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进公安交管工作现代化
——访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局长王继军

2024-03-11 09:20谭跃通讯员易志勇刘明深圳交警提供
道路交通管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电动深圳机制

文|本刊记者 谭跃 通讯员 易志勇 刘明 图|深圳交警提供

深圳市总面积1997.47平方公里,管理人口超2200万,机动车保有量为419万辆,机动车驾驶人数量为695万,每公里道路车辆密度达500辆,全国第一,远超国际上每公里270辆的警戒线。近年来,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立足车辆保有量大、路网空间有限、人车高度密集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际,不断提升道路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确保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19年下降。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局长王继军。

本刊记者:深圳市在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难题?深圳交警采取了哪些破题对策?

王继军:电动自行车作为中低收入群体中短距离出行和快递外卖骑手从事即时配送的重要交通工具,与上千万群众利益相关。目前,深圳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高达500 万辆,规范电动自行车秩序,一直是深圳交警的重点工作。2021 年,《深圳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试行)》施行,明确了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制度,由公安交管部门具体负责电动自行车的登记和通行秩序管理。开展登记以来,深圳交警多措并举,目前已完成332.2 万辆合标电动自行车登记纳管工作,全市涉电动自行车伤人以上一般程序交通事故起数同比呈下降趋势,登记纳管成效已初步显现。针对反映强烈的通行秩序问题,在遵循“提醒、警告、处罚”的梯次人性化执法原则基础上,通过扩大整治区域、加快整治频率、加重处罚力度等刚性执法手段,强化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并启动网络配送行业交通安全提升行动。此外,结合全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交通运行状况、机动车道设施规划建设等实际情况,参考北京、上海等地的限行政策做法,通过区域、路段、车牌类型、时段等不同限行方式,规范路面通行秩序。

与全国大多城市一样,交通拥堵治理也是深圳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一大难题。在深圳,周末及夏季东部景区交通拥堵,中心商圈及部分交通节点拥堵,学校、医院周边特定时段的拥堵,灾害天气导致的拥堵,大型车辆侧翻等交通事件导致的交通拥堵风险依然存在。对此,深圳交警探索建立“八个三”拥堵治理机制,调动全警力量协同治堵。以“三盯”为发现机制,盯前端、盯警情、盯来信,实现拥堵信息的全面感知;以“三勤”为落地机制,落实堵点勤务、铁骑勤务、周末勤务,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实现警力响应的精准高效;以“三快”为处置机制,通过快发现、快出警、快处置,及时开展现场疏导管控,实现拥堵事件快处快撤;以“三防”为预防机制,防区域挤兑、防道路隐患、防信号故障,实现拥堵警情的主动预防;以“三打”为治理机制,打摩电违法、打占道违法、打违法停车乱象,实现重要拥堵源秩序改善;以“三优”为改善机制,优化路权配置、优化信号配时、优化交通组织,实现拥堵路段效率提升;以“三联”为引导机制,强化交通台联动、宣传联动、地图导航联动,做好路况信息推送,实现拥堵信息的共享发布;以“三重”为专项机制,重点关注学校、医院、景区,针对性开展拥堵治理。

炸街飙车噪声严重扰民、超速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为净化道路交通秩序,深圳交警选调精干力量组建炸街飙车打击专业队,以办理刑事案件的思维和态度对炸街飙车警情从严处置。对从110 警情、网络等渠道发现的飙车炸街线索逐一梳理排查,深入分析,加强案件深挖扩线和串并。同时对每起案件开展评查,切实打深打透,穷尽法律手段顶格处理,以拘留处罚和门店打击为着力点,以停车场摸排整改为关键点,以《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三法衔接”解决源头问题,对落地线索开展“回头看”,形成执法闭环。对于线索少、指向模糊的线索,联合刑警、派出所开展缜密调查,大幅提高了案件侦破量。2023 年,打击炸街飙车工作方面,共刑事拘留14 人,行政拘留1243 人,查扣车辆8679 辆,打击团伙82 个,处罚非法改装门店171 家。

本刊记者:科技创新是深圳的核心驱动力。深圳交警如何以智慧警务推动公安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

