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生活世界的文学批评

2024-03-12 06:32李静
南方文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当代文学文学批评文学

李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院派文学批评崛起,取得丰硕成果。我自己正是在学院建制与培养方案的规定下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初步了解何为批评与批评何为的。但身处“学术”与“思想”分野的漫长余波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批评实践中的撕裂感,亦即“经典的”与“社会的”、“知识的”与“生活的”之间存在明显的区隔。这种隔膜同样横亘于文学史研究与文学批评实践之间。

与此同时,当代文学与文化正在经历巨变,称之为“数码文明转型”并非妄语。时代新变总会引起切己困惑,激发年轻学人的求知欲与表达欲。有志于当代文学研究的诸君,许多正是被这样的“当代性”吸引着,我也不例外。在学院知识生产与时代思想命题之间,我的批评修习之路渐渐指向明晰。与更多关注经典作家作品与生产机制的文学史研究不同,也与及时介入当代文学生产现场的批评写作不同,我的批评实践更多关注那些对中国社会与中国人产生较大影响并引起观念纷争的作品。也就是说,相比起“生产”,“接受”与“影响”更能刺激我的好奇心。作品在日常生活中的流布、发酵、再生产与再诠释,往往交织出万花筒般的观念图景,折射出多层次的现实状况。这一视角,也使得我在读到王汎森论“察势观风”与葛兆光论“一般思想”时,不能不心有戚戚,难以忘怀。往复交互的“风”对于实证化、线性化的历史观发出挑战,而“一般思想”则指向精英与经典之外的实际生活世界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生活世界里的察势观风者,正是我理想中的批评家形象。

这里不妨引入我关注的“疗愈”话题,这源于自己感受到的强烈的时代风潮,在系统性的倦怠与失落之下,文艺的疗愈功能被凸显与消费。各类文艺作品与大众文化产品都及时调整定位,迎合“时代精神”的需求。在儒家修养、革命信仰、人道理想之后,另一种“身心灵”主体论述正在蔓延开来,影响着无数当代国人的价值观念。为了探讨这样的话题,我必须选择当下的對象作为抓手,相关的网络漫画、影视作品自然也就进入视野。这些对象当然谈不上经典,但它们联动着经典、普遍而又真实的问题。

我始终倍加珍视自己的“感受力”,不断培植沉入其中的感知力。于我而言,这是再多的知识与理论都无法取代的。至于具体的批评过程,则涉及历史与现实、知识与思想、理论与经验、沉入与超脱的多重关系,其中的分寸与奥妙,不能不假以时日慢慢摸索。学院训练固然重要,大众声音也不必盲目追随,自我好恶更需时时反省:在多重力量织就的大网里,我始终犹疑,始终漂泊,不迷信任何一个确定的锚点。

如果说,以往我更偏向于借思想文化直抵中国社会状况,纠缠辗转于政治经济决定论,那么随着阅历的增长,我现在更好奇的是文学如何借助自身力量抵达普通人。文学已然敞开为一个极为丰富且能动的领域。比如在已经完稿的专著《赛先生在当代:科技升格与文学转型》中,我有意并置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与2016年以降两个时段,运用史论结合的方式,建立文学研究者具有的文艺与科技交互的人文学视角,正面思考来自文学的创造。在艰辛的人文探索中,文学批评始终是我抵达他人与社会的途径,也是努力真实地活在此时此刻,并尝试担负起某种伦理与道德责任的宝器。在此意义上,我对批评的理解是颇为古老的,它应当朝向普通人与日常生活,并竭力探察良善生活的契机。人生海海,大道多歧,批评是我们诉说愿望与守卫尊严的方式。

猜你喜欢
当代文学文学批评文学
文学批评新生代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我们需要文学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当代文学授课经验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