高校还要不断挖掘多元的学科教育内容,增强各学科之间内容的相互衔接,兼顾学科的差异性和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同时,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丰富多元的方式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入人心。

(四)发挥高校实践资源优势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为国家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在理论课教学中增加了实践课时,设置了“2+1”“3+1”“4+1”的实践教学,这种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属于第一课堂。学院的团委、学生会组织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包括组织学院的各类比赛、各种学习活动、宣讲活动、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与扩展,主要致力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此外,还有学校的各类社团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类社团,在社团活动的组织参与中实现自我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技能特长,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高校要充分发挥实践资源优势,组织各类社团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用实践活动的方式来阐释中华民族融合与发展的历史和内涵,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为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实践育人优势。为了确保各类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各高校、各学院结合各地实践资源条件建立了一批实践基地,如有红色文化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自愿服务实践基地等,这些实践基地的建设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践的平台。高校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加深大学生对民族文化、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理解,并能够在行动上贯彻民族政策,积极发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自觉在实践中增强自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五)发挥高校协同育人优势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育人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除了依靠教学,还要通过新媒体宣传、各类学习平台、学生管理、指导服务等潜移默化的方式与教学形成协同效应,提升高校育人的实效性。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要注重发挥好协同育人优势,从校园文化细微之处入手,在培育中做到化之无形、成之有形。首先,要通过高校新媒体平台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工作,如通过各类学习平台推送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党的重要文献、重要文章及相关视频资料,做到最新信息的持续更新。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传播形式加强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其次,通过管理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大融入促进民族团结的元素,如在进行学生奖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做到客观公正、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在班级管理建设中要注重加强班集体的团结进步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开展学生服务活动中,要体现服务育人,如在各类教学指导过程中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还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责。在帮助学生处理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时,要引导学生树立大局观念,在矛盾和冲突面前教会学生换位思考。总之,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具有协同育人的优势。因此,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协同优势,以自身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大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同时,高校还应高度重视促进各族师生在校园的交往交流交融,以校园文化、学生管理、指导服务与教育教学形成协同效应,形成相互补充、交相辉映的育人局面,在多元融合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云南
爱的共同体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民族团结之歌
云南邀您来“吸氧”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共同体的战斗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