王继军:深圳交警以数据和信息共享为基础,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城市交通大脑”,将新理念、新技术和交管工作全面融合,提出“智慧+”新构想,打造由业务部门主导科技创新应用、科技部门搭建平台提供智慧赋能的新发展模式,着力提升深圳交通管理品质和服务水平。

“智慧+执法”,建立规范化打击体系。通过对静态卡口、电警数据与动态摩托车车载终端、无人机、警务终端采集数据进行统一融汇、统一运算、统一识别,非现场执法规范性及效能显著提升。充分运用AI视频智能感知和RFID 感知技术,实现对电动自行车的非现场自主采集,通过优化取证流程和PDA 执法功能,自动读取电动自行车信息,识别违法车辆及所有人,发送提示短信进行告知纠正,推动电动自行车路面秩序提升。通过数据建模,实现对频繁在高快速路凌晨、早高峰、晚高峰三个时段行驶车辆的全量统计。针对AI 识别需求,扩展货车夜间行驶、车尾未装“反光条”应用场景,支撑货运行业“亮尾”行动。

“智慧+管控”,不断完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建设高快速路交通异常事件检测应用系统,可对高快速路重点路段,涉及交通拥堵、行人出现和异常停车等关键隐患事件进行检测、预警和处置,实现传统的“人工视频轮巡”模式向“智巡”体系的升级。将数据分析与警务效能结合起来,“短平快”提升239 个路口控制效率,提升信号灯与交通流量变化匹配度,全年共减少119 个路口右转人车交织,缩短1323 个路口平峰和夜间机动车空放。

“智慧+服务”,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全时段的最优服务。建成“24T 交警自助服务厅”“24 小时车管所”,内设交通违法自助处理机、“车驾宝”自助一体机、机动车六年免检自助机、自助照相机及“深圳交警智屏”等智能设备,解决多数群众因上班无法办理相关业务的苦恼。打通“交管12123”App 和“深圳交警星级用户”,进一步提升网上服务能力,线上办理车驾管业务量持续增长。

本刊记者:规范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深圳交警如何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交管法治化水平?

王继军:深圳交警从“抓前端、抓大厅、抓舆情、抓盯办、抓执法、抓队伍、抓形象、抓循环、抓问题”九个方面入手,稳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提升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为推动新时代深圳公安交通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注重顶层设计,完善执法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市、区二级执法管理架构,配套建立执法数据分析、异常预警通报、考核追责问效等机制,实现“事前有效防范、事中精准指导、事后即时监督”的管理效果。

坚持以打开路,提升秩序管控效能。始终坚守交通管理主责主业阵地,锚定“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目标,通过打防并举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着力提升“三法衔接”应用和法制保障。持续强化显性用警,严厉打击酒驾醉驾、“三超一疲劳”、飙车炸街等易肇事易肇祸违法行为。

改进执法方式,着力整改突出问题。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建立执法策略适时动态调整机制,强化问题感知预判和聚焦盯办能力建设,重点细化宽严相济、轻重分明的梯度应用措施,确保执法策略精准匹配中心工作。

建立快办机制,提升案件办结效率。建立以结案率为核心的考评体系,全面推动交通违法被动处理模式转为主动快裁模式。持续强化检法部门横向协同,建立醉驾案件查处分离机制和检察官派驻指导机制。在2023 年度全省交警系统执法评查中综合得分第一,荣获执法质量评查优秀单位。

着力强化教育训练,持续提升能力水平。逐步建立“法律要求场景化、培训课程音像化、实战训练立体化、法律理解案例化”的新型培训模式,全面引入VR 实战训练课程,配合采取旁听庭审、典型案例剖析、跟班作业等多种形式,抓好抓实三级培训,使执法培训无缝对接实战、全面融入实战,并在实战中提升能力、锻炼队伍。2023 年研发课件20 余套,组织开展规范执法培训300 余场,覆盖警力4000 余人。

坚持民意导向,强化争议矛盾吸附。在深化“厅、局长信箱”工作机制基础上,整合归口各类民意诉求渠道,形成统一的“受理、盯办、反馈”体系,通过化解民意诉求倒逼源头执法活动规范提升。全面升级交管服务热线平台运维,提升人工接通和服务率达90%以上,逐步树立警民对话交通管理的热线品牌。

猜你喜欢
电动深圳机制
电动自行车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纯电动重卡展会遇冷
MINI 电动概念车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匹配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